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新宋 新宋 - 正文之前 第十六節(jié) 十字(四)

作者/阿越 看小說文學(xué)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xué)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第十六節(jié)十字(四)

    趙頊三天之內(nèi)所下的詔令,的確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至少前往汴京的流民,已經(jīng)不再增加了,各地災(zāi)民,在官府三分勸導(dǎo)七分威逼之下,不得已苦苦的死守鄉(xiāng)土,等待官府的救濟。人類的生命力愈是卑賤便愈是頑強,黃河以北眾多的災(zāi)民們,每天僅僅靠著一碗粥度日,頑強的延續(xù)著自己的生命。

    而在汴京,桑充國終于可以略略松一口氣了,組建忠銳軍的消息公布之后,各個募兵處排起了長隊,每個招募入伍的士兵,都會在額頭刺上“忠銳”二字,與此同時,也意味著他們可以用教閱廂兵(注1)那每月三百到五百文的俸祿,勉強養(yǎng)活家人。

    然而這并不能從根上解決問題,消除掉饑民暴動的隱患,不過是使政府今后背負更沉重的財重負擔(dān)而已。饑民始終存在,不過存在的是一群失去了有組織性暴動能力的饑民。

    大宋熙寧七年六月二十五日,崇政殿。

    王安石、韓絳、馮京、王珪、吳充、曾布、蔡確、呂惠卿,以及諸翰林學(xué)士、知制誥,默默的傳閱著一份奏章。皇帝趙頊高高的坐在龍椅上,眼窩深陷,用憂郁的目光望著他的臣子們。待到最后一個人看完,趙頊這才開口問王安石:“丞相以為石所奏諸事,是否可行?”

    眾人的目光刷的集中在王安石身上,所有的人都知道,五天前皇帝幾乎是盡罷新法,王安石的政治生命在那時候,便已經(jīng)結(jié)束了。皇帝頂住巨大的壓力,把王安石留到現(xiàn)在,也許不過是念及到君臣相知之情罷了。

    但是皇帝的態(tài)度也頗值玩味,無論是韓絳、呂惠卿、曾布、蔡確等人連章累牘分析明新法與這次災(zāi)情無關(guān),請求趙頊堅定意志,繼續(xù)推行新法;還是一些舊黨大臣趁勝追擊請求皇帝罷免王安石,斥呂惠卿、蔡確,召回文彥博、司馬光、范純?nèi)实热耍悔w頊都不置可否,只用朱批寫上“已閱”二字,照樣發(fā)回。

    也許王安石還有翻盤的機會?這也是不少人心中的疑惑。

    “陛下,石條奏諸事,事事牽涉過多,臣實在不知道后果會是好還是壞。”王安石坦然答道,頓了一會,又補充道:“不過臣認為,或者可以試試。”

    趙頊沉默良久,轉(zhuǎn)過臉來,對眾人問道:“眾卿的意見呢?”

    韓絳想了一會,出列道:“陛下,石所救災(zāi)諸法,第一條是他在杭州的故伎,用茶、鹽、酒以及香料等奢華之物的專賣權(quán)為餌,引誘南方商人運糧入黃河以北諸路,平價賣給官府常平倉。這樣做來也沒什么不妥,朝廷以前為了充實西北軍糧,也用過這個法子。但是這次受災(zāi)面積太廣,商人運糧往災(zāi)區(qū),只怕都會挑近的地方運,結(jié)果可能不盡如人意。”

    韓絳話音剛落,便見蘇頌出列朗聲道:“陛下,韓丞相所慮雖是,但卻并非沒有辦法解決,只需按就近之原則,規(guī)定某路商人,只能運往某路,便差可解決了。何況往災(zāi)區(qū)運糧,石也始終必須以朝廷為主,商人私人運糧,不過是彌補官府運糧能力之不足。微臣以為,這一條,實是可行的。朝廷過去又實行過,頗有成效,一切駕輕就熟,事情也不煩苛。”

    趙頊想了一會,點頭贊許道:“蘇卿得不錯,如此來,這一條朕亦以為可行。”

    韓絳見皇帝表態(tài),便不爭論,心里對蘇頌雖然不滿,卻不便公然發(fā)作,只得隱忍不發(fā)。蔡確見韓絳不再作聲,便接過話頭道:“第一條猶可,第二條,詔令災(zāi)區(qū)各路州縣,若百姓受災(zāi)逃亡,其田地暫由官府看管,若災(zāi)后歸鄉(xiāng),則賜還田地,若再無音訊,則充為公田。這一條雖然在理,但是只怕事情煩苛,流弊轉(zhuǎn)多,吏乘機敲詐牟利,為愛民,反而害民。”

