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新宋 新宋 - 正文之前 第十三節(jié) 婚姻大事(下)

作者/阿越 看小說文學(xué)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xué)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這時正好有丫環(huán)搬著她的行李從院中經(jīng)過,阿旺便招手攔住,輕輕走出去,從行李中取出一把半梨形,短頸,復(fù)五弦,上端向往彎曲的木制樂器和一根羽管,倚欄而立,便在畫廊之上彈奏起來。只見素手撥動,悠揚而淳厚的琴聲在空氣中飄揚,阿旺彈起的這種樂器,音量變化幅度相當?shù)拇螅瑫r而如怨如訴,時而歡欣喜悅,倒正像極了桑梓兒此刻的心情。

    果然梓兒聽到琴聲,抬頭起來,托著腮子聽了一會,突然問道:“這就是傳中的曲頸琵琶嗎?”曲頸琵琶流行于中國南北朝之時,此時早已少有人彈奏,梓兒一眼能叫出名字,若是碰上蘇軾在此,必然贊她博學(xué)。

    阿旺聽到這個新主人相問,微微一笑,回道:“姐,這叫烏德。”

    “哦?”梓兒聽自己弄錯了,不由有幾分奇怪,她起身走過去,細細端詳,只見這把烏德琴面板上有鏤花音孔,且用蘆薈木制成,果然不是書上記載的曲頸琵琶。這二人都不知道,其實中國南北朝的曲頸琵琶,正是這種阿拉伯樂器烏德的中國變種,它的歐洲變種就是所謂的詩琴。

    烏德琴在阿拉伯號稱“樂器之王”,在古典吉它流行之前,它的歐洲變種曾經(jīng)風(fēng)靡整個文藝復(fù)興時代,而烏德琴身直到千年之后,也是阿拉伯地區(qū)的重要樂器,這種樂器無論音色音拍,都與中國傳統(tǒng)的音樂大異其趣,因此桑梓兒對它好奇,也不奇怪。當下兩個女孩子一邊比劃一邊彈琴,梓兒也把那一點煩心事拋到九霄云外了。

    這時候桑梓兒才意識到阿旺是石送來的,便免不了問起情由,阿旺便把前因后果了一遍。梓兒聽到阿旺竟做過清河郡主的琴師,也見過王丞相家的姐,免不了又要勾起心事,時不時裝做不經(jīng)意的詢問這兩個“情敵”的點滴,阿旺不過是一個女奴,輾轉(zhuǎn)被賣,各種各樣的主子見得多了,也從未見過如梓兒這般毫無心機,待人誠摯的主人,她知道梓兒的心事,便免不了有意無意的開解,暗示她在石府上住過幾日,知道石對她頗有情意——實則她根不知道這碼事,不過既然她剛剛在石府呆過幾天,出來的話自然頗有權(quán)威,倒引得桑梓兒心里十分高興,二人竟是不出來的投緣。

    梓兒聽到阿旺也曾讀書識字,便拉著她去看自己家的藏書。桑家就是富豪之家,而且還是大宋最大的印書坊的業(yè)主,加上石曾做過直秘閣,而桑充國又是大宋第一大學(xué)院的山長,她家的藏書之多,根不是尋常人家能比。桑家在后花園中專門修了一座三層的藏書樓,因為在樓前有一座亭子,亭中放了一把鐵琴,大才子晏幾道題寫的樓名便叫“鐵琴樓”。

    阿旺雖然出入王府豪門,對鐘鳴鼎食之家的排場也算是習(xí)以為常了,可畢竟身份卑賤,又是女子,哪里有機會見識人家的藏書樓?這時候看到這種規(guī)模,倒不覺吃了一驚。

    桑梓兒長得這么大,平時沒什么閨中朋友,似父親桑俞楚交往的朋友家的姐,能識幾個字便已不多,到喜歡讀書且有幾分見識的,那是一個也無。至于丹青音律,更是無人懂得欣賞,號稱賢淑的,不過會針線女紅,一般的便只會頤指氣使,喜歡聽聽戲看看熱鬧罷了。因此見到似阿旺這么妙通音律之輩,加上頗解人意,她便迫不及待的想看看阿旺在讀書方面的見識了。

