第107節 靚女幫勝殘去殺 詭秘莫測是鏢頭
“客主在此歇息,發喪人群過去,咱再走吧?”于謙主動請纓,給孫嬪聘了相州楊福信鏢局。鏢頭是楊福信親閨女掌上明珠楊英藝,也是鏢局教官,帶一隊人馬來護送。于謙昨天,把鏢頭請到客棧,孫嬪一看小丫頭,年齡不大是山淵之精。人長得精神抖擻,豐姿冶麗,打飛鏢有一絕。該鏢局宗旨,真和于謙說的一樣,孫嬪沖截殉宗旨,才讓于謙聘請。鏢局護送一行人,孫嬪事先告訴了于謙,是奔走之友。孫太子嬪身份,于謙定要秘而不泄。鏢局得了租銀,也沒問那多事。他們為在路途肅靜些,能盡快地回京城。兩輛馬篷車和一隊騎馬人,一齊起早從相州啟程,朝北京方向而來。孫嬪一看小鏢頭楊英藝,心里喜出望外。皇宮武功高手不少,但會打飛鏢女不多。孫嬪看劫法場甩鏢靚女,心里是鄉風慕義。孫嬪想聘楊英藝,在孫府或皇宮侍女中,教出幾位會打飛鏢徒弟,以保護孫府或孫嬪自身安全。女鏢頭騎馬走近孫嬪篷車前,打斷孫嬪遐想地說。
“我等聽鏢頭安排。師傅停車,靠在路邊,出殯人過去,咱再走。”孫嬪說。
“孫姐!出殯一隊人太多,死人定是大吏!”看著車窗外緩步代車一隊走著的人馬,周女官笑地說。孫嬪也順著窗口看去,棺木外裹黃綾,纏麻數匝,64 人大杠抬著,杠上加了紅緞繡藍色團花的大罩一卷。兩名穿孝杠頭,以打“響尺”的形式指揮。 殯列最前頭為樂隊前導,次為執事“五半堂”傘(紅、藍、青、白、紫)幡各 6 把。金箔罩漆木質古代兵器模形,(金瓜、 鉞斧、朝天鐙等金執事 4 組)。每4 人抬影亭和魂轎各一乘。大樂十一個響器,清音鑼鼓“九福班”,和尚搭衣執法器素打“七星”。 童子雪柳 24 對。隊伍不成形地隨行有百余人。有位婦人風韻猶存地不過30幾歲,穿一身孝服也無淚,坐的那輛駟馬車,走在幾車前面。三輛是倆馬拉車坐約十六七位少婦,裝束完全一致,孝服均是灰色或布或綢袍衫。除二三人外均已剪發,最年輕的有正在“少女”年紀,年歲最大的也不過二十五六,面容均是憔悴不堪,雙眉緊鎖、淚痕滿面。眷屬中有少女二,一位不過十四五歲,剪發脖領露有粉紗巾,另一位秀麗不過十五六歲并未戴孝,但也隨其她婦人坐在車上。四輛馬車都沒篷布,隨行拉婦人車走的隊伍,車輪子軋著堅硬的凍地,咕隆隆咕隆隆地響著,一隊黑衣家丁持械尾隨其后,大概是安全護衛。
“孫姐!咱下去看看?”周女官是出于好奇,沖孫嬪笑說。
孫嬪和周女官下車站在路邊。保鏢鄺儀倆人一輛車,也下來到孫嬪的身邊,鏢局的一隊人也下馬,站在路邊靠近孫嬪身后。這是一個不大的小鎮,街道也不寬敞。街上來往的人雖不多,可駐足看出殯的人不少,站在街兩邊的人,不停地說著啥話。孫嬪靠近一些人,想聽街談巷議。
“你知道么?三輛馬車上的婦人,是大吏小妾,到墓地被活埋!”孫嬪見一位年輕女人小聲地與一位老人家說。
“唉!妾十七八位,太可惜!”老人家唉聲嘆氣地說。
“女人命苦!”一位女人一抹淚,說著溜走了。
“我也聽說,坐駟馬車婦人是妻,不陪葬的,沒流淚!”另一位說。
“他們說啥?”楊英藝站孫嬪身邊,聽倆人在對話就問周女官。
“妾要被活埋,就是陪葬。”周女官說。
“是啊!咱這破地方,沒有此樣人,相州那邊有俠女。人長得漂亮,專救陪葬妾,官府追捕她們,庶民給打掩護。她們的口號:攔截人殉,造福于后代!她們很受庶民擁戴!”另一位站在楊英藝不遠處,看眼楊英藝,沖身邊人還在說。
“那小丫頭,剛14歲,就得去陪葬,真是可憐!”另位女人也看眼楊英藝,無奈地說。孫嬪聽人們對話,想知楊鏢頭想法,看眼身邊楊鏢頭。
“客主!小女要在此,耽擱你一會,幾位妾要陪葬,我派人去救。”拉孫嬪到了一邊,楊鏢頭環視就近人小聲笑地說。
“你人手不夠,我保鏢可用,你去安排吧。”孫嬪一聽心挺高興,也小聲笑地鼓勵。
“前面閃開,有緊急公務!”一隊騎馬人,有十幾位的黑衣靚女,竟高聲地喊著,從街那邊策馬朝前瘋跑過來,沿街人都閃到了一邊。靚女們腰間都配有一把寶劍,難道是皇宮的緊急公務?出殯的家丁也閃到一邊,一下給馬隊讓開路。馬隊順著拉陪葬妾的三輛大車邊奔跑著。第一位頭馬的靚女跑到車邊,躬身拉一位小妾上了馬背朝前飛奔而去;第二位也和領頭如出一轍,靚女躬身拉一位小妾上了馬……馬隊過后,十幾位妾就剩倆胖妾,沒被靚女救走。妾們也很配合靚女的搭救,主動向靚女伸出求救的手,借靚女的拉勁騎上馬背。家丁和發喪人反應過來時,亂作一團地看向跑過去的馬隊。這也只是一瞬間的事。孫嬪看著大腦還沒緩過神來,馬隊丟下一溜昏黃的塵埃遠去了。發喪的隊伍樂器一下消聲人楞在那里,無所適從地傻眉楞眼著,過了好一會,才又響起哀樂聲地朝前走去。
