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新宋 新宋 - 正文之前 第九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gòu)(四-上)

作者/阿越 看小說文學(xué)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xué)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熙寧十七年十月下旬,皇帝召見王安石后,很快便正式頒布敕令,拜王安石為侍中、平章軍國重事,雖然沒有郊迎之禮,沒有選定黃道吉日,照樣轟動天下。呂惠卿罷相后惶恐不安的新黨,總算安下心來。石與司馬光其后又分別上了一封札子,不約而同地回顧唐代歷史,痛斥黨爭誤國,肯定只有宰相同心協(xié)力,才能致國家太平。二人皆閉口不談王安石主政時引起的紛爭,只贊揚王安石的德望、才學(xué)。石更是在札子中暗示是司馬光推薦王安石為相。

    這兩封札子很快被公開登載在《新義報》上,引起巨大震動。對新黨與王安石成見已深的人,難免要憂心忡忡,一面擔(dān)心司馬光與石重蹈覆轍,一面大翻王安石的老底,過激者甚至因此對司馬光、石也破口大罵;但更多的人,雖然對王安石依然將信將疑,但卻很肯定石與司馬光的態(tài)度。對黨爭的厭惡與擔(dān)憂,在很多人的心中,已經(jīng)壓倒了對王安石的不信任——尤其是在這個宋朝再次陷入危機中的時候。

    一方面是石與司馬光的表態(tài),一方面是十幾年的變法的確收到了效果,總之,這一次,沒有出現(xiàn)熙寧初年王安石第一次拜相時的那種反對浪潮。

    這著實讓石與司馬光都長出了一口氣。

    緊接著,幾天后資善堂直講桑充國以親嫌辭官,皇帝下詔“慰留”不成,于是賜金“以其志”,同時在詔書中肯定了桑充國的才學(xué)德行,堪為師表。程頤由此成為惟一的資善堂直講。

    這也算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jié)局,桑充國體面的辭職,朝野間對桑充國的不滿與批評,還沒來得及大爆發(fā),便即隨之消彌,皇帝不僅將他的繼承者交到了一個他相對更信任的老師手中,也避免了矛盾激化后波及到趙傭的危險——任何對太子老師的批評,遲早都會延及到太子人身上——這讓皇帝和石都大大松了一口氣;而程頤的支持者們,則可以看到未來的皇帝能夠受到他們所希望的教育,這個的勝利,也可以讓他們暫時心滿意足。

    不過,顯然沒有人考慮過趙傭與趙俟的喜好;也沒有人關(guān)心桑充國的學(xué)生們心里暗藏的不滿……

    總之,即使是汴京的市井民,在熙寧十七年的十月,也都是充滿希望的,盡管在這樂觀之中,也同樣夾雜著許多的抱怨。開封府的百姓手中擁有的交鈔,平均可能是其他地區(qū)百姓的十倍,甚至是數(shù)十倍,可他們每天都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擁有的交鈔被商家以各種名目拒收,或者變相地貶值。他們當(dāng)然也不是完無所作為,人們開始想方設(shè)法地將自己擁有的交鈔變成銅錢,但是這樣,人們便會發(fā)現(xiàn),市面上銅錢極度的短缺,于是銅錢對交鈔的比價就來高。在民間,到處都流傳著各種各樣的謠言,這些謠言,大多暗示相同的事情,朝廷征稅可能不再接受交鈔,甚至可能會正式廢除交鈔。

    很多人都相信,交鈔是下臺的呂相公發(fā)明的,如今呂相公既然下臺了,司馬相公和石學(xué)士做了趙官家的宰相,那么呂相公的“發(fā)明”被廢除,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汴京的市民從心里是贊成司馬相公與石學(xué)士的。中下士紳階層的意見,往往便影響著普通民眾的意見,哪個宰相要是恰恰得到了這個階層的廣泛稱贊,在這些人的輿論影響下,普通民眾便也會認(rèn)為那個宰相是好的。而司馬相公與石學(xué)士,不僅僅得到了這種間接的輿論影響的稱贊,這兩個人身,也直接得到了普通市民的認(rèn)可。每個汴京市民,都會敬服于司馬光高尚的品格;同樣,每個汴京市民,都要佩服石出將入相的才干。

    倘若去問汴京的普通老百姓,他們都會,趙官家早就該讓司馬相公和石學(xué)士當(dāng)宰相了。他們相信司馬光與石能夠治理好這個國家。而相對來,王安石得到的支持,卻比較局限于有見識的讀書人,或者是那些一心想要激進改革的官員之中。

    但是,盡管大多數(shù)百姓們信任司馬光與石,他們的樂觀之中,卻依然有著忐忑。而且這種心態(tài),甚至彌漫于汴京的每一個階層。交鈔關(guān)系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人們不能不關(guān)心它的存廢。在汴京,人們已經(jīng)開始將交鈔當(dāng)成一種燙手的山芋,想方設(shè)法要把它變成銅錢或者別的實物,而商家卻不肯接納,錢莊前面每天都排著長隊兌換,以至于許多錢莊為了降低風(fēng)險,開始限制兌換的額度,并且以比正常情況快得多的頻率,向交鈔局申請兌換銅錢。