    他這話出來,別人猶可,呂惠卿心里立時就暗罵蔡確無恥。蔡確對石這一條提出異議,擺明了是討好家在河北的大臣,特別是韓絳,不過呂惠卿同樣不愿意在這時刻得罪韓絳,便緊閉雙唇,不表意見。

    他不話,卻自有人話,又是蘇頌出來質(zhì)疑:“陛下,蔡中丞此言差矣,鄉(xiāng)土自有冊薄,誰家產(chǎn)業(yè)為何記載甚詳,這等事有何煩苛可言?何況縱有吏乘機敲詐百姓,也好過那土地部被豪門大族兼并了。”

    呂惠卿實在不明白蘇頌為何如此活躍,竟是不惜得罪韓絳、蔡確。他哪里知道蘇頌的心思!蘇頌既然知道自己得罪王安石,那么新黨遲早要對付自己,此時不趁機倒向石,結(jié)援自固,更待何時?得罪王安石也是得罪,加上一個韓絳、蔡確,又有什么了不起?

    石與李丁文商議之后用快馬密急送達趙頊御幾之前的這份奏章,一方面是高麗使者抵達杭州,請皇帝決定何時讓他入京;更重要的一方面自然是再次陳敘救災(zāi)之策十余條。這十余條對策,包括開放礦山,由政府出賣許可證,讓富民召募災(zāi)民入山挖鐵、錫、煤礦等礦產(chǎn);凡商民獻粟一萬石以上給災(zāi)區(qū)州縣,即由太常寺頒授“皇宋仁愛勛章”,佩此勛章者,見三品以下官員,可以不必參拜,子孫參加科舉考試,視同官宦出身等等充滿了爭議的措施。

    這種種措施,若在平時提出來,立時就能掀起軒然大波,而皇帝也絕對不可能加以考慮,因此石臨去杭州之前,雖然獻有救災(zāi)數(shù)策,但一來不夠系統(tǒng)周詳,二來便是因為種種手段,實在讓趙頊難以放心,所以趙頊一直壓住不提,但是事情的發(fā)展,卻漸漸迫使趙頊不能不考慮一些可能存在風(fēng)險隱患的手段了。此時石與幕僚們商議的救災(zāi)之策送到趙頊手中,正是恰到好處之時,趙頊也沒有多做猶豫,就召見高級官員,對此進行廷議。

    然而石的許多主張,卻不可避免的要觸犯到一些人的利益。每個有資格來議論這份奏章的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算盤。

    呂惠卿在心里盤算許久,皇帝的意思,已經(jīng)漸漸明了,那是傾向于接受石的方法了;王安石雖然不再能讓皇帝言聽計眾,但是他的態(tài)度,依然頗為重要,只要王安石還在汴京一日,呂惠卿就會充分考慮王安石的態(tài)度。而從王安石短短幾句話之中,呂惠卿也可以感覺到王安石實際上也是傾向于接受的……

    “我應(yīng)當表明意見了!”呂惠卿心中立即做了決定。

    “陛下!臣觀石之策,其實是幾個方面入手來救災(zāi)。其一,保持運輸?shù)耐〞常辜Z食能夠源源不斷的運往災(zāi)區(qū);圍繞這個方面,除了朝廷的轉(zhuǎn)運之外,石的方法一是鼓勵商糧進入災(zāi)區(qū),以減輕朝廷沉重的運輸負擔(dān),為此朝廷要付出的代價,是所謂的‘勛章’,這便相當于古時的入粟買爵,歷代以來,都是行之有效的辦法。觀石所,勛章一物,更傾向于一種榮譽,與朝廷表彰的牌坊作用相差無幾,臣以為雖然古今所無,卻也是可行的……”

    呂惠卿到這兒,頓了一頓,見趙頊微微點頭,方繼續(xù)道:“……以上是誘之以名,二則是用鹽、茶、香科等物的專賣權(quán)為餌,這是誘之以利,如此數(shù)管齊下,只要能夠保證有足夠的糧食進入災(zāi)區(qū),糧價就能保持平穩(wěn),民心便可安定,這的確救災(zāi)之良策。”

    趙頊和王安石聽得頻頻點頭,眾人心中都知道呂惠卿與石常有不和,這時候見呂惠卿來,竟然是極力支持石的主張,而條條闡述,倒似得比石的奏章還要簡單明晰,不由盡皆詫異。

    “石救災(zāi)之策,其二是引誘、迫使受災(zāi)諸路豪強,主動拿出家中的藏糧。臣敢斷言,受災(zāi)諸路,絕非沒有糧食,而是許多富家大族,家中有糧,卻不愿賣出,他們是想趁機大發(fā)國難財!”

