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明望族 正文 第一百七十章 人以群分(六)

作者/雁九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沈玨嘻嘻哈哈,話題卻一個勁地往沈琴、沈寶身上引,沈瑞哪里還不明白他在想什么,恨鐵不成鋼地瞪著他道:“你這傷還沒好呢,就忘了疼?這是想要關心關心沈珠,就不能長長記性?

    沈玨收了嬉笑之色,正容道:“不管怎地,沈珠到底姓沈哩,總不能平白讓外人欺負了去”

    沈瑞輕哼一聲道:“不想白欺負還能如何?難道還想著望登門問罪?別是問罪,就是滄大伯這里,少不得還得俯身低頭去賠不是”

    沈玨皺眉道:“御史呢?沈珠是生員,有功名在身,建昌伯就任由下人杖責,未免太猖獗。作甚還得滄大叔去賠罪?”

    沈瑞看了他一眼道:“玨哥這是心中不平,想要為沈珠討公道?還是你真是以為,這世上沒有尊卑高下,真的有公道可言?”

    在京城建昌伯勢大,在松江時,沈家何曾不勢大?

    沈玨一噎,訕訕道:“那此事就這么算了?”

    “不過就是一件事,難道還要非得鬧大了,讓京官勛貴都曉得滄大伯族侄沖撞了國舅爺,得罪了張家?”沈瑞反問道。

    沈玨撇撇嘴:“沈珠走路,對方騎馬,怎么個沖撞法?定是沈珠嘴巴臭,了什么難聽話,才引來這場禍事。”

    “這不挺明白的么?前面還那么多廢話。”沈瑞白了他一眼:“要是建昌伯真的無緣無故就隨意責打良民,那不用旁人,今上也不會縱容他。”

    弘治皇帝是出了名的仁君,之所以對張家兄弟沒有太過約束,除了因張皇后的緣故“愛屋及烏”外,也是因張家兄弟沒有觸犯他的底線。

    至于張家兄弟的“盛名”,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帝王心術,一個四下里得罪人的外戚,不得比邀買人心的外戚更容易讓人安心。

    沈玨先前有些為沈珠抱不平,不過想到沈珠那張嘴,話恁地難聽。平素族兄弟之間,無人與之計較,可外人哪里會慣著他,不得還真是禍從口出。

    沈玨往榻上一坐,支棱著下巴道:“那沈珠得罪了張國舅,以后的前程會不會有礙?”

    沈瑞想了想道:“不好。建昌伯未必會記得此等事,可難保以后有人會挖出來。”

    沈珠要是不中進士還罷,進了進士入了官場,就難免有傾軋紛斗。舊事翻出來,不好還真能斷送沈珠前程。沖撞了建昌伯的人,哪位上官敢拉扯他,不落井下石踩兩腳都是厚道的。

    昨日路口之事,與建昌伯來,不過是芝麻大的事;對于沈珠來,卻是難以化解的大事。

    沈玨嘆了一口氣道:“沈珠這性子,還是安安生生待在松江好。守家在地的,又沒人與他計較。

    正如沈瑞所,對于建昌伯來,昨日之事不過是芝麻綠豆大的事。

    要不是沈珠橫沖直撞地從胡同口里沖出來,差點驚了建昌伯的馬,過后又口出不遜,建昌伯也懶得與他計較。

    對他來,既是叫人打了幾十棍,教訓丨了沈珠的出言不遜,這件事也就過去了。

    待沈滄親自登門,送了禮單與拜帖,建昌伯反而有些不自在。

    他不怎么想見沈家人。

    不過沈滄畢竟是戶部左侍郎,不是尋常官,既親自過來,總要見一見。建昌伯就吩咐人將沈滄請到客廳奉茶,自己正正了衣冠,過去待客。

    因大明選妃慣例,為防外戚于政,后妃都選自民間,當今皇后張皇后亦是如是。

    張皇后之父不過是秀才,以鄉貢身份入國子監讀書。張皇后能從眾多民間仕女之中脫穎而出,選為太子妃,相貌自然是不俗。

    建昌伯張延齡是張皇后胞弟,今年二十五歲,尚未蓄須,安生話時,還真是斯斯文文好風儀。

    雖他沒存害人之心,可沈珞到底是因他而亡,張延齡心中多少有些心虛。要是沈家子弟多還罷,沈家又是三房只有這一根獨苗。只因他一個疏忽,使得手下犯下這等絕人血脈的大孽,他每每想起心里也不自在。

    對著沈滄時,張延齡就將身上倨傲掩了,一副溫和守禮模樣。

    待聽到沈滄是為族侄魯莽沖撞請罪來的,張延齡便道:“沒想到那出言不遜的秀才真是沈侍郎族親,早知如此,我昨日不與他計較也罷他直愣愣地沖出來,險些驚了我的馬,我也不是擔心自己如何,只怕他出事。沈侍郎也曉得,我是外戚,多少言官御史盯著,但凡有半點不是,都要被那些老爺子翻來覆去嚼舌,使得皇上與娘娘為難。要是昨日他真傷在我馬蹄下,那些御史言官才不會去理會原委如何,不得次日就上彈劾折子,告我一個‘內城縱馬、踐踏良民,的罪過。”

    這是張延齡的真心話,的也懇切。

    沈滄見他如此溫和,同傳聞中桀驁無禮的張國舅判若兩人,發覺得傳言不可信。

    他宦海沉浮幾十年,哪里瞧不出真假

    張延齡所擔心的事,也不是沒有過。只因他是皇親國戚,即便受帝后疼寵,可也背了不少罵名。

    沈滄不由有些不好意思:“是下官沒有約束好族人,給伯爺添麻煩了。”

    張延齡擺擺手道:“無事,無事,沈侍郎不怪我主代庖管教令族侄就好了”到這里,猶豫了一下,道:“聽聞沈侍郎膝下猶空,莫非這族侄,是沈侍郎擇選的嗣子?”

