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新宋 新宋 - 正文之前 第五章 東風未肯入東門(三)

作者/阿越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啊?”這是石并沒有預料到的挫折,他將目光投向潘照臨,發現他也在苦笑,顯然是早已知道了此事。

    “事情還有挽回的余地。”司馬夢求道,“智緣大師,王介甫沒有退還使者的詔書,但也沒有答應復出,證明他還在猶豫。此外,據智緣,王介甫就交鈔的事,給呂吉甫出了不少主意。師生之間至今都有書信往來,可見王介甫并非是不關心世務,而是對呂吉甫心有不忍……”

    “智緣都游不動,還能有何良策?”石頹然道,這一天之內,他也是受了太多的挫折,“難道呂吉甫真的命不該絕?”

    “事到如今,只有找桑夫人了。”潘照臨并沒有這么快放棄。

    “沒用的。”石搖了搖頭,“王介甫并非兒女子所能動者。若我親至金陵,還有五成把握能動他,但是我怎么樣也不能離京……”

    “還是我走一趟罷。”

    “不行,如今京師瞬息萬變,潘先生不能輕易離開學士身邊。”司馬夢求立時否決了潘照臨的建議,“連子柔也要召回來。”

    “我接到的上一封信,是子柔到了凌牙門。他要我把信寄到杭州某處……要多久才能回京,只有天曉得。”潘照臨道。

    石嘆了口氣,“不用著急。呂吉甫既然穩住了陣腳,事情也未必會如我們想象了。不過潛光兄此時的確不宜離京。福建子不是好相與,我料他馬上就會反擊。只是不知道是先朝文彥博還是先朝司馬光下手罷了。要扳倒他,只好指望蔡元長的了。”

    “蔡京信不過。”潘照臨冷冷地道。

    “我知道他信不過。”石淡淡道,“所以,若無十成的把握扳倒呂吉甫,蔡京便有什么把柄,也不會露出來——他怕傷及自身。但尋常的東西,我也用不著,我要的便是能一擊致命的把柄。太府寺卿已經換了薛向,我不信抓不到福建子的把柄。太府寺這么油水十足的衙門,哪有貓兒不偷腥的?!”

    “學生擔心的卻是益州的局勢……”司馬夢求沉聲道,“若王介甫不肯復出,益州要如何收拾?還有蕭佑丹這次南下,只怕也不安好心。”

    石聽他到蕭佑丹,不由問道:“純父偵知到什么了么?”

    “河北房實是酒囊飯袋。”司馬夢求一提起此事,便一肚子的氣,“我現在都不知道河北房里面誰是通事局的奸細——幾個潛伏在契丹的要緊人物,死的死,變節的變節,損失慘重。真正獨掌一面的人材,委實難得——櫟陽縣君可惜是個女子,若是男子,實是無雙國士——不過是受人一言之托,她到現在還照顧著李清的孤兒寡母。且學生看她不愿意離開陜西,亦不好強求。而今真能與通事局周旋的,館內真是屈指可數。學生只得權且求智緣大師暫管一陣,然后設法調文煥過來。”

    石與潘照臨聽他這么一,便已經知道職方館對蕭佑丹的目的實是一無所知。石在心里嘆了口氣,溫聲道:“純父不要急,勝敗乃兵家常事。”

    司馬夢求臉一紅,忙道:“是。”他也發覺自己有點心浮氣躁,在遼國之時,他最忌憚的便是蕭佑丹。這時碰到了老對手,雖然他在暗蕭佑丹在明,卻還是吃了這大虧,難免有些沉不住氣。

    “收買多少官員,安插多少細作,這些都是事。職方館第一緊的大事,是要弄清楚遼國各地的物價、稅賦,百姓有無怨言,官員的背景、操守,朝中的派系斗爭,還有駐軍的人數,將領的喜惡,險要關隘的地圖。這些都能做好,便足夠了。一時間的爭斗輸贏,左右不了大局,不必過于介意。”

    “是。”

    石提醒司馬夢求后,便不再多,轉過話題,道:“益州局勢,如今我也已無能為力。只要王厚、慕容謙盡快赴任,也許有轉機也不定。”