“這隊人馬很厲害!”孫嬪驚奇地看朝前走去的發喪人群,心里很是舒心愜意,意興盎然笑地說。
“靚女幫,勝殘去殺!”楊英藝從愣怔中,剛緩過神,興高彩烈地說。
“成語釋義:感化殘暴人,使其不再作惡,便可廢除死刑。也指以德化民,太平至治。出處,《論語?子路》。孫嬪想著成語說。
“是啊!成語典故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子路》:‘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楊英藝看一眼孫嬪,有說有笑地說。
“是的!這一隊靚女,真了不得,家丁沒防備,望塵莫及了!”孫嬪身邊人,也都唏噓著,一臉贊嘆不已地說。
“剩倆妾,你們還去救?”孫嬪問。
“倆妾也救!”楊英藝一臉堅定笑地說。
“是的,你說得對,妾有一線希望,你們也去救!昨天,于謙縣丞說的,古代人殉制,你與他說的?”孫嬪高興的,不知說啥好,想起此事問。
“他聽我父親說的。我父和爺都反人殉制。于謙曾祖籍考城(今河南省民權縣),程莊鄉于莊村。于謙曾祖于九思,在元朝時,到杭州做官,家遷至錢塘太平里。故史載,于謙為浙江錢塘人。我家也是錢塘,父親與爺學武,為繼承爺遺志,到處飄流,解救要陪葬人。父親說他解救出的死里逃殉人,不下百人了。在父救一小妾時,官府出兵追捕我父。于謙父親打掩護,救了我父親,并讓我父逃出錢塘,到了相州。我們就這樣,認識了于謙。兩家的關系,一直很好。”想起與于謙家的關系,楊英藝一口氣地說
“四個人行么?”孫嬪也明白了,于謙與鏢局的關系。那些小妾被救走,發喪的家人會很生氣,不會放過僅剩的二妾。孫嬪一看去了四人解救,有點擔心地問。
“事前得知,路有出殯的,內部人協助在發喪人群中,我已做了安排。靚女一隊人出現,我沒想到的事,幾人盡力吧。”楊英藝想著說。
“你們解救,都是啥樣人?”孫嬪轉移話題問。
“有男人,也有女人,女人占多數。大官、貴族的妾、家奴,男女都有。永樂年間,我老家在錢塘。我家鄰居嚴英,與相好定有婚約,其父母家窮,又聘給大吏當妾。嚴英寧死不從,氣得大吏沒轍,相好的那夜,解救了嚴英。嚴英和相好的私奔了。”楊英藝說。
“嚴英父母,再聘的行為,是元代悔婚遺風。”孫嬪聽著想起史書的記載,于是就笑地說。
“是!洪武末年,我父母親是同村,早有婚約。母親在大吏家,賣身為奴。母親(姥)家窮,父(姥爺)趁我父不在, 讓70歲三品大官,納我母為妾。我母親不從。大官氣死了,臨咽氣立遺囑,侍候他的家奴一律陪葬。那天夜里,我父叫著師兄弟,夜闖那大官家府,救出了我母。”楊英藝想起父母的事,竟深仇積恨地說。
“楊頭!出殯隊伍已到鎮外,我們截下二妾的車,家丁太多,圍住不讓動!”鏢局有一人回來報,看眼孫嬪,沖鏢頭楊英藝地說。
“那些小妾,被靚女們救走了,家人肯定有氣,不會再放過二妾。你們一定要耐心,再叫上倆人,按第一套方案。你看實在不行,和內部人協商,再按第二套,辦穩妥一些。第三套方案,你們人少,要禁用。”楊英藝穩重笑地說。
“你不去看看?”孫嬪聽著,有點緊張就故意笑地提示。
“客主!我說只是耽擱,你一點時間,咱上車走吧。他們處理完事,會來追咱們的。”笑看著孫嬪,楊英藝管孫嬪叫客主,不慌不忙一臉調良穩泛的表情地說。
“詭秘莫測,是鏢頭!”周女官看著楊英藝笑地說。
“是呀!楊英藝有第一套,還有第二、三套方案!”,孫嬪心里一下地想著成語釋義,詭秘:神秘不可知。莫測:無法捉摸。指人的行為態度,神秘難以揣測。出處宋?劉克莊《后村全集?和實之讀邸報之一》。”看著莫測的楊英藝,孫嬪叫著大家上了車。鏢頭楊英藝說了,母親是家奴的事。孫嬪看一眼遠去的出殯隊伍,又看向剩下的幾人有周女官、鄺儀和小嚴。鏢局來13人,包括楊英藝,其中7位女的,6位男的。他們皆是20左右歲。孫嬪有點擔心鏢局人,也擔心著剩下陪葬女的二妾,是否能得道解救地說。
“咱上馬走!”鏢局人騎馬來的6人去解救陪葬妾,7人上馬尾隨孫嬪馬篷車地走。楊英藝看孫嬪等上車, 沖自己人一揮手地說。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