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曾過,要活在真實中。
我覺得這才是真正讓人細思極恐的一句話。因為這話的背面意思就是:其實人是活在虛假中的,或者自以為是的真實中的。
這簡直就是和量子力學一樣違背我們常識的一個命題,但就像各種基粒子確實存在而且無處不在一樣,人確實也是活在自以為是真實的虛假中。
對于一個成熟的人類個體來,認知閉合需求是一種極為基礎,也是極為重要的能需求。你必須在認知中構建一個至少‘自己感覺還合理’的環境來解釋這個外部世界。借以擺脫離開父母之后需要面對這龐大的外部世界帶來的巨大恐懼和焦慮感。用帶點感性的文學氣息的話來描述就是:你必須在自己心中搭建一個屋舍兼神殿,用來遮風避雨之余又能讓你感覺活著除了吃飯拉屎之外還是有點意義的。
得通俗點,就是三觀了。
這個由認知閉合需求構建而成的三觀心靈屋舍對于人的影響是根性的,直接決定了一個人是個什么樣的人。因為人對外界的認知和感受都要經過這個屋舍兼神殿來扭曲和判斷,新聞里可見的各種貌似不可思議行為,不管是自愿當人體炸彈和拿槍狂掃人群的恐怖分子,還是傾家蕩產去追星的姑娘,還有挪用公款詐騙老人就是為了打賞女主播的**,抑或是到處借親戚朋友的錢就是為了在外面充大款養三的朋友,旁人覺得他們****不可理喻,但是站在他們自己的角度卻是再正常不過了。他們真實地相信升天之后有七十二個處女在等著他們,他們真實地相信偶像的親口當面幾句話就能讓自己蒼白灰暗的人生變得光彩多姿有意義。屏幕上壓根不認識的整容女人的幾句話幾個動作幾聲嬌喘驚呼,彈幕上那些觀眾們的佩服膜拜,真實不虛地能讓他們感覺到遠勝于現實生活帶給他們的滿足感和快樂。今后鋃鐺入獄妻離子散千夫所指的危險,比起眼下眾人的驚嘆馬屁,姐情人的阿諛奉承曲意逢迎又是那么地微不足道。
所以‘邏輯’和‘合理性’這種東西,在認知閉合需求形成的自我精神幻境中所起的作用很有限。就像上億讀者幾乎沒有人會去質疑‘左右互博’這個技能的詭異一樣,這玩意存在于故事中起到一個半金手指的作用,和其他同樣詭異的概念一起拼湊糅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大家喜聞樂見的故事,那就夠了。同理,真實的世界那么大那么深邃,所謂的現代文明那么繁雜那么奪目,誰******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比如什么**主義,什么自由皿主,什么科學,什么財務自由,什么情啊愛啊,這個雞湯那個雞湯啊,也不用管是不是真明白這是什么玩意,只要看得過去大概感覺上好像是那么回事,東抓一片西那一塊,粘粘貼貼這個世界一下就美麗了,可靠了,好像自己就是這世界的主人了,那就夠了。當然,心不大的要求沒那么高,管他娘的上面是兔子黨老鼠黨,執政的是RB人美國人外星人,就取身邊的玩意,老婆孩子熱炕頭,肥肥膩膩吃他娘,那也夠了。
絡上經常可見各種口水大戰,天涯也好貼吧也好知乎也好,總是熱熱鬧鬧不亦樂乎,當然其中不乏認真想明一些問題的朋友,純起哄噴糞為樂二貨的也不少,不過永遠的就是那種立場意見相左對沖,就要辯論得火星四溢殺氣沸騰忍不住就要約架來真刀真槍殺個痛快的。身不在此山中的旁人總是看得莫名其妙,誰辯贏了身上也不會多一塊肉更不會得一百萬美元的獎金,何苦如此?卻不知道這些朋友都是感覺對方冒犯了自己心中的神殿,不將這些敵人打倒讓他認輸臣服,如何能彰顯自己神殿的正確完美不可侵犯?這和那些綠教朋友的敏感如出一轍,是狹隘是粘貼得來的美麗神殿,在自己潛意識里也明白那是脆弱,所以才是要拼命捍衛。從精神分析上來講,心靈屋舍破碎帶來的巨大恐慌感焦慮感空虛感,有時候可是可以超包括生死在內的動物能之上的。拼死捍衛自己的信仰不是一句虛話,那是真能拼死的。
那誰誰誰不是過。人三十歲左右之后其實就是一直在重復自己,和死了沒啥區別。這話是真的,認知閉合需求一旦完成就會能地拒絕和扭曲與自己不相容的外部信息,保持自身完整。時間久,是牢不可破,所以固執基上是很多中老年人的固有屬性,他們的生命意義和生命身已經和心中神殿粘在了一起分割不開了。
而一個人要去做些什么甚至是想些什么,也是由他心中這個閉合需求神殿而決定的。縱然有了叮當的神奇道具,落在野比大雄的祖先手里也只會用來更輕松地抓野豬耕地,這就是絕好的明(確實有這樣一集,具體哪一集忘記了)。但如果是落在一個經受了九年制義務教育甚至大學教育,看盡了現代文明的繁華多姿的現代年輕人手里呢?汗牛充棟年產值數千億的絡已經闡述得很清楚了:裝不完的逼打不完的臉艸不完的校花白富美,最多再加上點睡覺數錢之類的清新。如此而已。
所以我覺得論語上孔子有句話特別牛逼(四書五經里牛逼的話其實多了去,只是世界上自以為是的**更多所以顯不出來而已):‘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就是看這人干些什么事,想想他為什么這么干是出于什么心理,然后就能判斷出這個人心中那塊居所的大格局,這個人在你眼中就沒有什么秘密了。
孔子肯定是沒學過心理學和精神分析的,不過是眼界智慧太高,直觀能地就知道了這個道理。這一點都不神奇,很多閱歷足夠多積累足夠厚的人沒上過什么學也沒看過什么論語,同樣也隱約能明白這些,比如一看那年輕人為漫畫人物爭個面紅耳赤,討論一下劇情就口沫橫飛激動萬分,那也別看什么文憑了,情商大概就是學生的水準,給他一個打掃衛生的職務先磨練磨練再。至于那明明剛從學校里出來什么都沒有干過,還要擺出一副凜然不可侵犯的高貴模樣,張口閉口尊嚴榮譽價值體現,那就連廁所都不能讓他打掃了,不定哪天誰不心觸犯到了他臆想出來的高貴尊嚴就被一刀捅死在馬桶上。
所以每當看見有什么文章感嘆人性的復雜不可杜測我就想笑,得好像樓下賣包子的大叔晚上打牌輸了一百塊錢就痛定思痛立志要當聯合國秘書長,天天開著瑪莎拉蒂換著嫩模的公司開忽然覺得這樣的生活空虛就想去非洲比格米人部落體驗真正的生活一樣。當然,偶爾也還是有微妙復雜的時候,不過同樣其中有脈絡可循,最多只是比那些復雜上一點點罷了。
因為人終究都是活在自己營造的幻象中罷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