    潘照臨默默搖了搖頭,但是卻也沒有反駁。他從石的眼神,便知道連石自己也不相信自己的話。益州路?潘照臨隱藏了自己心中的想法——只要益州路的局勢無法穩定下來,呂惠卿的相位便不能真正的安穩,這才是福建子的致命傷。石未必不明白這一點——否則他為何毫不遲疑的反對著自己離開京師,但他卻在下意識地逃避,以求良心的安穩。然而潘照臨卻是沒有這種顧慮的,一將功成萬古骨,要扳倒呂惠卿,過司馬光,重新回到政治核心,掌握權柄,腳底下怎么可能沒有踏腳石?從某種意義來,不管石自己心里怎樣想,大宋朝的危機,就是他的機遇。

    這是冷酷無情的事實。

    但潘照臨沒有必要將這一切出來。

    便在這時,只見一個家丁急急忙忙向著書房走來,到了門口,朝石行了一禮,稟道:“宮里李都知派人來傳話,是有急事。”

    石連忙起身,道:“快,帶路。”他聽這口氣,便知道不是傳旨,而李向安悄悄著人捎話,更不敢耽誤。

    那家人又朝潘照臨與司馬夢求一揖,領著石往客廳走去。到了客廳,卻見一個黃門抱著雙手,在那里踱來踱去,神情惶急,見著石出來,老遠便叫道:“學士,出大事了!”

    石心里一驚,便聽那黃門連珠價地來,直聽得他臉色發黃,愣在當場,半晌不出話來。

    *

    潘樓街某處。

    石蕤牽著淑壽的手,指點著店子里琳瑯滿目的商品,口中不住價地介紹著,“這便是上回我的七夕的土偶,阿旺幾天前買過一個給我……”隨著她的介紹,四雙又是驚奇又是羨慕又是興奮的目光,齊齊地望著一對人偶——那一男一女兩個人,放在雕木彩裝欄座中,用金銀珠寶裝飾著,對于這群孩子來,實在是有莫大的吸引力。

    “快把它給我!”淑壽身后的趙傭指著那對人,用命令的語氣大聲喊道。卻被淑壽一掌狠狠地打到他手上,“你沒聽露露么,在外面買東西是要錢的。”

    趙傭冷不丁被姐姐打了一下,一臉委屈地望著淑壽。

    “帶你出來就不要搗亂,好都聽露露的。”淑壽充滿威嚴地道,“要不下次就不帶你出來了。”

    “六哥,下次我帶一對給你。”石蕤安慰地。

    “我也要!”

    “我也要!”

    “我也要!”

    她話音剛落,剛剛帶無比威嚴地淑壽,與趙俟、狄環一起爭先恐后地叫了起來。石蕤略顯為難地望了三人一眼——需知這男女人偶是宋人七夕流行的物什,象眼前這種玩偶,要數貫緡線一對,淑壽與趙傭、趙俟對金錢沒什么概念,自是不知這是一筆多大的“巨款”,石蕤雖然不過六七歲,卻是自被石教育著,頗有些金錢觀念的,自是知道這一對人偶,就要花掉阿旺一個月的月份錢。她是頗有點擔心買不起——但這遲疑也只是一瞬間的事,她立時便想到,大不了找外翁外婆要便是了。她父母管教甚嚴,但是桑家二老,對于這個外孫女,卻是疼愛得似心肝寶貝似的,便是天上的星星,只要有價也會給她摘下來,何況區區幾個玩偶。

    “好,那便一人一對。”石蕤慷慨地應諾道。

    四人大喜過望。石蕤又指著一個用黃臘雕成的烏龜,得意地介紹道:“這個叫水上浮,放到水上,象船一樣,不沉的。”她完看了一眼趙傭,見他嘴唇微動,連忙又補充道:“上次阿旺帶我來,想買給我,但是我媽不讓。”

    但趙傭卻絲毫沒理會她話里的暗示,又喊道:“我也要一個。”

    立刻所有孩子便又跟著接道:“我也要!”

