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道鐘庭道長為何此時竟然虔誠地行起大禮來了呢?
原來老道在鐘庭道長面前有意展示了三般變化:一、遁行;二、支離;三、定身。
這三般變化乃是地煞七十二變化中的法術,也正是西城山太玄洞田汢田真人的成名之術,放眼當今天下,除了他沒有第二人。
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鐘庭道長曾經聽說過田真人懷有這三種法術,今日得以親眼目睹,因此這時才深信不疑,再不敢造次,遂就急行弟子之禮謝罪。
其實鐘庭道長判斷得沒錯:這位老道正是西城山太玄洞田汢田真人,與羅浮山羅浮洞的杜畢現杜真人共稱“西南二仙”,可惜杜畢現早已在【鐘山之都昂山大戰】時陣亡于十會陣。
但是為什么杜畢現在十會陣前輕易陣亡,而田真人卻在吞云洞內大放異彩?這實輒是兩人道術盡管不相伯仲,可是所遇的對手卻不一樣,譬如跆拳道,同是藍帶的兩位選手,一位要對付黑帶高手,而另一位只對付白帶選手,杜畢現正是對付黑帶高手的那位,田真人正是對付白帶選手的那位,最終二人的結果可想而知。
此時忽見鐘庭道長跪地行叩拜大禮,魏益和譚忠也剎時慌了神,連忙上前恭敬行禮道:
“譚忠見過田真人。”
“魏益見過田真人。”
“呵呵呵呵……你二人不必多禮,鐘道長也請起來吧。”田真人抬手示意道,“因為此事、事關重大,所以老道我不得不顯化一番,唯有如此才能叫你們信服。”
“弟子多有得罪。”鐘庭道長起身稽首道,“弟子道行低淺,不識大體,還請真人指點迷津。”
田真人微微頷首道:“人界劫數將至,荊州應有一劫,老道我奉張天師之命,特來荊州尋找九陽神鐘,準備會聚‘九陽’之數,以逆此劫,護佑人界。”
“真人:這‘九陽逆劫’乃是上古傳說,世人多有不信,弟子對此也是不堪甚解……”鐘庭道長小心說道。
“呵呵……無妨無妨,你們且隨老道來,老道自會給你們說個明白。”田真人淡笑說過,折身在前面引路,上了洞廳石階。
眾人隨后拾階而上,一時來到洞廳后壁之下。
果然奇怪哩,那洞廳后壁之下一字長蛇般排列著九口石鐘,每一口石鐘都有兩丈多高,鐘口直徑也有一丈有余,形體凝厚,蒼然古樸,并且蟠龍鐘鈕上各生出一柱赤蒙蒙的光氣,直透出洞頂,原來洞頂那幾束毛刺刺的赤光景象,正是此氣沖射所現的異兆。
田真人領眾人走至九口石鐘前,喚鐘庭道長站在第七口石鐘前面,喚魏益站在第八口石鐘前面,然后又吩咐他二人仔細觀看鐘面。
二人將信將疑地走到兩口石鐘前面,站定觀看。
原先兩口石鐘表面模糊不清,不顯一物,而當二人站在它前面時,奇跡倏然發生:二人各自的身像便印現在那鐘面之上,一模一樣,如照明鏡。
魏益不禁驚叫道:“怪事怪事……還真有這種怪事!”
“格老子的,有什么怪事,老子也在那第九口石鐘上,你在這第八口石鐘上比老子還高一級呢。”朱闕不服氣地叫道。
“朱兄弟,你過來,你過來……你和我一起照一照,看看這鐘上能不能照出你的影像來。”魏益依舊不信,招手喚道。
“格老子的,哪能照出老子的影像來,只能照出你的。”朱闕一邊嚷著,一邊走過去,與魏益并肩而立。
恰如魏益所說,那第八口石鐘上果然僅能照出魏益的影像來哩。
“怪事了,怪事了……”魏益拍打腦袋,連連驚嘆不已。
鐘庭道長雖然有四百多年的道行,但是面對此景,也只有驚為觀止。
田真人道:“這便是九陽神鐘,乃是應‘九陽逆劫’而生。老道再領你們去后洞觀看天象,到時你們就會信老道所言非虛了。”
話落處,田真人又帶領眾人走出后洞來,站在陡峭的崖畔之上,指向天空道:“你們看,洞頂之上有九道赤氣在盤來旋去。”
此時落日西墜,夜色茫茫,果然有九道赤氣自吞云洞中透射而出,映照夜空,勢如游龍,盤旋不定。——眾人之所以能夠覷見,是因為他們正應九陽妙氣附體之故,彼此能夠產生感應。
“怪事怪事!還真有呢!”魏益仰頭觀看,張大嘴巴合不攏。
“那便是九陽妙氣。”田真人遙指道。
“敢問真人:何為九陽妙氣?”譚忠不禁問了一句。
“此話說來就長了:相傳女媧娘娘煉石補天,斬鰲立極之時,曾在人界里留下五行妙氣護佑人種,伏羲大帝為協助女媧娘娘,也將那八風妙氣,九陽妙氣遣下人界來。
但凡人界劫數來臨,這五行八風九陽之妙氣便會出現應劫,而這九陽之妙氣應在天選之人身上后,會以九陽神鐘昭示,并感應九位天選之人聚義,應劫逆殺,護佑人種,只是世人迷昧,不知而已。
這一劫數,‘九陽逆劫’應在荊州,九陽神鐘也便出現在這霸山吞云洞中。老道奉張天師之命,來此守護九陽神鐘。此鐘出現在哪里,九位天選之人便會聚義在哪里。
將近兩年的時間里,老道每日運功做法,召引其余天選之人前來聚義,今日果然又來了你二位,現在九人已經聚集七位,‘九陽逆劫’不日就要應驗了!”
