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內。rg????
張邈南渡黃河而走,徐達部,兵不血刃,占據懷、州兩縣,加上早在掌控之下的野王,并州軍占據沁水以西三座要地,河內西部,盡在手中,戰略目的達成。
冀州袁譚鞠義部,正從東面,徐徐而來。
徐達、房玄齡駐馬沁水河邊。
“房先生,冀州軍將至,打與不打,主公可有明示?”
“主公之策,以穩定河內以西為主,以戰勝,減少損耗為要。至于具體應對之策,主公未有明示,自是充分信賴天德將軍,將軍臨機專斷即可。”
“徐達懂了。”
為大將者,最幸運,莫過于得到充分信任。最喜者,莫過于被授臨機決斷之權。
如此,方能盡展其才。
徐達將手中情報遞給房玄齡,問道:“袁譚諸人,房先生如何看?”
“袁顯思,有計且性急,其覬覦世子之位久矣。更有多奸少謀郭公則相輔,其必有心與我軍交鋒,妄想一戰而勝,為爭奪世子之位,憑添籌碼。至于鞠義,勇悍之將而已,不足為慮。倒是那韋正韋昌輝,不得其詳,然其初投袁初便得重用,必有過人之處。”
徐達點點頭。“袁譚性急求戰,某便與其戰一場。送其一敗,滅冀州軍之銳氣,使彼不敢西顧。”
房玄齡贊成道:“籌劃得當,當可戰而勝之。挫之,則敵膽寒,亦能緩解太原、上黨兩地壓力。”
徐達“哦”了一聲,略有所思。
下馬,從隨從手中拿桿長矛,走到沁水河邊,將長矛探河水中,頗為遺憾地搖搖頭。
“天德將軍所慮,可是這河水?”
徐達點點頭。“正是。那袁譚雖性急,亦非無腦莽夫。必不敢冒險涉水來戰。若要一戰,唯有我軍過河。只是,河水過深,且河底多淤沙。難以涉水而過。舟船擺渡或架設浮橋,耗時費力,必被彼所察,不能出其不意,便無法戰勝之。”
房玄齡微微一笑:“沁水。無礙矣!”
“哦?”徐達轉過身來,躬身道:“房先生教我。”
“仲夏,春汛已過,秋汛未至,沁水水量不大。野王以北,沁水上游,有秦時所修灌溉溝渠,雖已廢棄,但其渠道仍在。簡單清理淤塞,便可分流河水。”
徐達眼睛亮了。但仍有擔心。“然,水底多淤泥沙,仍無法涉水而過。”
房玄齡笑道:“某另有良策。”
低聲解一番,徐達雙眼閃亮。“妙啊!”
房玄齡笑道:“然也。待我軍破敵之后,阻塞上游分流渠道,沁水又可成天然屏障。”
“就這么定了!”
“然……”房玄齡表情嚴肅,“某以為,此番交戰,只為挫敵銳氣,使之喪膽。而非并冀決戰。若結下不解之怨,不利于主公今后方略。”
徐達點點頭。“這次只破敵,不斬將,饒袁譚鞠義一命。”
……
河內東部。袁譚的隊伍士氣高昂。
連續接收蕩陰、朝歌、汲縣、獲嘉、修武五座縣城,袁譚這一次的戰功可謂赫赫。
郭圖少不得恭維,袁譚卻也有自知之明。
這五城,與其是攻取,不如是搶劫而來。
張邈根沒對冀州設防,搶占盟友的城池。算不得光彩的戰功。
只有和并州軍打一場硬仗,并戰而勝之,才是真正的戰功。
可是,得到的信報顯示,并州軍,龜縮于沁水以西,毫無求戰之意。
袁譚很有沖過沁水的沖動。
可是,沖動歸沖動,袁譚不傻。
貿然過河,軍需難濟,不利展開,己方兵力優勢難以揮。
“唉!”袁譚重重嘆口氣,“徐達可惱!當年在井陘耀武揚威,此番卻龜縮沁水之西,不能與之一戰,無法雪井陘之恥,可惱啊!”
郭圖奸詐,也算有所謀略。
他知道并州徐達的厲害,當然不希望與之交戰。
并州開放與冀州鐵礦貿易,郭圖由此料定,并州若非軍需糧草緊缺,一定不會將寶貴的優質生鐵,輸往冀州。
而并州剛剛和張邈呂布大打一仗,所囤積的軍需糧草,必所剩無幾,絕無能力與冀州大戰。
正因如此,郭圖才主動請纓,讓自己輔佐的袁譚監軍出征,只為給袁譚謀得一份便宜功勞。
反之,若料定并冀必有大戰,便是袁紹親自點將,郭圖也要找尋借口推諉,不會讓袁譚趕來送死。
如今態勢,并州軍沒顯示絲毫戰意,正中郭圖下懷。
不戰而收獲城池人口,這就是極大的功勞,是以后袁譚接班袁紹的錢!也是他郭圖達的錢!
“不戰而屈人之兵,上之上者也。顯思公子此番出征,旬日之內連下五城,再奪取武德,控制沁水入河處,半月克六城,公子戰績,足以彪炳史冊!”
袁譚繼承了袁紹的一個優點,絕不會輕易駁別人面子,尤其是對恭維自己之人。
只是這一次,郭圖的吹捧,實在有些過了,令袁譚都不禁臉紅。
“啾!”
袁譚一縱馬,疾馳幾步,趕上鞠義和韋昌輝。
“鞠將軍,敵徐達龜縮沁水以西,我部應迅在沁水東岸展開,以防其渡水襲擾。”
“謹聽顯思公子令。”
鞠義是統兵大將,袁譚是監軍。按軍制,鞠義才是最高統帥。
但在袁紹軍中,監軍代表的是袁紹,而袁譚是袁氏長子,鞠義很清楚,該如何擺放自己的位置。
雖然,袁譚帶兵能力有待商榷,但從各方面情報,及地理形勢看,并州軍絕無動進攻的可能。
既然不會真打,袁譚喜歡怎么安排,鞠義不會有異議,讓他玩得開心就好,回到鄴城,自己跟著分享“連克六城”的戰功就是了。
袁譚終于找到號施令的感覺,難掩興奮。
“譚以為,鞠將軍率部快奪取武德,譚與昌輝將軍,各率一部,突進射犬聚和雍城以西,在沁水東岸扎營。三地互為犄角,足以令并州軍不敢東顧。”
韋昌輝謹慎地道:“敵徐達詭計多端,前番井陘兩戰,張儁義連敗于徐達,我軍還是謹慎為上。”
袁譚遙指向西。“沁水為障,那徐達若敢冒險涉水,某求之不得。”
韋昌輝還想提醒幾句,主將鞠義揮手將其阻攔。“就依顯思公子之意。”
冀州軍分兵三路,欲搶占沁水東岸,卻哪知道,滅頂之災,正悄然而至……(未完待續。)8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