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軍突然起反擊,公孫瓚從容應對。rg
令旗揮舞,命令輕騎起進攻,從兩翼沖擊冀州軍陣。
可是,界橋道路狹窄,還有清河阻攔,輕騎無法快突進,只能繞路河水平緩處渡河。
嚴綱的先鋒部拼命抵抗,遲遲得不到輕騎的支援,終于支撐不住,向后敗退。
冀州鞠義一馬當先沖來,嚴綱無心戀戰,撥馬邊走。
敗退的北平軍擠在界橋上,亂成一團,不少士兵被擠下橋去,落入水中。
嚴綱慌了,撥轉馬頭,欲涉水過河。
“休走!”
鞠義馬快,已揮刀殺到!
“納命來!”
鞠義大喝一聲,手起刀落。嚴綱猝不及防,被鞠義一刀斬于馬下!
大將斃命,北平軍大亂!
“啊!”公孫瓚大驚失色。他終于意識到,犯了大錯!
界橋地勢,輕騎優勢無從揮,不能在此戀戰!
“后退!”
公孫瓚故作鎮定,傳下命令。
錯上加錯!
軍心已動搖,此時下達后退命令,無異于下令逃跑!
北平軍各部急于撤出戰斗,爭搶著奪路逃命,亂成一團!
“頂住!”公孫瓚再次下令,企圖糾正錯誤,卻已經來不及了!
兵敗如山倒,陣型已垮,軍心已散,無法約束。卍卍?卐
而界橋之上,冀州軍隊輕騎如切瓜砍菜般,收獲著北平敗兵的人頭。
公孫瓚宿衛親隨四員健將護住公孫瓚,奪路而走。
“公孫瓚休走!”
驚雷般暴喝,界橋之上,沖來一員猛將!
烏金甲,鐵兜鍪,大紅纓穗醒目,鑌鐵長槍耀眼!
“河北文丑,擋吾者死!”
來者正是袁紹手下河北四庭柱之一。名將文丑。
文丑手中槍上下翻飛,寒光點點,血光飛濺,所經之處。北平軍卒哀嚎一片!
“主公快走!”親隨四健將兩人護住公孫瓚,兩人揮刀迎向文丑。
“死!”
文丑馬不減,人不避險,迎著兩員健將,手中大槍急遞出!
“噗!”
一健將大刀剛剛掄起。胸口已中槍。
“滾!”
文丑雙臂較力,將健將尸身挑飛!
“啊!”另一健將見文丑如此勇猛,早已嚇得魂飛魄散,撥馬就走。
“休走!”
文丑怎能放過,催馬趕上,掄槍便砸。
“嘭!”
鑌鐵槍橫掄在健將腰間,砸得那健將腰骨碎裂,噴出一口鮮血,跌死馬下。
公孫瓚在兩健將護衛下,倉狂而逃。¤?卍突聽身后傳來破空銳響。
羽箭飛至,一健將中箭落馬。
扭頭看,身后又沖來一將。青銅甲,猩紅袍,手提長弓,一臉鋼髯。
“河北顏良在此,公孫瓚留下命來!”
此人,乃與文丑齊名的河北另一大將,顏良。
難以逃脫,不如拼死一戰!
公孫瓚撥轉馬頭。揮馬槊,和身邊健將齊沖上前。
顏良不慌不忙,掛好長弓,提刀在手。
待敵沖至近前。顏良手中刀猛地揮起,灑下一片耀眼寒光!
“咔!”
大刀起處,一員健將,斜肩帶背,砍成兩段!
“啊……”公孫瓚驚呼,挺槊便刺。
“當!”
顏良大刀一格。公孫瓚手中馬槊幾欲脫手飛出!
“啊呀……”公孫瓚一招即敗,情知不敵,撥馬就跑。
“走不了了!”顏良縱馬便追。
馬頭堪堪追上公孫瓚的馬尾,顏良臉上泛起猙獰狠意,手中大刀猛地向公孫瓚劈去!
