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邑商談,劉芒不欲不求。1xs卍§? 貌似處處被動,卻無實質(zhì)損失,反而贏得伏完董承的尊重。
這兩位特使轉(zhuǎn)變了對劉芒的態(tài)度,將影響朝中眾臣。
劉芒不奢求群臣心向自己,只要在朝堂上,不明里暗里算計自己,便是成功。
王猛陪同伏完董承等人回河北復命,劉芒在安邑,準備恭候天子圣駕。
天子北渡黃河,弘農(nóng)郡內(nèi)的各方勢力,沒了爭奪的目標,混戰(zhàn)一番,索然罷兵,各自尋找歸路。
李傕郭汜退兵潼關以西,聯(lián)合張濟樊稠,嚴守關中,再謀后路。
韓暹屢戰(zhàn)屢敗,兵馬幾乎損失殆盡,擔心去投袁術遭冷遇,聯(lián)合胡才,一起逃往河內(nèi),投奔張邈。
白波軍中,楊奉部損失最。引兵東去,準備投靠曹操。
最慘的要數(shù)呂布。
長安異變,刺殺了董,呂布不僅未撈到任何好處,反倒折損過半兵馬,丟失了部地盤。
呂布有心去投靠袁紹,奈何袁紹遲遲不出邀請。倒是南陽袁術來信,主動招攬。
呂布雖然屢受挫折,但心氣不減。他不甘心歸附袁術,做其麾下之將。還想著東山再起,割據(jù)一方。
暫不理會袁術,呂布率部向東,準備先出函谷關,尋個棲身之地,再做打算。
……
弘農(nóng)戰(zhàn)事稍息,劉芒立刻抓緊時間,重新調(diào)整河東一帶的防御。????網(wǎng)`
河東和上郡、西河郡都已在掌控之內(nèi),防御的重點,從呂梁山、王屋山一帶,轉(zhuǎn)移到黃河沿岸。
徐世績駐防安氏、汾陰。檀道濟駐聞喜操訓兵馬。
傅友德部退回上黨,以御袁紹、張邈。
大陽防務交給徐晃、史進。
鄧羌部回到河北,秦瓊駐防蒲坂,林沖駐防風陵渡。
單雄信、王伯當面接管鹽池。從販賣私鹽的鹽梟,正是成為鹽池鹽監(jiān)。
河東既定,河東與上黨交界的陭氏。不再需要重兵駐防。七郎延嗣從陭氏調(diào)往河東,暫時充任劉芒的宿衛(wèi)統(tǒng)領。
……
天子圣駕從河北啟程,緩緩往安邑而來。
劉芒正準備前往猗氏接駕,太原、上黨同時傳來信報。
冀州甄氏有難。蘇定方范仲淹不想讓劉芒分心,但劉芒得到銅鏡提醒,來信詢問,蘇定方才如實稟報。
甄氏有恩于己,必須要幫。
劉芒無法分身。好在蘇定方范仲淹李秀成辦事得力,劉芒用飛鴿傳書,命幾人力相助甄氏,同時避免引起和冀州的摩擦。
上黨傳來信報,劉伯溫李巖等已返回上黨。李巖留在長子,劉伯溫正火趕來河東。
劉伯溫將帶回洛陽朱儁的消息,劉芒暫留安邑,等待劉伯溫。?
劉伯溫很快趕到安邑,而讓劉芒倍感意外的,他還帶來了王彥章!
王彥章見到劉芒。面露慚愧,納頭拜道:“王彥章愚鈍至極,今終于悔悟,愿以待罪之身,效命軍中,望賜贖罪之機。”
“哎呀!賢明將軍快快請起!”
