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節 排斥異己是太后 截殉要深惟重慮
“報!趙影求見貴妃。”王振進來報。
“請進!”孫貴妃吃了劉球、楊英藝請的宴席,會見了楊福信、劉一手,從天河大酒樓回來,心情特愉快,楊大俠、劉一手救那多妾,還知道李豪紅,竟和萬年吼結婚的喜事。吳秀紅被安排在太后的身邊,前天來告訴孫貴妃信息,賢妃李氏、順妃張氏,是逃殉皇妃,竟敢去找太后,說要求截殉的話。二女為截殉,不怕皇朝反悔?皇朝大赦天下,撤了追捕逃殉皇妃令,是皇帝在太后面前,很不容易說服了太后下的此決定。按太后的意思,是絕對不能撤通緝令!孫貴妃是聽皇帝說的。還聽吳秀紅說,吳秀紅站在一邊聽著,侯顯稟報倆妃求見說截殉的事,太后一聽臉色很難看,氣憤地沖侯顯一揮手,意是立即轟走倆妃。吳秀紅說到這時,想問陳三和黑虎事,孫貴妃搪塞幾句并送走了吳秀紅。人殉制的攔截在太后,太后護殉的態度堅決,皇帝得聽太后話。皇妃等人在皇帝身上,打開突破口是不可能的,孫貴妃心里很是清楚。孫貴妃想著很是憂愁、懊惱、煩躁和苦悶起來,只有靠自己生個兒子,才有保命的可能。王振進來報,孫貴妃坐在客廳椅上,想著此事地說。
“臣妾拜見貴妃,貴妃吉祥!”趙影進來,施禮笑說。
“平身!趙妹快來坐。你們都下去,我與趙妹說句貼己話。”孫貴妃站起,走近并拉趙影一只手,親熱地說。
“貴妃姐,過年有點胖。”趙影當侍女時,沒會這樣熱情過,孫貴妃也沒如此招待過趙影。趙影當了太子妃,現在又是皇妃,孫貴妃對趙影才如此熱情。趙影也攥住孫貴妃手,挨孫貴妃椅位坐下來笑說。
“是么?我沒覺得,你回趟家,倒有點發福。家人可好?”趙影真有點體胖,孫貴妃看著趙影笑說。
“妹謝謝,姐的掛念,家人挺好。妹今天來,心有點不痛快,想與姐說。”趙影想著啥事般笑說。
“怎了?”孫貴妃笑問。
“咱婆母多大歲數,攬人殉皇權不放,太那個!”趙影看眼關著門的門口,怕來人聽到般小聲說。
“你去拜見太后?”孫貴妃問。
“我們想辦法,截或廢殉制,保咱小命。人殉制不截或廢,咱們小命,很難保。宣德二年了,時間過得賊快!”趙影說著,流露出煩躁心情地說。
“是啊!”趙影一提時間,孫貴妃也有同感地說。
“帶點土特產,我去看婆母,說截殉事。此主意,楊榮我舅給出的,妹去看了太后,她并沒熱情。但我還是說為皇朝穩固,皇室家族和睦,皇朝應截或廢殉。太后手端茶杯坐在椅上,喝口茶水說‘你家人都好?’‘謝太后掛念,家人都好。’我說。太后說‘你沒事,可回了。’‘太后婆母我問話,你還沒答’我說。‘我答啥?人殉是祖制,國家大事,你婦道人家,說啥截殉。你當幾天皇妃,就攬權了?’太后生氣地說。我灰溜溜地出來。事沒問成,我倒挨頓訓,太后不是婦人?”趙影很生氣說。
“排斥異己,是太后!”成語解釋:排斥:排除,驅逐。異己,同自己意見不合人,一般指在重大政治問題上,有嚴重分歧或敵對人。比喻排擠、清除與自己意見不合
或利害沖突的人。語出《晉書??殷凱傳》。太后不讓說截殉,這不是好兆頭,孫貴妃看著趙影,想著成語地說。
“何意?”趙影問。
“太后堵死你道,你能再說截殉?”孫貴妃問。
“不能!吳秀紅、周小妞等侍女站一邊,我無奈地出客廳。吳秀紅找啥東西,也出了來,到一邊與我說,賢妃李氏兒鄭靖王朱瞻埈,順妃張氏兒荊憲王朱瞻堈,二人找太后說求截殉事剛走。太后訓斥得二人尷尬地走的。太后生他倆的氣,撒在了我身上。唉!我真沒轍!”趙影唉嘆地說。
“王爺去找太后,我沒想到。你和何克、吳慧敏、焦淑琴,咱們在一起聊,你比她倆情緒低落。楊榮很少參與,會給你出此主意,我也沒成想。”二位王爺,受其母親的影響,還是有其它外因?孫貴妃琢磨著,不是很透徹,想著在心里分析著說。
“誰寫的《屠刀》,人殉祖制是屠刀,權貴迷信不毀銷。洪武洪熙進宣德,枉殺無辜民難逃。我去楊舅官邸,下人在街上撿一張,楊舅派人給孫顯宗,讓顯宗偷送進太后室。我從太后那往外走,瞥一眼小茶桌,《屠刀》紙仍在茶桌上。”趙影說。
“你看清了?”孫貴妃問。
“是的,”趙影笑說。
“楊榮讓送?”孫貴妃問。
“楊舅說此話,沒避諱,我在跟前。”趙影說。
“那是我寫,讓人散發在街上,促太后、皇帝,勿忘截或廢殉!”孫貴妃一想小聲笑說。
“你寫?”趙影一臉驚訝笑問。
“求截吶喊聲不斷,恰如風旋紙屑飄!”孫貴妃想著說了句。
“小民揮淚求皇帝,期盼皇朝毀屠刀!你也在努力?我抄下了內容。”趙影掏出寫有《屠刀》紙,拿給孫貴妃看笑說。