    “好吧。”石蕤有些勉強地應道,心里卻已經在嘀咕起來——這么多錢就這么白白花掉了,外翁外婆雖然會給,但是被父母知道,卻未免要挨訓。她來還想帶他們看看“果實將軍”、“種生”、“花瓜”等新奇物什,這時候眼見著太子殿下見一樣要一樣,心里不由打起退堂鼓,再也不肯多了。

    她念頭一轉,問狄環道:“環哥兒你帶了多少錢?”

    狄環從腰邊取出荷包來,翻開來數了數,幾個孩子圍著數了半天,統共不過五十文多一點。石蕤不由大起鄙夷之心,道:“環哥兒,你的月份便只這些么?”言語中竟是大有憐憫之意。

    狄環也是甚少花錢的勛貴子弟,兼之清河管教甚嚴,亦極少出門,也沒什么金錢觀念。便這幾十文錢,都已經是好不容易攢下來的,準備用來偷偷叫伴當給他買零食的——雖然此時這幾個孩身上,也就他一個人還有點銅錢,但是聽到石蕤剛剛慷慨地許諾下這么多東西,這時候又被她嘲笑,想起剛才還炫耀自己有“很多錢”,頓覺臉紅。低聲道:“我的錢都是管家管著。”

    趙傭卻鄙夷地道:“君子不言利,錢這種東西,帶在身上做什么?”

    石蕤橫了他一眼,道:“那等下我們坐馬車你走路,我們吃肉餅你看著。”

    趙傭頓時語塞,便聽趙俟問道:“露露,我們要坐馬車么?”

    “當然坐。”石蕤儼然便是眾人的導游,道:“曹婆婆肉餅在朱雀門那邊,我們走不了那么遠的。不過,環哥兒的錢太少,租不起馬車,只好坐驛車,四文錢一個人,走到前面的街口便有車站。”她的驛車,便是汴京時興的公交系統,一個比尋常馬車更長更寬的馬車。淑壽幾人都是聞名已久,但是卻從來沒有機會坐過,這時不由興高采烈地歡呼起來。

    “露露,你怎么什么都知道啊?”狄環幾乎是崇敬地問道。

    “我外家在這里啊,阿旺和侍劍都帶我坐過驛車的。”石蕤得意地回答道。

    眾人羨慕地“啊”了一聲。卻見淑壽轉過臉,對趙傭道:“你要坐車還是走路?”

    趙傭遲疑了一會,畢竟是識時務者為俊杰,低聲道:“坐車。”

    便見五個孩歡天喜地地出門而去,店里的伙計目送著他們離開店中,不由低聲嘀咕道:“不知是哪家的孩?那個女孩看起來怎么這么象石學士府的大姐?”他再也不敢想,剛剛來到店中的,居然有一個儲君、一個國公、一個公主、一個騎都尉、一個大學士千金!

    *

    正當石蕤領著一干金枝玉葉去坐驛車準備吃曹婆婆肉餅的時候,柔嘉卻已經急得象熱鍋上的螞蟻,整個人幾乎都處在了崩潰的邊緣。她這時候才知道什么叫“巫見大巫”,至此時此刻,她才真正明白當年她的父母是如何為自己擔心的。

    再也沒有想到,淑壽竟然有這么大的膽子——朝中一干命婦入禁中拜壽,因太后特旨想見見石蕤,梓兒便將女兒也帶了進宮。然后,太后留下高麗王妃敘話,梓兒便被清河請到靜淵莊去敘,向皇后因朱妃、王妃都特意懇請,便讓柔嘉領著太子與信國公、淑壽公主一道去靜淵莊玩耍——這兩位皇子,因與狄環年紀相仿,自便是玩伴,這原也是尋常不過的事。而淑壽自見過柔嘉這位姑姑后,便親昵得幾乎成為了柔嘉的跟屁蟲,靜淵莊更是常來常往的。到了靜淵莊后,清河便讓五個孩子一起在園中玩耍,只叫了幾個同年的黃門跟隨陪伴,拉了柔嘉過來一道下石子棋。