    呂惠卿此言一出,許多河北出身的官員,臉色立時變黑,便連皇帝的臉色,也難看起來,只有王安石、蔡確等人微微點頭。呂惠卿卻毫不在意,繼續(xù)朗聲道:“石的辦法,一是保護災(zāi)民的田地免遭兼并,盡量讓一些富豪之族無利可圖,而朝廷、南方商人的糧食又源原不斷的運進災(zāi)區(qū),這樣他們高價賣糧的企圖,也立時破滅。這時候朝廷再開放礦山之利,自古以來,礦山之利最厚,朝廷許可富民用錢糧購買礦山五年或十年的開發(fā)權(quán),各地富民,豈能有不心動之理?如此一來朝廷不權(quán)立時可以得到一筆巨款與糧食,而一些災(zāi)民更可以借此謀食,避免私自聚嘯山林,若用此策,想來那些富豪之家,也是樂意的。”呂惠卿到這里,心中不由一凜,他這才發(fā)覺,石的建議,表面上充滿了爭議,但在利益上,卻幾乎誰也沒有得罪!河北的大地主大富豪們,從這礦山之利中,不知道能得多少好處,難怪沒有人反對這一條。

    趙頊聽呂惠卿完,不由站起身來,背著手走了幾步,問道:“礦山一事,朕以為頗為可慮,一是怕奸民私鑄錢幣,二是防日后有人借此機會,聚集流民,圖謀不軌,這是不可不防的。”

    呂惠卿上前一步,道:“陛下,人不可因噎廢食。黃巢可不曾開得礦山,要使四海晏平,還是要使百姓安居樂業(yè)。何況五年、十年之后,若國家無事,再收回也不遲,一時權(quán)宜之策,不必立為永久之制。”

    崇政殿廷議五天之后,趙頊再次頒布詔令救災(zāi),石的主張幾乎被部采納,大宋終于開始真正動員起龐大的國家機器,來對付這場建國以來最大的自然災(zāi)害。然而諷刺的是,就在這一天下午,詔令剛剛發(fā)出不到一個時辰,從開封以北,大宋境內(nèi)各路州府,幾乎都下起了傾盤大雨!

    在汴京城西南的白水潭學(xué)院,數(shù)萬名師生不由自主的撲進雨中,歡呼雀躍,桑充國、程顥、晏幾道、王旁,甚至于邵雍、程頤,都忍不住隨著學(xué)生們走進雨中,張開手掌,捧著珍珠般的雨水,激動得熱淚滿眶!那些還沒有離開的災(zāi)民們默默地仰起臉,任雨水打在干枯的臉上,水溝縱橫,分不清是淚水還是雨水。這場該死的旱災(zāi),終于要過去了!

    類似的場景,從南薰門到新封丘門,從萬勝門到新宋門,從開封到河北,無數(shù)的人們在苦苦掙扎數(shù)月乃至于一年之后,終于看到了希望!

    然而在禁中政事堂,中書的官員們卻一個個面面相覷!他們根不知道自己是應(yīng)當喜悅還是要詛咒——人人都盼望著下雨,但是這場雨卻不應(yīng)當是在今天到來!

    王安石走到院中,院中的大槐樹被雨水打得沙沙作響,他伸手把給自己打傘的下人推開,讓憑雨水淋在自己身上,良久才搖搖頭,苦笑道:“天意!真是天意!”

    呂惠卿輕輕跟了過來,心里卻忍不住一陣竊喜,臉上卻木然無語,半晌方咬著牙道:“天命不足畏!巧合罷了,何曾有什么天意!丞相不必介意。”

    王安石轉(zhuǎn)過臉來,犀利的目光在呂惠卿臉上停留良久,見呂惠卿眼中閃爍的,盡是真誠與信任的光芒,王安石的眼神終于黯淡,伸出手來輕輕拍了拍呂惠卿的肩膀,溫聲道:“吉甫當自勉之!”

