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劍雖然在與寶玉勾心斗角時落了下風,但他始終有自己的優勢,比如:他識字。
侍劍很快意識到這一點,他干脆把侍候石梳洗的工作完讓出來(反正石向來不許他們這些廝近身,所謂侍候梳洗,也不過是準備清水、倒掉殘水而已,沒什么好爭的),更用心地經營自己的長處。每天清晨,他不再去廚房打洗臉水,也不再跟著石練太極,而是起床后先抓緊時間練武練箭,然后到門房拿了報紙,在花廳細讀一遍,等石李丁文進來用餐時,便把當天報紙的重要內容向他們簡報一遍。
剛開始時,侍劍不過是看了報紙后隨口,石有意栽培他,把報紙摘要列為書僮職責。石一邊聽他簡報一邊用餐,完了再自己讀一遍報紙,給予侍劍指點,自然不會再有心思與寶玉搭話。寶玉憤憤不已,終于意識到自己千方百計地搶來的工作,不過是把自己往“使喚廝”這個位置推了一把,與侍劍這個書僮的地位依舊天差地遠。
認識到了差距,就要奮起直追,寶玉去求石教他讀書認字。石很欣賞他的上進心,但他已沒有時間像教侍劍那樣教寶玉,又想起府中家丁大多不識字,便吩咐府里一個師爺開班授課,為府中傭仆啟蒙。那師爺是個老學究,授課方法與石不相同,又自覺被派來教一幫傭仆讀書不僅大才用,亦頗失身份,并不如何用心,寶玉雖然勤奮,奈何沒有名師指點,進境緩慢。當侍劍已能非常出色地完成報紙摘要工作時,他剛讀完《三字經》,些許認得幾個字。寶玉頭一次在心里承認:他與侍劍的距離難以道里計。
兩個家伙各展所長,相互妥協,暫時偃旗息鼓,這讓石松了一口氣,李丁文卻覺得生活中又少了一項樂趣。
正因為報紙摘要的習慣,侍劍比石和李丁文更早知道《汴京新聞》報道軍器監奇案的事。侍劍覺得有些不妥,把報紙拿給李丁文看,李丁文皺著眉頭看完后,心中卻是一樂,暗想桑長卿這一刀可真夠狠的,公子會痛上好一陣子吧?不知他會不會痛到改變主意加強對桑唐兩家的控制?
侍劍見李丁文神情輕松,又得他隨口幾句安慰,松一口氣,以為此事沒什么大不了的,但后來從石的神情氣色中,他漸漸得出不一樣的結論——不管在李先生的計算中此事得失如何,但公子的感情,卻實實在在地受到了傷害!為此,他心里對桑充國生出了幾分怨憤。
從沈括那里出來,石策馬疾行,來到白水潭以北的一個山坳里,此處林木森森、泉水淙淙,是極清幽的一個所在。石在此處沉思半晌,心情漸漸平復一些,起身回城,直奔桑家而去。
侍劍一直默默跟在石身后,不敢多問,直到接近桑家時他才察覺石似乎正往桑家而去,不由問道:“公子,我們這是去哪兒?”
石甩甩馬鞭,有些自嘲地笑笑,道:“去桑家。”
侍劍頗為不解又有些氣悶,道:“桑公子這樣對您,為什么還要去他家?!該等他上門陪罪后才去!”
石看看侍劍,微微苦笑:“此時桑家需要安撫。我不能讓這點嫌隙落地生根,你明白嗎?”
侍劍想了想,搖頭:“不明白!”
石道:“千里之堤,潰于蟻穴。許多堅定的盟約被擊碎,起因不過是一誤會,嫌隙一旦種下,雙方都會心生疑忌,以致嫌隙漸深、終成大禍。對此,我不可不防微杜漸!你日后行事,亦要謹記這一點:勿讓嫌隙生根、勿讓疑忌種成!
盡管桑充國這一手讓石措手不及,讓他心下難過,但他終不會為情緒左右,稍稍冷靜一點,便已想明白中間的利害得失。此事一出,桑俞楚會擔心他懷疑桑家有二心,桑俞楚也會借此事觀察他的人品性情,觀察他會如何對待有隙之人,他若處置不當,與桑家的關系便不容樂觀了,日后分道揚鑣也不是不可能。再,以桑俞楚、唐甘南的精明,怎可能對李丁文做的那些手腳毫無察覺?此時他們不在乎,是因為兩下無隙,便容下那些人以讓他放心;但若雙方有了嫌隙,這些手腳就足夠人心寒了。難道真要他用桑梓兒來拴住桑家嗎?!那是他無論如何也不愿的——況且就算他愿意,桑俞楚也未必愿意犧牲親生女兒。
侍劍想了想,隱約有些明白,便輕聲應了。他看看石,微微一嘆,又道:“只是……這樣也太委屈公子!”