    沒想到,便這么一會的功夫,竟出了大事。

    淑壽設計誘騙幾個黃門在園中捉迷藏,領著四個七八歲的孩子,從靜淵莊后院的一個狗洞鉆了出去——也虧得淑壽竟然能把靜淵莊摸得如此清楚。那一塊的花園,原是有幾個宦者看管的,但因為靜淵莊的下人,原多數是皇太后特意調拔過來的內侍,這天趕上皇太后生辰,內侍省、入內省都人手吃緊,這些人又被調了回去幫忙,于是偌大一個靜淵莊,許多的地方都沒有人看管,竟教淑壽他們跑了出去——當然,再也沒有人想到,竟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待到她們發現之時,所有的人都驚呆了。靜淵莊中亂成一團,所有的人瘋了似地在莊中翻找,幾個黃門立時都被關了起來,嚴加審問——梓兒與清河,都是這么一根獨苗,孩子突然失蹤,做母親的已是很難保持冷靜,更何況還帶上三個天潢貴胄,尤其是,還有一個儲君在內!

    果真有甚意外,石、狄兩家,還有活路么?

    責任永遠都不可能是皇子與公主的。這一點,無論是梓兒與清河,心里都清清楚楚。而清河尤其要擔一份責任——他們是在靜淵莊失蹤的。

    不過,這其實也無關緊要,對于梓兒與清河來,如果自己的女兒和兒子真有什么意外,便已經是等于天塌了。

    清河郡主強忍著內心的擔心、焦急、絕望——雖然汴京民風淳厚,治安極好,但是孩走丟的事情,在一個人口上百萬的的大都市,卻是再怎么樣也無法避免的,前幾年,王韶家的十三郎,就在元宵節時走丟了,幸好這孩子聰明機智,才沒被拐走,最后反被內侍發現,竟讓皇帝與皇后救了下來。但這樣的好運氣,不是經常有的。開封府每年秋決的犯人,總少不了幾個人販子。而這五個孩子,最大的淑壽公主不過十幾歲,而其余四個,都不過七八九歲的年紀,不是金枝玉葉,便是勛貴子弟,都沒見過外面的世面,要是被人拐騙了,可真是一點都不希奇。但清河卻是知道自己此時斷不能離開清淵莊的——她叫住了迷迷糊糊準備叫人去報開封府的梓兒,兩人一齊進宮請罪。

    梓兒來也是極聰明的人,被清河一提醒,立時便明白了過來。不管她再怎么著急,她也只能與清河一道進宮去請罪。雖然黃門是淑壽公主的主意,但是,錯的只能是狄環與石蕤。

    而且,這件事再怎么樣重要,也是不能聲張的。一則不能擾了太后的壽筵;二則若傳揚出去,大宋皇室臉面無——不僅讓天下臣民百姓笑話,更讓外國使臣看了熱鬧,這是皇室教子無方;三則二人也無法向向皇后、朱妃交待,清河心里明鏡似的,這事果真傳揚出去,哪怕六哥趙傭只是一個不到十歲的孩子,這也是太子“失德”的大事!而最要緊的,卻是即使鬧得驚天動地,滿城風雨的尋找,也于事無補——這么大的汴京城,要找五個孩,便如大海撈針一般,宣揚出去,反而會使那些別有用心的人有機可乘。

    所以,清河只得囑咐了柔嘉,讓她先去設法尋找,自己與梓兒卻是連忙進宮請罪。

    人在慌張不知所措的時候,若身邊有一個人能拿得定主意,往往便能夠很快的安定下來。有了清河這定海神針,聽她安排處置著。知女莫若母,梓兒隨即便想到——這五個孩子中,另外四個都極少出門,只有她家的女兒是被經常帶著在外面亂跑的,石似乎一點也不曾有過要培養“大家閨秀”的想法,經常帶著她滿汴京的到處亂竄。夫妻倆為了孩子的教育方式,還發生過的口嘴,但最后還是梓兒妥協了。因此,這五個孩溜出去,真能帶路的,怕也只有她家石蕤了。她連忙將石蕤平素喜歡去的所在,一一向柔嘉了,這才極不放心地隨著清河進宮。

    千斤重擔,便這樣落到了柔嘉的身上。

    柔嘉不敢肯定這是不是一種“報應”。當年她害得多少人提心掉膽,擔驚受怕,如今,幾個孩牛刀試,她一輩子的“偉業”,竟都比不上這么一場驚嚇。

    天知道,這中間可有一個太子殿下啊!