    與此同時,趙頊站在集英殿的正門外,喃喃道:“真的是天意嗎?!”

    侍立身后的韓絳與馮京、王珪面面相覷,不敢作聲,孫固微微冷笑,接過話茬道:“也許真的是天意!”

    趙頊轉(zhuǎn)過頭來冷冷的望了孫固一眼,孫固卻昂然不懼,良久,趙頊嘆了口氣,道:“十日不雨,斬臣于宣德門外!十日不雨,斬臣于宣德門外!”

    蘇頌故意長嘆了一口氣,輕聲道:“從六月二十日詔罷新法至今日,整整十日!”他的話音雖輕,卻是輕輕的捅破了那層窗戶紙,韓絳狠狠的瞪了他一眼,再看馮京與王珪,二人竟是裝得一臉的木然,他在心底嘆了口氣,知道王安石的相位,已經(jīng)被老天爺推了最后一把!

    河州踏白城。

    天降大雨。

    王韶披著鎧甲,騎在一匹白馬上,鐵青著臉望著雨中的踏白城。數(shù)日前,成功切斷瑪爾戩的退路之后,果然不出王韶所料,在攻河州城時被震天雷、霹靂投彈炸得損失慘重的瑪爾戩軍,知道自己的退路被切斷之后,立即撤了河州之圍,退守踏白城。不料王韶早已料到瑪爾戩必然退保踏白城,早就率軍繞到城后,出其不意,突擊瑪爾戩大營,焚帳八十,斬首七千余級,把羌人殺得膽戰(zhàn)心驚。瑪爾戩無可奈何之下,只得率領(lǐng)殘軍龜縮進踏白城中。王韶與李憲親率兩萬宋軍,會同趕來的河州守軍,把踏白城圍了個水泄不通。

    “幾個月前,景大人就是戰(zhàn)死在踏白城!”騎馬跟在王韶身后的河州尉悲憤的道。

    “阿彌陀佛!”騎在一匹白馬之上,身披袈沙的智圓禪師低聲念道。

    王韶轉(zhuǎn)頭臉來,與他對視一眼,默默無言。那些普通的將領(lǐng),是不會明白他心中的想法的,“這一戰(zhàn)的勝利,能與以前一樣幫得了王丞相嗎?”王韶用目光詢問智圓。

    仿佛看懂了王韶眼中詢問的內(nèi)容,智圓微微點頭,沉聲道:“無論如何,這是熙河地區(qū)的最后一戰(zhàn)!”

    王韶收回目光,環(huán)視左右,見手下將領(lǐng)盡皆躍躍欲試,李憲卻勒馬停一邊,目光遠遠的望著踏白城,他心中一凜,撥出寶劍,厲聲喝道:“攻城!”

    “攻城——”

    “攻城——”

    隨著傳令兵的號令,數(shù)十架拋石器把石塊撲天蓋地的砸進就低矮的踏白城,沖車與云梯已運到陣前,作勢欲發(fā)——就在此時,一面白旗從城墻中豎起……

    “瑪爾戩投降了!”

    “瑪爾戩投降了!”士兵們傳出陣陣歡呼。

    王韶與李憲對視一眼,雖然瑪爾戩的覆亡已經(jīng)注定,但二人都沒有想到最后的勝利竟然來得如此輕松,兵不血刃,便徹底平定了瑪爾戩之亂。王韶遠遠望著緩緩打開的踏白城城門,見到幾十個白衣白旗的人從城中走出之后,終于不易覺察的吁了口氣。智圓輕輕念了一聲佛號,目光若有所思的投向東方……

    汴京大內(nèi),御書房。

    趙頊的目光在那幅巨大的天下郡縣圖上停留良久,沙著嗓子道:“丞相,當朕還在藩邸之時,便時常聽你的大名!那個時候我常想,你就是朕的魏征、諸葛亮,得丞相相助,朕終于有一天,能成就唐太宗也比不了的事業(yè)!”他的目光從河套地區(qū),移到了幽燕,熱切的光芒一閃而熄。

    王安石靜靜的侍立在一旁,低聲道:“臣有負……”

    趙頊揮揮了手,苦笑道:“丞相不必有自責(zé)之語。桑充國得有理,當日愛丞相亦切,今日責(zé)丞相亦過。朕即位已經(jīng)七年,國家的財政較之仁宗時、先帝時,都要好得多了,無論如何,這是不爭的事實。這是丞相的功勞!”

