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節(jié) 嬉言是出位僭言 仕途經(jīng)濟振苦求
“你有事?”那天說了一些信息,答應(yīng)就走了。孫嬪坐在小客室,看進來的王振地問。
“小奴聽說,金隨堂、馬順給過你偏方。孫主是否還用?小奴的偏方,十拿九準(zhǔn)!”王振進來帶有后薦、關(guān)心來遲而自愧不如人的笑著說完往外就走。
“王隨堂別走,你的關(guān)心,本宮感謝。”金英金隨堂給過孫嬪生育的偏方,還給過內(nèi)容觀點相似的兩封密信。第二封信,送到孫府門里。孫嬪回來后的一天,碰到金隨堂,問了信的事。胡善祥等人,做事有些過分,金隨堂怕孫嬪誤入迷途而寫那封信。孫嬪問金英,胡善祥妃等人做啥事?金英說的和肖四、答應(yīng)說的一樣。這就證明,答應(yīng)和肖四都無虛情假意。孫嬪難以置信的倒是胡善祥。胡妃等反對派人心狠手辣。寧小贏調(diào)查回來說,是有人與野林土匪談判,這談判人傳話給涂寶,涂寶當(dāng)時沒要太子嬪命,是場面出現(xiàn)了變故,那談判人也被人害死在林中。匪也不知此人是哪的?那談判人說,拿太子嬪人頭,到一地方,可兌換百兩銀子。竟有人想治孫嬪于死地而后快!孫嬪要好好地活下去,看著他們能折騰到啥程度?孫嬪想著,特別感謝給以提示的金隨堂。孫嬪吃過倆偏方的藥,身體仍沒啥反應(yīng),一直心煩意悶!孫嬪之所以,給太子張羅娶妃,其中也與自己,久婚不孕有關(guān)。孫嬪一直不生養(yǎng),因循坐誤朱家后代繼承人!再說,孫嬪不張羅給太子娶妃,太子也不會等下去,朱家得有后代,且皇朝得有繼承人!孫嬪覺得自己的行為,算是高瞻遠(yuǎn)矚。王振今天也來提示并薦偏方。孫嬪看著朝外走的王振,心里涌出一股暖流,于是笑地說。
“孫主很忙。”王振笑說。
“我現(xiàn)在無事,你坐下聊會?”孫嬪笑問。
“好!”王振沒坐,站一邊地笑應(yīng)。
……
“你能當(dāng)大官?”
“我能!官一定比你大!”
“瞎吹唄!”
“我媽請先生,給我算命,我是坐轎大官!”
“咱們比試,看誰當(dāng)大官!”
“你當(dāng)大官干啥?”
“我趕跑瘟疫,讓所有人,不得瘟疫。你當(dāng)官干啥?”
“我的官,要比你的大,要指揮你,驅(qū)趕走瘟疫!”
……
“上述對話,你有印象?”孫嬪笑問。那個說“你能當(dāng)大官”問話人叫馬順,那個“我能,官一定比你大”的說話人叫王振。這是以前聽父親說的。那次父親領(lǐng)著馬順找過孫嬪后,見人憶事想起童年往事,與孫嬪說了此段對話。孫嬪見進來的王振也就自然想起,不知怎地特想說。
“童年往事,是嬉言。令尊說的?”王振笑問。
“嬉言是,出位僭言!孫嬪一想笑地說。
“成語釋義出位:超位;僭:越分,僭越。超越自己低微地位,說了無權(quán)說或不應(yīng)說的話。指超越本人身價的言論。出 處唐?柳宗元《上裴晉公度獻唐雅詩啟》:“出位僭言,惶戰(zhàn)交積。” 王振看著平靜臉的孫嬪挺興奮地解釋。
“你說得對!”孫嬪一聽地想:天下人不少知道人殉制害人的人,出位僭言說截殉話人也不少,但得過且過真正想截殉的人卻不多!當(dāng)然,想截殉人除太后外的其他人也沒那權(quán)利。也只是在背后救妾、喊截殉口號、貼截殉標(biāo)語啥的暗地對抗殉制。孫嬪想著也是莫若奈何地說。
“孫主如此說,小奴欣慰”王振笑著就說起那時狀況:洪武31年末全國有幾處出現(xiàn)瘟疫,鬧得庶民東躲西藏,不知到哪能躲過災(zāi)難。王振隨父母去親戚家中途遇到熟人,說那里也有瘟疫。那天突然暴雨狂風(fēng),王振和父母等只好躲進破廟,見廟里有一群男女和小孩躲瘟疫而避雨。倆小男孩一起玩耍,一個比一個聲高地說出上述對話。人們看著外邊風(fēng)雨不停苦悶著臉,心情萬分焦急。倆小男孩的嬉言引來人們的哄堂大笑。孫嬪父親那時也是小孩,隨母走親戚,中途躲雨也在破廟。孫嬪父親聽倆男孩說此話,好奇地近前,問他倆名字。他倆說:一位叫馬順,一路順風(fēng)地順。一位說叫王振,振翅高飛的振!孫嬪父親比他倆年齡大點。過了若干年,孫嬪父親進永城當(dāng)主薄,馬順借姨夫(胡廣父胡子琪是馬順姨夫,洪武年間曾任彭州、延平知府)光竟當(dāng)上永城縣令。王振上幾年私塾,略通經(jīng)書,為求生路,到永城教過書,又當(dāng)過教官。不巧不成書,仨人在永城縣府竟奇跡般地不期而遇。孫嬪父親提起童年在破廟躲雨時嬉言,仨人回想起情景哈哈地笑了。馬順笑得很開心,因是縣令。王振想著說言過其實嬉言的過程,有點無地自容。孫嬪父親、馬順、王振在破廟那時互不相識,甚至各是哪村人都不知道,竟偶遇一起憶起童年嬉言。
“王隨堂說不定,會大事晚成!”孫嬪為鼓勵王振笑逐顏開地說。
“馬順是知府,有志向有抱負(fù)。我小隨堂,孩童爭強好勝,是不甘示弱的話。”王振低眉順眼地說。