    國庫也來窘迫了。

    更糟糕的是,在開封府界出現(xiàn)的假交鈔,讓交鈔的信任度雪上加霜。

    也許在這個時候,只有少數(shù)的投機者,才認(rèn)為這是天堂。

    這是一個惡性的循環(huán),歷史上,當(dāng)朝廷發(fā)行一種新貨幣失敗后,便草率地面廢除,將負(fù)擔(dān)轉(zhuǎn)嫁給百姓的事情,已經(jīng)發(fā)生過許多次。但這一次,如果宋廷采取了同樣的辦法,顯然將會是最惡劣的一次。因為歷史上的那些新貨幣,即使被廢除,貨幣身可能還能折點錢,但這次,被廢除的交鈔,拿回家糊墻都嫌太硬。

    恐慌在靜悄悄地蔓延,并且從民間開始燒到了廟堂。

    國庫的銅錢儲備來少,讓很多官員開始沉不住氣。有一部分官員與汴京的普通百姓一樣,認(rèn)為交鈔是呂惠卿的“發(fā)明”,與熙寧歸化一樣,都值得重新檢討。并且,這在政治上是打落水狗,毫無風(fēng)險。他們將交鈔與熙寧歸化放在一起進行攻擊,以一種事后諸葛的優(yōu)感,歷數(shù)它造成的危害,大聲呼吁朝廷予以廢除。

    事實也證明,這種攻擊,絕非是沒有市場的。在大宋朝廷中,有相當(dāng)一部分進士出身的官員缺少專業(yè)知識,又不習(xí)慣于對現(xiàn)實的問題進行調(diào)查與分析,他們很容易被表面的現(xiàn)象迷惑,甚至于就是聽信傳聞,便自以為是站在為百姓利益著想、為國家利益著想的立場,開始附合這種攻擊。

    仿佛交鈔與熙寧歸化便是萬惡之源,只要廢除此二政,一切就會好轉(zhuǎn)。

    更復(fù)雜地是,還有一部分有財政經(jīng)驗與吏治名聲的官員,也開始討論是否應(yīng)當(dāng)采取廢除交鈔、停止熙寧歸化政策的斷然措施。

    有著曾經(jīng)長期在北方擔(dān)任地方官背景的官員,率先對紙幣完喪失了信心,他們認(rèn)為必須采取斷然手段,在事情還沒有惡化到不可挽救的地步的時候,徹底廢除交鈔,恢復(fù)原有的幣制……

    而一些從東南諸路出身的官員,以及許多曾經(jīng)支持新法的官員則反對廢除紙幣。他們相信宋朝需要紙幣,但他們卻也普遍認(rèn)為宋朝發(fā)行了太多的無交鈔,因此悲觀地認(rèn)為交鈔崩潰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如果宋廷繼續(xù)支撐下去,只會讓國家的財政也隨之崩潰……所以,他們也主張斷然放棄交鈔,并重新建立一個更加謹(jǐn)慎的紙幣體系,也就是,重新發(fā)行一種有足夠金銀銅儲備的新紙幣!

    于是,廢除交鈔的聲音,儼然成為宋廷中最大最響的聲音。更糟糕的是,這些討論是完不受控制的。奏折、報紙、私人的聚會、耳語……人人都希望自己的聲音大好!

    而民眾對交鈔的信心,便在這些聲音中,迅速跌去谷底。

    僅僅在數(shù)日之內(nèi),汴京城內(nèi)幾乎所有的錢莊,便都陸續(xù)停止兌換交鈔;大商店作坊,也拒絕接受任何交鈔;盡管如此,人們還是蜂涌上街,想用自己的交鈔換取一切可以換到的東西。太府寺前更是擠滿了拿著成箱成箱的交鈔來兌換的大商人……雖然因為信息傳遞速度的限制,暫時還沒有波及到其他的地區(qū),但這不過是遲早的事情。

    而這一切,卻又反過來成為那些主張廢除交鈔的官員的證據(jù),仿佛不是他們造成了這一切,仿佛他們是有著先見之明的,汴京主張廢除交鈔的聲音,來大。

    于是,拜相不到一個月,新麻煩大麻煩便接踵而來,石陷入焦頭爛額中。

    但老天爺好象是認(rèn)為宋朝的局勢還不夠混亂,十一月初,兩名重要的新黨成員薛向、常秩竟然又相繼在汴京病逝,生老病死是正常的事情,但在這個時候新黨連損干將,卻不免讓汴京城中的新黨,都生出兔死狐悲之感。而薛向素以理財聞名,他的去逝,在人們的心中造成一種極壞的心理暗示,更是給人心惶惶的汴京,又平空增添了許多不祥的氣息。

    汴京的這個冬天,陰霾、壓抑。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fēng)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xué)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luò)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仙游县| 英山县| 淮阳县| 苏尼特右旗| 尉氏县| 菏泽市| 昌吉市| 衢州市| 吴堡县| 仪征市| 崇文区| 怀宁县| 宜君县| 佛教| 嵊泗县| 县级市| 金乡县| 濉溪县| 景德镇市| 清丰县| 黎平县| 拉孜县| 保亭| 灵台县| 曲水县| 鹤庆县| 普兰县| 雷山县| 江山市| 扶余县| 衡水市| 墨竹工卡县| 涞水县| 陕西省| 孟州市| 龙泉市| 永登县| 临朐县| 松桃| 新蔡县| 巴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