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太極殿比往常時候要多一些人,最為明顯的則是最靠前的三位身影,在平日里這三個人很少會出席早朝,即便是今日殿試這三人一起出席似乎也顯得今日得早朝有些不同尋常。
跪安之后則是群臣上奏的時間,在武皇未早朝得時間這些個瑣事則會發往六部的各個相關衙門,如若比較重要的事則是會上奏到三閣之中然后再由三閣閣老與武皇商議決斷。
太極殿之上,武皇坐在那張龍椅之上手指輕輕敲動,不時有一兩個臣子出列上奏一些事,但是這些個小事甚至都用不著他出聲便有相應的人去響應,這都是太師徐博溫的功勞。
各司其職,合管其事,治大國如烹小鮮。
“各位大臣們,今日恰逢殿試,一些日常事宜若是不是很重要便不必上奏了,發往各個衙門自行處理吧!”最終武皇聽的有些無聊于是開口出聲,他這么一說下面的人自然言聽計從,于是一時間太極殿中陷入了一片安靜。
“今日除了殿試之后朕還有一些事想要問問諸位的意見,看看你們都是什么看法!”武皇隨意換了個比較舒服的姿勢坐好然后重新審視眾臣。
聽到武皇如此一說下面的臣子一時間都有些緊張起來。
武皇平素里很少會親自去議事,更多的時間則用在修行以及一些幕后的事上,但這并不代表他就是平庸無能之輩。
武皇每次出聲則代表整個天淵則會有大的變動出現,上一次則是讓楊王出玉陵,這一次不知又有何事。
“首先要說的則是朕有一個想法,朕打算在這天淵國內建造三百六十座廟,廟起名為縱橫!”武皇的語氣很平淡,就如同再去一件再尋常不過的事,但這件事對群臣來說卻如同波瀾涌動一般。
聽到三百六十座這個數字戶部尚書來還富的眼皮子跳了一下,他伸了伸脖子然后準備想要說些什么,但看了看最前面的三位身影沒有動作于是他又稍稍穩了穩身形。
戶部尚書這位出銀子的大佬都未曾發聲,那么同樣關系到他的范疇之內的工部尚書萬井樹自然也很懂得,所以他也選擇先觀望一番。
畢竟是武皇親自提出來的事,自然不會無端隨意提出,而且這與戶工兩部息息相關的事兩人都沒有出聲,那么和其它幾部更是關系不大,自然也不會有人先冒這個頭。
除此之外,群臣之中最為有話語權的那三位大佬都沒有出聲,他們又哪里有什么說話的權利呢?
對于此事,武泰閣的閣主毋何雄挑了挑眉沒有什么想要說的,武泰閣的閣主雖然是三閣之中年紀最輕的一位但卻也是處事最為圓滑的一位,比之其它兩位閣主倒是多了幾分狡猾。
三閣之中讀書人程玨最為方正,一身讀書人的浩然正氣讓人極為佩服。而天星閣的閣主則最為神秘,甚至一般的大臣們連名字都不知道,露面也最少。
而毋何雄則與他們完全不同,毋何雄平日里最喜與下面的臣子們插科打諢。偶爾還喜歡喝點小酒。是平素里最為平易近人的一閣閣主。
這三人之中他毋胖子玲瓏心思又如何會先出口呢?反正按照他的猜測,即便是他不開口,旁邊這位素來極為不討喜的程老夫子也會開口的。
“不知陛下所建這三百六十座縱橫廟所為何事,是否為了民生社稷?”果然,果然程玨最先忍不住開口。
一聽程玨的話旁邊的毋胖子便咧了咧嘴有些無語,這程老夫子開口果然是帶刀子的,一句話便讓武皇有些難以接話。
他的話意思很明顯,陛下如果若是覺得這縱橫廟和民生社稷沒有什么關系那可要找好一個理由說服我程玨了,不然我一定會“直諫”到底。
“果然還是你這個程鐵牙最先忍不住,大家看看,朕還在想是戶部尚書先憋不住還是工部這位尚書大人先叫苦,結果還是咱們這位程老夫子最先忍不住啊!”武皇笑著看著群臣開口,隨之又搖了搖頭頗為無奈。
“看起來今日朕要不給你個交代,你一定是抱著讓朕放棄的態度準備好諫言的!”
“臣子直諫,圣君之恩,今日殿試,若是能多幾個敢于直諫之臣,那一定是我天淵之幸。”程玨說的理直氣壯,讓原本想要開開玩笑的武皇一時間倒是不知道如何開口了。
“你一個就夠朕受的了,若是再來幾個朕這太極殿之內還要不要一刻安寧了!”武皇沒好氣道。
“陛下說的對,若是群臣人人都像你這程書呆子那別說是陛下,我毋胖子就最先受不了要被你煩死了,有一個就好,有一個就夠。”對于武皇的話群臣不過是展顏一笑而已,一個是君主一個是文華閣閣主,他們之間的調笑除了同為三閣之一的武泰閣閣主敢于接茬,他們又哪里敢出聲呢?