“人的時運,有早有晚!”孫嬪差慰人意笑地說。
“小奴借孫主吉言!”王振笑說。
“你一直在永城?”孫嬪笑問。
“小奴后又去古城,中舉人、考進士太難,才走上了此路。小奴得求孫主多加關(guān)照!”王振笑說。
“你效忠皇朝,不會虧待你。”孫嬪笑說。
“孫主!人生一世應(yīng)留下點啥,小奴說得對?”王振笑問。
“本宮認(rèn)為對!人一生要拼搏,別虛度年華!”王振說起人生話題,勾起孫嬪不愉快的遐想。孫若薇爭皇太孫嫡妻位以來……時刻不停地拼搏!王振此時心態(tài)大概也是如此。孫嬪同情王振而激勵著說。
“小奴研究過中國宦官史……”王振說起中國宦官史:在中國商朝時甲骨文中,曾出現(xiàn)“凸刀”字,其義與閹字相通,可見當(dāng)時已有將人閹割。宦官來源有數(shù)種:第一種是先天生理,有缺陷或有發(fā)展障礙男人,生理機能恢復(fù)后必須辭退。如《后漢書?欒巴傳》載:欒巴因發(fā)育障礙,故充任宦官,而后“陽氣通暢,白上乞退。”其次,有私自閹割而入宮的。如《韓非子》提到:“豎刁自宮以治內(nèi)”。西漢晚期至東漢時,有人甚至不以宮刑為恥。第三種,受過腐刑或是判死刑,而減免為腐刑閹人。如嫪毐即是此種情況。他處刑一事雖為作假,不過名義上可仍是受過腐刑的宦者。隋朝宮刑被廢后,作為正式刑罰,宦官應(yīng)以自愿被閹者居多。明朝被閹,作宦官者來自南方被擄少數(shù)孩童(如鄭和),多是自愿閹割人。
“人求生途徑有多種!”孫嬪聽著說。
“仕途經(jīng)濟,振苦求!仕途:做官途徑,也指官場。經(jīng)濟:經(jīng)世濟民,做官治理國家。語出《宋史?王安石傳論》。”王振想著啥事笑地釋義。
“是么?”孫嬪心想著問。
“是的!”王振說。
“荀子《勸學(xué)》:‘……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yuǎn),順風(fēng)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wù)哒谩<佥涶R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聽著王振說的情況,孫嬪想起《勸學(xué)》中話笑地說。
“《勸學(xué)》中話,小奴理解此意譯:我曾經(jīng)踮起腳遠(yuǎn)望,(卻)不如登到高處看得廣闊。登到高處招手,胳膊沒比原來加長,可人在遠(yuǎn)處也看見。順風(fēng)呼叫,聲沒變洪亮,可是聽的人,聽得很清楚。借助車馬的人,并不是腳走得快,卻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卻可橫渡江河。君子資質(zhì)稟性,跟一般人沒啥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罷了。小奴走進皇宮,也是此意驅(qū)使求發(fā)展,得從高處起步!人一旦成功,可會高于從低處起步人!”王振笑說。
“沒錯。”孫嬪也笑說。
“曹節(jié)是宦官,是曹操爺,娶了老婆,收了義子。義子曹操,三分天下,給宦官們,爭了臉面。”王振舉出宦官官例,有一絲自豪感地說。
“在唐代宦官,家事較普遍。”孫嬪看著聽著王振興致勃勃地說,也就順意往下說。
“是的!唐代人們社會心理,發(fā)生過很大變化……”王振一聽唐代事,滔滔不絕地說:唐代宦官娶妻養(yǎng)子,不再視為違背人性的反常行為。有一半的太監(jiān)有老婆,五品以上高級太監(jiān),不但有老婆,且也常見有三妻四妾。唐代宦官娶老婆的很多,有的還被封為誥命夫人。比如:著名宦官仇士良的老婆胡氏,就被封為了魯國夫人。唐代的宦官娶妻并不困難,與宦官建立婚姻關(guān)系的:第一類官僚家庭,例如:右神策軍中尉孫榮義的前妻,是驃騎大將軍、贈開府儀同三司郭全羽之女等。皇帝親自為宦官娶妻的事例:李輔國權(quán)勢正盛時,唐肅宗曾為故吏部侍郎元希聲的侄,娶元擢之女為妻。第二類,即宦官家庭宦官之間通婚。第三類,是中下層宦官家庭與平民之間,平民百姓與宦官通婚,不能排除生活貧困,而被迫嫁女的因素。在中國古代的社會,貧苦人口必定占多數(shù),為宦官普遍地娶妻養(yǎng)子提供了可能的社會條件。王振若不提供孫嬪偏方,孫嬪才不愿意聽這亂七八糟的事!宦官婚姻關(guān)系的建立,是在大批女人痛苦之上,因而是一種殘酷的畸形的婚姻。非生活所迫的女子,能心情舒暢地嫁給一個宦官么?那是不可能的事!王振提到嫪毐(?―前238年),戰(zhàn)國末期秦國人。他受相邦呂不韋之托,為偽宦官入了皇宮,與秦始皇之母太后趙姬私通,因而倍受了寵信,被封為長信侯,并自稱是秦王的“繼父”。后來因事情敗露了,發(fā)動叛亂失敗而被秦始皇處以極刑,車裂而死。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