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昱多曾聽師父言及讀書之人,尤以漢唐為甚。rg
帝漢的骨頭大唐的風。
遙想那時,讀書人下馬治國,上馬治軍。外有開疆拓土之力,內有教化眾生之能。唯獨如今,那讀書之人九成九九,大略只剩下些嘴皮子,或是背地里的男盜女娼,亦或者上不得臺面的蠅營狗茍。
唯獨忘了讀書人的分,沒了骨頭個血性。
似這般瞪一眼便屎尿齊出的,哪里有那資格敢稱得上是人上人?
趙昱雖不是讀書人,可也并非不曾讀書。在青云道人膝下十載,除了道家典籍,那漢門先賢經典,也不曾少了分毫。
就譬如當初與洪承疇所言,他是看不上這滿朝上下一班子文武的。
不屑為伍。
若非洪承疇勸,師父贊同,又有大孝在前?峙纶w昱此時已安然在山中靜坐,看庭前花開花落,望天邊云卷云舒了。
這宮門外一干朝官,看著是人模狗樣,實則心肺怕沒幾個是紅的。都黑了。非但如此,還黑的大模大樣,黑的理所當然。
這等人物,便是拉出去浸豬籠,趙昱也覺得手臟。
便只瞪了一眼,立在一旁,微微閉目,不再理會。
只聽的鐘響,大略到了上朝的時候。趙昱睜開眼,昂首闊步,氣勢恢宏,只把那一干朝官擠在一旁,卻敢怒不敢言。
剛要步入宮門,就聽一陣喧嘩,太子朱慈昊來了。
自是親熱萬分,讓周遭朝官為之眼熱側目。
朱慈昊親來,引著趙昱,仿佛平等,自也是展露出了禮賢下士的風采。高談闊論間,就到了朝殿,在偏殿之中,先候著。
此后上朝,卻也無甚可。
只一個議題,便則是剿滅流賊之事。
趙昱站在旮旯里,冷眼旁觀。只看的如同菜市場一般,你爭來也我爭去。大略就分作數個派別,你推薦一個人選,我推薦一個人選,然后爭持,相互揭短、謾罵,跟那市井潑皮都沒甚兩樣,實在可笑。
瞅了瞅陛階下的太子,臉色緊繃,微瞇著眼。想必心里必定不太好受。
又看龍椅上的皇帝,微瞇著眼,額頭上青筋都暴露了出來,想必也忍的辛苦。
趙昱心中微嘆,這樣的朝廷,如果不是還有個太子,趙昱看不到哪怕一絲希望。崇禎皇帝為人是不錯的,但能力不夠。只從這菜市場一般的朝會上,趙昱就能看出來。
于是垂下眼皮,渾然把自己當做局外之人,充耳不聞那嘈雜之音。
恍兮惚兮,忽聞耳畔有聲,抬起眼簾來,就見滿朝文武,及至于皇帝、太子,目光皆落在自己身上。
趙昱踏步出列。
就聽皇帝道:“朕意以太子為剿賊督師,參將趙昱為先鋒大將”
在趙昱恍惚之間,竟就有了定論。也不知怎么一個定論法,反正趙昱成了參將,賜錦衣衛千戶出身,又有什么金魚袋之類的。反正零零總總不在少數。
只看那周遭一些朝官嫉妒的眼神,趙昱就知道,這必定是厚賜。
他抱拳單膝一拜:“草民遵旨!
就聽崇禎皇帝笑道:“今已是軍中參將,當自稱末將才是!
趙昱又復稱:“末將領旨!
隨后又大略將剿賊之事做了一個總結,朝會便結束了。
皇帝退朝之后,太子信步過來,笑呵呵的道:“參將大人,請隨王一行!
趙昱笑了笑,便與太子一道,至東宮。
那東宮之中,已有十余人正在靜候。
有那李庚,另則還有十余人,或文氣彬彬,或彪悍方正,皆是神采出眾之輩。
太子把趙昱按在右手首位上,這才坐上主位,先就與眾人介紹一番,于是相互見過。
主要就有四人,趙昱特別關注。其一便是李庚,乃是太子隨侍、后勤雜物無所不包,任憑各種后勤雜物之事,或是護衛隨侍,皆處理的井井有條,是個極為有能力的人。
其二是個清癯的大概三十來歲的書生。一身樸實的袍子,并不倨傲,反而謙遜。是太子的智囊,喚作李玉清。
其三則是一個面如鐵石的壯碩漢子,大略二十五六,身材與趙昱齊平,更多出一分雄壯。皮膚如銅,目光如刀,指如鐵鉤,背如山岳。端端是個功夫好手!
