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哥將今天見過的朋友點評了一番,又將新嘗的吃食了一遍,弘治皇帝聽得津津有味,心中納罕不已。
壽哥這兩年最討厭讀書,對于入宮直學(xué)的翰林們都是滿心不耐煩,今日卻能與幾個讀書種子談天地。還有那吃食,壽哥向來挑食,豆腐類的菜肴是向來不吃的,方才還夸起豆腐于烤著吃好吃。
壽哥一口氣完,臉上就露出幾分懇求。
弘治皇帝看著又是好氣又是好笑,這才回來,就惦記下次出去玩了。
“認識的新朋友既是書院讀書的學(xué)生,那也不是日日得空的,就算你想出去尋他們玩,他們也沒空。”弘治皇帝溫和地道。
壽哥眼睛一亮,道:“父皇,他們那邊望朔日休假,那等到十五孩兒再去尋他們耍?”
弘治皇帝摸了摸他的頭道:“你不是沈瑞與何泰之要參加院試,在考試之前他們應(yīng)是沒空呼朋喚友吧?”
壽哥聞言,意興闌珊:“是了,倒忘了這個了……何泰之還念了一句想要下次再見,沈瑞那家伙卻是提也沒提,定是怕我尋他玩,耽擱了他讀書……”
沈瑞從出生到現(xiàn)下的詳細底細,早已寫的詳詳細細,在皇帝案桌上放著。
弘治皇帝沒有攔著兒子與其再次交往,也是看在沈瑞勤奮好學(xué)上。希望壽哥能受到影響,不再那么厭學(xué)。
加上方才壽哥提及的幾個新朋友,沈倒是尋常,何泰之與毛遲的老爹,一個常入宮直講,一個是弘治欽點的狀元,提起職位人名來,皇帝哪里會不知曉?
雖沒有見過那幾個孩子,不過能同沈瑞交好的,定是也好學(xué)向上。
弘治皇帝心中生出幾分希望,道:“今日里他們可是提及科考之事了?他們幾個的功課如何?”
壽哥想了想,道:“也提了幾句,聽著他們話的意思,沈瑞已經(jīng)是‘案首,,院試定過的;何泰之那里,倒不像是十分把握,好像過于不過兩可之間。毛遲中秋后回原籍備考,沈好像也要回松江呢。”
其他人都比壽哥年長,倒是何泰之令弘治皇帝頗為意外:“何泰之與壽哥同庚,要是能過院試,可就是秀才……”
壽哥不服氣道:“不過是秀才,有何了不起?楊學(xué)士十二歲舉與鄉(xiāng),中秀才的時候不是更?楊家長子楊慎也是十二歲過的院試,聽他家老二年紀(jì)不大,也開始做時文了……”
聽著這話,弘治皇帝有些酸意。
詹士府眾屬官中,壽哥對楊廷和多為敬重。
在東宮任直講的幾位先生中,楊廷和的課風(fēng)趣易懂,確實比其他夫子講的精心。
要不是有楊廷和這樣的先生在,怕是壽哥對于學(xué)習(xí)就發(fā)厭倦。
弘治皇帝既覺得楊廷和不錯,備課用心,又不愿意他影響兒子太多。
他心中嘆了口氣,摸了摸壽哥的頭,道:“是啊,不過是秀才,又有何了不起?即便以后他們中了進士,也不過是壽哥的臣子……”
壽哥一愣,抓住弘治皇帝的大手,滿臉頑皮道:“讓他們做父皇的臣子,孩兒悄悄地與他們做朋友,等到他們以后曉得孩兒身份,定會嚇一跳……”
弘治皇帝想著自己的身體,發(fā)心酸,抬頭望向遠處,目光有幾分迷茫道:“都是父皇不好,沒有給壽哥添幾個弟弟妹妹,讓壽哥孤單了。若是你二弟沒有夭折就好了,你也能多個臂膀……”
壽哥聞言,后背一僵,眼中露出幾分驚駭與痛苦。
衣袖里的拳頭緊緊地握著,他挑了挑嘴角,心中冷笑不已。
若是他那個好二弟沒有夭折,那他這個太子還能平安長成么?
若不是那位存了旁的念頭,怎么會故意安排內(nèi)侍在他身邊引得他淘氣?若不是父皇真心疼愛,加上只有這一個兒子,怕是早就厭了他。
老天有眼,二皇子夭折,再落地的是公主,也沒有站住。這紫禁城內(nèi)外,依舊只有他一個皇子。
不管那人心中做何想,人前人后卻必須擺出慈母的模樣。
不過對于那人的私心與變臉,父皇顯然已經(jīng)有所察覺,將他身邊的侍從都換了一遍,父子兩人單獨相處的時候也多了……
仁壽坊,沈宅。
大老爺從衙門回來,徐氏便對他起今日沈瑞花園待客之事,重點提了毛遲。
“我原還琢磨瑞哥怎么好好地想起在家招待朋友,見了毛家哥才有些明白過來論起年歲與門第來,毛家哥可不是個頂好的人選?比玉姐大三歲,性格看著溫和……”徐氏道。
對于狀元毛遲,沈大老爺自然曉得其人。
“既是十六了,怎么連童子試都沒過?”大老爺關(guān)心的還是人的讀書資質(zhì)。父母在好,人不爭氣也沒用。
“聽瑞哥的意思,是毛家不打算寄籍,所以去年才沒回原籍,定好的是今年年底回去,明年童子試、后年鄉(xiāng)試一口氣地考下來。他是瑞哥的同桌,瑞哥他的功課比瑞哥還好三分,童子試無礙的,就是鄉(xiāng)試不得也可期……”徐氏道。
既是狀元之子,學(xué)問上又是沈瑞認可的,大老爺便點點頭。
至于毛家祖上是匠籍之事,大老爺?shù)故遣o挑剔。即便是匠籍又如何?從毛澄考上狀元開始,毛家就已經(jīng)改換門庭。毛遲人又是讀書種子,毛家只有一代比一代好的。
至于這媒人之事,大老爺?shù)故遣⒉怀睢?br />
王守仁雖不在,王華可是在京。實在不行,還可以再請何學(xué)士幫一次。
至于女方主動提及親事,并不是丟臉之事。婚姻為結(jié)兩姓之好,即是覺得女婿好人選,就沒有必要端著架子,平白錯過。
只要娘家父兄靠得住,嫁妝體面,毛家還會慢待玉姐不成?
