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新宋 新宋 - 正文之前 第六節 白水潭之獄(上)01

作者/阿越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不忍則亂大謀。

    ——《論語》

    石騎著馬一路緊趕到了白水潭,直闖進桑充國的辦公室,氣喘喘的道:“長卿,《白水潭學刊》出了幾期了,拿來給我看看,快。”

    桑充國看他臉色緊張,也不知出了什么事,從書架上取出兩雜志,交到石手里,問道:“怎么了?子明。”

    石也不吭聲,找個角落坐下,就開始讀起雜志來,把桑充國整個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只看到石開始臉色輕松,有時候稍稍皺一皺眉毛,有時候搖搖頭又長嘆一口氣,有時候又微笑……

    歷史有時候真是極度的諷刺,正當石在白水潭看《學刊》的時候,王安石也在書房里拿了一學刊在讀。《白水潭學刊》賣得很好,大宋東京的讀書人,沒有不買來看的,王安石好歹也是個讀書人。

    王安石讀書的速度很快,他一邊翻著一邊指著一篇文章對王雱和王旁笑道:“看看這篇文章,寫得很好,《經世濟用,學以致用》,世俗之見,多以為學經術的人是迂腐之人,不知道學經術正是為了有用于國家百姓。想不到白水潭有此人材!”

    王旁笑道:“父親,這個白水潭的確是人材濟濟。詩社好多社友,都準備去白水潭讀書。士林里現在流傳的俗語,不上白水潭,枉做讀書人。”

    王雱卻不以為然的哼了一聲,“弟弟,你怎么也有那些流俗之見,國子監亦不過如此,白水潭又能如何?”

    王旁不太知道自己哥哥的心思,因笑道:“兄長有所不知,國子監的學生,都是因為父輩在朝中為官,才有資格入讀,而白水潭,卻是有教無類,父親也常,賢材多在野,國子監其實反比不上白水潭的。”

    王雱還要話,王安石揮了揮手,道:“這個你弟弟得對。”罷繼續讀下去,突然目光停在一篇文章之上,皺著眉毛道:“這篇文章怎么和孫覺一個調子?真是食古不化之輩。”

    王雱兄弟湊上去一看,只見標題赫然是《圣世宜講求先王之法,不當取疑文虛以圖治》,整篇文章譏刺王莽新政,妄改六經,言外之意諷刺王安石變法非常明顯。而這句標題,王雱記得很清楚,正是孫覺上表攻擊王安石奏章里的原話。

    王雱因道:“管得了國子監,管不了白水潭嗎?這些家伙也真是死性不改。”

    王旁要老實一點,聽了他兄長這句話,有點不滿的道:“這是第一期,還在國子監之前,他們屢教不改有點過了。”

    王雱白了弟弟一眼,“你知道什么?那不定是蘇嘉受了這篇文章的影響呢。”

    王安石瞪了他們兄弟一眼,繼續把雜志翻完,看到那些數學物理論文,臉色才慢慢變好。他一向是希望人材中多一點“秀才”,少一點書呆子的。看來這個白水潭學院,的確還有不少人材。

    然而當他拿起第二期《學刊》,才看得幾篇,便忍不住勃然大怒,把書摔到地上,拍案高呼:“豈有此理!豈有此理!”

    連王雱也不知道王安石為什么發這么大的火,他心的撿起地上的《白水潭學刊》,翻了幾篇,有一篇文章的題目跳入眼簾——《免役法與保甲法不合圣人經義芻議》,老大的隸書,分外刺眼。他一目十行的翻過,后面緊跟著有一篇,《變法為名,聚斂為實——王莽改制與朝變法之比較》,再翻一篇,《王者以民為——古今變法議》,再翻下去,《老子——家人之言》,這是譏刺《老子》的,誰都知道王安石父子推崇老子……

    整個《明理卷》,居然有接近三分之一的文章在批評新法與王安石,而且部是借歷史與經義為言,無怪乎王安石要勃然大怒了。

    這邊王安石勃然大怒,那邊石看得手都直發抖,他看著那一個個觸目驚心的題目,心里真是砸翻了五味瓶,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他拼命抑制住自己想要罵人打人的沖動,盡量用壓抑的語氣道:“這些文章的作者是誰?部給我叫過來,是誰充許發表的,也給我請過來。”

    桑充國隱約猜到出什么事了,也不好多什么,吩咐幾個學生去叫人,然后把閑雜人等部請了出去。這才問道:“子明,出什么事了?”