趙昱只一看他,就知道這人一身功夫已臻至巔峰境界,與趙昱開辟穴竅之前的境界,也相差仿佛了。
他叫作王翊圣。
最后一人,則是個胖子。便譬如那彌勒一般,臉上肉嘟嘟,白胖胖,笑的眼睛都看不見。但偶爾眼中露出的一抹精光,卻讓人不敢忽視。這人喚作趙公明,乃是太子的錢袋子。
太子東宮的一應的生意、錢財,皆由這與財神名字一般無二的胖子掌理。
這一番相互介紹,讓趙昱對太子有了一分更深刻的認知。的確是個心有天地氣魄的人杰,不過區區十五歲,就已羅了這么多人才,端是了得。以趙昱看來,無論是李庚還是李玉清,無論是王翊圣還是趙公明,那滿朝文武,沒有一個能比得上。
隨后太子便將朝會道出,一一做出安排。
令李庚與趙公明二人,做剿賊后勤。一應糧草差額,安撫地方百姓,皆有這二人操持。余者有五六人為輔。
剿賊之事,朝廷自然要出錢糧。不過必定不能足額。而且差額肯定不,這便須得東宮獨自承擔。太子并不把希望放在那一干朝官身上。
令李玉清為隨軍參謀,主持一干戰略戰術的安排。想必這李玉清必定精擅此道,便譬如那漢末的郭嘉一般的人物了。
又令王翊圣為行軍副帥,主掌指揮作戰,只在太子之下。
而趙昱,便是朝會上皇帝金口玉言的先鋒大將。
這一番安排,井井有條。隨后又有李庚、李玉清、王翊圣、趙公明四人各自提出補充,彌補疏漏。
不過短短一個時辰,便就做出了一份詳細到了極,看不出任何疏漏的作戰計劃。
這種效率,這種智慧,趙昱看的都是嘆為觀止。
若滿朝文武,哪怕有這幾人十分之一的分和能耐,大明朝也不至于落到如今這個地步。也讓趙昱看到了太子登記之后,這大明朝必定產生的變化,也就有了極大的信心。
所謂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并非一人一馬所能為也。
趙昱事再強,也只是個十九歲的青頭。除了打打殺殺分外擅長,其他的方面,一經驗都沒有。
若把希望寄托在他一人身上,只能明太子也是個昏君的料。
然現在看來,趙昱放心了。
隨后便是酒宴。
也是簡陋,并不奢華。
太子有趙公明,錢財并不少。可那有大用,要用在刀刃上。太子平素生活飲食,與皇帝皇后并無差別。
在這方面,更加得到了趙昱的認可。
作為太子,未來的皇帝,如果沒有這克制之心,那也是個無能之輩。
飯菜倒是不多,也不奢華。不過太子多弄來了幾壇酒水,讓幾人喝了個痛快。
歷來酒宴上,都是交流的好時機。
這一番吃喝下來,趙昱與太子座下的這四個重要人物,在關系方面,少了幾分陌生,就多了幾分親近。
尤其王翊圣,大概與趙昱同為武夫,還吆喝著與趙昱在堂中會武,略略搭了把手。
會武過后,王翊圣是心服口服,拱手誠懇道:“趙兄弟武功已臻至前無古人的境界,我不如也!”
就聽一旁李玉清笑瞇瞇道:“之前我聞聽趙兄弟在宮門外,一個眼神就把幾個草包廢物嚇得屎尿齊出,實在是大快人心。”
趙公明只笑瞇瞇的,對趙昱敬酒。
李庚嘆道:“便就是這般草包占了朝廷大位,卻沒有作為,才把這大明江山搞成這副模樣,實在讓人痛心疾首!
趙昱大笑道:“有太子殿下,有諸位兄長,癬疥疾而已,何愁不能平靖?”
太子拊掌大笑:“得好!來,幾位都是王的哥哥,飲勝!”
趙昱醉醺醺的走出宮門的時候,臉上還帶著笑。
這一番飲宴,著實放松了不少。不論是太子,還是另外四人,皆不是尋常人物。只有與這等人物打交道,才是趙昱所愿也。
自是敞開心扉,喝道后來,也是掏心掏肺了。
由是這關系嘛,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心情愉快,腳步虛浮,回到府中,倒下就睡。
大略不到卯時,卻就已是醒來。
若這喝酒,趙昱也不是沒喝過,但喝的少。那老山老林,哪里來那么多酒水?往往都是師父出山一趟,才能帶回來了那么一壇兩壇,還要精打細算,盤算著喝。
不過就算三五壇酒水下肚子,趙昱也是不懼。休他身體強壯到了令人發指的程度,這等酒水,奈何不得他。若是搬運氣血,蒸發酒精,更是千杯不醉了。
只是酒不醉人人自醉,誠哉斯言。
恍惚間,趙昱覺得,這紅塵俗世,也非是那般無趣。
卯時前醒來,趙昱精神抖擻,沒多,便就在后院的校場里走了幾趟拳腳功夫,又靜坐熬煉氣血,摸索穴竅,直至于日頭初生。
今日趙昱無事,那行軍作戰,糧草為先,須得李庚與趙公明那邊做好準備之后,才是趙昱動身的時候。
晌午十分,王翊圣來了。
交流武功不提。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