    想到這個可能,張延齡有些后悔。

    雖沈家并不知曉沈珞落馬的真正緣由,可張延齡卻記在心上。在他看來,總要尋個機會還沈家一個大人情,將這段恩怨了了。他向來恩怨分明,不愿平白擔這段罪孽。

    昨日那子要真是沈家嗣子,他抬抬手放過就是了,教訓丨起來也沒甚意思。

    沈滄聞言,忙搖頭道:“非也。只是隔房族侄,下官嗣子已定,另有人選。”

    張延齡聽了,露出幾分興致:“那我也恭賀沈侍郎后繼有人。沈侍郎選中人選,定是人才出色,待日后見到,我倒是要仔細瞧瞧。”

    兩人一個是文官,一個是勛貴,素無往來,到這里,已經是言深交淺。

    沈滄因張延齡曉得自家事,心中只覺得怪異;張延齡察覺出自己失言,神情淡了下來,輕咳一聲,端起茶來。

    沈滄見狀,便起身告辭。

    張延齡打發管家送了出去,神色便轉為輕松。

    沈家選了嗣子也好,以后他提挈一把,也算平了前事,省的自己心里不安生。

    想到此事,又想起伯府下人,不少借著是張家老人,以前服侍過先國公爺與國公夫人,他這個主人待下又向來寬和,沒少打著張家旗號在外狗仗人勢,連帶著自己的名聲都被牽連,張延齡就心中恨恨,打定主要要攏一攏盡數發賣到鹽場去,不能再留了。

    張延齡怒氣沖沖正想著,就聽有人道:“這是怎么了?沈滄哪里得罪了你?”

    張延齡見了來人,忙起身道:“大哥怎么來了?”

    來人三十來歲,面白如玉,穿著半新不舊紫貂大氅,立著一雙丹鳳眼瞪著張延齡,不是旁人,正是張延齡胞兄——壽寧侯張鶴齡。

    “怎么,大哥還來不了了?”張鶴齡輕哼道。

    張延齡忙將兄長讓到上座,賠笑道:“這是哪里話?大哥不是應酬多么,哪里像弟弟這么清閑。

    張鶴齡上首坐了,抬了抬眉毛:“你昨日鬧出那么大動靜,今日又引得一個侍郎登門賠罪,我自然要過來見識見識張伯爺的威風。”

    張延齡摸了摸鼻子,訕訕道:“傳到大哥耳中了?”

    “你使人在馬路上杖責儒生,難道就不曉得會傳開?”張鶴齡皺眉道:“昨日之事還罷,是那子沖撞你在前,也不怕鬧到御史跟前,只是不好再鬧大。沈滄既登門賠罪,此事就到止為止,不許你再鬧騰”

    張延齡想要吐血,苦著臉道:“大哥,我冤枉我沒有再鬧騰啊,這不是好好陪了沈滄吃茶,也收了他的禮么?我又不是孩子,哪里還不曉得輕重?”

    勛貴與文官不是一系,他在勛貴圈里交好哪個,得罪哪個,今上都會一笑而過,不會放在心上;要是他與京中堂官有所往來,不管關系是交好還是交惡,今上都要思量思量。

    張鶴齡見他沒有由著性子犯渾,心中頗為意外,又帶了幾分欣慰,點頭道:“到底是過了年,長大了一歲,我家二郎也開始懂事了”

    張延齡訕笑兩聲,暗暗松了一口氣。兄長來愛嘮叨,幸好不知曉重陽節賭馬的事,否則還不知要念叨成什么模樣。

    沈滄這里,從建昌伯府出來,上了馬車便陷入沉思。

    建昌伯待人溫和,話亦斯文有禮,沈滄開始只當是傳言有誤,后來卻察覺出不對來。建昌伯在他跟前,言談似乎過于客氣,有幾分刻意交好之意,且對沈家之事又過于關注了。

    沈家與張家并無舊交,以張家如今之勢,建昌伯也不無需將沈滄這個侍郎放在眼中。

    可要他對自己存了惡意,委實也不像。

    一時之間,沈滄也猜不到原委。只是建昌伯這是友非敵的態度,到底還是好事,要是因此張沈兩家交惡,自己不怕,可沈家子侄以后在仕途上不得就要受牽連……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昭苏县| 哈尔滨市| 九龙城区| 寿阳县| 苏尼特左旗| 大连市| 安西县| 吉木萨尔县| 甘洛县| 仁布县| 美姑县| 工布江达县| 抚顺县| 临沭县| 闽清县| 尚志市| 隆安县| 泸定县| 南城县| 昭苏县| 南漳县| 奉新县| 滁州市| 闵行区| 丰原市| 东港市| 通州市| 堆龙德庆县| 九寨沟县| 将乐县| 和平县| 阳原县| 边坝县| 巨野县| 盈江县| 红桥区| 兴业县| 永顺县| 堆龙德庆县| 郁南县| 金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