    她拉著阿旺,徑直上了二樓,走到一個房門前,只見上面寫了一個大大的“樂”字,她伸手推開,和阿旺一齊走了進去。

    阿旺進門第一眼,就看到兩個書架上,堆滿了書卷,她忍不住走近前,拾起一,翻開看時,原來是一琴譜,放下來打另一,卻是一詞集,這才明白這個屋里,放的是與音樂有關(guān)的書籍。

    “阿旺,你來看,這是隴西公的《念家山》曲譜,當時號稱‘未及兩月,傳滿江南’的名曲……”桑梓兒自然是撿最好的東西。隴西公便是南唐后主李煜,“隴西公”是他降宋后的爵位,《念家山》是他在南唐時寫詞曲,百年之前,曾經(jīng)非常流行。

    沒想到,卻聽到阿旺一聲驚呼:“《論音樂》?!”

    桑梓兒奇怪的向阿旺望去,只見她手里拿著一書,封皮上寫著彎彎曲曲的文字。她這才意識到阿旺原來是個夷人,因好奇的問道:“阿旺,這是你們夷人的書嗎?”

    她心下也有點納悶家里為什么會有夷人的書,她不知道這書是和景教徒有過交往的白水潭學(xué)院學(xué)生袁景文送給桑充國的。袁景文粗通阿位伯語,卻是只會不認字,勉強知道題目的意思是什么,便送給桑充國,桑充國更是不知所云,隨手便丟到藏書樓中了。此時卻被阿旺找到,自然相當吃驚,在異國他鄉(xiāng),看到用自己家鄉(xiāng)的文字寫的東西,那種感覺可以讓人窒息。

    桑梓兒有點同情的看著淚已盈眶的阿旺,輕聲安慰道:“阿旺,別傷心了。先坐會。”

    阿旺倚著室中一張椅子坐下,輕聲道:“奴婢是黑衣大食(阿注:阿跋斯哈里發(fā)王朝)人,這書的扉頁上,這書其實不是我族人所寫,而是很早以前的希臘人歐幾里德寫的,在一兩百年前,這書被譯成我族文字出版,因此奴婢才會觸景生情。”

    阿旺雖然幼被賣,卻也因此受過良好的教育,對于阿拉伯歷史,也能略知一二。她口中所的《論音樂》被譯成阿拉伯文一事,便是世界歷史上著名的“百年翻譯運動”,阿拉拍人用了超過一百年的時間,把古希臘作品轉(zhuǎn)譯成阿拉伯文字,這件事對于歐洲影響至深。

    桑梓兒這時聽阿旺途,心中其實不知所云。當時中國人對西域以西完沒有清晰的概念,石的《地理初步》也不曾敘及當時各國的狀況,因此在桑梓兒這樣的宋人心中,所謂的大食夷人,只怕和契丹黨項人并無多大分別,反正不是漢人就是了。不過她天性善良,為了安慰阿旺,便道:“阿旺,你翻譯幾頁這書給我聽吧?”

    阿旺微微點頭,翻開書頁。一邊翻看一邊輕聲用漢語讀出,不料歐幾里德的《論音樂》,竟和數(shù)學(xué)也關(guān)系密切,雖已譯成阿拉伯文,可真要轉(zhuǎn)譯成漢語,對阿旺來,還是十分的困難,她那邊拗口晦澀的譯著,梓兒這邊不知其味的聽著,竟然慢慢趴在她身上睡著了。

    ************************************

    數(shù)日之后。

    趙頊一邊瀏覽手中的卷子,一邊對呂惠卿笑道:“呂卿,這個佘中,幾篇策論做得花團錦簇,倒真是個狀元之才!

    因為馬上就要殿試了,皇帝理論上會把所有的卷子都先看一遍,預(yù)先心里有個數(shù),到時候集英殿唱名,親賜進士及第等事情,才能有效率的處理完。趙頊抱著一股年輕的銳氣想要勵精圖治,對于人材的選擇,還是頗為留意的。

    呂惠卿聽皇帝提到佘中,眼角不由一跳,幸好馮京、石等人不在,否則的話,當初把這個佘中一下子降到一百一十二名,這時候聽皇帝的口氣竟是頗為欣賞,那馮京和石不趁機落井下石,狠狠給自己兩下,那才叫怪事。

    當下他心里轉(zhuǎn)了幾個念頭,試探著道:“佘中是白水潭學(xué)院有名的才子,桑充國的高足!