    “陛下!”

    “丞相一意求去,朕慰留不得。只是丞相雖去,但變法卻決不能中道而廢了,繼丞相之位的人選,不知丞相以為何人最當?”趙頊終于委婉的接受了王安石的辭呈,他們兩個人這時候并不知道王韶的勝利,但是既便知道了,事情也未必會有任何改變。

    王安石如釋重負的舒了一口氣,拜謝道:“謝陛下圣恩。”

    趙頊走到王安石跟前,竟是親自彎腰扶起,溫聲道:“丞相快快平身。”

    王安石站起身來,沉吟良久,方道:“韓絳、呂惠卿,當可不負陛下之望。”

    趙頊低頭思忖一會,道:“韓、呂二人,的確可以不變新法之意,呂惠卿既有才干,又識大體,不記私怨,事事以國事為先,猶是難得的人材,只是得罪的人太多,且資歷終是淺了,只恐有駭物議。”

    王安石略有不解的望了趙頊一眼,道:“當初陛下用臣之時,臣之資歷,亦遠不及韓琦、富弼、文彥博。”

    趙頊背著手,微踱兩步,又道:“丞相所言是,那么蔡確此人如何?”

    “蔡確亦是人材,只是略嫌急躁了,且不如呂惠卿能容人。”

    趙頊點點頭,又問:“曾布呢?”

    “材有不足。”

    趙頊轉(zhuǎn)過身來,冷不防問道:“石呢?”

    王安石不由一怔,這才明白原來皇帝竟然是想要石入政事堂!他想了一會,終是搖了搖頭,道:“陛下,石的才華,只和呂惠卿差相仿佛,但是若論遠見識,臣也自愧不如。是宰相之材,的確當之無愧,只是畢竟年紀太輕,資歷太淺!這個人,陛下不如給子孫留著用吧。”

    “朕以為石年紀雖然輕,但是頗為老成,似乎可以補此不足。”

    王安石默然良久,緩緩道:“陛下若一定想用,臣也不會堅持己見。不過若以臣之愚見,則以為讓石在地方做六年地方官,再回朝廷擇一部寺做三年主官,然后再做兩年翰林學(xué)士,十一年之后,此人便是宰相的不二人選。少年驟貴,升遷太速,有時候并非好事。”

    趙頊微微點頭,良久,才道:“容朕三思。”

    熙寧七年七月,為相五年的王安石,終于被皇帝批準了辭呈,但是皇帝也并沒有許可他致仕,而是讓他以“觀文殿大學(xué)士、行吏部尚書、位特進、上柱國、太原郡開國公”的身份,知江寧府事。

    雖然王安石的罷相是舊黨們孜孜以求的,但是這件事情卻不值得他們多么高興,因為僅僅在一日之后,皇帝即任命韓絳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昭文館大學(xué)士、監(jiān)修國史,以呂惠卿為翰林學(xué)士,幾天之后,又進為參知政事,以此向他的臣民們宣告,他變法的決心,并沒有改變!

    然而趙頊與王安石都沒有意識到,三司使曾布與御史中丞蔡確,是不可能承認呂惠卿的權(quán)威的,而舊黨中人,痛恨呂惠卿更甚于痛恨王安石,這項任命對于汴京復(fù)雜的政治局勢而言,毫無緩和之用。

    ————————————————

    “你什么?!”王雱不知從哪里來的力氣,猛地從床上坐了起來,死死的抓住謝景溫,厲聲道:“父親找蘇子由替妹子向桑家提親?”

    謝景溫被王雱嚇了一跳,王安石罷相的消息,也不過讓王雱稍微咳了兩下,淡淡的了一句:“退一邊看看,也未必是壞事。”便罷了。他妹妹的親事,竟然把他緊張成這樣。謝景溫連忙溫聲道:“元澤,你先不要激動。”一邊輕輕掰開王雱的雙手,扶他慢慢躺下,這才繼續(xù)道:“平心而論,這是一樁好婚事。”

    “好婚事?!”王雱冷笑道,“不行!桑家是商人之家,桑充國的父親還是個商人,女兒嫁給石,那已經(jīng)是石不長眼,兒子還想娶宰相之女?桑家之貴,便是王侯之家,也不過如此了,哪有這等便宜事?”

