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逍遙侯 正文 第174章 斗智斗勇

作者/大司空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起來,這還多虧了那部大片《加勒比海盜》,引起了李中易的極大興趣,他翻查了大量航海的資料。

    可惜的是,李中易只記得,相對非常簡單的戴維斯象限儀的原理,對于更進一步的六分儀的原理,卻因為時間太久,很有些模糊不清。

    戴維斯象限儀配合上司南,李中易個人以為,應該夠用了。但是,因為沒有真正航過海,他的心里終究還是沒底。

    “高麗一戰,時間可能拖得比較長,大家都要有心理準備。”李中易摸著下巴,笑瞇瞇的,“替他人做嫁衣裳,賠的買賣,帥是不會干滴。”

    楊烈的眼珠兒微微一轉,忽然笑道:“坐山觀虎斗?”

    “老師以前不是過,回鶻的多爾袞,就是趁李自成和吳三桂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渾水摸了大魚么?”廖山河文化程度略低一些,可是,記性卻特別好。

    李中易改頭換面的故事,廖山河一聽就往心里去了,現學現賣,倒也恰好吻合了當前的高麗國內局勢。

    高麗國目前東有樸金建的反叛,南有藤原師輔帶領的倭軍猛攻,從某種意義上來,李中易目前確實很象滿虜多爾袞所處的環境。

    “嗯,高麗多山,島嶼很多,到時候啊,你們瞪大了眼睛看清楚嘍,找個好島落腳。”李中易這一次是打定了主意,要在高麗的海邊,找個永久的落腳點。

    大軍沿著黃河順流直下,速度非常快,日行百里以上。區區七日就抵達了隸屬于濱州的渤海縣的永利鎮,這里是黃河故道口。

    李中易這次倒是沒怎么耽擱,在永利鎮休整了三日后,率軍沿著膠東半島北端駛到登州(蓬萊),然后橫渡黃海。抵達朝鮮半島大同江口的椒島。

    在椒島補充了飲水后,大軍繼續乘船南行,趕到高麗京都“開京”附近的禮成江口的貞州(今韓國金浦市)。

    棒子國的歷史上,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鼎立的三國時期,金浦郡地區就是三國必爭之地,其中貞州更是重中之重。

    原因很簡單。貞州一直是棒子國和中國經貿往來的重鎮,即使是高麗國內的戰亂年代,貿易也沒有完斷絕。

    商人圖利,只要有大錢賺,冒著殺頭的風險。也偷偷的做買賣。

    到了貞州后,徐逢來耍了個手段,假托高麗國王之名,禁止破虜軍入城,只能在城郊扎營。

    李中易明明看破了徐逢來的心思,卻故意裝糊涂,滿口答應了徐逢來的要求。

    大周的援軍已到,徐逢來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騎馬趕回開京,向國主王昭報訊。

    當地的縣令組織鄉民,領著一大群面長、邑長以及洞長。還有地的士紳,帶著牛羊前來犒軍。

    李中易滿面笑容的把這些地的頭面人物,迎進了大帳,他起初搞不懂啥叫面長和洞長。

    金浦縣令態度客氣的做了解釋,李中易這才恍然大悟,面長相當于城關鎮鎮長。洞長則類似大周的街道坊正,是高麗國最的一級組織機構。

    嘿嘿。棒子國還真會玩花樣,面長。還面條呢。那洞長的名稱更是二得離譜,怎么不叫穴長?

    寒暄客套了一番,李中易這才知道,這金浦縣令叫柳知秋,乃是貞州名門柳氏的旁系子弟。

    柳知秋得一口流利的大唐河洛官話,如果不是身上的官服形制不對,而且短了一大截,很容易給人一種錯覺,這家伙就是大周的縣令。

    高麗的鄉紳們,無一例外,都頭戴類似斗笠的黑色紗冠,身穿赤古里,外罩周衣。

    這些鄉紳們的腰帶居然系在胸前,紅色帶子垂到了腿處,長得足以懸繩上吊。他們那寬大的巴基闊腿褲,也短得不象話,總而言之,這幫家伙學了大漢的服飾,卻是個半吊子,不倫不類!

    柳知秋還算是大方,一口氣送上了二十頭牛,一百只羊,這些都不怎么出奇,李中易倒不怎么在意。

    只是,這柳知秋居然一次性送來三百只狗,李中易摸著下巴,心,敢情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習俗啊,難怪棒子人民嗜狗肉如命?

    “李帥遠道而來,助我大高麗國平叛,下官感激不盡。”柳知秋的話得很客氣,骨子里卻無絲毫認大周為宗主國的覺悟,一口一個我大高麗國。

    柳知秋的地位太低,區區縣令而已,李中易也懶得和他一般見識,微微一笑,也就忽略過去了。

    “不知貴軍要在城駐扎多久?下官也好籌備一二?”柳知秋的話,得很婉轉,意思卻是在催促李中易趕緊帶兵走人。

    “呵呵,這個需要兩國的重臣彼此商量辦啊。”李中易打著哈哈,敷衍道,“柳明府放心好了,我破虜軍所到之處,一向是秋毫無犯。”