    “桑充國……”一手拿著卷子,笑容滿面的趙頊臉上突然僵住了。

    這個年輕的皇帝,對桑充國,雖然惡感已經(jīng)消除不少,但是好感是遠遠談不上的。所以雖然迫于石的請求,欽賜他白水潭學(xué)院的山長,卻始終不肯賜一個功名給他。而桑充國雖然名滿天下,但是朝中大臣也沒有人愿意推薦他……這件事固然是政治現(xiàn)實使然,但還是顯得相當?shù)牡踉。對于趙頊來,這次他反對石和桑梓兒的婚姻,也未必然是因為他希望石和王安石聯(lián)姻。

    呂惠卿察言觀色,一看這形情,便知道“桑充國”這三個字讓皇帝聽起來心里不舒服。當下便趁勢道:“這次白水潭學(xué)院考中的進士有一百多名,五十名院貢生竟然考中四十二名,如果培育人材,白水潭學(xué)院的確是天下無出其右!

    已經(jīng)做到內(nèi)西頭供奉官的李向安偷偷用眼睛瞄了呂惠卿一眼,且不他和石交好,內(nèi)頭的宦官,自李憲以下,能上幾句話的那么十來個宦官,哪個沒有收過桑俞楚的禮物?呂惠卿這句話,明里是夸白水潭,實際上還是想把皇帝向“朋黨”兩個字引。李向安在旁邊聽得那是心里雪亮,不由得暗罵呂惠卿陰險狠毒。

    不過石在朝會給呂惠卿下套,要是他不還以顏色,只怕也太看呂某人了。

    果然,呂惠卿見皇帝沉吟不語,便繼續(xù)道:“陛下,臣以為這件事情,有喜有憂……”

    趙頊眉頭一皺,搖了搖手,道:“卿過慮了。桑充國一介書生,能有多少作為?白水潭多出人材,是國家之幸事。”

    “陛下不見宣德門叩闕之事?書生未必不能沒有作為!眳位萸溥@是存心把桑充國往滅門的方向引,他心道:“真要搗了白水潭學(xué)院,石還能有什么用?”

    趙頊一聽,不由把臉一沉,厲聲道:“肯在宣德門前叩闕,到底還是忠臣所為。依朕看來,白水潭的學(xué)生見事明白,頗有才俊之士,這是國家的幸事。朝廷如果老是懷疑他們,以后怎么勸天下人讀書?那只會讓士子寒心。”

    優(yōu)待讀書人,那是宋室的祖訓(xùn),加上趙頊自知如果在這件事上松一點口風(fēng),朝堂之上,只怕不知道要亂成什么樣子,石也難以善處,總算他這件事還算果斷,打斷了呂惠卿的想頭。一邊的李向安也暗暗松了口氣。

    呂惠卿見皇帝作色,心里嘆了口氣,他認為這完是因為皇帝對石的寵信一時間無法動搖,便裝模作樣的叩頭謝罪。其實有件事呂惠卿并沒有看到,那是京師的官員,在白水潭做兼職做教授的,有一百多人,而且個個都是名流。因此白水潭就算沒有石,皇帝也不會輕易去動。

    趙頊見呂惠卿謝罪,便把語氣緩和下來,道:“呂卿也不必謝罪。朝廷現(xiàn)在要勵精圖治,就需要天下的讀書人齊心協(xié)心,這一層見識,你比不上石,朕決定就讓佘中做今科狀元,并且要好好獎勵白水潭學(xué)院!

    呂惠卿萬萬不料偷雞不成蝕把米,他心里悻悻,臉上卻是一副認為皇帝無比英明的樣子,高聲道:“陛下圣明!

    又聽趙頊笑道:“到石,倒讓朕想起一樁事來。朕想把王丞相家姐賜婚給石,石卻蘇轍、程顥為媒,先了桑充國的妹妹。這鴛鴦譜還沒有寫好呢!

