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寒風料峭,飛雪零落。</p>
<p>上原平澤一帶,因著萬里寒原的關系,即便南方已是三伏天氣,這里也是薄雪輕飄,真正的四季如冬。</p>
<p>陳安靜立于柴扉之內,默默感受著元氣大海的澎湃,天地法理的變化,緩緩出拳。拳勢如鐵,沉凝不散,使雪花于半空靜滯,隨拳勢而動,不得掉落。拳到半空轟然砸落,帶起萬鈞之力,不待招式用老,他又化拳為掌,翻天而上。掌到高極,轉而并指為劍,疾速點出。劍指過處,飛雪變成雪沫,雪沫化為虛無。劍指用盡展成掌刀圈回,縱橫間,在周圍凍土之上留下深深印痕……</p>
<p>良久,陳安收拳而立。</p>
<p>這套似是而非的拳法雜亂無章,東鱗西爪駁雜不堪,卻是陳安對自己一直以來武學道路的總結。</p>
<p>他曾經為求速成,強行修煉了不少功法,博而不純,很有些貪多嚼不爛的意思。若不是靠著噬魂豸將真氣內力強行提升,根本無法擠入武道宗師的行列,當然他之后高屋建瓴,回頭重觀這些武功招式,卻發現其中頗有許多可取之處。</p>
<p>而今閑暇,正好將之一一提取,融會貫通。</p>
<p>自從對小光的失語有所想法后,陳安不再頹廢,雖沒答應沈夫人去上原發展的提議,但也沒有繼續過著隱居生活,而是借著收藥買藥的名義多次前往上原縣。</p>
<p>上原縣,雖只是個小縣城,但它把著南北交通,貿易渠道,中原世族因此地苦寒,不愿插手,北域夷狄又指望著這點貿易量過活,誰都不會前來打擾這里的另類寧靜。因此它才得以發展,繁華程度甚至有北域陪都之稱。</p>
<p>南來北往的客商,不只帶來了琳瑯貨物,更是閑談胡侃帶來了南北消息,所以上原縣也是消息匯集之所。</p>
<p>陳安初來此地時,身心受創,意志頹廢,并沒有關心其他,一心只想帶著小光平靜生活。所以直到現在才真正對所處之地有了了解。</p>
<p>這里和大周格局一樣,有一個鎮壓天下的王朝——大乾。</p>
<p>和大周一樣這里也有著王大欺皇的現象。北域三王占據北域,自己分封臣工,不奉中央詔令。</p>
<p>但他們也是皇室的北域屏障,幫助抵擋夷狄,對中央皇家雖說聽調不聽宣,卻也表示臣服。所以中原王室的對他們也只是羈縻,并無征討之心。</p>
<p>北域三王和中央皇室都是帝姓,但卻是分帝姬姓、帝媯姓和帝姒姓,當然也沒人能弄懂這到底有什么區別,只是知道皇室是帝姓就行了。</p>
<p>這里的世家大族和大周不同,大周更趨向于君主集權,而這里卻是皇族與世家共治天下。</p>
<p>十七世家為當世顯貴,有些時候連皇室都不得不看他們臉色行事。其中又以三極王氏最為特殊,雖然也有子弟為官,但大都不是什么顯要位置。他們并不像其他世家那樣通過把持朝政來影響天下大勢,而是更趨近于隱世。</p>
<p>可卻沒有任何人敢小覷他們,甚至還讓他們占了十七世家中的三家位置。個中原因也不是什么秘密,那是因為他們直接傳承自中古時代的東天王家,大將軍王嫡系。</p>
<p>中古至今橫跨數十萬年,歷史久遠,最長壽的元神真人也不知隕落繁幾,很多傳承的斷代,勢力的衰敗滅亡更不用說。所以三極王氏能延續至今,即便只是當年東天王家的支脈,也不容世人小瞧,保不齊還留有些傳承下來的通天手段。</p>
<p>當然陳安最關心的還是武道境界,日后之路。為此他還專門通過沈家找了許多這方面的古籍,欠下老大人情。</p>
<p>沒辦法,實在是這里的說法太亂了,在酒肆茶館中,聽人言說,都是些什么元神真人,金丹真人,法身高人,金身高人,天象外景,內庭九竅,甚至還有什么天輪強者,地輪強者,聽的陳安腦袋發暈也沒弄懂是些什么玩意。</p>
<p>這個世界的武道起自中古,而在上古紀元則是先天神靈的天下。</p>
<p>上古紀元已不可考,先天神靈們留下的許多強橫功法都非人族羸弱身體可以修習。直到中古之初,人皇降世,帶領人族強勢崛起,人族這才有了自己的功法,自強不息之道。</p>
<p>人皇一脈和四大守護世家各有一部,被世人稱之為絕世神功。</p>
<p>這起初的五部絕世神功就是人族立身之基。</p>
<p>再后來,大將軍王出生于四大守護世家的東天王家,一路崛起,并統帥人族大軍征戰諸天萬界。使得神放異世,魔壓淵海,鬼鎮九幽,妖逐荒原,人族獨霸整個諸天萬界。他還創出兩部驚艷功法,使人族的絕世神功成為七部。</p>
<p>當然這對于他傳奇的一生來說不是結束,而是才剛剛開始,之后,他又以一己之力剿滅包括人皇苗裔四大守護世家在內的天下所有家族,史稱大將軍王亂世。</p>
