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幟一撥人雖然沒有親至蕪湖面圣,但以姚良臣和魏天中一伙人還是送上了一份十余人聯署的條陳,請太后歸京主持政務。趙看了看便準了,令應節嚴和劉黻兩人隨扈歸京,同時詔令何仁德為福建安撫使隨同赴任。著原瓊州制置使趙與珞調任湖廣安撫使,升蔣科為瓊州制置使,即刻赴任。另著陸秀夫前往福州迎駕,暫由文天祥和張世杰主持軍政事務。
圣旨傳回朝廷不久,已經暗流涌動的臨安城中立刻蕩起了波瀾,趙的案上也很快堆起了送來的奏疏。其中多是私人的問安折子,不過除了例行問測也夾雜了許多私貨,里邊多是表達對朝廷局勢的憂心,希望陛下早日回朝主持國事,以穩定朝局,防止宵行不軌之事。
趙一一看過甚是欣慰,這明自己多年對他們的‘培養’沒有白費,關鍵時刻知道炕哪頭兒熱、哪頭兒涼,還知道給自己通風報信兒。而他還發現其中不少是朝幟中、低級官員上的奏疏,此也表明自己不僅在高級官員重位穩固,在下層同樣有眾多的擁護者,想要翻天絕不是容易的事情。
不過陳宜中之流也在重樹趙孟啟‘高大’形象,稱其那傻不是傻,而是大智若愚;土也不叫土,那叫質樸;蠢也不叫蠢了,那叫平易近人趙想了想,這貨除了沒有叛敵外,還真沒有什么可犬處,陳宜秩人之所以研其也是為了便于控制。
不過趙也覺得這貨也夠冤枉的,無端的卷入了皇權之爭,過去雖然生活清苦些,卻也不至于把命搭上。當下是住上了大房子,天天吃香的喝辣的,奴仆婢女如云,據還給其送了幾個歌姬,現在日日笙歌美得很,而不知道這都是穿腸毒藥,到如今想拔腿都來不及了。
“咦,這些報怎么改了風向?”在趙的帶動下,他的身邊人都養成了看報的習慣,蘇嵐突然言道。
“怎么了,有何不對嗎?”每天送到趙案上的報紙也有幾十份,他不可能一張張的細看,也只是撿著有些影響力的報看,聽到蘇嵐的驚訝聲,扭臉問道。
“官家,前兩日只有幾張報收復江南后不可再戰,應當與蒙元劃江而治?山裉靺s有十多份之多,奴婢覺得很奇怪!”蘇嵐回答道。
“拿來我看!”趙皺了下眉,這可是階級斗爭新動向,北伐中原可是自己下一步的目標,可還未付之行動怎么就有人先行一步。
“官家你看!”蘇嵐迅速的將身邊的報整理一番,呈上來道,“這幾張皆是直言北伐之害,而這幾張明著看似乎是在出言反駁,大談北伐的重要性,可細品之下實際上是欲借我朝歷次北伐失敗,暗示徒耗國資民財卻一事無成,最終國力耗敬被蒙元所滅。”
“哦,他們這一唱一和,一黑一白,是想做什么呢?”趙拿過報紙,搔搔頭皮道。然后一張張的仔細翻看,就這么十來篇文章他邊看便想足足費了有半個多時辰,發現這些報紙并非什么發行量大的報,而作者都是名不見經傳的人物,當然也不排除是用的匿名。可文筆卻十分犀利,且具有很強的煽動性,以他看來絕不是什么憤青所作,應該是個老筆桿子。
“官家有什么發現嗎?”蘇嵐看陛下放下報紙,連忙上前將其杯幟茶水換掉,隨口問道。
“蘇姐姐,你精通詩詞歌賦,能從文風中發現什么嗎?”趙咂了口茶水問道。
“官家又圈奴婢!”蘇嵐臉一紅嗔怒道。
“絕無此意,朕學了十來年,至今都做不出一首像樣的詩,姐姐卻能隨口吟出,與朕相比豈不是擔的上精通二字了嗎!”趙連連擺手道。他現在最怵的已經不是上戰場了,而是最不愿意與那些士人們坐在一起,他們一個個的出口成章,眨巴眨巴眼都能謅出首詩來,還讓他給予品評,彼時自己尷尬都想找道縫兒鉆進去躲躲。所以能寫詩的人在他眼里都是才高八斗之人。
“官家,以奴婢淺見,這些文章最少出自四人之手。”蘇嵐將報紙分成四份言道,“官家,此篇文章應出自一個年老失意的士人,很可能是參見科舉多次未能中舉,所以文章中充滿了怨氣,卻又有垂暮之氣;這篇文章帶有官氣,且文筆老辣尖刻,此人應是官誠吏,多年的習慣不免帶到了文章中;而此篇文章應是個苦學多年卻失意的士子之手,文章中規中矩,可帶有壯志未酬之意,顯然尚未踏入官場,未經過歷練之人;這個人卻是不簡單,文章不僅官話多,且有居高臨下之意,至少也做過州府官員!