    呂惠卿聽到這話,幾乎要大吃一驚。他第一個念頭,就是石如果和王安石和好,以后還有自己的混頭嗎?差點點就立即出聲反對了。

    好不容易穩(wěn)定情緒下來,呂惠卿在心里尋思了一會,不禁啞然失笑,暗道:“我這是杞人憂天。石和王安石,到了今天這個地步,豈是一樁婚姻可以和好的?他們雙方誰又肯讓步?況且一門兩相,是朝的忌諱,只要王安石在位,石身為他的女婿,連個正式的職務(wù),只怕都不能擔任;石如果真成為王安石的女婿,那就得拒絕桑充國的妹妹,正好離間二人的關(guān)系,舊黨那幫老頭子一向欣賞石,如果石變成王安石的女婿,他們對石只怕平白就要多了一層疑慮吧……”

    他心思轉(zhuǎn)得極快,主意拿定,便笑道:“臣以為王家二姐才貌淑德,無一不備,王丞相與石又都是朝中重臣,二人門當戶對,實在是天造地設(shè)之合。臣聽桑充國之父,是一個商人,而桑充國雖然名滿天下,畢竟也沒有功名,與石門戶不對,并非石的佳偶。”

    趙頊哈哈大笑,用手指著呂惠卿笑道:“卿家所見,正合朕意。奈何石這個人重情重義,桑家當初對他有收留之恩,他就念念不忘,一直把桑充國當成兄弟看待,F(xiàn)在桑家提婚在先,只怕很難服他改變主意呀。朕的意思就是想讓卿給朕推薦一個好的媒人!

    “啊?媒人?”呂惠卿怔住了,想了好一會,才道:“陛下,王丞相同意了嗎?丞相的脾氣……”

    “朕已經(jīng)提過了,以石這樣的佳婿,王丞相自然不會反對。”趙頊話然不顧事實,其實王安石也相當矛盾,站在父親的角度,他當然希望自己的愛女有一個好的歸宿,石前途無量,堪稱朝現(xiàn)在第一金龜婿,他也提不出反對的理由來。而且他心里也未必不希望石能成為自己的一個臂助的。但是另一方面,從政治現(xiàn)實來,如果石和自己一直是政敵,那么嫁在吳充家的大女兒就前車之鑒,那樣子完是害了自己的女兒。這樣的情況,王安石怎么可能不猶豫呢?不料皇帝竟然一廂情愿的認為王安石那一點點遲疑,完可以忽略不計。

    呂惠卿并不知道這些情況,想了半天,終于道:“有兩個人去做媒,或者有用。”

    “哦,快快來。”趙頊有點急不可耐了。

    “一個是三司使曾布,他和石交好,而且口才亦不錯;一個是知杭州軍州事蘇軾,他去媒,比他弟弟蘇子由要強。就是遠了一點!眳位萸涞诡H有知人之明。

    趙頊想了一下,其實他心里是希望呂惠卿毛遂自薦的,不過想想終不可能,便笑道:“就讓曾布去吧。為這事把蘇軾調(diào)回來,也太過份了,到時候御史又有得了。殿試一完,就讓曾布領(lǐng)了這樁欽差!

    ——————————————

    熙寧六年的殿試,在歷經(jīng)風(fēng)波之后,最終以白水潭學(xué)院的高材生佘中高中狀元,皇帝因為白水潭學(xué)院院貢生五十名有四十二名,親賜“英材薈萃”牌坊,另賜白水潭學(xué)院良田二十頃,所有教授每人絹三匹這樣的歡喜結(jié)局結(jié)束?梢赃@次殿試正式鞏固了白水潭學(xué)院以大宋的歷史地位,隨著白水潭學(xué)院的學(xué)生一批批成為大宋的精英,學(xué)院對大宋的影響只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加深。

    而在殿試之后,宋廷也正式公布了對熙河陣亡以及有功將士的褒賞,田烈武因為族父戰(zhàn)死,被追贈為禮賓使,朝廷錄其子侄四名,他也沾了一點光,受封為從九品的“殿侍”、“陪戎副衛(wèi)”,成為大宋朝最低一價的武官。雖然官職低微,每個月的工資只有區(qū)區(qū)四貫,外加每年春冬絹六匹,錢四貫的年終獎,但對田烈武而言,總算朝著自己的目標邁出了可憐的第一步。