    而且,那石頭究竟是怎么樣教女兒的啊?柔嘉腦子里亂成一團,剛剛梓兒所的石蕤慣常愛去的地方,從城北的封丘門、北州橋,到城南的玉樓包子、曹婆婆肉餅、張八家園宅正店、白水潭學院;從城東的東西榆林巷、棗冢子巷,到城西的萬家饅頭、建隆觀、州西瓦子——天知道石為什么帶女兒去那種地方?!亂哄哄地四五十個地名被梓兒一股腦地塞進她腦子里,汴京城的東南西北,潘樓街、土市子、大相國寺……不管是汴京有名的,沒名的,好象竟沒有這石家大姐不愛去的地方!

    這么些地方,柔嘉若果真要一個個尋去,沒有兩三天功夫想都不用想。

    柔嘉出了靜淵莊就開始想主意,虧了她也曾經是個惹事生非的主,膽子也大得嚇人——她又拐回禁中,順手抓了個黃門,便叫他領著去找石得一。清河不是不能聲張出去么?找皇城司便是了。她也不曾細想石得一權威熏天,尋常宗室都要忌憚他三分,何況她只是區區一個縣主。但柔嘉是依著自己的想法行事慣了的,哪怕這些年來懂事成熟了,卻畢竟不會如清河一樣思前慮后設想周到,在西華門前逮著石得一,揪著他耳朵便拉到一邊,噼里嘩啦便命令起來——倒似她才是大宋的皇城使,理所當然地要他出動部皇城司兵吏悄悄尋查,火速派人到各個城門嚴加察訪。

    她這么一,直把石得一驚得七魂出竅。石得一素知柔嘉不比尋常宗室,是輕易惹不起的。何況還攤上這么一個驚天動地的事情,哪里還敢多什么,連連答應,也不敢遲疑,記得五人的衣著打扮,急忙派人傳令——所有皇城司的探子立刻改變任務,力查訪三男二女五個孩。連石得一自己也不敢再呆在禁中,匆匆忙忙部分了禁中的安,也親自出宮督辦。

    但柔嘉其實也不是真的知道皇城司究竟有多大的力量,找過石得一后,便策馬奔赴石府。她的想法是極單純的,梓兒告訴她這么多的地名,她怎么樣也不可能記,找到石府的人幫忙,他們總該知道石蕤平素愛去的地方。她也不管這個想法對不對,到了石府,正好撞見侍劍。侍劍聽她一,整個人都嚇傻了——他自然是知道這是多大的事情!隨手從府中抓了幾個家丁,便隨著柔嘉一道到處尋找。

    侍劍也是常領著石蕤玩的,知道石蕤外家在潘樓街,她又最愛那邊的熱鬧,且那一帶離靜淵莊也不算太遠,因此馬上領著柔嘉往潘樓街跑去——幾個人急得滿頭大汗,在潘樓街一處處地打聽著,卻不知道,石蕤已經領著淑壽四人,正坐在從舊封丘門開往朱雀門的驛車上,興高采烈地拍手大叫著。

    *

    曹婆婆肉餅的掌柜并不叫曹婆婆,而是一個老實敦厚的中年男子——他被人們喚作“曹員外”——汴京的市民,習慣將富人喚作“員外”。耶律萌顯然一時間難以接受“曹婆婆肉餅”居然是個男人掌柜,頗有點吃驚,他遠遠比不上蕭佑丹這么了解宋朝,并不知道在宋朝,商人們已經有了品牌的觀念,象曹婆婆肉餅這樣有口皆碑的老店,自然是不會輕易改招牌的。但這一位曹員外,顯然也沒有商業擴張的想法,盡量來前來買肉餅的人絡繹不絕,但曹婆婆肉餅依然只是一家店子,不過,大部分人都買了就帶走,只有極少數的人,才會在店里就著清湯吃餅。