    謝景溫笑道:“元澤,你想偏了。桑充國也是個讀書人,白水潭學(xué)院的山長,《汴京新聞》的社長,眼下大宋也就是他能配得上令妹了,相公的眼光,你我皆不及呀。”

    “父親那是鬼迷心竅,要不然不會推薦福建子進政事堂。”王雱卻一點也不賣賬。

    謝景溫微微搖頭,笑道:“元澤,這次福建子進政事堂,可以是得意忘形。他兩個兄弟神氣得尾巴都翹上天了,那個陳元鳳也人模狗樣的,嘿嘿……若依我的淺見,福建子是一屁股坐上了火坑而不自知。”

    王雱輕咳幾聲,不解的望著謝景溫,道:“如今父親罷相,政事堂韓、馮、王三人,論舌辯機智,引經(jīng)據(jù)典,都不如福建子,加上皇上信任,怎么是坐上了火坑?”

    “元澤,你是沒有見到曾布和蔡確的神態(tài)。”謝景溫冷笑道,“如今一相三參,韓、馮、王哪個心里會服福建子?相公在位之時,這幾位對相公還有幾分敬畏,韓絳與相爺交好,馮京與相公是同年進士,王珪靠的就是資歷老,也畢竟要服于相公的盛名,可福建子又憑什么讓他們服氣?”

    王雱垂首想了一下,也不禁笑道:“倒是有理。福建子這一進政事堂,等于是把天下的怨望聚于一身,我倒要看看他怎么去長袖善舞。哈哈……”

    謝景溫也陪著干笑幾聲,這才道:“所以,相公雖然罷相,但是未必卻沒有復(fù)出的機會,只要元澤你養(yǎng)好身體,幫助相公振作起精神來。元澤你沒有看報紙,不知道端詳,這次桑充國可很是為相公了公道話,反倒是《新義報》的人,自你病后,便尸餐素位,不知所謂,相公馬上要去金陵,呂惠卿必然在《新義報》安插自己的人,日后是很難指望得上了。”

    王雱已猜到謝景溫要什么了,他心中不喜,便皺了眉,冷冷的問道:“你的意思是?”

    謝景溫得得意,然沒有注意王雱的神態(tài),見他相問,立刻不假思索的嘻笑道:“現(xiàn)在籠絡(luò)住桑充國,日后必是一大助力!”

    王雱臉色來難看,他盯著謝景溫,冷冰冰的道:“你的意思,是把我妹子當工具?”

    謝景溫這才發(fā)覺王雱?wù)Z氣不對,忙不迭的解釋:“元澤,你別誤會,我沒有那個意思。”

    王雱狠狠的盯了謝景溫幾眼,寒聲道:“我們王家,不需要女人做工具!我父親也不會有那種想法。”

    “是,是。”謝景溫陪著笑臉答應(yīng)著,心里卻不怎么相信。

    與謝景溫有著類似想法的人,不在少數(shù)。

    呂府的夜晚,燈火通明,笙歌不絕。呂惠卿身穿上好的湖絲道袍,與鄧綰、陳元鳳等幾個親信圍坐在后院水上涼亭中,每人面前,都放著一只口大底深、黑色潤澤的兔毫盞。呂惠卿將御賜的龍鳳茶團輕輕的碾成細末,然后取一點香料,一道放入盞中。這龍風(fēng)茶團,在茶芽采回后,要先浸泡水中,挑選勻整芽葉進行蒸青,蒸后又用冷水清洗,然后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去汁后放在瓦盆內(nèi)兌水研細,再放入龍鳳模壓餅、烘干,前后經(jīng)六道工藝方能制成,又是皇帝珍品,非巨宦顯貴之家,絕對用不上的。因此陳元鳳等人,都是瞪大了雙眼,來欣賞呂惠卿的茶藝。

    呂惠卿略一伸手,旁邊侍立的侍女連忙將一個的銅壺遞過來,呂惠卿接過銅壺,微挽長袖,站起身來,向盞內(nèi)倒入少量沸水,將茶末與香料調(diào)勻。一陣濃洌的茶香頓時撲鼻而來,陳元鳳與鄧綰都不禁閉目深吸一口,贊嘆的點了點頭。這才睜開眼睛,欣賞分茶藝術(shù)的最高潮,只見呂惠卿左手執(zhí)壺,右手拿著一個似勺的茶籠,一邊量茶注水,一邊用茶籠擊拂,茶葉的泡沫隨之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顏色和起伏,呂惠卿一面變動手法,那湯紋水脈時而如花草,時而如飛禽,時而似走獸,時而類游魚……所有幻象須臾即滅,卻又層出不窮,當真是如夢如幻,如詩如畫!