突然見,顏良只覺白光一閃!
“當!”
顏良勢若劈山的一刀竟被擋住!
面前,一員猛將,銀甲白袍,胯下白馬,手托亮銀槍。
公孫瓚手下竟有如此猛將?顏良驚問:“來將何人?!”
“常山,趙云!”
趙云趙子龍殺到!
趙云投身北平軍中,因非公孫瓚心腹,未得重用。此番隨軍征戰冀州,趙云被命令護衛輜重。
因見前軍大亂,趙子龍才挺身而出,來救公孫瓚。
“無名輩,莫污了某之刀!”顏良一臉不屑,揮刀就劈。
趙云雙臂橫擔長槍,磕開大刀,順勢扎出一槍,直取顏良心窩。
“啊……”顏良沒料到對手槍法如此迅捷,猝不及防,險些中槍。狼狽躲過一擊,不敢大意,揮刀再上。
“主公退!”趙云大槍急舞,連接顏良幾刀。
顏良搶攻幾招,無法得手,反被趙云回刺幾槍逼得手忙腳亂,心下驚慌。
“顏子義莫慌,某來助你!”大喝聲起,文丑拍馬舞槍,沖殺過來。
趙云為保護公孫瓚,不敢戀戰,一桿槍左擋右攔,力敵顏良文丑,保護公孫瓚且戰且退……
北平軍兵敗如退潮,四散奔逃。
趙云護著公孫瓚,退出十余里,顏良文丑窮追不舍,勢必要擒獲公孫瓚。
趙云雖勇,奈何身邊宿衛早已潰散,顏良文丑均是當世猛將,勇不可當,更有數百冀州輕騎尾隨而至。
公孫瓚大勢已去,難尋生路。
用兵不慎,一招失算,釀成慘敗,公孫瓚追悔莫及。
窮途末路,公孫瓚萬念俱灰。
“天欲亡吾矣!”公孫瓚抽出長劍。寧為玉碎不為瓦,公孫瓚性情剛烈,寧死也不受被俘之辱!
“主公不可!”趙云沖上來勸阻,而身后,顏良文丑又追殺而至。
趙云只得提槍再戰二將。
公孫瓚萬念俱灰,眼睛一閉,手中劍向脖頸抹去……
“公孫將軍住手!”遠處一聲驚呼!
公孫瓚睜眼一看,只見對面沖來一隊兵馬,當先一人,正是自己同窗好友,平原相劉備劉玄德。
劉備身后,猛將張飛,催馬沖來,丈八矛急出,挑飛公孫瓚手中長劍,暗罵一聲“窩囊廢”,撇了公孫瓚,直沖向顏良。
趙云惦記公孫瓚安危,無心戀戰,屢次欲脫戰而出,卻被顏良文丑纏住。正此時,張飛殺到,有了強援,趙子龍神威大振。
亮銀槍急舞如風,招招直取文丑要害。
另一邊,顏良被張飛抵住,只三五回合,已驚出一身冷汗。
哪來的豹頭環眼猛將,竟如此兇猛?!
斗不幾合,顏良文丑均抵擋不住,互相招呼一聲,撥馬便走。
趙云擔心公孫瓚安危,不敢追擊。劉備也擔心張飛莽撞而有閃失,喊住張飛。
公孫瓚大難不死,淚流不止。“吾幾無命見玄德矣!”
劉備好言寬慰,公孫瓚仍是不住搖頭嘆氣。“某這一敗,半生盡毀矣!”
“兄長莫要沮喪,留得青山在,終有翻身之日。兄長收拾余部,回北平,修生養息,定可東山再起。”
劉備護著公孫瓚,邊走邊勸。公孫瓚情緒雖仍低落,但經劉備勸導,也已斷了輕生之念,收攏殘部,告別劉備,回歸北平。
劉備目送北平隊伍,盯著的卻不是公孫瓚背影……(未完待續。)8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