    石看了桑充國一眼,想要怪他,又不忍心出口,不去怪他,眼見這白水潭幾年的心血,就這么可能因為一時多言而毀掉,他心里幾乎在滴血。他拼命克制自己,輕輕的問道:“這些文章究竟是怎么發出去的?”

    桑充國看他神態如此嚴肅,勉強笑道:“這幾篇是孫覺和程頤要求發的,按白水潭學院的章程,有他們兩個同意,按例就可以刊發。來邵先生和程顥都是反對的,不過他們的道理我們也無法反駁,我們白水潭學院門口的對聯,就是‘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句話也幾乎是我們白水潭的校訓了,而明理院的精神又是‘文以載道,學以致用’,我見他們得有理,也沒有反對。”

    石想了想,這個規矩是自己定下的,這些校訓院訓,也是自己定下來的,心里真是不知道是什么滋味了。言論自由,終要付出代價呀!

    不多久孫覺與程頤以及邵康節、程顥等人都來了,那十幾個學生也來了。

    石穩定一下情緒,把國子監發生的事情了一遍。這些人都是聰明人,聞弦歌而知雅意,孫覺就笑道:“子明不必擔心,我一把老骨頭,沒什么好怕的,王介甫要清理白水潭,還要顧忌天下的公論和皇上呢。白水潭是皇上親筆題寫校名的。”

    邵康節身體不太好,他有點擔心的看了孫覺一眼,對石道:“王介甫準備清洗白水潭了嗎?”

    有幾個學生一聽這話,激動的道:“他憑什么?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他敢清洗學院,我們就去登聞鼓院擊鼓上書。”

    程頤不置一言,毫不在乎,他是個正兒八經的理學家,特重氣節名譽,要他赴死,他當吃飯一樣平常。程顥卻有點擔心,他和王安石打過交道,還一度曾經是王安石親近的屬下,對王安石的性格頗了解,所以當時他就極度反對發表這些文章。

    石瞪了這些學生一眼,厲聲道:“你們不知道詆毀朝政是有罪的嗎?還在這里胡八道。”

    一個叫李治平的學生站了出來,冷笑道:“石山長,一人做事一人當,你放心,我們不會連累學院的。”

    一句話把石氣得不行,桑充國連忙喝道:“李治平,你太放肆了!”

    石平穩下心情,冷冰冰的道:“既然都是白水潭學院的人,就當禍福與共。況且因言獲罪,也算是一種榮耀。我料定王相公必然會看到這些文章,就算他不看,開封府看《白水潭學刊》的人數以萬計,自有人告訴他。逃是逃不過的。只有早做打算,我今晚就回去寫奏章,向皇上解釋這件事情。孫大人和伊川先生,你們名氣太大,此時又不是官身,諒王介甫也不能拿你們如何。需要顧慮的是這十來個學生,我們當為國家朝廷保護這些年青人。”

    程顥點頭贊許,這中間就有他不少學生,他亦斷難坐視不管,“子明得不錯,我們這些人沒什么好怕的,這些學生就很危險了。”

    李治平聽石如此,慚愧的道:“石山長,實在對不起。不過一人做事一人當,我們不愿意因此連累師長。”那些學生也一齊哄然稱是。

    石擺擺手,“不必多言,逞血氣之勇,沒什么好處。長卿,你去把這些學生的檔案銷毀。我估計對這些學生的處份,有功名的會革去功名,不再敘用;沒有功名的刺配都有可能。以后想掙個前途,可就難了。這里沒有外人,就直吧,各位可以回家隱姓埋名,等風頭過了,或者有大赦之年,再出來為國效力。如果不愿意回家,我給你們安排地方,總之我不能看著我的學生把前途給毀了。”