    陳元鳳等人不禁大聲擊掌叫好。當時人們上至天子,下至販夫走卒,無不喜歡斗茶,也就是分茶。呂惠卿就是其中的高手,但是因為皇帝趙頊對這種犬馬聲色之事,總是刻意避而遠之,因此呂惠卿也極少人前賣弄。今日之事,可以難得一見。

    呂惠卿見眾人叫好,微微一笑,淡淡的道:“天下之事,理歸于一。人生與斗茶,也是一樣的,當真是如夢如幻,一個繁華去了,另一個繁華來了,替代無窮,大家所斗的,所爭的,便是那片刻繁華時間的長短。”

    陳元鳳與鄧綰不由一怔,不料呂惠卿在此志得意滿之時,竟然發(fā)出如此感嘆。

    呂惠卿一面輕輕擊拂茶水,一面又嘆道:“你看這幻象,若以這茶比作人事,那么它們當以為是久了,可在我們看來,卻不過一瞬之間,停得再久,也是一瞬,停得再短,也不過一瞬,以茶及人,真感覺一切爭斗,毫無意義。”

    陳元鳳笑道:“老師志節(jié)清高,非我等俗人能及。”

    呂惠卿微微搖頭,對陳元鳳道:“聽王相公想把女許給桑充國?”

    “應(yīng)當不會錯了,是蘇子由親自媒。”陳元鳳笑道。

    “蘇子由是四川人,桑家也是四川遷來了,蘇氏兄弟在蜀人中威望極高,王相公倒會選人。”呂惠卿漫不經(jīng)意的笑道,“桑家答應(yīng)了沒有?”

    陳元鳳略還嫉恨的道:“桑家不過一個商人之家,宰相家下嫁,哪里便有拒絕的道理?桑俞楚滿口答應(yīng)了,雙方已經(jīng)訂下婚約了。”

    “哦?”呂惠卿手下一點也不停頓,一邊擊拂一邊思量,過了一會,笑道:“如此來,桑充國也并非僅僅是一個書生這么簡單呀!”

    陳元鳳冷笑道:“桑充國無可無不可,是程顥極力勸他答應(yīng)。何況他父親既已應(yīng)允,婚姻大事,雙親尚在,又豈容自己作主?”

    呂惠卿微微抬頭,望了陳元鳳一眼,應(yīng)道:“原來如此,程顥這個老狐貍。”頓了一會,又笑道:“如此來,桑家不經(jīng)意間,就成為了大宋最顯赫的家族之一了。我的老師,可不簡單呀!”

    陳元鳳眼皮一跳,心翼翼的問道:“老師是,王安石是結(jié)桑充國為援?”

    “白水潭學(xué)院,《汴京新聞》,魏國公韓琦的義女,姑爺石,桑家的財力,再加上王相公的女婿,桑家的力量,不知不覺,幾乎可以與河北韓家比肩了。韓家為朝巨族,靠的是什么?一是人材輩出,二是門生故吏,桑家遲早會走到這一步的。”呂惠卿放下茶籠,背著雙手,輕踱到?jīng)鐾み吷希湫Φ溃骸拔业睦蠋熓呛ε铝T相之后,有什么不測,預(yù)先埋下一隊伏兵呀。”

    鄧綰湊上來,笑道:“我看不足為懼。”

    呂惠卿不屑的看了他一眼,轉(zhuǎn)過身,對陳元鳳道:“我也需要一些人材了。《新義報》一定要由自己人控制,履善你也要到地方上去,再積累點資歷。”

    “多謝老師栽培!”陳元鳳喜出望外。

    呂惠卿輕輕拍了拍陳元鳳的肩膀,語重心長的道:“記住做官要清正,有了官聲,回來便可以進御史臺。”

    “學(xué)生謹記老師教誨。”

    呂惠卿望了一眼熱切的鄧綰一眼,心里冷笑一聲,臉上卻溫和的笑道:“鄧公子也可以趁此機會在地方謀一優(yōu)差。”