“姐姐真是厲害!”趙聽罷其點評,豎起大拇指贊道。
“奴婢謝過官家夸獎!”蘇嵐聽了不禁莞爾,也裝作一正經的施禮道,可自己先憋不住了,掩口笑出了聲。
“這些人身份各自不同,卻同時寫些同樣題材的文章,是很奇怪啊!”趙收起玩笑,輕敲桌幾道。
“官家,他們寫的不對嗎?”蘇嵐問道。
“他們寫的卻是不錯,但這個時候寫出來就不妥了!”趙皺皺眉道。
靖康之變后宋室南遷偏居江南,確實有幾個皇帝高喊北伐卻沒有任何動作,但是南宋并非不愿意北伐,青反,南宋的好幾任帝王都曾明確表達過北伐的愿望,且也真組織過幾次北伐。可結果每次都是大敗而歸,輸了不僅低頭認錯還得接受更加屈辱的條件』過南宋屢敗屢戰的行為是值得肯定,也不能怪南宋不爭氣,其實他們也是有收服中原的雄心,只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不是不想,是真打不過。
特別是南宋孝宗,幾乎一生都在枕戈待旦,盼望著光復河山的那一天。但為什么積極性如此高,最后卻功敗垂成?確切:不是不愿意北伐,而是不懂得怎樣北伐。他竟然在沒用到朝臣同意的情況下,繞過朝廷直接下令進軍,結果在符離遭到慘敗,差點老底賠光♀種意氣用事的打法,只能白白葬送王朝的戰爭潛力!
趙復盤過南宋年間的幾次北伐,他清楚的發現比起諸如兵器戰馬戰略態勢的差距,南宋自身的戰略規劃能力,才是最大的短板。北伐不是喊一句口號,振臂一呼就千軍萬馬席卷。相反,在中國古代軍事史上,北伐是一個絕對的技術活,它既對戰略規劃能列著嚴格的考驗,更對一個王朝的后勤補給能力和綜合國力,有著硬杠杠的要求⊥像三國演義里聰明的近乎妖怪的諸葛亮,哪怕神機妙算,客觀條件達不到,照樣空懷遺恨!
而南宋面對的,是比三國演義里的諸葛亮,更加嚴苛困難的北伐條件⊥一個最起碼的前提:打仗需要兵器,要兵器就要冶煉,可是大宋的鐵礦,一百多年來主要集中在北方,隨著北宋的淪陷,幾乎成了金人的囊中之物。南宋的武器鑄造,產量與質量,都遠遠的低于北宋年間。
這個客觀困難,其實比起各種困難來,還只是冰山一角。特別是騎兵的差距,軍隊進入中原作戰,就要面對金人優勢的騎兵軍團』產馬的南宋,騎兵少的可憐,沖過淮河殺到中原,基就要面對被金人包餃子的危險♀幾個困難,嚴峻的超乎想象!