    桑充國聽得事情居然如此嚴重,他畢竟是沒有經過仕途的年輕人,實在感到不可思議。因問道:“不過是幾篇文章而已,至于如此嗎?”有宋一代,優容士大夫,罵罵宰相,實在不是什么大罪。

    程顥苦笑道:“長卿,子明所慮甚是,就照子明的吩咐去做吧。王介甫對國子監的處置,剛才你也聽了,所以老師部換掉,寫文章的蘇嘉也被趕出國子監。我們白水潭學院,在地位上是比不上國子監的。”

    石又道:“不必搞得人心惶惶,今晚你們這些學生來我家里一趟。”

    他也不再多,上了馬回去找李丁文,和他商議怎么安置這些學生,怎么樣寫奏章。

    石對王安石的猜測,真是一點也沒有錯。

    王雱看著這些文章,冷冷的道:“這是石主使的。”

    王安石冷笑道:“若無石給他們撐腰,他們斷沒有這個膽子。這個石,仗著皇上的寵信,就敢這樣公開非議朝政,阻礙新法,此時只怕開封城的讀書人都知道白水潭對新法的詆毀了。”

    “依孩兒之計,不若就按律查封白水潭,凡是寫文章的作者,部交開封府治罪,《白水潭學刊》列為禁書。”王雱一向喜歡強硬手段。

    “萬萬不可,父親,哥哥,此事萬萬不可,查封白水潭學院,會導致天下士子群起而攻之的。《白水潭學刊》雖然只出兩期,但很多讀書人對他評價甚高,如果列為禁書,只怕失去天下士大夫之心呀。”王旁沒有他哥哥那種驕傲與不能容人的性格,雖然很崇敬父親與哥哥,但是經常與讀書人交往的他,對白水潭的印象也是很好的。

    王安石想了想王旁的話,心里也知道如果查封白水潭學院,石肯定會自己誓不兩立,以石在士林的聲譽和他在皇上面前所受的寵信,自己除非一舉扳倒石,否則以后新法的推行,只怕會更加困難。他因道:“先不管這些,我要先奏章彈劾石,雱兒,你去找幾個御史,問問他們為什么坐視石指使白水潭妖言惑眾而不管。”

    王雱急道:“父親,若不同時嚴懲白水潭那些書呆子,就難以立威信呀,無威信則法令不行,法令不行新法如何能成功?”

    王安石想想也對,便道:“發票給開封府,把《白水潭學刊》的編者與作者抓起來按律審問就是,這一期的《白水潭學刊》,禁止坊間發行。”

    王雱這才領命而去,他剛剛走到后院,突然聽到有人叫他:“哥哥,且慢。”

    他轉身一看,原來是自己最的妹妹,芳名王倩兒,平時很受父親寵愛的,因笑道:“妹子,有什么事嗎?”

    “剛才你和父親在書房的話,我恰巧部聽到了。”王倩兒帶點憂慮的道。

    王雱知道自己這個妹子頗有政治才華,諸子百家無所不覽的,連父親也常常嘆惜她可惜是個女兒身,否則可以和自己相提并論。因問道:“哦?”

    王倩兒遲疑半天,終于鼓足勇氣道:“哥哥,我覺得你們這些行事有點不妥。”

    “有什么不妥?”

    “哥哥,你不怕人家這是黨錮之禍嗎?讀書人因言獲罪,靠抓靠殺是鎮壓不了的,他們反而會把這個當成一種榮譽。哥哥熟讀史書,豈不知東漢黨錮之禍?”王倩兒完之后臉色都有點緊張得發白。

    王雱臉色變了變,哼道:“誰敢亂話!妹子,男人的事情你不懂,不要管了。”

    王倩兒急道:“哥哥,我是擔心我們家因此得罪天下的讀書人呀。”

    王雱不以為然的笑道:“哪有變法的人不招人厭的,貴在堅持己見罷了。你放心,我們得罪的,不會是天下的讀書人,只會是天下的書呆子。”罷拔腿就走,留下王倩兒一個人在那里嘆惜。

