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天天忙的腳不沾地,李子媛正在府衙后院找阿朱琢磨東西。
“你把我這當哪了?今天叫我搞點這個,明天叫我搞點那個。全城的木工都快被我找過來了,你還不滿意?”
好好的花園子,架著棚子。一臺完整的織布機,以及數臺被拆散的織布機。到處堆著木頭,地上散落著木屑。
還有幾個被李子媛折磨的快崩潰的木匠,不停的在爭吵。
憑借在旅游一條街看過織布機僅僅能讓李子媛畫出大概,并沒有辦法讓她憑印象琢磨出來。
術業有專攻,木匠活就該木匠來。
至于為什么要在府衙后院,狐假虎威啊。
王木匠聽完李子媛的要求道:“李女官,織布機就是織布機,您改它干嘛呢?”
“改了三天能織一匹布你樂意不?”
“真的?”
“真的。只要你們能改的出來,以后你們就是首席木匠,每一臺織布機的誕生都有你的功勞。如果你愿意,新的織布機可以叫你們的名字也行。”
先依據李子媛畫的圖大致做一個模型,然后把織布機的功能一點點往里面實現。就好像解一道數學題,你已經知道了問題和答案,需要反向推理出計算過程。
沒有那么簡單。
一個月過去了,仍舊毫無頭緒。李子媛開始了自我否定以及漸漸崩潰的邊緣。
人一旦陷入一種執念中,它便會瘋狂滋長,爆炸式地增長方式占據人的心和腦。
常常在剛有點頭緒的時候馬上又會面臨另一種無法實現的問題,一個又一個。
阿朱看著李子媛消瘦的臉,心里暗暗著急。無法,只好寫信送到京城。
隨信而來的是十個工部的頂級工匠,拿過來的工具都熠熠生輝。
領頭給了李子媛一封信就帶著人自行去找工匠交接了。
郡主的信中說道,希望李子媛把手頭上的事做好之后能進京住一段時間。無緣無故的,要她進京住一段時間干嘛?
李子媛拿著信去問阿朱的時候,阿朱罕見的揮退了身邊的人。
“本來不該告訴你的,既然你問了我也不瞞你。大長公主年輕時常駐西北,身體在那時候就已經不好了。每年冬天都特別難熬。今年尤其辛苦,風雪時間長,那段時日腿疼的都下不來床。聽說你很合大長公主的眼緣,你在府里的時候她都要開心幾分,想必郡主是希望你能去陪陪老太太。”
“太醫怎么說?”
“只說是濕氣入體,痹癥,無法治愈,只能養著。”
想著大長公主精神矍鑠的樣子,完全看不出一直受病痛折磨。李子媛心里也不好受。
老太太一輩子鐵骨錚錚戎馬金戈,必定不喜歡別人看見她臥床不起的樣子。
調整了生活作息,李子媛每天只來半天府衙半天,另外的時間要么在家里奮筆疾書,要么跑遍各大醫館和醫者請教。
于大夫們而言,和李子媛討論更像是辯證。
痹癥,如何治療,如何用藥。每個大夫開的方子都不一樣。
但是探討下來,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收貨。
整理好預備去給大長公主治療的方案,織布機的改造已經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華夏古代的工藝水平在后世看來都是非常超前的。參加古建筑以及古墓時就會非常感慨,原來在當時,木工技術已經已經運用到生活當中,并且在許多機關建造上有非常突出的成就。
工部挑選過來的,大多是從小就拜在名師名下學習,成績很突出的人。
他們一改李子媛在模型上進行調整的方式,選擇了在老式織布機上進行調整。半個月時間,成品出來了。
一改席地而坐手腳并用的織布方法,端坐在織布機前,輕松的雙手操作就能很快的織出。
阿朱找來兩個會織布的侍女,叫她們當場織布。用老式的機器走一道梭子,新式的機器已經能走三道了。
交換織布后問體驗如何,侍女們回答,老式的很費力,腰疼,
即便這樣,李子媛仍舊不滿意。
因為織出來的布是沒有花紋的。話說李子媛想穿格子裙了。
第一次接受織出花紋的課題,工部匠人們都起了好勝心。花了少許時間打造了幾架新型織布機,十名匠人排排坐,共同織布。
府衙后院不停傳來機杼聲,李子媛在家面對王氏不停的唉聲嘆氣。
“在家好好呆著不行么,你哥不在家,你也要出門。我生倆孩子有什么用,我還指望你們干嘛。”
李子媛忽然想起一句話,忠孝難兩全。
這是劉琴提醒了她,為什么不把爹娘一起帶進京?
李子媛回家商量的時候比較擔心李老大會因為身體的緣故拒絕,沒想到王氏是最先拒絕的。
“我都這么大年紀了,還去什么京城。”
“您不是想我哥么,進京看看他,也看看京城有什么好玩的。”
“人生地不熟的,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我不去。”
“爹,您說呢?”
只能寄希望于李老大了。
“隱約聽你爺爺說過,李家曾在京城落腳過。你爺爺奶奶身體好,把他們一塊帶上。”
“那當然好啊。你們有伴,可以一塊轉轉。”
三人轉戰老宅,李老太太態度不一樣,她年輕的時候去過別的城,記到現在。這把年紀說老也不老,能進京城看看,多有面子啊。
去!
金氏在房間推了推李子溪和李子澤,示意他們出去。
阿溪性子單純,喜沖沖的說:“爺爺奶奶你們去哪?我也去!”
一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李家人都去了,她能專心去給大長公主調養身子。
“爺爺奶奶,兩天時間,好的馬車,走官道,慢著點不會對身體造成特別大的負擔。難得這么個機會,劉琴她也得進京,還有京里來的工匠要回京,一路上都有人照應。干脆,咱們全家都去吧!二叔二嬸、三叔三嬸、哥哥弟弟們都去!奶,要不問問我大姑小姑?”
“家里這一攤子,都不管了?”
金氏適時的從里屋出來,假模假樣的端了碗吃食。
“娘,您就叫我們都沾沾您的光,跟著阿媛出去見識見識唄。”
開口找侄女要去她張不了口,若是老太太去,總得有人照顧吧?金氏的小聰明并不叫人討厭。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