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明望族 正文 第二百六十五章 天威難測(二)

作者/雁九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院試只考兩場,分“正場”與“覆試”,考試完三、五天內,就正式出榜

    順天府院試,實際上是直隸一地的院試,共有府八,直隸州二,屬州十七,縣一百余的童生齊聚京城。

    參加人數,比順天府鄉試與會試的人還多。

    院試考場就是府試考場所在,只是同上回相比,這次考場布置比上次更為緊密,考生的座位縮到兩尺一位,要是兩個胖子相鄰,就要伸不開胳膊了。

    幸而府縣試前十的考生,要“提堂”考試,不必在外頭的考棚中。

    壞處就是學政官與知縣、知府不同,縣試、府試時的主考多是露個面,安排人手盯著考堂就下去了,學政官卻是坐得住的,從頭到尾地盯著堂上諸生。

    如今順天府學政,乃去年從翰林院里出來的翰林官,是弘治三年的二甲進士,庶吉士散館后留在翰林院。

    這是他主持的第一次院試,沈瑞并沒有什么考試的機巧可投。不過何學士曾將此人的文章整理過兩份,給沈瑞與何泰之看了。

    此人做了十多年翰林官,行文風格已經是標準的館閣模式,做出的時文也都是一個套路。

    這樣的文章,對于沈瑞來并不難。

    另外此人性情中庸,性子老成低調,是個不愛張揚的人。

    沈瑞思量一番,就沒有頭一個交卷,而是等三人交卷后方起身,依舊是“頭牌”出考場。

    院試參加的考生多,“正場”結果就要五天后才能出來。“覆試”則是在“正場”結果出來后,“正場”取中的童生,才能參加“覆試”。

    “覆試”時除非表現的不好,否則差不多都會過了,出來的排名就是直省生員排名。

    “正場”結果出來,并不是報差報喜,而是街頭識字的閑漢跑著報喜領

    沈瑞這里,因是縣府試“案首”的緣故,并不擔心落榜,對于“正場”的報喜,也就沒有什么好激動的。

    等到六月二十二,“覆試”第三天,披紅的報差敲著銅鑼,舉著大紅報單來到沈宅時,沈瑞的臉上才露出笑意。

    皇天不負有心人,手不釋卷兩月,體重都熬瘦了十斤,院試“案首”終于到手了。

    大管家早已準備了兩筐炮竹,報差一來,就點起了炮竹。

    徐氏早已叫針線上準備了簇新的儒衫儒帽官靴,送到九如居。

    接了喜報,冬喜、柳芽等人就服侍沈瑞換裝。

    管家早已打發管事、廝往親戚家報喜,沈瑞從里到外,煥然一新,秀才裝扮,由三老爺陪著,先去上房給徐氏叩頭報喜。

    徐氏滿臉欣慰,三太太與玉姐也都是歡喜不已。

    沈瑞雖才十四歲,還不是成丁,可今日得了功名,就不會再被視為孩童。

    自打二月縣試完了,徐氏與三老爺等人就曉得秀才功名到手,可沒想到他真的這么爭氣,苦讀兩月,真的拼了個院試“案首”回來。

    畢竟沈瑞平日所顯露的不過是讀書踏實勤勉,同當年才華橫溢的沈珞不能相比。

    沒想到在繼沈珞后,沈瑞也得了個院試“案首”回來,連同縣試、府試,就是一個“三元”。

    以沈瑞讀書的時間與年紀看,實是難得。

    “這下踏實了,可當要好好歇幾日,要不我可不依”徐氏扶起沈瑞,看著他的黑眼圈,帶了幾分心疼道。

    沈瑞好強,徐氏既欣慰又心疼。要不是沈瑞依舊堅持練拳,在勤勉刻苦的同時作息也能自制,徐氏早就要攔著了。

    她雖因大老爺身子不好心中焦急,可也不愿沈瑞因苦讀損了身體。沈家二房幾位老爺已經吃夠了身子不好的苦,難得沈瑞、沈玨兩個結結實實的,要是因讀書傷了身體才是得不償失。

    沈瑞帶了赧然道:“是兒子定力不夠,患得患失,要不然出了考場后就該放下。”

    徐氏搖頭道:“你這般辛苦地讀書,到了出結果的時候要是無動于衷那不叫有定力,那成了木頭人了。”

    三老爺也笑道:“這回終于了實話,看起你這兩日云淡風輕的,還當你不在意。這樣才正常,你又不是老頭子,如何能心如止水?”