幾次北伐,只是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屢屢被打敗,后來再也無力北伐。所以北伐金國恢復中原,對于南宋歷代君臣而言,可以是一件欲罷不能卻又欲益反損、欲還休的事情,它簡直是南宋上下的一個隱痛、一個畫餅,一代代望眼欲穿,一代代又無可奈何,到最后誰也不想提及這個話題了。
趙以為那些報上的文章,客觀的是沒有錯的。其實到了后期不僅僅是皇帝們有心無力,百姓們也不再支持北伐了。原因也很簡單,北伐需要大筆的錢,這些錢肯定要從百姓身上出,老百姓自然不愿意掏這筆錢⊥是真打回北方,北方殘破、經濟衰敗,南方必須拿出錢來重建和補貼北方,錢同樣要從南方百姓身上出。
而另一個原因是南宋富庶,百姓生活富足,吃飽了穿暖了誰還愿意去干費力不討好的事情,所以民族大義固然重要,但對于樸實和現實的百姓來,生活也同樣重要♀就像墨西哥人,他們做夢都想加入美國。但美國堅決不要,其的想法也很簡單,他們還沒瘋到拿自己的錢去貼補墨西哥,他就是白給美國都不想要。
而不妥也自有趙的道理。當下剛剛收復江南,解放了受韃子欺壓了十年的百姓們,他的意思是要利用仇恨心里將百姓團結在一起,北渡長江、黃河,收復中原。但是這些人卻舊事重提,分明是挑動民眾的對抗情緒與自己唱對臺戲,要砸他的秤,破壞復國大計。
再往深層次分析,四個寫手分別用不同的名字,向十數個報投稿,這身就十分蹊蹺。而幾個人所處的階層不同,讓他們不約而同的同時‘起事’,明他們是有組織的統一行動;又像精神分裂癥似的自己罵自己進行公開辯論,以便給人一種他們處在兩個陣營的感覺,也表明他們是受人操控的。
結合當前的情況,是誰在幕后操作答案就呼之欲出。他們之所以這么做,一可以利用‘是否北伐’的敏感話題,將人們對趙孟啟的關注吸引開,那么搞臭其的目的就會落空,畢竟新話題比反復炒冷飯要有熱點;二者他們可以引發朝廷的分裂,畢竟并非所有人都愿意北伐中原,從而使得朝廷分成鷹派和鴿派,一旦爭論加劇,必會再次引發黨爭。
分析出的這個結果看似有些聳人聽聞,可趙明白別看現在只是十幾份報炒作這個話題,可他相信用不了多久,就會在有心人的安排下成為年度最熱的話題。另外他們在這個時機發難也選的不錯,自己生病不在京城,陸秀夫遠赴福州迎接太后,文天祥這個人向來激進,一定會對兵行打壓,不過這種方式往往適得其反,將這個話題吵得更熱。而一旦失控,引起社會的參與,事情就向自己希望的反面發展。所以他以為對手這招釜底抽薪真他娘的夠毒。
“陛下,劉都統請求覲見!”正當趙思考如何反擊之時,王德進來稟告道。
“哦,讓他進來吧!”思路被打斷,趙皺皺眉道。
“屬下參見陛下!”劉志學在王德的引領下匆匆來到后堂,敬禮道。
“坐吧,給劉將軍倒杯茶!”趙看劉志學滿臉是汗,神色緊張,讓他坐下話道。
“謝陛下!陛下,屬下有要事稟告!眲⒅緦W施禮后坐下道。
“不要著急,先喝口茶!”趙笑笑道。
“陛下,屬下借緊急軍報,蒙元江北行駛然增兵泰州,前鋒陳兵泰興,似有渡江之意!”劉志學言道。
“渡江?只怕是虛張聲勢,他們沿江水軍已經基被摧毀,想湊夠渡江所需的船只不是那么容易的!壁w愣了下,曳道。
“陛下所言極是,那么他們突然增兵泰興難道是擔心我們過江?”劉志學聽了點點頭,又有些懷疑道。
“也許只是預防措施,也許是另有所圖,朕一時也難以判斷!壁w想了想道。此次元軍調動,他并沒有接到事務局的報告,樞密院的機宜司也沒有發現元軍調動的跡象,若是想渡江的話就不會在秘密增兵后又主動暴露實力,至于真正的目的還不好判斷』過他覺得這并非壞事,卻是個可以利用的機會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