“不僅讓你們,我早有行動,你聽說《致皇帝一封信》?”孫貴妃為鼓勵皇妃,舉例笑問。
“我看過,是姐寫的?”趙影問。
“朱棣駕崩民議因,匪求其旨欲截殉……”孫貴妃順口地說,也說出《孤女》《兒歌》等順口溜,是促皇妃們積極地行動。
“我告訴幾位妃,要學習姐,積極行動!”趙影一臉興奮笑著說。
“這就對了!”孫貴妃也興奮笑說。
“我舅為啥,給我出主意?他以我名譽,和吳慧敏、焦淑琴倆股,買下‘白天鵝客棧’。我是大股東,但舅楊榮出銀子,我是名譽管理。舅是內閣,不便出面,我去給跑腿。所以,楊榮舅關心截殉事,枉費心機了,沒點效果。”趙影苦楚地說。
“你怎買的客棧?”孫貴妃笑問。
“客棧老板,家父母遭病。舅就讓我出面,聯合倆股東,買下了。”趙影說。
“吳慧敏、焦淑琴,挺有錢的?”人成一名皇妃,想借皇權撈點銀子,以增加自己收入。孫貴妃想著笑問。
“是的!姐是貴妃,我這樣說,你別介意。女人嫁太子、皇帝,目的是啥?他們和天下男人,無啥區別,女人看上皇權。我和何克,當太子妃,在南京時,抓鬮陪太子睡。我在那時,心情還好點。太子成皇帝,又娶吳慧敏、焦淑琴,我二人想抓鬮,也不可能了。我抱枕頭睡覺了。”趙影一臉的苦悶
,慢慢地擴散,并有無法遏制的愁楚地說。
“你這話不好,皇帝聽到,可不得了。”趙影說出了孫貴妃的心聲。母親學會深沉,沒把握的事,從不愿外露。孫貴妃一聽趙影話,心有同情感的同時,禍從口出的恐懼心理,在心中升騰出來。孫貴妃立刻地阻止。
“貴妃姐是好人,和我舅一樣,是為我好。我在我舅那,舅也說此話。舅講了個,禍從口出故事。明太祖朱元璋,曾當過紅巾軍,被官家稱作‘紅巾賊’。所以,太祖對‘賊’字,與之同音‘則’字,有反感且忌諱。浙江府學教授林元亮,一次作《謝增俸表》,呈送了太祖。表上有一句話:‘上則垂憲’。還有一位,北平府學訓導趙伯寧寫《賀萬壽表》,上面有一句話:‘垂子孫而作則’。話是吹捧太祖諂詞,無非說可做,后世的楷模。朱元璋因對‘則’字過敏,以為罵他為‘賊’,于是竟殺掉了倆人。我舅說著,用荀子的一句話:‘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以言,深于矛戟。’舅的教誨深刻,我當了皇妃,要謹言慎行,以防禍從口出。”趙影說。
“截殉要,深惟重慮!”孫貴妃故意笑地說。
“何意?”趙笑著問。
“成語解釋:猶深思熟慮。謀劃周密,考慮長遠。指計劃周到,具有遠見,出處《漢書??嚴助傳》。你舅說得對,為人處事方式:‘沉默是金’!我聽到一個典故:古代一個小國,到中國來,進貢了三個,一模一樣的金人。皇帝十分高興。但小國的使臣,出一道難題:三個金人,哪個最有價值?皇帝思來想去,試了許多辦法,請來工匠檢查、稱重量等。人們都沒發現,金人有何的區別,皇帝十分苦惱,使臣等答案。泱泱大國,小事無法解答,有失上邦之儀。一位老臣,最后想出方法。皇帝將使臣,請到了大殿,老臣拿出三根稻草,插入金人耳中。第一根稻草,從另一邊,耳朵出了來。第二根稻草,是從嘴巴里,直接掉出。第三根稻草,進去后,掉進了肚中,沒任何響動。老臣當即說道,第三個金人,最有價值!使臣默默無語,點頭稱是。你說何意?”孫貴妃講完故事笑著問。
“我不明白!”趙影一臉疑惑笑著說。
“《論語??為政》中,孔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余,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余,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南先生風趣解釋,干祿是如何,拿到祿位的。孔子告訴子張:一個好官吏,知識淵博,宜多聽、多看、多經驗。有懷疑的,則保留,等請教他人。講話要謹慎,不講過分話。模棱兩可事,借鑒古人言:‘事到萬難,須放膽,宜于兩可莫粗心。’此方法處世,就少后悔,行為上,少有差錯。這樣去謀生,禍難從口出,祿位的道理,在其中了。孫貴妃想著史書例笑地解釋。
“第三個金人,吃下稻草,沒吐出,是何意?”趙影笑問。
“沉默是金!”孫貴妃笑說。
“何意?”趙影還問。
“你們要想多個辦法,優勝略汰,一亮就是制勝奇術!”孫貴妃笑說。
“妹聽姐的。白天鵝客棧,住客叫吳音秦,說認識你?”趙影想著笑問。
“啊!”孫貴妃張大嘴,不知說啥話地啊。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