    這一天對曹員外來,是不同尋常的一天。雖然是皇太后的生辰,但一向信奉勤儉持家的曹員外,并沒有如一般的汴京市民一樣,去大相國寺看熱鬧。汴京市民是極喜歡熱鬧的,但曹員外卻秉持著一個宗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風雨無阻,店子都要開門迎客。市民們去大相國寺看熱鬧,住在城南的人回家時會經過這里,象李七家正店這樣的大酒樓,普通的市民也是不敢進去的,他們累了餓了,便只會到曹婆婆肉餅來買塊餅,或者去張家油餅、玉樓包子買塊油餅、買個包子充饑。所以,象曹婆婆肉餅這樣的店子,一般來的,都是極普通的市井民,極少會有達官顯貴們屈尊紆貴。

    但這一天,卻顯得極為反常。

    先是來了兩個客人,衣著光鮮,氣度舉止,都不似尋常百姓,而話的口音,更不似汴京人。兩人買了幾塊餅,要了兩大碗湯,找了個角落坐下,便津津有味地吃起來。其中一個客人一邊吃還一邊稱贊,“這肉餅,十余年來,難得味道都沒有變化。尋常人不知道,吃曹婆婆肉餅,一定要到店里來,就著湯吃,這才正宗。李清臣哪里能知道這等妙處?”

    曹員外因聽他語氣,竟是店里十余年前的老客,因疑心是趕考的舉子,正尋思著笑著上前去搭幾句話,聯絡聯絡感情——若將來得中了,也能寫首詩寫幅字什么的掛著,裝點裝點……他正打著算盤,卻又有四個客人走進店中,要了幾個肉餅,也不吃湯,只找了張桌子,心不在焉地啃著。這四個客人,窮不象窮,富不象富,是百姓不象百姓,是官又不象官。他們也不象來吃東西的,反倒不時拿著眼睛瞄那桌的兩個客人。曹員外正摸不清他們是什么來路,卻聽自己的兒子拉了拉他的衣服,在他耳邊低聲道:“爹,這是皇城司的。”

    “你怎么知道?不要亂。”曹員外吃了一驚。

    “坐在那邊那個,是甜水巷的林五,三年前賄賂了宮里的藍公公,到皇城司謀了個差使。爹不記得了么?”

    曹員外不覺凝神仔細看了看,果然便是林五。

    “爹,不會有什么事吧?”

    “我們規規矩矩的老百姓能有什么事?”曹員外低聲訓了幾句,把嘴朝蕭佑丹與耶律萌呶了呶,“是沖那兩位來的。”

    但這么著一攪,曹員外卻也不敢再去搭話了。幸好皇城司的那幾個探事并沒有呆太久,沒多久,四人仿佛有什么急事,付了錢匆匆忙忙便走了。

    這反常的舉動,不僅讓曹員外大惑不解,連蕭佑丹與耶律萌也暗暗奇怪。

    蕭佑丹絕不是那種循規蹈矩的人,李清臣不肯陪他來吃曹婆婆肉餅,都亭驛里里外外戒備森嚴,但他到底還是找了個當兒溜了出來——不過,他事再大,也抵不過職方司與皇城司人多,屁股后面,終是跟上了幾條尾巴。只不過,職方司與皇城司的辦事方法卻大不相同,職方司是暗暗盯梢,皇城司卻是明目張膽地跟著,根不怕被發現——這既和兩個機構的人員有關,也與各自的職責有關,職方司恨不得蕭佑丹來見見汴京的間諜,但皇城司卻只要不出什么漏子便心滿意足。

    不過,不管他們怎么樣,蕭佑丹卻只是津津有味地啃著肉餅,在他看來,這幾文錢一個曹婆婆肉餅,比集英殿的美味佳肴,要好吃得多。因此皇城司的人進來挑釁式的盯梢,他毫不在乎,反倒是他們突然離去,讓他暗暗納悶。但這個閑事,也不是他能管的。

    心滿意足地喝完最后一口湯,蕭佑丹滿意地抹了抹嘴,看著早已吃完的耶律萌,二人不覺相顧一笑。正準備叫掌柜的過來結賬,卻聽到一個稚聲稚氣的聲音道:“店家,要五個肉餅,五碗湯。”

    “好呢!”蕭佑丹聽曹員外答應一聲,卻見二女三男五個孩子走到相鄰的一張桌子上坐了下來,他隨眼瞥了一眼,卻立時怔住了。

    龍紋!

