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五方面戰報抵達不久,北邊朱炳琨的戰報也到了。
朱炳琨校尉部四部兵馬,鄭九所部駐于開封北,防備河對岸侯恂督領的保定兵,但這段時間以來,侯恂所部雖有所動彈,卻是花架子,只在河對岸鼓噪,而無實際的進兵跡象。
至于向東的徐州、鳳陽等地,除了黃得功所部稍有動靜,史可法仍穩如泰山,不動不搖。
由是鄭九所部無所事事,只每日訓練不提。
朱炳琨余者三部兵馬,亦兵分兩路,一路攻略汝州府,一路攻河南府。汝州、河南二府,遭流賊荼毒已久,明廷的官府機構早已名存實亡,攻略十分順利。
在嬴翌接到朱炳琨的戰報的時候,朱炳琨三部兩路兵馬,已于潼關外匯合。
潼關衛扼守關中門戶,這個地方是必須要打下來的。打下潼關衛,日后無論出兵關中還是抵御關中明軍,主動性都在嬴翌手中。若打不下潼關衛,主動性就在明廷手中。
潼關衛的駐軍有五千人,還是當初孫傳庭出戰時留下的一部兵馬,精銳算不上,但依仗潼關的地利優勢,要攻打下來,并非十分易事。
不過朱炳琨戰報之中信心溢于言表,倒也不必嬴翌擔心。
總的來說,這十來天里,嬴翌戰果斐然。整個河南,除開位于黃河對岸的三個府,其他都已告破,只待州牧衙門和御法司衙門跟進,便實質上納入了嬴翌的治下。
至于明廷,雖說在十多天以前,嬴翌就接到了田宏遇的消息,但各地駐軍反應遲鈍,或者干脆沒有反應,讓嬴翌輕易達成了收服河南的目的。
無論如何,流賊的肆虐,對嬴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如果沒有闖賊荼毒,要打下河南,沒有這么容易。
流賊肆虐,不但令百姓遭殃,也破壞了明廷對河南的統治,并將對嬴翌存在著反抗可能的潛在力量勛貴和豪強都趕到了開封,嬴翌在打下開封之后,一波流清洗了個干凈。
便使得各路兵馬攻城略地的時候,沒有遭遇太多的抵擋。
若沒有流賊肆虐,要攻略河南,以其中原傳統地位,各路豪強勛貴遍地,怕是難之又難。
必須要大肆清洗,大肆殺戮。
而實際上,若河南不亂,嬴翌也不會以當前的路數崛起。
如今對于嬴翌而言,河南諸府猶如一張白紙。權貴豪強盡去,百業百廢待興,正是大展手腳之時。
當然,在這之前,必須要抵御住明廷的反撲大抵也是最后一波了。明廷已無余力。
這一點,嬴翌非常清楚,也相信自己麾下的兵馬能夠輕松應付。
而最重要的,還是建立金元合金的生產線,開啟大規模制造元器的序幕。因此放下戰報,嬴翌又把全副精力都投入到銘刻元符的事情上來。
...
開封。
因各路兵馬勢如破竹,攻城略地只在旦夕,使得剛剛構建起來的州牧衙門和御法司衙門忙碌的幾乎著火。
孫秀才甚至親自出馬,離開開封,巡視各地治安,并主持設立各級御法衙門。
倒是鄭允芝穩如泰山,對一應政務得心應手。
孫秀才畢竟半路出家,原本也只是個秀才。雖說逐漸歷練,能力長進,但與鄭允芝比起來,還差了些火候。
很多事放不下,害怕有疏漏。
開封的秩序,隨著之前最后一波清洗,愈發的安定下來。王軼勝配合御法司衙門將治安彈壓的穩穩當當,州牧衙門緊隨以工代賑修葺城池之后,又組織百姓開始大規模的開荒耕種。
并與此同時,一批批的糧種被運送到月牙谷,被二牛夜以繼日的改良成良種,又運送出去。
一切,都有有條不紊。
按照州牧衙門的規劃,只開封一地,百萬余戶百姓,計五百余萬人,要以開封為中心,將包括朱仙鎮在內的廣大一片區域完全開拓出來,以每一口人二十畝地為基準,一億畝地是第一個目標。
這個數字看起來十分龐大,但若分散到人頭,則又不算什么了。關鍵在于管理,沒有那個能耐,事情搞得一團糟,自然很麻煩。有能力,則可井井有條,什么都不是問題。
當然,這個規劃只是初期規劃。開封百萬戶百姓,并不都是農戶。有專門的工匠,也有專門的商人。除開各路商人、原本的勛貴跌落的豪強、工匠等群體,農戶可能只有百分之八十。
而愿意離開開封,務農于地的,除了當初闖賊肆虐時逃入開封的百姓之外,開封原本的百姓,愿意出城生活的并不多。
統計、安置這部分愿意出城的,是第一要務。至于其他的,一步步來。
一大早,紅日初起,鄭允芝用了早餐,更衣換服,便要去州牧衙門公干。李夫人把他送到門邊,抱怨道:“三天兩頭忙的腳不沾地,你那女婿把你當牛使呢。”
鄭允芝哈哈大笑:“那等他下回來看梓娘的時候,你好生編排編排他。”
說著翻身上馬:“我寒窗十年,見民生多艱,而官場舉步難行,本是心灰意冷。如今有用武之地,豈不正合我意?”
李夫人見他策馬遠去,目中只是含笑。
嬴翌的崛起,雖然才第一步,卻已經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在原本的歷史中,鄭允芝名不見經傳,或許是心灰意冷掛印棄官,更大的可能是死在了流賊的肆虐之中。
而如今,他卻成了反賊嬴翌未來的岳丈,并把持嬴翌這片地面上的絕大部分政務,一身能耐有了用武之地。
可以預見,未來的未來,若嬴翌定鼎九州,他必定位高權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所以鄭允芝再無糾結。
晌午,梓娘與丫鬟出門,乘轎往嬴府而去。
梓娘與嬴翌尚未完婚,按照禮儀,不當見面。不過嬴翌不在開封,便不需顧慮。
這些天里,梓娘時常去嬴府,大抵還是宣示自己女主人的地位。但也與陳圓圓和李香君相處的越來越熟悉。
無論是陳圓圓還是李香君,在相處的過程中,都沒有與梓娘爭鋒相對之處。她們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她們的出身決定了她們在梓娘這樣的大家閨秀面前必然要低一等。
因此極為迎逢。
在梓娘而言,這兩位自家夫君的妾室多才多藝,能歌善舞,琴棋書畫皆通,又溫和且為人處世不爭不搶,也非常滿意。
因此極是融洽。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