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節繩愆糾繆薇改歌 覆餗之患臣進諫
“‘清俊小后生,青布衫,白直身。好個人,屈死在鷂兒嶺……’”童音唱著兒歌,從外邊傳進客廳,回蕩在了客廳里。
“誰的孩,唱兒歌?你們去看看?”石亨走了后,孫太后幾天來在琢磨此事,太子朱見浚被換后出東宮。朱見浚和母親周影環,被孫太后接進仁壽宮,孫太后要好好保護孫子——朱見浚,以防景帝做出啥更出格的事。孫太后在這天坐在客廳的太師椅上,想著景帝換太子的事:太子朱見浚今年6虛歲,朱見濟今年5虛歲。景帝換上位朱見濟當太子,只能表明景帝昧己瞞心的心態,太子現在在皇朝能起多大地作用?孫太后想著先后出生倆孩的孫子輩人,就和看著他們的父輩先后出生的英宗和景帝般,沒成想景帝凈是此樣個性的人。那年一天,孫太后和吳賢妃在一起,看著玩耍的祁鎮和祁鈺,聽說皇宮來位大師。孫太后派人請來,讓大師給倆孩算卦。大師很鄭重地端詳會兒,沒給二人算卦、抽簽,凈講《扁鵲換心故事》。孫太后至今想起記憶猶新:魯公扈、趙齊嬰都患有疾病,同請扁鵲治病。為都治好病,扁鵲對他二人說,“你們先前得的此種疾病,是因外界病源侵擾臟腑造成,本來是可用藥物和針石治愈。二人現在還有先天疾病在身,我為你們根治如何?”公扈和齊嬰想知道自己病癥。扁鵲對公扈說:“你志強而氣弱,所以善于謀慮,但缺乏決斷。齊嬰則志弱而氣強,因此缺乏謀慮而過于專斷。若將二人心對換,對你們均有好處。扁鵲遂以毒酒迷死二人三日,剖胸取心,易而置之,相繼用以神藥,二人既悟入初。他們辭扁鵲各自回家。公扈走到齊嬰家里,齊嬰走到公扈家里。雙方妻兒女都不認識眼前此人,因此引起爭吵,無奈求于扁鵲,扁鵲說明緣由,才平息此場爭吵。此故事雖是神話傳說,孫太后從大師嘴里得知,英宗有點像公扈志強而氣弱、所以善于謀慮、但缺乏決斷,也就是自信心不強!景帝有點像齊嬰則志弱而氣強,因此缺乏謀慮而過于專斷,自信心有點太強!孫太后從那開始就注重培養英宗自信心,英宗鬧出來個“土木堡之變”的禍事,孫太后推祁鈺當景帝專斷地敢冒天下之大不韙——違背祖制地換太子!孫太后想著此件事,聽到小孩的聲音,沖在客房待著的侍女地說。
“嗻!”楊安出來應著,就去了外邊。
“奶奶好!”朱見浚跑進,隨后是周影環、樊順、王惠,一起走進。楊安也隨著回來。
“孫子慢跑,慢跑,別摔著!”孫太后看跑著的孫子朱見浚,趕緊站起迎著說。
“臣妾給太后請安,太后吉祥!”周影環施禮笑地說。
“奴婢給太后請安,太后吉祥!”樊順、王惠也施禮笑著說。
“你們平身,我得抱抱孫子。”看眼施禮的仨人,孫太后蹲下身地說,抱起朱見浚。
“奶奶好!”朱見浚嘴真甜,到孫太后懷里地說。
“好好,奶好著呢,我孫子,嘴真甜!”孫太后吻下朱見浚稚嫩小臉蛋,走近并坐在太師椅上,把朱見浚放在腿上,興奮笑地說。
“見浚下來,別累著奶!”周影環沖孫太后懷的朱見浚地說。樊順、王惠,走近孫太后,想接過朱見浚。
“哀家沒事,累不著,我與孫子,親熱會。”孫太后看眼幾位,想問
在外唱的兒歌,笑著說。
“嗻!”樊順、王惠應著后退一步,周影環笑看著奶孫倆地說。
“在外兒歌,誰唱的?”仁壽宮的范圍也不小,住著幾位宮女的孩,孫太后搬進來住后,沒聽孩唱過此兒歌。孫太后沖朱見浚笑地問。
“我唱的,奶奶!”朱見浚笑說。
“誰教的?”孫太后笑問。
“杭嬸教,我和見濟,在一起唱。歌不好聽?”朱見浚一臉稚嫩,看眼站在跟前母親的周影環,莫名其妙地問。
“繩愆糾繆,薇改歌!奶教一首,你唱么?”成語釋義:繩,糾正。愆,過失。謬,錯誤。改正過失,糾正錯誤,出處唐??柳宗元《謝李中丞安撫崔簡戚屬啟》。孫太后想著說。杭艷艷教朱見浚、朱見濟唱此首兒歌,是在為土木堡之變死去的英靈唱冤屈,也是在變相貶低正統時期皇帝無能!剛當皇后的杭艷艷的女流之輩能想出此高招,變相地打擊著英宗在皇宮人中形象,用兒歌形式向宮人浸透英宗無能的表現,以達到景帝長期坐穩江山的目的?孫太后一聽的心理,打個寒戰,杭艷艷有如此本事?孫太后絕對不信,有奸佞在后出謀劃策,替景帝向宮人打起攻心的戰術!?太子已經被換下來,景帝還準備啥陰險手段給英宗暗實施?周影環怎讓孩唱此樣的歌?孫太后看眼文化不高的周影環,不能怪沒閱歷的她,心里想著沖見浚笑著說。
“奶教我,我就唱。”朱見浚天真地說。
