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芒沒有要求,伏完董承從士大夫的習慣思維看,劉芒無非是受封賞前,慣例謙虛推辭罷了。1xs?¤?
伏完例行公事般道:“天子乃圣明之君,不會虧待有功之臣。劉刺史只管明言。”
劉芒仍然只是微笑。“劉芒真的沒有要求。”
伏完和董承有些傻。
他們錯了。
伏完董承以士大夫的角度考慮問題,卻忽略了劉芒不是士大夫,自然不會按士大夫的常理出牌。
而且,他們也不知道,劉芒不在乎也不需要無用的虛職虛名。
官爵,是伏完董承唯一拿得出手的錢。劉芒不提要求,伏完董承的錢派不上用場,也就無法和劉芒討價還價。
……
接下來幾天的商談,伏完董承又多次提及此事。到最后,甚至直言列舉各個爵位官職,讓劉芒挑選。
可是,劉芒一直是微笑拒絕。只是表示,一切以國事為重,以重振大漢朝綱,中興大漢為重。
倒是對伏完董承提出的,諸如宮闕設置,近衛軍和并州軍防衛劃分等要求,劉芒大多毫無意見地應允。
這幾天里,劉芒只提出過一個要求。以西園軍現在的狀況,建議撤銷西園軍,改為羽林衛,以便于暫都安邑后,對皇帝禁宮的防衛。
劉芒好不容提出一個建議,還是這種不痛不癢的要求,伏完董承當然不會反對。
劉芒不按常理的做法,使商談進行得十分順利,而伏完董承卻也感覺十分別扭。
他們完猜不透劉芒的想法,也不得不重新審視這個奇特、手握一方軍政大權的少年諸侯。
同時,伏完董承對劉芒的態度,也漸漸轉變。從最初的抵觸、戒備,到暗生結交之心。
劉芒是割據一方的諸侯,伏完董承身在朝廷,如果能結交拉攏劉芒,會提升他們在朝廷中的地位。增加他們話的分量。
……
明日,伏完等人將返回河北,向皇帝劉協匯報商談的結果,由天子做出最后的決定。
而商談進行得如此順利。朝廷方面提出的要求部得到滿足,而劉芒幾乎沒提出任何要求,天子絕不會提出異議。
傍晚,劉芒王猛對坐房中。
“主公今晚怕是要晚點休息了。”
“哦?”
王猛笑道:“今晚,必有客人來訪。”
王猛話音未落。宿衛稟報,董承來訪。
劉芒瞪大眼睛看著王猛,王猛隨便一笑。他早已料到,并已大致猜出董承來的意圖,無非是要結交劉芒。
“主公快迎客吧,主公的官爵,便著落在安集將軍身上!”
“哈哈哈……”劉芒笑了。?? §№卍◎§?網
董承此來,果然是為了向劉芒買好。
雖然劉芒始終不提任何要求,但董承清楚,劉芒有護駕之功。天子一定會加官賜爵。
客套話沒幾句,董承再提劉芒官爵之事。
見劉芒依舊笑而不語,董承干脆直接表示:“劉刺史放心,待董某回到河北,一定向天子言明劉刺史之高風亮節,定不會埋沒劉刺史之功勛。”
劉芒明白,董承拿天子必然要給的賞賜送人情,做的無買賣。但是,劉芒還是表現出很感激的樣子,再三感謝了董承。
董承的空頭人情。劉芒不感興趣。但是,和董承這樣的外戚處好關系,卻十分有利。
……
董承前腳走,伏完后腳便來。
伏完的目的和董承一樣。只是。伏完拉攏劉芒的方式更委婉,更含蓄。
“劉刺史淡泊名利,當為天下楷模。”
劉芒早有應對言詞,半真半假地道:“伏大夫溢美之詞,劉芒愧不敢當。實話,某非不喜好功名。只是,天下紛亂,諸侯心思各異。某便是得了高位虛名,也坐不安生。”
“劉刺史苦衷,伏某理解。只是,逆賊董亂政,朝綱崩廢。今天子雖終脫困境,然朝中已無可用之臣。劉刺史主政并州河東,屬下精英云集,舉薦幾人,入朝為臣,方為朝廷之幸。”
伏完的建議更高明,也正合劉芒心意。
劉芒感謝了伏完,至于具體人選,還需仔細斟酌考慮。
……
伏完走了,宿衛又報,郭侃求見。
郭侃職位雖低,給劉芒的印象卻好。更何況,郭侃是自己召喚出來的人才,吳用在信中也提到,郭侃心有歸附之意。
和對待伏完董承相比,劉芒對郭侃,少了客套,而多了實實在在的熱情。
郭侃一進屋,便大禮相見。
“郭某行伍出身,不會繞圈子。但郭某明白,劉刺史建議撤銷西園軍,組建羽林衛,便是為郭某謀求出路。”
劉芒扶起郭侃,直言道:“加亮先生數次提及郭校尉,言校尉之忠義。劉某無左右朝政之權,只能借此表達對校尉忠義之舉的敬意。”
“郭某實在厭倦朝堂,真想追隨劉刺史,驅虜逐寇,馳騁疆場。”
劉某用力攥攥郭侃的臂膀。“只要有心,人在哪里,又有何妨?還有一事,加亮先生信博士之事,郭校尉放心,文博士忠心為國為君,此等忠義之士,劉芒必不遺余力,設法讓其早日回歸朝廷。”
郭侃再次拜倒。“郭侃身是大漢臣屬,更愿做劉刺史麾下一員。如有差遣,定竭盡力!”
嗡……
恭喜獲得人才一名!
類型:統御
姓名:郭侃,字仲和
原屬時代:元(南宋)
五圍:智力
特點:破城,神威
代入身份:西園下軍校尉
人才簡介:郭侃,蒙古帝國名將。從軍伐金,屢立戰功。隨旭烈兀西征,蕩平西亞諸國,鐵騎直至歐洲。有勇有謀,軍紀嚴明。一生攻陷城池七百余座。官至江淮大都督、海寧知州。有“東天將軍”之稱。
劉芒答應救文天祥,不只是因為文天祥是自己召喚出來的人才。
吳用匯報,文天祥忠君,性格固執。
文天祥是天子東歸功之人,但是在朝廷里,很少有人希望他活著回來。
他若回歸朝廷,天子必加重用。而文天祥耿直,不善變通,朝臣和他打交道,都很打怵。
劉芒甚至想過,文天祥的性格和郭侃不同,即便將其救出,他也可能只效忠于皇帝,而不會歸心于自己。
但是,劉芒還是要想盡一切辦法,將他解救出來。
忠義之士,大多難有善終,卻最應該得到善報。
向忠義之人伸出援手,是劉芒骨子里的信條,是義不容辭的責任。(未完待續。)8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