田真人將九陽逆劫的傳說大略地解說了一遍。
不料此話剛落,魏益呃哈大笑道:“難道我這個種菜賣菜的也是天選之人,這豈不是天大的胡話嗎?呃哈哈哈……”
“魏賢弟,不得無禮!真人德高望重,道行深妙,豈會胡說?”鐘庭道長畢竟是修道之人,因此對田真人的解說已然信服,于是喝斥魏益。
田真人并不見怪,反而贊揚魏益道:“這九陽妙氣歷來都是應在有德行人的身上。老道已在第八口沈天鐘上看出你的過往:你雖是種菜賣菜的,但品行至淳,奉公守法,極備孝道,并且又有為民除害之心,所以你應天選之人,也正在情理之中。”
經田真人一番褒揚,魏益反倒無語,搔首撓耳,羞澀得象個大姑娘家似的。
鐘庭道長聽聞此話,不禁問道:“按真人說來,如今我們已聚集七位,那么還有兩位天選之人現在又在何處?”
田真人應道:“老道在這吞云洞中,每日運功做法,以日鐘之靈力感應‘八陽’來聚,已有將近兩年的時間。既然‘七陽’已經來聚,那么羨天鐘和更天鐘的兩位天選之人自然也會應感而來。不過,張天師曾警示過:九陽聚義之日,便是應劫殺逆之時。大家到時候可都要小心了。”
“弟子深信真人之言,但不知這次‘九陽逆劫’究竟逆的是什么劫?”鐘庭道長疑問道。
“老道我法力尚淺,也不曾推演出來,不過張天師曾授有一偈:九氣九陽重,應劫在神鐘;若要逆劫道,九鐘血染紅。以此可見,此劫是個兇數啊!
現在九鐘已出,九陽已動,劫數即將來臨,我等九人應氣而聚,必要同心協力破了此劫,護佑人界。”田真人說道。
話至此時,鐘庭道長已然深信不疑,但譚忠和魏益卻依舊云蒸霧繞,不甚明白,畢竟二人雖有神氣加持,但依舊不過紅塵俗體而已。
為釋眾疑,田真人便又領眾人回到洞廳九口石鐘之前,吩咐他們一一對應石鐘,觀看神跡。
果然九口石鐘顯出各人的清晰影像來,并且各有鐘位之名:
第一位、田汢真人,應中天鐘(日鐘);
第三位、華蓋,應從天鐘;
第五位、風玉堂,應睟天鐘;
第六位、譚忠,應廓天鐘;
第七位、鐘庭,應咸天鐘;
第八位、魏益,應沈天鐘;
第九位、朱闕,應成天鐘。
第二位羨天鐘(月鐘),第四位更天鐘雖然不曾會聚,但兩口石鐘的鐘面上也現出一女一男二人的模糊影像,這是九陽妙氣本是同生,才相互感應顯露出來的緣故,但因這兩位天選之人的妙氣離此頗遠,感應較弱,所以顯示的影像有些模糊不清。
眾人觀像完畢,鐘庭道長不禁問道:“這羨天鐘和更天鐘上、也已經顯示影像,真人可知這二人究竟現在何處?”
“人海茫茫,不知何處。”田真人道。
“那何時才能九陽聚義?”
“劫數來時,自然聚義。”
“真人所言極是。”鐘庭道長謹言道,“弟子此來霸山,原不是赴這‘九陽’之數,而是協助譚司倉押送物資到歸州府去,恐怕要向真人辭行了。”
“無妨無妨……天道冥冥,自有定數,你們去吧。”田真人淡然道。
“弟子等告辭了。”鐘庭道長屈身稽首。
譚忠和魏益隨后恭敬行禮辭別。
三位寨主也行過辭禮后,便領鐘庭道長等人轉身出離了吞云洞。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