    坐在他身旁的一個八九歲的男孩坐在板凳上,雙腳晃蕩著,露出了半截靴子上,這上面竟然繡著龍紋!

    蕭佑丹幾乎疑心自己看錯,定晴再看五人的打扮,這五個孩身上的衣帽,都是極精美華貴——但從衣服上卻看不出異樣來,當時汴京富貴之家,穿著僭逾禮,早已經是常事。而宋朝皇室,即使是皇帝,其服飾也常常與普通官員無異。

    許是某個王爺家的孩子,偷偷跑了出來。蕭佑丹暗暗想道。卻見曹員外的兒子端著菜盤過來,抹了抹桌子,一面極為熟絡地笑道:“幾個員外、娘子,怎么便自個兒出來玩了?”

    “員外?”趙傭望著狄環,奇怪地問道:“環哥兒,你是員外郎么?”他只聽過員外郎,卻不知道民間的習俗,眼見這伙計是和自己一行話,但他和趙俟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是員外郎的,因此在他想來,自然只有狄環了。

    狄環搖了搖頭,驕傲地道:“我是騎都尉,不是員外郎。”

    趙傭與趙俟更覺奇怪,二人死死地望著石蕤,卻怎么樣也不肯相信她會是員外郎!但這一聲“騎都尉”,卻真真將人嚇了一跳。自從王安石拜相以后,宋朝對恩蔭便管嚴,新官制以后,更是珍惜名爵,在司馬光與石的強烈主張下,恩蔭較之王安石時代更加嚴格了。狄環年紀,便恩襲騎都尉,不僅令蕭佑丹與耶律萌大吃一驚,連曹家兒子,也都嚇了一跳。

    “六哥、七哥別多嘴。”淑壽到底年紀稍長,要多懂些事,擺出姐姐架子,瞪了趙傭與趙俟一眼。二人對淑壽甚是敬畏,縮了縮頭,更不敢話。

    曹家兒子狐疑地望了五人一眼,知道是貴人家的子弟偷偷跑出來玩,也不敢多什么,把湯和餅上了,一面跑回去和老爹商議要不要報開封府。汴京百姓都是很熱心的,并沒有各人自掃門前雪的習慣,何況若是這幾個孩子走失了,萬一官府追究到這里,他們也脫不了干系。

    但這么著幾句話,卻也已經令蕭佑丹大生好奇之意。他幾乎是直覺地便感到這幾個孩子不同尋常。因此也不忙便走,更加細心地留意這幾個孩子來。

    五個孩子顯然都是餓了,雖然從潘樓街過來是坐驛車,但從靜淵莊到潘樓街,也卻有相當長的一段距離,雖然幾個孩子邊走邊玩,不容易感到累,但是大半天幾個人都處于極度興奮的狀態中,卻也是頗消耗體能的。趙傭平素在宮里吃飯是極挑食的,也不怎么能吃東西,因此身子極弱,這時候喝一口清湯伴一口肉餅,竟風卷殘云般吃得一丁點都不剩。趙俟與狄環更不用,早早就吃完,他們都不敢招惹淑壽,只是眼巴巴地望著石蕤手中的半個大餅,不過畢竟也不好意思公然要石蕤嘴里的東西。

    “我還要一個!”但趙傭卻沒有那么多想法,吃完之后,馬上高聲叫了起來。

    “錢不夠了。”石蕤為難地道,狄環將銅錢從荷包里掏出來,嘩啦啦倒在桌子上,不過三十幾文,剛好夠他們一人一個肉餅。

    幾個孩面面相覷,趙傭心里極想要,卻害怕被淑壽罵,眼巴巴望著淑壽。

    蕭佑丹此時已是由好奇到覺得有趣,他已經肯定這幾個孩子都是宋朝勛貴子弟,只是不知道身份究竟有多尊貴而已。他饒有興趣地望著幾個孩子,要看他們怎么處置這事。

    卻見淑壽望了趙傭一眼,又轉向石蕤,問道:“露露,你上回是不是過有地方當東西的?”