    有了功名,哪怕是最低等級的秀才,也是光宗耀祖之事。只因從此步入仕籍,不算民人,可以見官不跪。

    因此,沈瑞見過眾長輩后,就又被眾人簇擁去了祠堂上香,告慰祖上。

    同一時間,何學士宅邸,也是差不多的情景。

    只是同沈瑞的鎮定相比,何泰之則是歡喜得手舞足蹈,難免帶了幾分自得

    雖“正場”過了時“覆試”就多半沒問題,可到底讓人懸心,直到今日放榜才真的讓人踏實下來。

    徐氏亦是喜出望外,她是內宅婦人,兒子向來都交由丈夫管教,對干幼子的功課并不知曉太多,不過也聽丈夫提及兒子的文章還差火候,今年院試多半沒戲,再學習一年明年差不多。

    沒想到幼子勤奮刻苦兩月,竟然是過了院試。

    這邊她正要打發讓往沈宅報喜,就見沈宅報喜的人過來。

    聽聞沈瑞得了院試“案首”,徐氏倒是并不意外,反覺得該如此。

    想起丈夫過兒子文章還欠火候的話,徐氏心中對沈瑞滿是感激。這兩個月,幼子可是將“瑞表哥”掛在嘴上,對上沈瑞在應試上的指點,也同父母兄長提過。

    那些應試的技巧,并非是沈瑞獨創,有些是沈家的傳承。

    書香門第,都有差不多的傳承。

    何家出仕才兩代,祖上貧寒,差的就是傳承。

    沈瑞能不藏私,教導給何泰之,足以令徐氏感激不已。

    就是何學士也曾跟妻子贊過:“有大毅力者多有大志向,沈家后繼有人矣若有次女,當搶來做女婿,可嘆可惜了”

    徐氏都能看到沈瑞對何泰之的幫助,更何況何泰之人。

    “若是沒有瑞表哥這兩月指點,兒子肯定過不了,這回瑞表哥又是三元,,娘可要準備份厚禮賀喜答謝”何泰之穿著號版的儒服,湊到徐氏跟前道。

    徐氏笑道:“還用你交代,我早就準備好了。改日老爺休沐,咱們請你姨母一家過來吃酒。”

    何泰之扶了扶自己的儒巾,帶了幾分迫不及待,道:“不知瑞表哥穿儒服裝什么樣,兒子先過去瞧瞧,也問問簪花宴的事”

    看著他滿臉雀躍的模樣,徐氏不愿掃兒子的興,便道:“去吧,順便問問你姨母哪一日擺酒。兩家里錯開來,省的碰上。”

    何泰之忙不迭點頭應了,喚了兩個廝去了沈家。

    看著何泰之穿著儒衫來了,徐氏只覺得喜上加喜,三老爺、三太太則是不免在心里將他與沈瑞比了一比。

    三太太娘家家規始然,即便是耕讀傳家,可子弟下場都比較晚,只覺得十四歲中秀才難得,像何泰之這樣十二歲的可稱為“才子”。何泰之當年九歲就過了縣試,如今名次雖比不得沈瑞,可年紀又了兩歲,倒是不能分高低,到底是學士之子。