“奶教唱兒歌名,叫《紅月亮》:小哥哥,畫月亮,畫好月亮拍手唱,我的月亮紅又紅,好像太陽一個樣。”孫太后想起自己起小唱過的兒歌,看眼周影環和侍女想出此首兒歌詞地說。
“我唱《紅月亮》?”朱見浚笑問。
“見浚!這詞挺好,母親陪你學,你下來,讓奶教咱們。”周影環走近孫太后身邊,接朱見浚站在地上,樊順等侍女圍了過來。
“奶唱一句,你唱一句,好么?”孫太后看著見浚地問。
“好!母親也學唱。”朱見浚甜甜地說,到蹲著的母親懷里,聽奶教唱著。孫太后一聲聲地教唱《紅月亮》。侍女們和朱見浚拍手,隨孫太后唱起此首兒歌。孫太后教完一首又教兩首:《雨來了》;雨來了,快回家!小蝸牛,說不怕,我把房子背來啦!雨來了,快回家!小蘑菇,說不怕,我已備好傘一把。雨來了,快回家!甲殼蟲,說不怕,我有一件防雨褂!《月兒彎彎掛樹梢》,月兒彎彎掛樹梢,好像一把小鐮刀,我要借它用一用,割把青草喂羊羔。
“報!侯齊求見太后!”懷恩進來報。
“樊順!”孫太后叫。
“奴婢在!”樊順說。
“你把三首歌詞,寫下來,要教會見浚等,讓唱此兒歌。”孫太后想起聰明的樊順,會明白教此兒歌的意義地說。
“嗻!”樊順應著去找筆和紙。
“你們領著見浚,到外面去玩,別出仁壽宮門太遠。”看著周影環和侍女,孫太后笑著說。
“嗻!”周影環、王惠領著朱見浚,應著出了去。楊安、高淑、魏德、王賢,都站在孫太后的身后。
“你讓侯齊進來!”孫太后沖懷恩地說,懷恩應著出了去。
“小臣拜見太后,太后吉祥!”侯齊進來,施禮笑地說。
“平身!
”孫太后說。
“謝太后!”侯齊說。
“在乾清宮,你是常客,到仁壽宮,也可坐下聊。”孫太后笑地說。
“仁壽宮也挺好,太后搬這,小臣第一次來。”侯齊沒坐環視客廳笑著說。
“你們很忙?”孫太后笑地問。
“朱驥是于謙女婿,當指揮使,其岳父受重用,自然抓得緊。太后!小臣想問點私事?”侯齊看眼侍女笑說,
“你們下去吧。”孫太后沖侍女地說。
“嗻!”侍女們應著進休閑室。
“覆餗之患,臣進諫!侯齊看著孫太后笑著說。
“何內容?”孫太后想著問。
“成語釋義:復,翻倒。餗,鼎中的食品。鼎足壞了,食物從鼎中翻出。比喻因不能勝任而壞事,出處《周易??鼎》。”侯齊笑地說。
“何意?”孫太后問。
景帝換太子,有點過分,咱是否推翻景帝政權……”侯齊看侍女走后,近孫太后些小聲說。
“你別亂說。話是誰說?”侯齊是隨孫太后人,維護英宗利益,對景帝不截殉早有意見,是想說推翻景帝政權而立英宗話。孫太后明白此意,立刻阻止,嚴肅而小聲問。
“徐有貞。小臣不放心,以結金刀案為名,又去南宮,見了英宗。英宗偷著說,是怕出亂子,讓小臣來問您,讓您把握尺度。”客廳沒別人,侯齊小聲說。
“徐有貞與你熟悉?”孫太后問。
“徐有貞在朝堂,那次說南渡事,多人罵他。小臣叫他到一邊,說兩句友好話,他與小臣熟了,常去東廠與我閑聊。徐有貞是奸佞,對于謙有意見,沒法于謙,想找朱驤錯處。他從山東回,聽換太子事,就去我那里。他從哪得知,臣妻齊頎儷,與你關系好。徐有貞提出此事,讓齊頎儷與你說,他說他與你聊過,你對景帝不滿。英宗在南宮,他聯系有兵權人,推翻景帝,扶英宗復辟。景帝太猖狂。”侯齊說。
“徐有貞,去山東?”孫太后問。
“他治理黃河……”侯齊說起,徐有貞治河事:景泰三年(1452),徐有貞升為右諭德。黃河當時,在沙灣段決口已7年,一直治理不好。群臣一致推薦,徐有貞治河。于是,他被擢為左僉都御史,負責治河大計。經過對實地詳細勘察,他提出了置水閘、開支流、疏通運河三條措施,并積極組織大量民工,親自督率工程建設,終于消除了水患。徐有貞因治河有功,被晉升為左副都御史。
“他有點腦筋?”孫太后笑問。
“看是否止住水患?”侯齊說。
“是的。”孫太后說。
“小臣靠近他。俗話說得好,擰傷君子,不傷小人?”侯齊笑問。
“是的。你有機會,去南宮時,與英宗說……”孫太后想著景帝換太子事,氣憤地說。
“劉備確不該伐吳,如果不伐吳,為弟報仇,就不是劉備。他重義才得天下,如今因義而失天下,站在情感角度,臣要說此舉,是無可厚非。劉備復仇舉動,是他重義表現,這才會有‘桃園三結義’!”候齊笑說。
“你說的是三國人物?”孫太后笑問。
“和英宗是兄弟,景帝竟沒點弟兄間感情?”候齊氣憤地問。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