    “嗯。”石蕤點點頭,馬上便明白過來,“啊”了一聲,道:“要是當了東西,被發現要挨罵的。而且我爹爹過,到當鋪當物什,都是很虧的。”

    “我便不心丟了便是。”淑壽不以為然地道,一面摘下一個耳墜來,學著石蕤的口氣喊道:“店家。”

    曹員外已經聽他兒子起這群孩中有個“騎都尉”,心里正在為難:他到底不知道底細,也不敢隨便報官,須知開封府的官老爺也不是那么好相處的。但若不管,又怕擔上干系自己擔待不起。這時聽到淑壽喚他,連忙親自跑了過來,打了躬問道:“娘子,不知有何吩咐?”

    “我用這個再換你三個肉餅,行么?”淑壽到底是第一次干這勾當,心里又是興奮,又是忐忑。

    曹員外望著淑壽手里的耳墜,半晌不出話來。單單耳墜上面的那顆珠子,只怕梁家珠子鋪里輕易也尋不出這么好的珍珠來。用這么名貴的東西,換三個肉餅……“要得!”曹員外幾乎忍不住要把這兩個字吐了出來。

    淑壽卻以為他不肯答應,不覺失望,這對耳墜原是她極喜歡之物,若非是心疼兩個弟弟,哪里便肯給人?這時抿抿嘴唇,又取下另一只耳墜,道:“這總該夠了吧?”

    “一只便夠了。”石蕤卻不干了,一把攔住。“上回我到梁家珠子鋪買一顆尋常珠子都花了幾百文,三個肉餅也就是十幾文,一只便夠了。”

    蕭佑丹在旁邊聽得再也忍耐不住,不由得哈哈大笑。招手叫過曹員外,笑道:“店家便給他們三個肉餅,算到我的賬上便是。”

    “是。”曹員外陪著笑應了,一方面是如蒙大赦,一方面卻又是戀戀不舍。連忙吩咐了兒子上肉餅。

    石蕤卻不肯平白無故得人好處,學著大人的樣子,對蕭佑丹斂衽一禮,道:“不知這位先生如何稱呼?尊府在何處?明日我好叫人將餅錢送還。”她到底也算是名門之女,年紀雖,面對生人之時,倒還沒把平素學到的禮節部拋到九霄云外,也得似模似樣的。

    這時肉餅已經送到,趙傭拿起一個肉餅方啃了一口,聽石蕤還要還錢,含著餅道:“既要還錢,便再來兩個!”

    這回連耶律萌都忍俊不禁,哈哈大笑起來。

    但他只笑到一半,便猛然頓住——連蕭佑丹也想不到,石竟會在此時突然出現在曹婆婆肉餅的店門口。

    “石學士!”蕭佑丹才了三個字,便聽到一個怯生生的聲音喚道:“爹爹!”他大奇回頭,卻見石蕤低著頭,一副做了錯事的模樣。他又抬頭望望石,見他滿頭大汗,一臉焦急,不似平時的從容鎮定,幾乎再次笑出聲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邻水| 泽普县| 商都县| 清远市| 宁都县| 朝阳区| 丰顺县| 张北县| 白山市| 万安县| 都江堰市| 北宁市| 腾冲县| 昂仁县| 聂荣县| 安庆市| 洛扎县| 巴林左旗| 碌曲县| 津市市| 廉江市| 米林县| 托克逊县| 饶平县| 上犹县| 建瓯市| 乐都县| 察隅县| 灌阳县| 曲水县| 平阳县| 桃江县| 文成县| 高邑县| 桐庐县| 罗山县| 长泰县| 夏邑县| 安阳市| 南皮县| 从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