    王安石怒氣沖沖把奏章交到皇帝手里,趙頊沉著臉看完后遞給馮京和王珪。馮京接過奏章看完又遞給王珪,大殿里一點安靜得一點聲音都沒有。

    趙頊顯然早有準備,又從御幾上拿了幾奏章遞給他的宰相們,“這是御史們彈劾石的表章。”

    “這是《白水潭學刊》……想必幾位丞相都看過了。”趙頊冷著個臉,“這是石謝罪和自辯的折子。”

    王安石吃了一驚,他想不到石自辯的折子這么快就遞到了皇帝手中,看來石的確不可視。

    馮京顫微微的把這些東西都看完,心里直呼痛快,不過臉上卻還要正兒八經的做呆板狀,“陛下,從石自辯的折子來看,這段時間他一直奉圣命主持虞部和三司胄案的事情,這兩處事務繁瑣,眾所周知,對白水潭一時失察,失于管束,也是情有可原的;

    他第二層意思是朝太祖太宗皇帝以來,未曾以言罪人,此千古未有之德政,學生們年輕氣盛,年少無知,也是正常的,這種鋒芒的確值得贊許,這些人絕非惡意,不過是出于善意而用了錯誤的方法,希望陛下充許他對這些學生加訓誡,以治病救人之心對這些學生,而不要因為他們一時的錯誤加罪,臣以為這一點頗有仁者之心,合乎圣人之意;

    第三層意思是如果朝廷不能原諒,他身為白水潭的山長,愿意承擔所有的罪名。這一點臣雖然佩服他的擔當,但是卻不同意他的做法,朝廷也不可能把別人的罪責加在他身上。”

    馮京一心一意想要維護石,因此對于王安石的控告,他根提都不提,完是聽石一面之辭為他開脫。

    趙頊不置可否,看了王珪一眼,“王卿,你的意思呢?”

    王珪聽馮京明白偏向石,而王安石的奏章卻是有徹底扳倒石的意思,自己在兩個勢力之間要明哲保身,就只有平衡了,因道:“陛下是圣明之主,自有裁決,老臣不敢置喙。蒙圣上詢問,臣以為王丞相白水潭學院士子誹議時政,的確有罪;而馮丞相石斷不知道此事,亦有其道理;石是少年老成之人,不會做此輕狂之舉。”

    王安石冷笑道:“這些人在公開的書籍中誹議朝政,斷不能訓誡了事,否則以后朝廷有何威信可言?既然石不知道這件事,那么不妨讓他和韓維、曾布一起主審此案,看看他是否公道就可以知道了。”

    馮京面無表情的道:“王丞相所言差矣,石身處嫌疑之地,按例自當回避,豈可以把國法當兒戲,況且置人于不忠不義之地,也非仁者所為。”

    王安石厲聲道:“馮丞相現在知道把國法當兒戲,剛才怎么又同意石訓誡之呢?”

    馮京一向辯不過王安石,他也不再做徒勞無功之事,索性自動認輸,向皇帝叩首道:“臣盼陛下以圣王之道待臣子,不要以權術待臣子,以免讓天下士子寒心。”

    趙頊冷冷的道:“你放心,此事不關石的事,朕是知道的。這件案子,由開封府韓維、知諫院鄧綰、以及曾布一同審理。”鄧綰一路高升,早就做到了諫院的長官,那彈劾石的奏折,正是他引薦的御史謝景溫、蔡確的杰作,新黨在御史臺的重要人物。

    馮京聽了這些人選,心里暗暗叫苦。幸好石前幾月力勸皇帝把韓維留在了開封府,他是主審官,還能主持一下正義。不過鄧綰和曾布,就很難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田县| 宜良县| 桂林市| 乐陵市| 衡阳市| 平阴县| 信阳市| 云梦县| 平乡县| 大兴区| 潍坊市| 烟台市| 杨浦区| 大名县| 渝北区| 五台县| 楚雄市| 招远市| 和平县| 清河县| 寻乌县| 和田市| 汪清县| 罗定市| 北辰区| 普兰县| 溧阳市| 江安县| 乳源| 虎林市| 湖南省| 玉门市| 乌审旗| 广昌县| 亳州市| 麻江县| 海晏县| 麻阳| 西宁市| 湄潭县| 灌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