    然而拋開這些不,這一年三月春風(fēng)之中的殿試與獎賞,卻似乎都帶著一點桃花的色彩。那些頭上戴著金花紅花的進士們,私下里議論紛紛的,是各種各樣關(guān)于石婚事的傳言。新科進士們出于種種原因,大部分在內(nèi)心都傾向于希望石娶桑充國的妹妹為妻,但也有不少人堅定的認為,皇帝指定的婚姻,對于大宋的前途更有利。

    實際上這件事自從悄悄的傳開之后,上到文武百官,下到市民百姓,都對“石學(xué)士”的婚姻大事充滿了興趣。官員們各有各的打算,有些人悄悄的揣測皇帝讓石與王家結(jié)親的目的,有些人暗地里評估著這件事情的后果,雖然傳中石婉拒了這樁婚事,但是大部分都認為石最終并不會為了一個女子抗拒皇命。

    碧月軒。

    秦觀和段子介這兩個莫名其妙湊到一起的人你一杯我一杯一邊喝酒,一邊聽一個女孩子唱曲子。這兩個人,秦觀基上是個窮人,段子介家里有錢一點,卻也不是喜歡亂花錢的人,何況二人身份也低微得很,自然是請不動楚云兒那樣的當家姑娘。不過話回來,沒錢的秦觀在碧月軒,比有錢的段子介,更受歡迎。

    “漠漠輕寒上樓,曉陰無奈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少游,這是你的大作吧?”段子介一邊學(xué)著一個歌女的曲子哼唱,一邊笑著對秦觀道。

    秦觀輕輕斟了一杯酒,端起來在嘴邊啜了一口,笑道:“段兄見笑了!

    “似少游這樣的才氣,愚兄自嘆不如,假以時日,必成大器!倍巫咏椴弊右粨P,自顧自的干了一杯,這幾天看到人家進士及第游街賜宴的風(fēng)光,他心里更是不好受。

    秦觀自然知道他什么心事,當下笑道:“段兄不必灰心。弟倒覺得考不上進士,也沒什么關(guān)系,在白水潭學(xué)院做個教書先生,每個月的薪水比七品官要高,還能受人敬重。以段兄的才能,這一點完不成問題。如果一心想建功立業(yè),依弟看,當今官家銳意進取,頗有光復(fù)漢唐故土之志,加上有石學(xué)士佐輔,必能成功。段兄文武才,考個武舉,如同探囊取物,到時候建功立業(yè),強過一腐儒。若二者皆不愿意,再等三年,不是大事。”

    段子介把杯子一放,長嘆了口氣,道:“少游,你可知道橫渠書院山長張載張先生的故事?”

    “我是東方人,倒沒有聽過。”

    “張先生年青時喜歡讀兵書,練劍術(shù),后來見到范仲淹大人,范大人自己文武才,為國家守邊,頗立功勞,卻勸張先生棄武學(xué)文,所以張先生才有今日之令名?梢娢闹赜谖,不僅僅是朝廷的意見,連范大人那樣的人物也是這般看法!倍巫咏閷@些故事知之甚詳。

    不料秦觀冷笑道:“弟不才,也喜歡讀兵書。漢人投筆從戎,遂有西域,今人棄武從文,昔日關(guān)中腹地,今日竟成邊塞。誰是誰非,不是一眼即明嗎?因此弟覺得,這文武之道,不可偏廢!

    段子介想不到秦觀能出這番話來,倒是吃了一驚。想了一會兒,方道:“少游見識不凡!”

    秦觀笑道:“這倒稱不上見識不凡。不過弟之所以喜歡石學(xué)士府上的那個田烈武,實在就是喜歡他這一點。他可以是一心想讀兵書,考武舉,將來邊疆立功的!

    段子介嘆道:“想不到我見識還比不上一個捕快!

    “今日之事,段兄可曾看清,朝廷四處用兵,那是因為中國對胡夷低聲下氣太久了,堂堂上國,怎么能一直受這種屈辱。石學(xué)士讓義學(xué)的孩子學(xué)弓箭,馬術(shù),又是為了什么?技藝大賽,又是為了什么?段兄在白水潭學(xué)院呆了這么久,還看不清這些事情嗎?其實我倒是很羨慕段兄文武才,我若有段兄這樣的身手,早就考武進士去了!鼻赜^分析得條條是道。

    “或許我真的應(yīng)當去考武舉,在沙場上搏個功名!倍巫咏楸磺赜^得怦然心動。

    “非止是你,那個和你打架的吳安國,同進士出身的功名都不要了,聽已經(jīng)讓他表哥找人保舉他去考武舉,想奪武狀元呢!

