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何要給文基定下這門娃娃親?文基是我的,她既然與文基定親,她就得死!”九天憤怒道,“我知道你這個和尚道行不一般,才沒有在譚府里找你麻煩,但如果你要多管閑事,我九天也不會怕你!”
“呵呵呵呵……小道友,算你還有點見識。”僧人呵笑道,“你說文基是你的,但你可曾與他定親?”
“不曾定親!”
“既然不曾定親,那便是你一廂情愿,當不得真,貧僧這個媒卻是保定了的。你如果識趣,就趁早離開去,以后切莫再來打擾,否則貧僧把你打回原形,豈不是枉費了你的一番修行?”僧人勸說道。
“哈哈哈哈……啊哈哈哈……”九天雙手叉著小腰,昂首挺胸,發出一陣與年齡極不相符的清笑。
忽而,她收住笑聲,惡狠狠地道:“我千辛萬苦費了好多功夫才找到了他,如果要我離開,除非我死!和尚!不打你一場,料你也不會輕易罷手,那就讓你見識見識我九天的厲害吧!”
話音落處,九天飛身撲來,迎面擊出一掌。
僧人身影一晃,已起在空中: “呵呵……小道友,你既然不聽貧僧相勸,就休怪貧僧手下無情了。”
僧人話未了,左臂懷里依舊抱著燕靈,右臂突然袍袖一拂,便有十把利劍憑空而出,分成“品”字陣,直朝九天飛來。
九天嘿嘿冷笑,手結法印,猛喝一聲:“飛花逐月!萬里廓清!祭!”
就見她肩后突然飛起一道白光,直射入劍陣,飛來飛去,勢如穿梭。
一陣叮叮當當亂響,光芒飛瀉,閃動蒼穹,十把利劍紛紛折斷,消失,化為飛煙。
九天收回那道白光,不無得意道:“和尚!你就這點兒本領,也來與我九天斗寶!”
“小妖女:貧僧只是試試你的手段而已,若真要斗寶,只怕你即刻化為齏粉。”僧人見九天輕易破了他的劍陣,又遭她小覷,因此有些惱火,便把那稱呼也換作“小妖女”了。
“哈哈哈哈……和尚,少要大言不慚!有本事你就盡管使出來,我九天才不怕呢!”
“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你這小妖女既然不聽相勸,自尋死路,就休怪貧僧了!”僧人說過,喝一聲,“起!”
便見僧人頭頂頓起萬道金光,金光之中升起一座蓮臺,圓桌大小,蓮臺之中有五根柱子,蓮臺轉動,那五根柱子也緊跟著轉動,并且越轉越快,金光飛閃不絕,猶如屋檐滴水倒射。
忽然
蓮臺倒翻,直罩向九天!
那寶貝現形,猶如蓮臺,九天恍惚之間似有記憶,但模糊不清哩,見那寶貝忽然罩將下來,忙清喝一聲:“君臨九霄!萬魔伏退!祭!”
嗖!
嗖!
嗖嗖嗖!
只見九天肩后飛出五道白光,化成五行之陣,頂住了那座蓮臺,在空中盤旋,翻滾,糾纏,而那座蓮臺硬是落不下來哩。
僧人見狀,大驚失色:雖然知道九天變化成小女孩的模樣只不過是故意玄虛而已,但不料她竟然有這等高深的道行,居然能頂得住大羅金仙的法寶!
“小妖女,貧僧倒要看看你究竟是何方神圣!”僧人說罷,單手結降魔印,口中念念有詞起來。
那蓮臺陡然旋轉如陀螺,越轉越快,越轉越小,恰若缽盂,金光籍盛,直罩將下來。
頓時,五道白光瑟瑟發抖,光芒暗淡,已然招架不住。
“和尚,文基是我的,任何人都搶不走他!今日算你狠,但我九天還會回來殺她的……”九天自知法力不敵,咬牙切齒說過,抖身收了五道光華,卷一道黑霧匆匆遁去。
僧人見逃了九天,遂捻決收了蓮臺,冉冉落在馬車前,卻見四處血跡斑斑,不見了徐掌柜夫婦。正值無措,忽見道旁草科里簌簌搖動不停,便箭步過去,低眼看,原是車把式在草科里打顫發抖哩。
“徐掌柜夫婦哪里去了?”僧人急問道。
“徐掌柜夫婦……已叫……已叫那小妖女給害了。”車把式結結巴巴回答道。
“遺體何在?”
“哪里還有什么遺體,連骨頭渣子都沒有了。”
“啊吔……好狠毒的小妖女啊。這該如何是好?這燕靈娃兒豈不變成了孤兒了?”僧人驚憂不定道,“看來,我還要再去譚府一趟了。”
僧人說罷,轉身已然不見。
車把式魂魄未定,跌足懊惱不已,尋思著回譚家莊,上譚府討要車錢去哩。
******
僧人急沖沖返回譚府,與公映夫婦見了禮,復落了座,遂就將徐掌柜夫婦遇害之事詳細說了一遍。
公映夫婦聞說消息,驚駭不已,傷感萬分。
周夫人抱過燕靈,摟緊在懷里,垂淚道:“可憐我兒,無緣無故竟然遭了這么大的災禍。”
文基早已掙脫公映的懷抱,直走到淚眼汪汪的燕靈面前,一邊為她輕輕的拭擦淚水,一邊安慰道:“燕靈妹妹,不哭噢,基基哥哥一定會為你報仇的!”