……
原來,劉伯溫在返回并州的路上,又去探望了張楊。
劉芒信守承諾,奉還家人,張楊感念。親筆給王彥章寫了一封書信。感謝其忠于自己的同時,也真誠地奉勸王彥章轉(zhuǎn)投劉芒,將一身好武藝報效朝廷。
而被劉芒派去上黨的敬翔,和王彥章是舊識。私交甚好。曾多次探望并規(guī)勸王彥章。
王彥章耿直,以“豹死留皮人死留名”為信條,欲報答張楊知遇之恩,而不肯背棄前主歸附劉芒。
敬翔以王朝及諸侯間的關系開導,稱無論張楊還是劉芒,都是大漢之臣。為誰效命,都是為大漢王朝效命,無背主之。身為大將,百戰(zhàn)身死,才能留名萬世,老死囚籠,只留罪名。
有前任主公張楊的親筆信,加上敬翔的勸,王彥章終于醒悟,趕來安邑,俯認主。
嗡……
恭喜獲得人才一名!
類型:武力(猛將)
姓名:王彥章,字賢明
原屬時代:五代十國
特點:鐵膽,忠耿
人才簡介:王彥章,五代十國后梁名將。少年從軍,戎馬一生。每逢戰(zhàn)事,奮勇爭先。有“王鐵槍”之名。官至節(jié)度使,為后梁盡忠。
王彥章歸心,劉芒大喜。
劉芒身邊猛將如云,王彥章歸心,并不能為并州軍增添多少實力。但是,王彥章的歸附,代表著劉芒的思想和理念得到認可,大大增強了劉芒的信心。
暫留其在身邊,充任宿衛(wèi)統(tǒng)領。
高寵和王彥章,不打不相識,回想涅縣惡戰(zhàn),兩人相視一笑。
王彥章被關了半年多,期間,多少人去勸開導,王彥章不為所動。
沒想到,連自己女人都駕馭不了的敬翔,卻能服猛將王彥章。
人,很奇妙。
人,能否揮其才,取決于如何使用。璞玉砌入城墻,其作用就是墻磚,甚至不如普通墻磚。
敬翔的表現(xiàn),讓劉芒對人才的使用,有了更深的理解。
……
即刻帶劉伯溫、高寵、楊延嗣、王彥章,趕往猗氏,迎接圣駕。
在路上,劉伯溫匯報了與朱儁商談的情況。
朱儁以當朝元老,驃騎將軍身份,坐鎮(zhèn)洛陽,一直在聯(lián)絡中原各路諸侯,征集兵馬,準備奉迎天子。
無奈,中原諸侯,表面上奉大漢天子為尊,實際上,都是各行其是。不僅無人愿意給朱儁提供兵馬,反倒暗中爭奪兵源。
朱儁在洛陽只征集到不足三千兵馬,有心西來迎接天子,無奈受何儀劉辟等山賊糾纏,難以離開洛陽。
“洛陽不定,天子就難以回歸東都。天子回歸帝都,如日升中天,方成正軌。偏安于河東,不是長久之計。主公行的雖是大義正道,但天下諸侯居心叵測,定會百般詆毀,冠劫持天子和朝廷之名于主公。”
劉芒道:“我和景略的擔心,也正在于此。”
“屬下和朱驃騎商議過,還是要想方設法,早日奉天子回歸東都。”
“我和景略探討過,天子既然已駐蹕河東,就不能再讓天子和朝廷被其它諸侯挾持。”
“主公所言極是。”劉伯溫捻須點頭,“日后奉天子回歸東都,也必須將東都洛陽控制在我們手里,否則,終會被其它諸侯所利用。”
“只是,洛陽所在的河南尹,北面是河內(nèi)張邈,東面兗州曹操,南面是袁術。控制如此四戰(zhàn)之地,非我并州力所能及啊。”
劉伯溫道:“為奉迎天子,我并州竭心盡力,還要受諸侯的污蔑詆毀,若不能借此事謀得利益,這買賣就虧大了。”
劉芒和劉伯溫合作已久,多有默契。聽劉伯溫如此,便知道他已經(jīng)籌劃好了下一步的戰(zhàn)略。
劉伯溫胸有成竹。
“欲奉天子回歸東都,必先安定洛陽。欲安洛陽,必取八關。欲得八關,必先踞弘農(nóng),再取河內(nèi)。”
“請伯溫先生為我詳解。”(未完待續(xù)。)8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