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幾日后天氣放晴,里正通知村民們換糧種,興沖沖前來換谷種的宋武和宋民,一邊在心里腹誹蕭家人傻,這么好的糧種居然只是以一換一,一邊又指望著這高產的糧種能夠在來年,為自家找回些損失,誰知道,卻被宋磊列為了拒絕交換戶。
兩人當場就鬧了起來,還找來里正評理。
誰知道,宋磊早就和里正通了氣,也將不換給他們兩家糧種的前因后果告訴了里正,最后,里正雖然心里已經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但是為了給村民們一個解釋,就故意裝著不知道,當著全村人和宋武、宋民的面,問起了宋磊緣由。
宋磊也不掩飾,直接將何氏與王春花造謠詆毀自己和義母的事情大約說了下,并聲情并茂的將自己的義母是如何為村民們著想,自己賺了錢,也不忘回饋村里,幫扶鄉親。
將自己高價淘換來的優質糧種,以一換一的方式,換給鄉親們,虧本賺吆喝,只為了讓鄉親們能夠多些收入,日子能夠過得好一些。
誰知道,卻還是有一些人,不僅不感恩,反而還在私底下到處敗壞義母的名聲。
宋磊還說,如果是其他人,被人這樣詆毀造謠,恐怕早就氣得撂挑子不干,不會再自己掏錢來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但是義母心善,雖然心里難過的要死,但是為了宋泉村的鄉親,還是強打著精神,忙上忙下的準備糧種。
現在已經都已經病倒了,不僅是累的,還有心病。
作為義子,不能夠堵住別人傷害義母的嘴,也應該給那些無事生非,傷害義母的人一點教訓,這才是生為義子的孝道所在。
所以,才有了現在不給宋武和宋民兩家人換糧種的事情。
宋磊的這一番演講,讓許多本來還有點眼紅蕭家這段時間賺了不少錢的人家,都羞愧的低下了頭,同時,對造謠生事,毀壞她人名聲的何氏和王春花,更加厭惡不已。
剛才站在宋武和宋民那邊,譴責宋磊搞針對的族民,在了解了前因后果后,現在通通站在了宋磊和林惜月這一邊,無人支持的宋武和宋民,換不到糧種,只好氣沖沖的帶著準備交換的,淋了雨發霉的劣質稻谷,灰溜溜的走了。
所以說,心眼壞的人,做任何事都是沒安什么好心。
其他村民家也有一些因為收拾得不及時,讓稻谷淋到雨發了霉,但是沒有任何一家拿發了霉的稻谷來換人家的極品高產糧種,也只有像宋武和宋民這樣,心腸不好,又死占便宜的人,才會做出這種事情來。
只是因為自家兩個敗家娘們的關系,沒有得逞而已。
不過,正所謂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他們兩個也不是啥好東西,和自已家的媳婦,可為是半斤八兩。
里正看著怒氣沖沖離開的兩人,微微嘆氣了一聲,對族里有這樣一些攪屎棍,表示非常無奈,心里暗嘆道‘不作死就不會死,自己作死,就怪不了別人了。’
換完糧種,村民們在地里又種上了花生、黃豆等作物,就正式閑了下來。
宋磊的田里沒有種這些東西,而是找人將田翻了,重新蓄上了水,等田按照蕭云夕的要求整理妥當,蕭家人將蕭云夕事先在菜園子里,空出來改成水田的一塊地里,事先育好的秧苗,搬到田里,讓宋磊教宋遠山幾人種了下去。
至于宋磊為什么會種,也是蕭云夕提前教好的。
種秧苗當天,很多無事的村民們都來看熱鬧,當看見幾人相隔一定的距離,彎腰在田里一邊后退,一邊將已經長出一大截、綠油油的秧苗插進水里時,自然是議論紛紛。
驚奇的有,看笑話的自然也有。
為了避免將來二季稻谷豐收,村民怪罪自家沒有提前告訴他們一起種,蕭云夕很有先見之明的讓宋磊提前給里正那里吱了聲。
大意就是他們從行商處了解到一種新式種植水稻的方法,比以前直接將稻種扔進田里的方法,不僅產量高,而且成熟時間還短,可以做到一年種植兩季。
但是畢竟是聽來的,也不知道準不準確,所以,他們家今年準備試驗一番,至于其他村民要不要跟著一起種,他們不發表意見。
愿意種的他們就教,不愿意種的,他們也不勉強。
后來里正和族老們商議過后,也征求了村民們的意見,幾乎所有的村民都對這種,顛覆了老一輩傳下來的種植方法的新式種植方法不看好,自然也就沒有人愿意跟著種。
甚至還有一些村民在私下里笑話,說蕭家這是有錢了就窮折騰。
不管村民們怎么看待蕭家的新式插秧法,宋磊的那幾畝田很快就插完了二季秧苗。等宋磊那幾畝田種完沒多久,讓蕭家人心心念念盼了好久的建造新房的材料,終于陸陸續續的運到了宋泉村。
自從上次蕭云夕和娘親、大哥商量了建新宅子的事,林惜月就讓宋磊去里正那里,將屋前那近五十畝荒地買了下來。
這次,在宋磊的堅持下,地契上填上了蕭云夕的名字。
對于這個,蕭云夕到是無所謂,哥哥愿意給自己置辦家當,這份心意她自然會收下,反正以后她再給哥哥加倍置辦回去就是。
跟著材料到來的,還有一批炎黃商行挑選、培養出來的工匠。蕭子琴因為剛攻克了一個難度較大的陣法,想出空間來散散心,蕭云夕就讓他也服用了促生靈果,把他從空間里放了出來,名義上,是這次帶領炎黃商行工匠的一個掌柜。
正式開工的頭一天,林秦氏就按照習俗,讓林惜月請來了十里八村最出名的風水先生李道長,里里外外的將建造新房的地基看了個遍,還根據蕭云夕拿出的圖紙,推算了半天,最后認定各處房屋布局沒有任何相沖的地方,總算讓林秦氏和林惜月放心定下了開工的日子。
林秦氏一高興,出手也大方,直接給李道長包了十兩的大紅包,把他樂得合不攏嘴,心里直呼這趟生意做的太對了。
他接這個生意前就聽人說起過,宋泉村的蕭家賣菜發了財,于是推了其他村子好幾個生意接了蕭家的,現在,惦著手里沉甸甸的紅包,他就覺得這是自己做得最正確、最英明的一個決定。
要知道,他平常在各個村子里看風水,多的也就半兩銀子頂天,少的可能只有幾十文,還沒遇見過蕭家這樣出手大方的客戶。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