自己覺得人丁單薄,擔(dān)心瑞哥以后在官場上助力不足;毛家還不如沈家,不是更需要助力?
“沈瑞,你來陪孤玩”一身金黃蟒服的少年趾高氣揚道:“孤一個人孤零零的,身邊連個伙伴都沒有,好不容易認識了你,咱們在一處……”
沈瑞站在少年對面,面上似是受寵若驚,心中卻隱隱得意。
就聽那少年道:“你進宮陪孤,還是先凈身吧……”
旁邊幾個穿著飛魚服的錦衣衛(wèi)呼啦啦的上前,制住了沈瑞。
沈瑞想要揮拳,可架不住錦衣衛(wèi)人多,被死死地按住地上。旁邊幾個面上無須的宦官手中拿著八寸長的剃刀,“咯咯”地笑著,沖著沈瑞過來……
“不要”沈瑞渾身冷汗,從噩夢中驚醒。他忍不住往胯下望去,兄弟雖是蔫頭蔫腦的,卻是完完整整地在。
沈瑞不由失笑,好好地怎么做起這樣的夢來?
都云“伴君如伴虎”,看來自己在面對壽哥時表現(xiàn)得淡定從容,可心中不無擔(dān)憂,生怕有半點不妥當(dāng)脫離自己的掌握。
如今是皇權(quán)至上的時代,壽哥又是歷史上有名的任性皇帝,畢竟不是尋常少年。要是壽哥任性起來,豈是他能兜得住的?要是真的宮外惹出是非來,不得自己就要頂缸。
如今有了這樣的淵源,以后做了君臣,也有一份舊情在,就已經(jīng)比旁人強出許多,自己要是再謀算其他,才是貪心不足。
即便壽哥年幼,可宮廷里那位九五之尊可不是能算計的。
自己那點心眼子,還是隱起來的好。
反正自己已經(jīng)成了楊家女婿,未來正德朝都有了靠山,還是勿要再想著投機取巧的好。要不然不心落了痕跡,就不是福,而是禍了。
想到這里,沈瑞松了一口氣。
這一日待客下來,他身心俱疲,就是因有欲求、患得患失的緣故。
這都不像自己了。
沈瑞既有了決定,對于高文虎與壽哥就漸少提及,又開始了抱書苦讀的日子。
何泰之有幾分淘氣,可被沈瑞帶的也起了好勝心,每日在沈家讀書不,即便回到家里,也要讀書到三更。
徐氏見狀,心疼不已,勸了兩回,哪里是勸得住的?
“瑞表哥得了縣府試案首,院試準(zhǔn)過的,還手不釋卷,一刻不敢松懈;孩兒這里心里還沒底呢,哪里敢偷懶?”何泰之振振有詞道。
徐氏既是欣慰幼子懂事,又是心疼他刻苦,對丈夫抱怨道:“他才十二呢,哪里就這樣著急了?老爺也不勸勸。”
何學(xué)士搖頭道:“這才是正經(jīng)讀書的樣子。外頭的寒門士子,哪個不是如此刻苦?二占著有點聰明,以往不過是取巧罷了,讀書并不專心。如今有瑞哥在旁,見賢思齊,這才有了開始用功起來,我們不鼓勵,怎么能攔著?
徐氏擔(dān)心道:“這傷了身子骨了怎么好?”
何學(xué)士道:“無需擔(dān)心,不過這一、兩個月。以二如今的課業(yè),即便僥幸過了院試,歲科考試也是過不了,鄉(xiāng)試要過幾年。知子莫若母,二的脾氣你這當(dāng)娘的還不知道?不是個有長勁的,如今不過是一口氣抻著,過了院試自己個兒就泄了。”
徐氏想想幼子的脾氣秉性,確實如丈夫所,就不再啰嗦此事,只是盼著院試早點過去。
到了六月,天氣發(fā)炎熱起來,三年兩次的院試也臨近。
楊廷和雖早就考校過沈瑞的學(xué)問,不過臨了臨了,還是在休沐日將他叫到家中。
雖在科舉仕途上童子試不過是起步,實不算什么,可楊廷和還是希望沈瑞能取得一個好成績。要是沈瑞得中“三元”,歲科考試也就不擔(dān)心了,不得明年就可以參加鄉(xiāng)試。
鄉(xiāng)試不比會試,不拘名次先后,只要過了就是好事。
反而是會試,因進士與同進士之間天差地別,要是沒有十的把握,還是等兩科再下場較好……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