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那是一種體長近兩米的蟲類生物,在六足的支撐下,四個巨大的鐮刀狀前臂不斷揮舞著;全身覆蓋著堅硬的外殼,關節處也有著濃密的毛發覆蓋,而軀體前方的頭部也被一層厚厚的外殼覆蓋著,僅僅只有視覺器官和一個口器是裸露的。</p>
<p>在看到這四只恐龍后,這群由五十多只生物組成的蟲群中、十幾只體型比其余蟲類生物大了近一倍的蟲類生物發動了攻擊,十幾道毒液被這些生物從口器中噴了出來,飛過了近百米的距離后落到了這四只在第三顆行星上處于頂尖肉食者的恐龍身上。</p>
<p>瞬間,嘶吼聲從這些恐龍的口中發出,在蟲類生物的毒液沾到這些恐龍身上之后,充滿著極強的腐蝕性的毒液立刻將恐龍的外表皮腐蝕掉,隨后一直往恐龍身體更內部腐蝕而去,一只恐龍的頭蓋骨上沾染的毒液甚至直接將這只恐龍的腦袋包括骨頭在內腐蝕掉了一半。</p>
<p>不一會,四只恐龍就全身流血的倒在了地上,而那群蟲類生物則在短時間內就吃光了這些尸體,隨后繼續以集群的方式朝著前方快速爬去。</p>
<p>“明明幾次毒液就可以殺掉那些二足爬蟲類生物,為什么他們用了十幾次?”近地軌道上最大的一艘飛船中,身為領導者的智慧生物很是不解的問道。</p>
<p>一旁的幾名智慧生物似乎也不知道,有些尷尬的站在原地,領導者看了看他們,隨后仿佛知道了原因一般沒有再詢問他們,而是繼續看著畫面中顯示的視頻。</p>
<p>星球的另一處地表上,一條河流的河岸邊,幾只體長近五十米的巨大草食性恐龍正彎著長長的脖子喝著水,它們并沒有發現自己身后出現的十幾只蟲類生物。</p>
<p>突然間,一只蟲類生物試探著朝著前方最大的一只恐龍身旁快速爬去,隨后在恐龍的一條腿上用鐮刀狀的前臂狠狠的割了幾刀。</p>
<p>一陣嘶鳴聲立刻從這只恐龍口中發出,僅僅幾刀就被割出幾個巨大傷口的腿已經彎倒在了地上,恐龍整個身體也隨之重重的倒在了地面上。</p>
<p>似乎是察覺到了這些恐龍的外表皮并不堅硬,其余十幾只蟲類生物快速的爬了出來朝著這些恐龍圍攻而去,河岸邊,原本在喝水的三只恐龍已經倒下了一只,另外兩只在看到周圍的生物后笨重的朝著一邊跑去。</p>
<p>其中一只恐龍的一只前肢巧合般的踩到了一只蟲類生物身上,頓時,蟲類生物的外殼在體長五十米的巨大恐龍一腳之下被踩進了土壤里,而這只蟲類生物也由于外殼破碎而在陷進土壤里的那一刻死亡。</p>
<p>但兩只恐龍沒有跑出去幾步就被十幾只蟲類生物給追上,僅僅被這些蟲類生物用前肢割了幾道,這些巨大恐龍就因為四肢上的巨大傷口而失去了行動能力,重重的倒在了地上。</p>
<p>在恐龍倒在地上之后,幾只蟲類生物快速的朝著恐龍的腦袋沖去,隨著幾只鐮刀狀的前臂將三只恐龍的腦袋完全切碎,三只巨大的恐龍也在這一刻完全失去了生機。</p>
<p>“報告,我們對Z生物的前臂設計是需要他們可以破開宇宙中近一半的巖質行星的地表,但是實際上Z生物的前臂并沒有達到我們的要求,他們可以割開3號行星上那些爬蟲類生物的肢體只是因為那些爬蟲類生物的表皮防御力不夠。”</p>
<p>行星環繞軌道上,最大的宇宙飛船的主控室內,領導者身旁另一名智慧生物低聲報告著,領導者沒有任何表情,只是視覺器官在不斷的變化。</p>
<p>在這顆行星上,幾乎每一個區域內都在發生了這種生物間的爭斗,而無一例外的是,每一場戰斗中,不論對手是體長數十米的巨型恐龍還是數十只小型恐龍組成的群體,被這個文明用科技制造出來的這種Z型蟲類生物都是戰斗的勝利者。</p>
<p>每一場戰斗發生的同時都有著一些宇宙飛船在這個星球的大氣層中監視著戰斗過程,此刻的星球內,原本毫無生命氣息的星球上死氣沉沉,每一片大區域內幾乎都有著被這些Z型蟲類生物殺死的恐龍尸體。</p>
<p>“對于這些戰斗測試,我并不滿意,但可以接受。”近地軌道最大的宇宙飛船中,領導者那讓所有智慧生物聽上去會感到極具威嚴的聲音響起:“繼續進行繁殖測試;如果軍事研究院覺得這種生物不符合要求,我們在這個恒星系待的上萬圈時的時間內所做的努力都將白費。”</p>
<p>星圈時,也稱之為圈時,是由文明發源星系中的文明母行星在恒星系公轉軌道上繞主恒星一圈所用的時間;這場試驗,他們花費了上萬圈時的時間,這對于文明內智慧生物平均壽命達到近二十萬圈時的它們來說也是極其漫長的時間。</p>