<p>后世對此褒貶不一,有人認為大將軍王后期練武練瘋了,才做出這種狂悖之事,也有人覺得這對后世來說是一件好事,世家大族把持一切資源,再大的努力也不如有個好出生,而世家滅亡,王朝崛起,平民更有機會獲得晉升渠道。現在雖然還是王朝與世家共治天下的局面,但比之中古時,世家一手遮天,朝廷不過傀儡強出太多。</p>
<p>關于這段似是而非的歷史,陳安只是當故事大致看看,并不是十分上心,他真正在意的還是其中牽扯的武道之途。</p>
<p>在上古到中古那段人族黑暗的時期,人族也不是全無建樹,他們有著一套煉氣修仙的法門,甚至傳承至今。如今外海仙山還居住著這些隱世的神仙,所以那些金丹真人,元神真人指得就是他們。</p>
<p>而武道方面的歸納就駁雜很多,原因是武道修煉到高處都能接應先天神靈的法門,武道通神一詞,詮釋一切。所以絕世神功可不止只有那七部而已,近古年間,一些天縱之才,發掘古籍,從中研究先天神靈的道路,創出無數功法。所以武道境界很多都和先天神靈的分級有關。地脈六輪,天道九境便是由此而來。</p>
<p>只是現在能踏足天道九境的人太少太少,所以人族功法層次漸漸有了自己的稱呼。</p>
<p>起初是練出內勁,內勁大成便是真氣自生,真氣生出就可洞開天生九竅接引天地元氣入體這些都與陳安所知的大周修煉體系沒什么區別,之后便是元氣共鳴的先天強者了。</p>
<p>只是這里并不這么叫,在這里元氣共鳴后,便可以以一己之力撬動元氣大海變化,能有移山倒海的神通,所以被稱之為天象境界,然后自己領悟的法理漸趨成熟,天象有依有憑不再紛亂,與內庭對應稱為外景。這時武者對天地法理領悟更加精深,會逐漸明白自己要走的道路,外景穩固變虛為實成為法相。這些自開道路的人又被稱為法相宗師。走到這個時候就是武道的極限了。</p>
<p>至于再往上的金身法身之流,整個天下也就十來個,太過高端,就不是一個小小的上原縣能收集到具體信息的了。</p>
<p>另外,為了方便,江湖上習慣稱呼法相強者為宗師,元氣共鳴之后的天象外景為絕頂高手,而九竅則是一流高手,真氣為二流,內勁以下則是不入流或凡俗。</p>
<p>除此以外,陳安還特意打聽了一些妖魔鬼怪的消息,那日詭鎮的事情給他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p>
<p>可當他以稀奇故事講來聽的時候,往來客商居然見怪不怪,一名常走西漠商路的行商,更是當作尋常,言說:在大乾以西有名九黎之地,妖怪異人屢見不鮮,異人甚至為上古神靈苗裔,天生異能,堪比武道高手,但如今人族為尊,這些存在也只能淪為顯貴仆役,供人驅策,形容慘淡。</p>
<p>至于妖族,那就更是人人喊打了。與東海仙門相對的西域仙門就是為了鎮壓他們而存在的。大乾在九黎劃了一塊地方給這些妖怪異族生存,形同監禁,膽敢犯界,直接轟殺成渣。</p>
<p>只是近幾年,大乾政局不穩,導致這些妖魔鬼怪跑出來興風作浪,但朝廷也都做出了緊急的應對,并沒有太多的傷亡出現。</p>
<p>常在上原縣的酒肆茶樓中混跡,陳安可謂漲了不少見識,對這些奇聞異事的聞聽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淘到了不少武學功法。</p>
<p>大乾武風極盛,尤其是北地,艱苦的環境使得生存不易,是以幾乎人人會武。可由于文化底蘊的問題,武學粗獷難上臺面,還不如往來客商所遺。雖然他們帶來的也只是些打熬力氣呼吸吐納的粗淺法門,但以陳安武道大家的眼光看來,還是能發現不少新奇的地方,與己身參照,獲益良多。這還只是大乾武道的冰山一角而已。</p>
<p>對陳安來說這里簡直是武學的天堂,比大周強了不知道多少倍。不過說來也是,若非如此,怎能讓仙神退避,妖魔懾服。</p>
<p>這里陳安聽得最多的就是鎮國公誅仙一戰,揮劍斬殺四位陸地神仙之流的元神真人,迫的仙門只能困居一隅,偌大的中原大地成為武者的王國。還有就是萬里寒原的故事,這里不像村中老人所言的神仙打架,而是另一版本,鎮國公與北極冰皇一戰,金身法身論道。他二人之爭不涉國家利益,純粹武道爭鋒,為了決出到底是人皇所留的法身之道強還是大將軍王所遺的金身之道正確。</p>
<p>當然他們誰輸誰贏,陳安并不在乎反正對他而言就是個故事,他所關心的事,此戰過后,萬里寒原就形成了。</p>
<p>萬里寒原是什么樣,陳安最有發言權,那是真正的不毛死地。居然是兩人之戰造成的,即便不是第一次聽說,陳安還是一陣恍惚。這要怎樣的實力才能辦到?簡直幾如仙神。</p>
<p></p>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