    段子介冷笑一聲,“是嗎?這個狀元只怕輪不到他。”他被秦觀得下定決心了。

    “哦,段兄有意去考武進士了嗎?”秦觀故意問道。

    段子介笑道:“我不是去考武進士,我是去奪武狀元。”他對自己還是相當自負的。

    “那得去找石學(xué)士,請他具保推薦才有資格!鼻赜^看來果真對武舉很有興趣,竟然把這些事打聽得一清二楚。

    “那倒不必要,在學(xué)院里找兩個有資格的老師不是難事。聽石山長要成親了,這種事情,不好去麻煩他!倍巫咏樾Φ溃麅(nèi)心是希望石娶桑梓兒的,不過無論結(jié)果怎么樣,他倒并不是很在乎。不過白水潭學(xué)院的學(xué)生對于他們的前任山長,大宋現(xiàn)在最有名的鉆石王老五終于傳出來要結(jié)婚的消息,都有長出一口氣之感。畢竟以石的身份,老不結(jié)婚,在他的學(xué)生們看來,也不象個樣子。估計等石正式成親之后,他們擔心的對象就會部轉(zhuǎn)移到桑充國身上。

    “聽是皇上賜婚,王丞相家的姐?”桑觀對于這種軼聞,一向很有興趣,他沒注意到這個話題,那個在旁邊彈曲子的歌女也不易覺察的豎起了耳朵。

    段子介笑道:“不一定吧,不定是桑山長的妹子!

    “不是皇上賜婚嗎?曾布曾大人為媒。”

    “傳聞之事太多了,還有人太皇太后想把清河郡主賜婚石山長,但是皇太后認為還有長姐未嫁,而郡主年紀太輕,這才沒有成功。又有人太皇太后讓人傳諭濮陽王,叫郡王自己找媒人去石府提親。現(xiàn)在謠言滿天飛!倍巫咏榘素砸猜犃瞬簧佟

    秦觀聽了一怔,奇道:“為什么讓濮陽王自己去提親?”有些事情,他畢竟知道得不多。

    段子介見他相問,笑道:“這個你自己去想,所以我興許就是桑姐!

    秦觀想了一下,立時猜了個八九不離十,但這等話自然不敢隨便亂,便笑道:“不管是誰,有件事情可以肯定!

    “什么事?”段子介問道。

    秦觀笑道:“那就是石學(xué)士要成親了,這總錯不了。”

    段子介拊掌笑道:“這果然是可能錯不了的。為了這件事,可以浮一太白!敝e起酒來和秦觀碰杯。

    秦觀也微笑著舉起酒來,以示慶祝,這酒尚未入口,就聽到那邊廂琵琶的聲音“錚”地劃過一道破音,顯是彈琴者心神不寧,一不心跑了調(diào)。

    秦觀秦少游是何等人物,音律上一丁點事情都逃不過他的耳朵,何況這么明顯的錯誤。他奇怪的看了那個歌女一眼,問道:“鶯兒姑娘,可是有心事?”

    那個叫鶯兒的歌女見秦觀相問,連忙斂身道歉,低聲道:“奴婢該死,請二位公子恕罪!

    秦觀笑道:“恕罪無妨,不過總得有個緣故。我和段兄聽得在理,自然不會怪你!

    “這……”鶯兒遲疑的看了兩人一眼,不敢做聲。

    段子介笑道:“鶯兒姑娘的琴技,也是碧月軒有名的,今日顯是有心事,有什么事情不妨出來,不定我們也能幫到你!

    鶯兒嘆了口氣,回道:“只怕這樁心事,二位公子也幫不了!

    秦觀和段子介對望一眼,更加好奇。秦觀心思靈轉(zhuǎn),想了一下,半開玩笑半認真的取笑道:“難不成我們在石學(xué)士的婚事,姑娘心有所感嗎?”

    他這句話得鶯兒啞然失笑:“奴家哪里敢存那個癡心妄想。二位公子相問,倒也不敢相瞞,奴家這樁心事,是為一個要好的姐妹操的!

    “要好的姐妹?”