    李中易心里明白,這個時代的所有官軍,名聲都不太好,甚至有官不如匪的惡名。

    柳知秋暗中打探消息,顯然是在擔心,破虜軍會滋擾地方。不管是搶劫財務,還是j婦女,柳知秋這個地方官,都很頭疼,十分棘手。

    李中易剛來沒幾天,破虜軍中還沒有傳出惡跡,柳知秋官卑職,對此也沒有啥好辦法。

    破虜軍到了貞州郊外,就不再挪動地方,李中易關住營門,大搞練兵活動。

    這一次,由于京師廂軍第一軍,只有一萬人,李中易索性采取一對一的訓練方法,爭取讓廂軍的紀律性,在短期內,上一個臺階。

    按照大周的規矩,廂軍的身份原就比禁軍低不少,破虜軍又是禁軍里邊,精銳中的精銳。

    廂軍都指揮使周道中,是個明白人。李中易怎么,他就怎么做,沒有半句怨言。

    李中易只是集中訓練了周道中的部下,卻并沒有打散廂軍官兵的固有建制,顯然。沒有趁機奪權的想法。

    大周的軍隊駐扎到了貞州的地界之后,一連半個多月,都沒有挪窩。

    高麗國的大將軍王永南,召李中易去開會,都被李中易稱病,給推掉了。

    于是。高麗國的君臣們,疑心生暗鬼,私下里開始紛紛議論,會不會引狼入了室?

    主帥水土不服,突然生了病。倒也得過去。不過,副都部署符昭信的身體可是好好兒的,每天都出營和高麗國的鄉紳們拉家常,談風月,忙得不亦樂乎。

    引來周軍的廣評侍郎徐逢來,被高麗國主王昭叫了去,狠狠的訓斥了一頓,然后派他去周軍大營。打探消息。

    徐逢來忐忑不安的騎馬來到破虜軍大營,守門的將校態度倒還客氣,直接領了他去見符昭信。

    符昭信的帳內。站滿了徐逢來的老熟人,李安國、高達雄等大一幫子衙內。

    徐逢來一看見難纏的李安國和高達雄,頭皮就一陣發麻,趕緊陪著笑臉,作了羅圈揖,“諸位將軍辛苦了。下官替我大王感激不盡。”

    “徐侍郎,趕緊可不是口頭就算了哦。將軍自從來到這貞州后,除了難吃的狗肉。就沒見過半只羊腿,你們是故意欺負友軍還是怎么著?”李安國不陰不陽的嘲諷徐逢來,話得很不好聽。

    這李安國打就吃慣了上等精羊肉,來到貞州后,由于高麗國只是在犒軍的時候,才供應了一些羊,平日里別羊肉了,就連羊毛就都沒見半根。

    在軍中,李中易一向是和士兵們一起吃飯,他以身作則,李安國和一干衙內們,自然不好啥。

    這次徐逢來又來了,可讓李安國和衙內們逮著了機會,不借機會發泄一下怨氣,那他還是開封城的霸王么?

    別人不清楚,徐逢來卻是心中有數,破虜軍一直不挪窩,肯定是李中易心里不爽。

    偏偏李中易一直稱病,連兩國的聯合軍事會議都不去參加,徐逢來也搞不清楚,李中易心里邊打的是啥主意?

    “唉,我高麗國民窮,又突逢叛亂,國力實在是空虛……”徐逢來的謊言還沒編完,就被高達雄粗暴的打斷,“徐侍郎,你這話可就得不怎么地道啊?將親眼所見,貞州地的的面長,每日都是吃羊的。”

    高達雄這話可是非常有底氣的,這些日子,在李中易睜一眼閉一眼的裝糊涂之下,他和李安國沒少溜出大營去打牙祭。

    這兩個家伙帶兵打仗也許不行,拉關系走后門套交情,可是一套一套的。也不知道他們是怎么干的,居然和貞州地的幾個面長、邑長,把關系搞得很熱絡,每日桄籌交錯,歌舞生平,玩得樂不思周。

    如果,不是李中易的軍法森嚴,衙內們恐怕都要,鬧到夜不歸營的地步。

    徐逢來心知,國主王昭只是想利用周軍當炮灰而已。等平了叛,就要將周軍禮送出境,一天也不許李中易多待。

    這李中易偏偏狡猾如狐,頻頻裝病,今天是水土不服,明兒個就變成了偶感風寒,大后天居然又傳出從馬上摔了一跤的怪異消息。

    在物資的供應方面,高麗君臣一直采取,不給周軍吃得太飽太好的策略,免得他們糧草太過充足,反而會起異心。

    不過,徐逢來也非等閑之輩,他轉著眼珠兒:“有些官宦之家,家里非常有錢,偶爾吃羊也在情理之中。只是,吾國的國庫,卻早已空虛,拿不出太多的銀錢,總不能強搶民間的東西吧?”

    見李安國一時沒想好,高達雄冷冷一笑,:“我大軍駐扎在貞州,你們每次送糧食,只送三天的食量,將士們都餓著肚子,還怎么打仗?”(未完待續)

    ps:現在是543張月票,如果今晚凌晨之前超過563張,司空一定加更!

    h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安县| 天祝| 仙桃市| 济南市| 大名县| 同心县| 南宁市| 河津市| 方城县| 渭源县| 阿尔山市| 玛多县| 温州市| 南涧| 邵东县| 交城县| 瑞丽市| 嘉禾县| 灵台县| 白玉县| 彭泽县| 莲花县| 河北省| 新干县| 长兴县| 三都| 天水市| 米泉市| 小金县| 太仓市| 囊谦县| 阆中市| 孝感市| 宝山区| 马龙县| 科尔| 弥渡县| 横山县| 平邑县| 乐至县| 光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