    “多謝相公。”鄧綰諂笑道。

    一聲“相公”,把呂惠卿捧得身心飄然,渾身舒泰無比,為了這一聲稱呼,他奮斗了多久呀!“如今河北各路救災(zāi),一切有條不紊,正是建立政績的好時機,所以履善與鄧公子,都會派到河北去。我會挑兩個有礦山的州縣。”他看似不經(jīng)意的出這句話,陳元鳳還不知道深淺,鄧綰卻不禁大喜,如今朝廷出賣礦山開發(fā)權(quán),在有礦山的地方做守令官長,不動聲色之中,發(fā)財致富,如探囊取物。他卻不知道,呂惠卿自己也想買一個礦山,下面有幾個親信,自然方便得多。

    在給女兒定下這樁出乎許多人意料的婚事之后,王安石立即替王雱告了病,一家人乘船靜悄悄的離開生活了五年的汴京,前往江寧任上。至于為什么王安石要把女兒許給桑充國,盡管外人有許多的議論,但是王安石心中的想法,卻已經(jīng)沒有人知道。兩個當事人平靜的接受了這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典型中國古代婚姻,甚至連相親這一道程序都省掉了。

    就在王安石離開汴京三天之后,也就是熙寧七年八月十九日,李憲押解瑪爾戩回到汴京城,樞密使吳充奉詔迎出西城外十里,趙頊喜出望外,御殿受俘,封瑪爾戩為營州團練使,賜姓名為趙思忠,授王韶觀文殿學(xué)士兼禮部侍郎,進樞密副使。王安石開拓熙河的政策,終于取得了最后的勝利,然而此時王安石卻已經(jīng)不在相位了。

    在這個時候,眼看著熙河靖平、天已降雨,受災(zāi)地區(qū)救災(zāi)有條不紊的進行,運糧的商人們絡(luò)繹不絕的來往于大河南北,多數(shù)的流民們也陸續(xù)返鄉(xiāng),幾乎所有的人都相信,大宋的局勢,在經(jīng)歷了最艱難的時期之后,應(yīng)當有一個緩和與上升了。大宋國也該否極泰來了!

    至少到熙寧七年十月三日之前,這一切亦完如人們所料。這一天晚上,李丁文在汴京石府,提筆寫信給石:

    “公子鈞鑒:某觀京師之事,暫不可為,公子安心于杭州開拓,立下政績,一切功勛,自有人報與上知。某以為政局之平穩(wěn),最多半年,最遲明春,必有機會,呂惠卿輩,不過為王前驅(qū)者……”

    寫到這里,突聽到一陣急勿勿的腳步聲走了近來。他連忙把信壓好,抬起頭定睛望去,卻是秦觀闖了進來,只見秦觀臉色紅潤,走到跑前,兀自氣喘吁吁,也不待他相問,便上氣不接下氣的道:“先、先生……出、出事了!”

    李丁文輕輕做了個請坐的手勢,道:“少游,不要急,慢慢,出什么事了?”

    秦觀深呼了一口氣,走到李丁文面前,端起茶杯,也不管是誰的,無半點才子風(fēng)度的一口喝了,這才道:“方才聽蘇子由大人的消息,遼人陳兵十萬于邊境,要求重訂邊界,增加歲幣!還十日之內(nèi),我大宋使者不到代州境上會議,就要興兵進犯!”

    “啊!”李丁文不由站起身來,他臉上的神情,卻讓人分不清是高興,還是氣憤。

    而此時屋外的世界,月光如洗,星辰寥落,光芒隔著窗子,灑落在李丁文與秦觀的身上,但是卻無法照見他們的內(nèi)心。同樣的,從這皎潔的月光中,也沒有人能看見大宋的前途究竟是什么樣子!

    [第一卷《十字》終]

    敬請期待《新宋》第二卷《權(quán)柄》

    注1:教閱廂兵,宋制,廂兵有兩種,一種形同雜役,一種如禁軍一樣接受訓(xùn)練,名為教閱廂兵。教閱廂兵俸銀較一般廂兵要高,但待遇不及禁兵。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fēng)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xué)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luò)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故城县| 建瓯市| 德保县| 喀喇沁旗| 大田县| 玉山县| 巴彦淖尔市| 阿拉善右旗| 台中县| 洪雅县| 古交市| 米易县| 五常市| 宜宾县| 台北市| 土默特左旗| 灵台县| 巨野县| 抚顺市| 若尔盖县| 开化县| 洛隆县| 海兴县| 梁平县| 永昌县| 武邑县| 扬州市| 南部县| 刚察县| 博乐市| 蓬莱市| 郴州市| 临澧县| 北流市| 北碚区| 马山县| 高安市| 靖西县| 轮台县| 唐山市| 民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