    鶯兒苦笑一聲,嘆道:“來似我們這樣的風(fēng)塵女子,是應(yīng)當少一點癡心的。不過我這個姐姐,生來高傲,平素便是王孫公子,也未必愿意多瞧幾眼,可真要喜歡上了一個人,也就傻得什么都不顧了,也不去論對方身份高貴,并非平常之人,真真如飛蛾撲火一般,到頭來只讓我們看得心疼!

    秦觀和段子介對望一眼,她這番話雖然沒頭沒腦,但二人卻也立時便知道她的正是楚云兒了。京師無人不知碧月軒的楚云姑娘是石紅粉中的好友。石的婚事傳出來,桑梓兒還是女孩的心思,而且還未必沒有希望,家里又是千人哄萬人疼,還有一個阿旺專門陪她開解,倒掛不了幾分心事。楚云兒卻是明知沒有希望,但心中卻也沒辦法不去在乎,真正愁腸百轉(zhuǎn),整個人都消瘦了一圈。她平時和碧月軒的女孩子相處極好,是在姐妹中人緣很好的人,因此這些女孩子看到她這個樣子,心里也不是滋味。

    段子介對歌女們的心思也不太了解,雖然他不曾刻意的歧視這些女孩子,但是在他心里,根就沒有想過這些歌女們也有自己的愛憎,這是那時候許多男子最常見的心態(tài),因此聽鶯兒來,一來理解不了,二來也沒覺得是個事情。秦觀卻是心思細膩的人,對女孩子的心事知道得多一點,聽到鶯兒忍不住在這里打抱不平,他就更可以想見楚云兒的苦楚了。

    這時候他也有點尷尬,須知方才他還在這里和段子介舉酒慶祝呢,哪里又知道幾家歡樂幾家愁,有人卻要為此事痛不欲生?當下也只能勉強擠出一絲笑容,道:“這等事情,皆是命里定數(shù),也沒有辦法強求。姑娘回頭好好安慰一下你那位姐姐吧。”

    鶯兒聽他這么,又斂身一禮,道:“多謝公子關(guān)心!被氐阶簧希匦抡{(diào)了一下琴弦,起了個調(diào),嬌聲唱道:“……春風(fēng)十里柔情,怎奈何、歡娛漸隨流水。素弦聲斷,翠綃香減,那堪片片飛花弄晚。蒙蒙殘雨籠晴,正銷凝,黃鸝又啼數(shù)聲……”

    這是秦觀一首新詞,當時寫來,秦觀來也沒什么感情,然而此時此刻,見那位鶯兒姑娘柳眉微鎖,眼中晶瑩,卻又是另一種感覺了。

    有人為不能嫁給石而傷心,有人為石要結(jié)婚了而舉杯,也有更多的人為此交頭接耳,議論紛紛……但誰也不曾想過,這件事在王家引起了軒然大波。

    不同于王安石的猶豫,王雱對這樁婚事,強烈的反對著。而王旁以及兩位叔父王安禮、王安國,卻是表示支持。王倩雖然受到寵愛,可悲的卻是在這種場合,幾乎沒有她話的份兒——盡管這涉及到她的終身幸福,而王夫人則是一個標準的家庭主婦,她完無條件的支持丈夫的決定,不愿意在這些事情上讓夫君為難。

    王旁因為在家里受的寵愛遠不如哥哥王雱,而自己才學(xué)也不及王雱,所以一向不敢頂撞王雱,只聽到王雱厲聲道:“父親,這種事情,如何做得?你想讓妹妹重蹈姐姐的覆轍嗎?”

    王安石自顧自的沉吟不語,用手指不斷的敲擊桌面,顯得心里猶豫得厲害。沒有一個父親不希望自己的女兒幸福,特別王安石這樣非常護犢的人。

    王旁心翼翼的輕聲道:“大哥,石真的有那么差嗎?”

    王雱冷笑道:“你以為他有多好?我知道你們都是貪圖他以后的前途無量,妹子有個好依靠。可你們想過沒有?石現(xiàn)在就推三阻四,顯得很不樂意,妹子過去,能有好日子過嗎?再石對新法是什么態(tài)度,父親難道你看不見嗎?你讓妹子過去何以自處?”

