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玩命堆暴擊率的一個副作用,一個暴擊率5%的游俠,很一個暴擊率8%的游俠,后者陣亡概率會明顯高很多,因為前者不容易拉到仇恨。
法師還好,因為法師打起架來一般都是放ae,一般情況下來不至于為了強秒一個人而浪費出手機會放單體技能。
但游俠不一樣,游俠天生就是為單秒而存在的,一般游俠最鐵的輸出是哪個?是人馬座。
單體、指向技、一下技能圖標就可以放、瞬發。
如果自己的頭像正好出現在一個超級游俠面前,人家人馬座又正好有d,自己又正好是脆皮職業……
兩秒之后你會死得渣渣都不剩。
所以一般游俠在切到一個超級同門的時候,第一反應都是趕緊tab掉,nb人物讓nb人物去殺,我跟他對那是找死。
做為這個職業的“世界第一人”,鴻海城當然沒有哪個散人玩家敢玩命打他,并且裝備好、暴擊率高的游俠是不敢動。
當然,平時大戰場的時候,玩家見到了陸明都是跟打了雞血一樣得玩命,因為他江湖貢獻高、又在天榜上掛著,聲望高的很,而且城里人基上都知道他這位“世界第一人”什么尿性,同等級站樁,不過的他還真不多。
有這么一種“威懾力”的存在,現在扎在陸明身上的箭其實非常少,絕大多數游俠都是“不心”才打倒了他,并且往往中了一兩箭之后都果斷換人了。
饒是少了一半的威脅,在隊友人堆里站著的陸明依然是險象環生。
無數次游離在生死邊緣的陸明只所以能活下來,實際上并不是靠仁德的效果,也不是靠身邊大量天使姐姐們不惜魔法值的一口一口群療,當然更不可能靠一路上和尚們開出來的佛光那區區1級的屬性加成……
他靠的是,對面的風法。
玩風法的少,確實少,但總比地法和冰法多,平時攻堅戰的時候主要靠火雷兩系打輸出,現在這樣要攔截一群和尚,在這種情況下,最吃香的屬性,依次排過來,地、風、暗、毒、冰、火、雷、光,當然這是七轉前,等71級光明審判二階了,光法應該可以勉強擠到毒法前面。
紅塵這一段也就是陸明所處的位置,正好是地風暗三系表現自己最好的舞臺。
或者,這里是他們唯一不會被隊友嫌棄的地方。
因為這三系都是肉裝法,輸出低,主動出擊的時候選隊友大家自然要選能秒人的,因為高輸出就代表了源源不斷的貢獻。
當然,出裝都是玩家自己的意思,青風留香就是個純輸出風法嘛,比同等裝備火法其實差不了太多,了天就是……%左右吧。
這已經不錯了,要換一個地法,以他們那技能d和讀條,就算純輸出裝,橙裝套都不一定能比得上人家紫裝套火法呢。
鴻海城這一波好歹也有萬人,法師將近,其中風法的比例,陸明不敢太絕,但他認為應該在兩百左右。
毒法人數跟風法應該差不太多,甚至可能還會再多個%左右,因為一個知道怎么連招的毒法實際刷怪效率是要超過火法的,當然刷人頭效率沒得比啊。
還剩下的人里面,冰法應該又占了一半,剩下的就是光暗了,兩個職業半斤八兩,差得應該不會很多。
就陸明粗略看過去,現在這一段,鴻海城那邊風法的人數應該在15左右。
足夠了。
因為風系所有技能幾乎都沒有前搖一,快的很,名副其實瞬發,高手俠嵐魔免掉什么炎域連環火那都家常便飯,一個陣風試試?一發神之嘆息試試?
你要真出來人家都不信,也懶得問,因為大家下意識就會覺得你是湊巧撞上的,不是你開魔免掉人家技能,而是人家技能砸你魔免身上。
前搖快,d也快,藍耗還低,放起來不要錢一樣畢竟傷害低控制時間也短,只能用來搶先手的職業,要是速率還慢,那可能玩的人比光法還少。
而陸明身上,還有嘲風的另外一個被動……
風免。
還不止,是風系傷害吸收。
都不需要打,1%仁德。
有非常多次,陸明血量已經掉到了以下、再吃一次炎域傷害就得跪,不知道從什么角落飄過來一陣龍卷,刷一下四五千的加血給續了一條命。
真是天若有情天亦老,鴻海城家幫陸明續一秒。
實際上都不需要1秒,能續到半秒就已經能決定非常多的事情了。
陸明之前絕少絕少會跑到這么前排的地方來領略戰場,今天算是體驗到了。
平時看重甲和尚們在這種地方你一拳我一棍,看似綿軟無力大家都是在劃水,陸明還覺得很輕松,現在一看……
有能耐在這種地方劃水的,他完有能力在任何一張等級不高于他級的地圖的任何一個角落單挑任何一種怪或者任何一只bss。
能不能殺另,但最起碼不會死。
膽戰心驚得熬過了來秒,陸明漸漸開始牛氣起來了。
因為在他射程以內,至少一半的法師已經進了仁德狀態,身上的綠字飄得來多,血線也從一開始無敵消退之后的穩定在5左右一一往上漲,漲到最后,當第一次沖到滿值萬6多的時候就不往下掉了,要變也是血上限有變化,血條只有白色沒有黑。
為什么會有萬6多血呢?陸明血上限不是1588嗎?
這就是“隊友”的作用了,和尚是近戰,現在大家都擠在一起,陣營當中的和尚除了開佛光給其他人加屬性,還能干嘛呢?他們又打不到人。
和尚5轉的時候,一般都是怒目,因為佛光需要持續施法,放了不能動,打架的時候你蠢人家又不蠢,傻站著不動開buff對面不會打斷嗎?(未完待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