    三老爺卻是不以為然,這兩個月他多指點沈瑞與何泰之的功課,對于兩人的點滴進步都記在心上。

    要是沒有沈瑞分享筆記給何泰之,還有每日兩篇時文的強訓丨何泰之想要過院試怕是還差火候。

    如今何泰之名次雖是靠后,可到底過了院試,一個秀才功名到手。

    至于歲科考試,何泰之年紀在這里,倒是無需著急,過幾年參加鄉試也不晚。

    何泰之著急忙慌地趕過來,其實就是想要問一問沈瑞考試后的安排。

    以沈瑞的名字,既排在院試“案首”,過些日子的歲試是不怕的,肯定是一二等,順天府府學的廩生。至于何泰之這里,則是心里沒底,不管是入府學還是入縣學,估計是要是附生。想要更進一步,一兩年之內沒希望。

    與其在府學與縣學做個掛名的附生,還不若繼續在春山書院讀書。不少春山書院的學生,就是這樣做的。不僅是附生如此,就是廩生也多半如此。

    同縣學、府學的教授、教諭相比,春山書院乙班的夫子可都是致仕翰林。

    “瑞表哥,你也別去府學,還是回春山書院吧?書院里丙、丁、戊班都是散養的,到了乙班老師教導的才多些。要是去了外頭,倒是怪可惜的。”何泰之帶了幾分期盼道。

    沈瑞不否認春山書院的先生教導水平高,可是也發現了一個弊端。那就是春山書院的學生太過于排外,翰林院子弟自己成一家。

    如今雖沒有形成“春山書院”黨,可等春山書院里的學子入了官場,十幾二十年后,不得就是隱形的黨派。

    大明朝文官治國,翰林院的這些人又是文官中的頂尖人群,這些人的子弟在科舉仕途上,就比尋常士子起點要高的多。

    現下或許沒有人留心,可等到被人注意時,就是春山書院閉院之時。

    沈瑞對于仕途有自己的規劃,無心結黨或是打上某黨的印記。

    “有個三元,的名頭在,歲時之時肯定被人盯著,要是真的考砸了,保不齊外頭又有什么話?若是過了一等、二等,不去官學的話,又未免顯得狂妄,多半還是要去那邊。”沈瑞想了想,道。

    何泰之聞言,眉頭擠成一團:“那以后怎么辦?要不我也想法子去順天府官學?我不想離了瑞表哥……”

    “同窗”、“同年”、“同鄉”是官場必不可少的人脈之一。同順天府官學相比,薈萃翰林院子弟的春山書院同窗質量更高。如此看來,留在那里,也是有利有弊。

    沈瑞便不肯替何泰之拿主意,只道:“這不是事,且聽聽姨父怎么

    何泰之雖有了功名,可與沈瑞又不同。

    沈瑞性子就老成持重,大老爺與徐氏會將沈瑞看成是大人,凡事也能尊重他的決定。何泰之是幼子,上面有父兄庇護,又得徐氏溺愛,即便穿著儒服,也未必能做的了自己的主。

    何泰之也想到這一點,嘆了一口氣道:“要是我早點使勁讀書就好了,要是名次也在前頭,自然就跟瑞表哥在一處,也就不用這樣難定奪……”

    皇城,清寧宮正殿。

    壽哥看著手中的紙卷,自言自語道:“沒想到沈瑞真的得了院試‘案首,,沒白讓孤在父皇面前贊了一回,何泰之也是榜上有名,這倒是意外之喜……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安县| 临泉县| 云林县| 孙吴县| 江北区| 承德市| 南京市| 德格县| 河东区| 揭东县| 二手房| 象山县| 松潘县| 汨罗市| 玉龙| 犍为县| 江永县| 晋中市| 商洛市| 抚宁县| 宁安市| 米林县| 清丰县| 南漳县| 五家渠市| 张北县| 满城县| 达拉特旗| 台州市| 习水县| 兴文县| 武穴市| 阿克陶县| 板桥市| 称多县| 信阳市| 上栗县| 曲水县| 关岭| 莒南县| 平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