對于毋胖子的言語程玨混不在意,他很直言道:這并非我所說,而是圣人之言,莫非你覺得那些個圣人的話都沒有道理?
程玨的話一說出口一向能言善道的毋何雄也為之氣結,他向來不會在讀書上下功夫,哪里能知道程玨這句話是不是哪個圣人所說的話?
“算了算了,毋胖子你也別說了,要論講道理,你和朕加起來也不是他的對手,朕還是乖乖交代了算了。”武皇擺了擺手阻止了想要繼續開口的毋何雄。
武皇這么一說群臣的注意力立刻開始重新集中起來,其實他們自然也想知道這三百六十座縱橫廟的用意在何。
要知道自天淵建國之后雖然不反對那些修行之人但要說支持也夠嗆,尤其是經歷了楊王梁王兩人滅兩宗門之后朝堂和江湖的關系則一直比較尷尬。
江湖四教已滅其二,余下一個為儒教和天下讀書人息息相關,和天淵國祚榮辱與共自然不必多說。另外則就是道教,而自天淵建國之后道教則一直很支持天淵朝堂的一些規矩,另外加上后來的武德宗又被武皇封為道家正統,這樣一來這兩教算是得以幸存。
但即便是如此,天淵國也從未大規模建造過什么類似于那種得以享受人間香火的建筑。和天淵國關系極為要好的武德宗尚且不過是在九龍山之上可以享受天淵百姓朝拜而已,至于相對比較偏激的魔教祭壇以及和天淵國國祚不合的佛教則是被明文禁止的。
當然,這四教之中除了儒家除外。不同于其余三教,儒家的思想在幾位圣人的變革之下一直都和世俗王朝的利益相統一,尤其是在之后的儒教儒尊董圣人的提倡之下更是如此,所以對于儒家不只是天淵,其余幾國的王朝也并未太過排斥。
更何況儒家從來未曾有過什么需要普通百姓朝拜上香之類的教義宣傳,至多也就是各個書院學宮之中會有一些處于禮待的祭祀供奉一些個儒家圣人,這些對于那些王朝統治沒有半分壞處,甚至反而有利于長治久安,他們自然何樂而不為。
如今武皇親自提出要在這天淵境內建廟三百六十座,既然是廟那么難免會有祭祀的東西,究竟會是什么則需要武皇來揭曉了。
“朕所建縱橫廟并非傳統意義上的廟宇建筑,自然也不可能用來求佛拜神,所謂的縱橫廟只在兩個字,縱橫而已。”武皇面對群臣正聲道。
聽到武皇所說程玨的臉色有些變化,而下面有幾位懂得比較多的,對于大秦以及更為早的上古時代了解比較深的大臣聽到武皇的話都有些神情愕然。
據說上古時期百家爭鳴,其中就有一家名為縱橫。縱橫一家最為擅長縱橫捭闔,通過合縱連橫而游說于世,只是這一派過于刁鉆而左右迎合最終不復存在了,沒想到如今又被武皇重新提了出來。
“這三百六十座縱橫廟主要的作用則是加強我們整個天淵之間的聯系,到時廟宇建成之后我和博溫以及天星閣老等人將會輔之以矩陣和一些特殊的法門,到那個時候所有縱橫廟之間則會存在一定聯系,自可用于相互交流甚至于來往傳送一些個東西,如此一來各個州府路臺聯系起來就沒有那么困難了。”武皇很簡單的講了一些關于這縱橫廟的作用。
武皇說的云淡風輕但是下面的大臣們則面面相覷,這真是在朝堂之上,若非如此,若非武皇在這里恐怕早就炸鍋了。
雖然天淵世俗與修行之人早已相互交融,而很多個山上修行之人的法門也見過不少。比如玉陵城的百姓就曾見到過羋平一人造成一**日從天空砸下,也曾見過楊王開天門之時的滾滾天雷以及一人裹挾天雷而登天,但是像是武皇所說的這種縱橫廟的法門還從未有人見過。
可在一國之內互通有無,甚至可以傳送一些個東西這簡直是駭人聽聞,別說是天淵,便是整個大陸五大王朝怕是也從未有人能實現過。
一國之內別說是其他,只要信息可短時間之內互通便足矣改變整個國家的運作,如此一來天淵離發展成為整個大陸最為強盛的王朝又近了一步。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