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正官捧著名冊,介紹道:“主公,這是新從軍的薛禮薛仁貴。1xs”
在閱兵臺上觀戰時,劉芒一直在想,“丁叁”如此神勇,會不會是自己召喚出來的頂級武力人才。
而當“丁叁”挑選方天畫戟為兵器時,劉芒的腦子里,瞬間跳出一個名字:薛禮薛仁貴!
只是有一點,劉芒很是疑惑。
如果此人是薛仁貴,必定是上次召喚的人才。
但系統介紹,此人是河東世家子弟。
而場上之人,話雖然不多,但明顯不是河東口音。
“免禮。仁貴祖籍何處?”
“吾薛氏祖籍魯,后遷益州,剛剛遷至河東,不足半年。”
“難怪……”劉芒點點頭。“魯國薛城,孟嘗君的封地……”
劉芒的書沒白讀,薛仁貴先祖,正是孟嘗君的門客。因孟嘗君封地在薛,而得姓。
嗡……
恭喜獲得人才一名!
類型:武力
姓名:薛禮,字仁貴
原屬時代:唐
特點:神勇、神威
代入身份:河東世家子弟
人才簡介:薛仁貴,唐朝名將,著名軍事家、政治家。
名門之后,父親早亡,家道中落。少年時家境貧寒,地位卑微。
投軍入伍,以卒身份,隨征高句麗。白衣戟槍挎雙弓,單槍匹馬沖敵陣,疆場揚名。
再征、三征高句麗,而終致高句麗降伏。大破突厥、九姓鐵勒。大非川一戰,敗于吐蕃,免官。后獲啟用,敵聞風喪膽。
脫帽退萬敵,三箭定天山,成為標簽。
官至右領軍衛將軍、檢校代州都督,封爵平陽郡公。
……
如前世一樣,薛禮父親早亡。家道中落,在益州倍受欺辱,舉家遷來河東。
破落世家,和貧寒之家沒什么差別。薛禮投軍,只能從兵做起。正逢軍中比武,終于有了出頭的機會。
薛禮武功之強,軍中將領,無不佩服。尤其是王伯當、張清,對薛禮贊佩有加。
問答之中,這薛禮也深通兵法,難得的統武雙能之才。
河東軍正值用人之時,當即破格任用,擢升為河東軍副將。
收得薛仁貴,劉芒心情大好。
而徐世績,也為劉芒獻上一份禮物。
兩人賭一場,雖是劉芒輸了,但徐世績會做人,還是奉上禮物——結合河東軍操訓,整理的《吳子兵法》。
古往今來,兵書眾多,《吳子兵法》能成為兵家經典,自有其獨到之處。
而徐世績修訂的《吳子兵法》,則更貼合軍中實際。
劉芒徹夜通讀,大受裨益。
尤其是其中“內修文德,外治武備”,與劉芒正在推行的一系列政策不謀而合,更堅定了劉芒的施政信心。
徐世績結合河東軍操訓實踐,詳細論述了“任賢使能”、“率下安眾、怖敵決疑”等選拔、使用將才的原則。
不論出身,只看賢能。將士要與兵卒同甘苦、共安危,獎勵有功、勉勵無功,才能做到將士一心。
這樣的軍隊,才會令敵人畏懼,才能解決難題、攻克難關。
劉芒不禁感慨:徐懋公果然是將將之才!
將領的選拔任用,要遵循原則。兵卒的使用,也要因人而異。
使“短者持矛戟,長者持弓弩,強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給廝養,智者為謀主”,如此,充分發揮每一個兵卒的能力。
使瘦羸弱兵卒,都能發揮所長,精銳之師乃成!
在獎勵有功者方面,徐世績也做了詳細論述。“加其爵列”、“厚其父母妻子”,兵卒才能“樂戰”、“樂死”……
嗡……
任務完成提醒!
任務類型和編號:統御7
任務觸發人:徐世績
任務簡介:學習《吳子兵法》
觸發人獎勵:政治能力提升
任務獎勵:統御+
還真巧!
上次,完成《武經》任務,任務觸發人岳飛的獎勵,也是政治能力提升。
嗡……
五圍變化提醒:
統御:81
武力:84
政治:7
智力:84
魅力:9
五圍總計:411
五圍很有模樣了。除了政治稍遜,其它各項,已達優良。
而政治,確實令人頭疼。
政治較力,絲毫不比軍事戰爭輕松。實話,劉芒很厭倦與朝臣、與世家間的勾心斗角。
而更讓劉芒頭疼的是,現在還多了一個對手。
嚴格,不是對手,更像一個攪局者——皇帝劉協。
隨著年齡漸長,皇帝親政的想法,來明顯。
前番在嵩山避暑,皇帝秘密聯絡中原諸侯王。最終,劉曄“倒戈”,歸心于劉芒,才避免了君臣間矛盾的爆發。
但是,矛盾一定還會產生。如何解決,著實令人頭疼……
“主公,徐將軍求見。”
“請。”
徐世績深夜求見,匯報的,卻是日常軍務。劉芒知其必有其它事情,問道:“懋公有事?”
“屬下……還是為雍涼戰事擔心……”
劉芒從徐世績略顯吞吐的語氣中,察覺他絕非只為戰事擔心。
“懋公啊,你和雄信、叔寶、伯當等人,與他人不同。我們相識于鹽池,是兄弟般交情。兄弟間話,無需顧忌。”
“那……屬下就直吧。也算是,替河東將士們吧。屬下以為,影響戰事者,除了兵馬、補給,還有重要一項,內部之安穩。主公嚴于律己,勤修軍政。若主公以一己之力,獨擎漢室,亦不為過。主公文治武功,大漢宗親身份,莫公侯之爵,便是冊封為王,亦不為過。”
劉芒擺手,打斷徐世績。“懋公,此等言論,莫要再。”
“主公,屬下尋思再三,方才開口,主公就讓屬下把話完吧。”
劉芒無奈地搖搖頭。
徐世績繼續道:“主公獨擎漢室,未獲王公之爵,也還罷了。可主公卻連司隸校尉一職,亦讓予他人,屬下替我主不平,河東將士,亦難以理解。”
劉芒正色道:“軍中怎可議論此事?!”
“主公息怒。將士只是私下議論,屬下聽聞,已嚴加訓斥。然,將士言論可控,心不可控也!”
徐世績所言,不無道理。
但是,他不在其位,怎知劉芒苦衷。
劉芒感慨道:“朝堂之事,妥協解決,更簡單易行啊……”
“主公為國事妥協,屬下能夠理解。然,主公甘愿委屈,也要為考慮麾下將士之感受。”
劉芒無語……(未完待續。)u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