<p>而如果這耗費了上萬圈時所研究出來的成果——Z生物不符合軍事研究院的要求,那么這次實驗就將宣告失敗,而他們這些負責這次科研任務的研究工作者,則可能會受到在文明內部的科研體系中的等級下降的懲罰。</p>
<p>雖然對于擁有上千億人口、數億科研工作者的文明整體來說,這一個小試驗并不能算什么,但對于他們這些個體智慧生物來說,誰都不希望自己擁有這次恥辱。</p>
<p>“我們已經在3號行星上獲取了上萬種植物的種子并在實驗室內培育種植,在所有從3號行星上抓取來的生物死亡之后,我們就會將這些植物放養到星球上,同時我們準備在4號行星上也放出一部分Z生物,用兩顆大氣成分不同、地表環境不同的星球做對比開始繁殖測試。”</p>
<p>一名智慧生物畢恭畢敬的對著領導者報告道。</p>
<p>領導者前方的十幾塊虛擬屏幕上,行星上許多地方正在發生的戰斗畫面被不斷的切換,但此刻領導者似乎已經對這些畫面失去了興趣。</p>
<p>英仙懸臂、位于銀道面上、距離銀心1.6萬光年的一個球狀星團內,上百萬艘宇宙飛船正在星團內不斷航行著,這些屬于同一個智慧文明的宇宙飛船在這個直徑近30光年的球狀星團內不停的調動。</p>
<p>星團內,數十顆被科技造物包圍的恒星以及上百顆被強行改變軌道的行星、都沒有在可見宇宙中引起任何變化,因為這個星團內任何物體在可見宇宙中都無法看見,似乎這個星團里的物體已經不屬于這個三維宇宙一般;但從星系團內部卻可以看得到宇宙中的其余星系,仿佛這個星系團只是被某種力量保護了起來。</p>
<p>星團內的每一個恒星系里,每一個恒星周圍都有著數顆甚至數十顆行星在科技造物的影響下運轉,星系團最中央的一個恒星系中,三十多顆被科技造物強行改變軌道并維持運轉的行星、正整齊的排列在距離恒星2.5億公里的公轉軌道上,并且三十多顆行星的自轉速度在一些科技造物的影響下都是相同的。</p>
<p>三十多顆行星中,其中一顆體積在三十多顆行星中只是中等大小的行星顯得很是特別,周圍的行星與這顆行星之間的距離相比于其余的行星間距離多了數倍。</p>
<p>這個恒星系就是這個文明的發源星系,這顆最為特別的行星也是這個文明的母行星,也只有這兩顆最為特殊的星體周圍沒有科技造物在干擾星體的運轉,其余的星體周圍都有著科技造物在影響。</p>
<p>母行星上,一片面積達到整個行星表面積近十分之一的大陸上,一座巨大的城市正處于大陸最中心。</p>
<p>在這里,一個可以進行四十八倍光速的宇宙航行、文明探測足跡遍布大半個銀河系、可以將恒星與行星如同玩具搬移動、不知道傳承了多久的智慧文明的科技在城市內通過建筑物展現了出來。</p>
<p>城市內最高的建筑物高度達到了星球大氣層的外側,如果不是為了美觀,恐怕高度達到這個程度的建筑物絕不止只有一個;而每一個建筑物上的哪怕每一根線條、每一個棱角都融合極其到位,整座城市仿佛不是為了供文明的智慧生物居住,而是一個藝術品只是供智慧生物們欣賞一般。</p>
<p>從這個星球開始,文明上千億智慧生物中絕大部分都居住在這個球狀星系團中的數百顆行星上,文明軍事力量中最精銳的部分大多都存在于這個星系團內守護著文明主體的安全。</p>
<p>在這個星系團周圍近千光年的的范圍內,無數的探測器和宇宙飛船隱藏在宇宙真空中,護衛著文明主體的安全。</p>
<p>而在整個銀河系內,還有著數千萬艘飛船分布在各個地方,距離文明主體越近,這個智慧文明的軍事力量就越多。</p>
<p>宇宙的尺度上,任何一個文明的興衰榮辱都可以忽略不計。</p>
<p>不論哪個文明擁有多么輝煌的歷史,都無法肯定的說自己絕對不會消失,更何況智慧文明之間不可能存在永久的和平,一場戰爭,很可能讓一個文明就此消亡。</p>
<p>在距離這個星系團一百多光年之外的一處星域中,一個擁有著十幾顆行星的恒星系內,十幾萬艘飛船從曲速航行的時空泡空間中突然出現在可見宇宙中。</p>
<p>而這些宇宙飛船的模樣,與一百多光年之外的那個智慧文明的宇宙飛船并不相同。</p>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