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本的歷史上,甲申國難,帝懸煤山之后,如倪元璐等,為明殉葬者數百人。
或戰死,或懸梁,或投井,或**,往往闔家送葬,其行令人嘆息。
他們的光輝,與頭皮癢水太涼形成鮮明的對比。
許多人或許不知道他們,但他們的事跡,應該被人銘記,也應該名留青史。
而這一回,嬴翌毫發無傷取了京師,拘了帝王、文武群臣,亦不曾毀傷百姓、擅殺宗室。面對這樣的情況,送葬者們仍然為大明送葬,卻終歸沒有闔家共赴。總算也是一樁好事。
田宏遇奉命安撫群臣,亦不分好壞,只將嬴翌的意思傳達到位。但隨后幾日,仍有許多文武官員自戕于家中。
于此,嬴翌唯有嘆息。
他不能將他們都綁起來,那是對他們的侮辱。也曾想這樣的人,若能為我所用,那應當是好的吧?
但終歸沒有動作。
只令人將其收殮入棺,并記錄在案。也不曾封鎖消息,京師上下,百姓官員,知之者甚多。
及至于鄭允芝、孫秀才等百余人抵達京師的時候,留書殉葬者,上至倪元璐這等六部尚書級的大員,下至尋常小吏、巡捕,人數已達三百余。
伴隨著一個煌煌王朝的落幕,他們追隨而去了。
站在乾清宮外階梯之上,嬴翌負手,蔚然嘆息。
鄭允芝、孫秀才,到了。
“拜見君上!”
兩人領著百余官員吏員,拾級而上,至于前,齊齊躬身作揖。
嬴翌大袖一拂:“不必多禮,入內說話。”
轉身上殿。
鄭允芝、孫秀才亦步亦趨,緩緩走入這恢弘的乾清宮,一時間心潮澎湃。
一年之前,他們一個是一縣之尊,一個只是區區落魄秀才,誰又能料到今日竟登上天子堂?
北方既定,崇禎退位,大明在法理上已宣告滅亡,新朝將如那海天之間的驕陽,就要冉冉升起,作為從龍之臣,他們的未來可以預見。
眼前這偉岸的人,就將是這個民族的族長,統御神州,混一寰宇,威服四方。而他們,就在這里,位于這高塔的最頂層,呼風喚雨的人!
心中的激蕩,難以言表。
鄭允芝、孫秀才、劉一黔、趙懷準,四人列在殿中,面目激紅,精神亢奮。
在他們身后,百余各司吏員官員,亦皆難以自已。
嬴翌登上陛階,轉身在龍椅畔的凳子上坐下,道:“都坐。”
“謝君上。”
待皆入座,嬴翌才笑道:“河南眼下怎樣?南邊戰況可有新消息?”
鄭允芝微微作揖道:“君上掛心了,河南一切皆好。君上均旨抵達之后,微臣與孫大人很快做好安排,留鄭懷、蔣錫坐鎮河南,便快馬加鞭趕至京師。”
孫秀才道:“南邊戰事順利。湖廣戰事業已收尾,秦良玉戰敗,已退回四川。中都戰事亦將落定,江南、運河沿線明廷兵馬多已戰歿,不日將取中都。”
中都鳳陽方面,以校尉周力為首,圍點打援,明廷大軍來一波滅一波,就運河沿線諸州府的明廷軍隊,如添油一般,一股股或滅或俘,皆歿于鳳陽城外。
而襄陽更是不堪雖有良將秦良玉出川,白桿兵亦是精兵,但一則人少,二則也要看與誰對比。很快戰敗于張石之手,殘兵退回了四川。
“如此...長江以北皆已在掌握之中。”嬴翌微微頷首:“那么關中呢?”
鄭允芝道:“李煥部將遵君上之意,以威懾關中,剿滅關中賊匪為主。影響力擴散極快,只是不曾占了關中。”
嬴翌頷首。
南線的戰事,河南最近,自然最先知道。戰事順利,就須得宣揚開來,增強百姓信心,由是亦不曾隱瞞,也沒什么好隱瞞的。
按照眼下這個局面,嬴翌幾乎已有半壁江山。雖說淮河流域、湖廣等地,尚未構筑統治機構,但明廷勢力全數掃除,只等著他去接管。
至于北方,關中早有影響力。只有山、陜北部,大同至寧夏、甘肅一線尚在勢力之外。當然,還有四川、云南、及周邊藏區都司還鞭長莫及。
江南亦然。
“擴張太快,底蘊跟不上。”嬴翌微微搖了搖頭:“慢慢來吧。”
然后道:“北方既定,然諸事百廢待興。只區區一個京師,便讓人頭疼。虧得你們到了,要不然這京師還得軍管幾個月不可。”
道:“閻爾梅這幾日就京師一地搭建官府框架,已起了個頭。你們既然到了,那就接手過去,具體細節具體處置,按照開封之例,遵循新法來辦。”
又道:“先厘清人口、戶籍、農事、商事、稅務。至于教育教化,暫緩一時。京師之地,乃前朝菁華,遺留的勛貴大戶豪強數不勝數,擄其名爵、奪其特權,回收土地,等等事宜,要先之又先,重之又重。該下狠手的要下狠手,軍隊就在這里,誰敢扎刺,殺了就是。”
鄭允芝與孫秀才等人聽了,頓時心領神會。
鄭允芝道:“君上,這京師一地好辦,整個北方諸州府卻不好辦。官員奇缺,是最大的問題。”
嬴翌深以為然,道:“有問題就想辦法解決。明廷文武皆被我一網打盡,其中雖多糟粕,卻也有幾分菁華。糟粕去之,取菁華以用,應該可以篩選出一些能人。本王這里定個基調五十歲以上的,不用。”
鄭允芝等人齊齊頷首稱是。
嬴翌又道:“京師文華鼎盛,讀書人多不勝數。又有國子監學子,也可挑選,酌情錄用。先將京師梳理通透,在這個過程中觀察可用之人,若有能耐,在京師事畢之后,便派往各地,任為地方官員。”
“在統御機構鋪開的同時,依新法同時鋪開各項政策。先以人口和土地為主。解決了人口的事,解決了土地的事,一切都好辦。相關方面,軍隊自會配合,你們只管放手去干。”
隨后又針對統治的構架,進行了一番詳細的商談。在河南之時,有州牧衙門和御法司衙門,及其下各司部。但河南地小,而天下廣大,如今嬴翌又進位王爵,這統治機構的構架,就須得進行進一步的調整和完善。
一直討論到翌日早晨,才有個大致的定數。
就統治機構的框架而言,大明朝幾乎已經走到了封建王朝的巔峰。內閣、六部的主體框架,已是極其完善。
少有可以更改的地方,因此嬴翌和鄭允芝等人商量著,在這個基礎上,稍作一些調整,在符合新朝的發展趨勢的前提下,完成這個構架。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