“基基哥哥……嗚嗚嗚……”燕靈抱住文基嗚嗚大哭,好不傷心。
僧人見此景,傷嘆道:“真是禍從天降啊,要說起來,這也都是貧僧惹下的禍啊。”
“高僧:這話從何說起?”公映茫然一片。
“那小妖女九天口口聲聲說文基是她的,貧僧給文基和燕靈作了這娃娃媒,不知如何被她知道,便要來殺了燕靈。徐掌柜夫婦護犢心切,不曾想都遭了她的毒手,尸骨無存。幸虧燕靈有那塊龍佩護身,才得以安然無恙。”僧人緩緩道,“不知那小妖女九天是什么來頭,與文基又有什么瓜葛?”
“那九天是什么來頭,我們實在不知道,不過自文基出世后,她就隔三差五地來家中玩耍,對文基也很好。我們都以為是鄰村的孩子,從來也沒有仔細問過她。”周夫人回憶道。
“村里的孩子多,來來去去,去去來來,我們做大人的也不曾在意,不曾想這九天竟然是個小妖女,這日后可怎么安生?”公映惶惶不安道。
“聽你二人說來,那小妖女倒也不會禍害府上,只是這燕靈娃兒,她卻是不肯放過啊。”僧人憂愁道。
“那該如何是好?”公映問道。
僧人沉思片刻,忽然道:“罷了!此事由貧僧引起,還是由貧僧來解決吧。”
“如何解決!”公映急問道。
“那小妖女道行非同一般,她若要加害燕靈,便是天涯海角也能找到,為今之計,貧僧只有將燕靈帶離此地。”僧人拿定主意。
“將燕靈帶離此地?高僧要把燕靈帶到哪里去?”周氏慌忙問道。
“天涯海角,總有去處。”
“那……高僧什么時候把燕靈送回來?”周氏追問了一句。
“十五年以后。”僧人思考片刻道。
十五年以后!
公映夫婦聞說此話,心中吃驚,面面相覷,一時說不出話來。
其實公映夫婦二人心中十分糾結:一來燕靈年幼懵懂,甚不經事;二來不愿輕易將燕靈托付給這位僅有一面之緣的游方僧人。
僧人好似猜透了公映夫婦的心思,于是迫不得已道:“賢夫婦莫要猜疑,實不相瞞:我乃五臺山文殊廣法天尊,特奉靈山佛祖之命送經而來。若賢夫婦不信貧僧,兩位且看……”
話音未落,僧人忽然化出真身來。
只見他身高一丈有六,額廣頤圓,兩耳垂肩,五髻戴頂,毫光萬千,正是佛家曼殊師利法王子,闡教十二金仙大智士——文殊廣法天尊,別號:文殊菩薩是也。
公映夫婦平日就吃齋念佛,時常去鰲祥公立地證道的雪峰山朝天洞龍泉寺焚香膜拜,對佛家眾圣賢多懷敬仰,猛然見那僧人化出菩薩莊/嚴/威儀相來,驚喜萬分,哪敢多言,雙雙跪拜在地,行五體投地之禮。
“賢夫婦莫要多禮,燕靈就暫交給貧僧吧,十五年后,自會完璧歸趙,遣她回來。”文殊廣法天尊說罷,抱起燕靈,腳起祥云,已然穿廳而去。
公映夫婦見得如此神跡,深為信服,也就打消了疑慮。
事后,夫婦二人商量,決定由公映親自去蕪湖徐家一趟,傳報徐掌柜夫婦意外身亡的消息。
商量妥當,當日公映就攜帶了些盤纏和換洗衣物,乘坐馬車,離府而去。
******
書中暗表:當年諾那佛祖避難靈山,欲借靈元轉世修身,因此牟尼佛祖在靈鷲山玉筆鋒起造了一座浮屠塔,供奉諾那佛祖的金身。那塔共九層,每層分六檐,共懸掛五十四盞琉璃燈,一盞寓示一份功德,等五十四盞琉璃燈全亮之時,便是諾那佛祖功德圓滿,證回金身之日。之后諾那佛祖轉世投身,普賢大士入山海界應劫護法。
此時諾那佛祖已轉世為周夫人,早已行夠三十六份功德,那浮屠塔的琉璃燈也已亮了三十六盞。普賢大士在平定鐘山之亂回靈山交旨后,便來投身譚府,為諾那佛祖護法。
因此文殊廣法天尊奉牟尼佛祖法旨,前來譚府,一是探看周夫人(諾那佛祖轉世之身),二是為文礎(普賢大士轉世之身)開光送經,助他早日證道歸位,以應十八年之誓,即十八年后,解開封印,放麒麟和白象出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