    王旁嘟噥道:“這是皇上欽賜婚事,要推辭也難。況且依我看,妹子和石才學(xué)相當,門當戶對,如果兩家聯(lián)姻,石能夠幫助父親,大家伙齊心協(xié)力,也是一樁美事!

    “原來你們打的這個主意?”王雱悖然大怒,“咳……咳……”他一時氣急攻心,連忙用手絹捂住嘴巴,停了好一會,等氣息平靜,這才繼續(xù)道:“我看你們打錯主意了,吳充不曾改變主意,石如何能改變主意?父親決意變法,便肯定會招天下人的責難,只有堅持下去,等到云開霧散,事成功競,才會得到理解。怎么可以這么天真?”

    “依我看,父親和石的分歧沒有想像的那么大。我讀過石的書,父親要法先王之意,不能拘泥于先王之形,這樣才有變法圖強,石實際也是這么的。只不過提法不同,父親是‘新法’、‘變法’,石是‘復(fù)興’、‘法古’,表面上不同,實際上的是一回事。父親,只要增加民財,那么不增賦而財用足是可以的,石在給皇上的奏章中也過類似的話。父親,言利只要便民,合乎仁者之義,這一點石也是大加鼓吹的,他孔子的‘仁’的核心,就是愛民利民……況且對于新法,石也不見得就是一味的反對,要求罷廢,而只是要改良。這石和那些舊黨的臣子,還是不同的吧?”王旁完之后,臉上微紅,長出一口氣。顯然這是憋在心中好久,而一直不敢出來的話。

    王安石和王雱驚訝的看著王旁,顯然沒有想到他能有這般有條理的分析事情的能力。而且一字一句,也未嘗沒有道理。

    王雱皺了皺眉毛,語氣溫和幾分,嘆道:“弟弟,你的話雖然未必沒有道理。但是有些事情,你還是不懂。現(xiàn)在父親與舊黨,是各自箭在弦上,不能不發(fā)。我們?nèi)绻瞬剑詈蟮慕Y(jié)果就是前功盡棄。石就算和舊黨不同,但是馮京在朝、司馬光在野,是舊黨兩面旗幟,石與馮京、司馬光、韓琦遙相呼應(yīng),肘掣新法,他也不可能退步了。他如果退步,那是拿自己的功名前程開玩笑。人心如此,你懂得太少了。”

    在王雱心中,雖然同意石和舊黨確有不同之處,但是他卻從未想過反省新法的缺點。他的態(tài)度,還是希望石能夠“反省”,投到他們這邊來。如果不能,就覺得沒有可能妥協(xié)。王雱如此,王安石又何嘗不是如此?站在他們的角度,是堅信變法不能退步的,退步會導(dǎo)致前功盡棄這樣巨大的風(fēng)險,這是他們無論如何不能承受的。

    王旁對于政治斗爭懂的的確比較少,他怯怯的問道:“為何不試一下呢?依石的為人,我覺得妹子嫁過去,絕不會受什么委屈。何況石家也沒有公婆,沒有許多親戚。二姐嫁給石,就是有了一絲機會吧?如果有石相助,對于新法來,不是要好得多嗎?”

    王安石沉默不語,王雱卻又氣又急,厲聲喝道:“你到底是不是被鬼迷了心竅,告訴你那根不可能!最后不過是妹子白白受苦,誤了妹子的終身。更何況如果石拒婚,我們王家顏面何在?父親,這樁婚事,你萬萬不可以答應(yīng)!

    ……

    王安石與王雱并不知道,在他們還在為這件事情困擾的時候,欽命婚的三司使曾布,已經(jīng)領(lǐng)了旨意,跨出東華門,預(yù)備去石府正式提親。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fēng)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ǖ馁N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xué)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luò)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桦甸市| 城口县| 思茅市| 开封市| 磐安县| 桓仁| 朝阳区| 康平县| 丹凤县| 晋江市| 元江| 三穗县| 应城市| 和顺县| 昭苏县| 东方市| 怀仁县| 平昌县| 永清县| 沁阳市| 同心县| 巴南区| 汾西县| 清新县| 台安县| 原阳县| 美姑县| 苏尼特左旗| 南木林县| 杭锦旗| 道真| 红安县| 开远市| 西宁市| 兰西县| 夏津县| 长葛市| 桃源县| 即墨市| 长葛市| 吉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