石失笑,道:“沒什么委屈不委屈的。欲有所作為,豈能計較這些!”
話間,已來到桑府門前,兩人將馬匹交給大門上的家丁,一路走進去,便聽見桑俞楚正在大發雷霆,桑夫人與桑梓兒正好言相勸。
桑來福在門口見到石到來,連忙迎上前來。石低問:“可是為了軍器監的報道?”
桑來福點點頭,不知該什么,只好略帶懇求地望著石。
石笑笑,拍拍桑來福以示安撫,輕道:“不要擔心,我去勸勸伯父。”他大步進去,笑道:“些須事,伯父何必如此動怒?”
桑俞楚聽到石的聲音,早迎了上來,他大步走到石面前,長揖到地,道:“子明,子明!充國行事無狀,我真是愧對于你!”
石連忙趨前一步,傾身將桑俞楚雙手扶起,道:“伯父快別如此!你我雖無血緣卻情同至親,何須如此見外!”
桑俞楚直起身來,恨恨地一嘆,咬牙道:“充國如此行事,深失我望!子明放心,我絕不輕饒他,我已令人去喚他回來,定要他向賢侄你磕頭認錯并設法彌補,此外我已決定停止幫他辦義學,桑氏印書館也不會再印他的報紙!”
石表面含笑,心中卻明白桑俞楚這通火氣有七成是真,另三成卻是為了試探于他、發給他看的。
當下,石將桑俞楚扶回座位坐下,微笑道:“伯父且消消氣,聽我一言!彼p啜一口清茶,從容道:“長卿此事,雖在我意料之外,然從公義而言,我卻是贊成的……《汴京新聞》雖是長卿主事,卻是侄多年之夢想。報紙傳達民意、監督官員,最要緊的便是公正與中立的立場,這也是侄多次向長卿提到的,難不成事到侄頭上,便要長卿違背一貫的宗旨循私么?!若如此,只怕朝中御史饒不了侄,亦饒不了《汴京新聞》和長卿。如今長卿報道此案,雖于侄聲譽略有薄損,然《汴京新聞》從此屹立,亦正是侄所冀盼的,伯父又何須因此而怪責長卿呢……”
石侃侃而談,分析利弊,盡量不去想自己是此事的當事人,到后來,竟連自己也有些相信自己的辭,心中郁結減輕不少。他只顧暢談,絲毫沒留意桑梓兒那一雙閃著淚光的眼睛。
石一番高論,令桑俞楚臉色漸漸緩和,桑俞楚重重一嘆,道:“子明心胸,可容天地,老夫既感且佩。只是,此事太過對不住你……”
石正想話,便聽到重重的腳步聲風風火火地自門外傳來,隨即便見唐棣氣呼呼地闖進來。他硬梆梆地拜見了桑俞楚和桑夫人,便轉身面對石,卻是欲言又止。呆立片刻,他向石深深一揖,卻不知該從何起。
剛才面對大發雷霆的桑俞楚,石能夠從容自若地高談闊論;而見唐棣這副神情,石卻覺心中一酸,再不能像剛才那樣鎮定自若。他勉強笑笑,問道:“毅夫何時回京的?”
“剛回來。子明,盼你……大人大量……”在唐棣心中,桑充國與石皆是兄弟,兄弟齟齬,實令他心如刀絞。他雖在白水潭將桑充國罵個狗血淋頭,然此時面對石,卻只能好言相勸,以免火上澆油。
石展顏一笑,拉唐棣坐下,道:“剛才正與伯父談及此事,毅夫放心,我斷不會如此心胸狹……”石一邊和唐棣話,一邊暗自苦笑——這角色似乎有些顛倒了,受傷害的是自己,為何卻是自己在勸慰他們?
桑俞楚放下心來,人也輕松不少,他笑道:“此時已近晌午,子明吃了飯再去如何?再忙也不爭這一會兒!”
石道:“正要叨擾伯父!許久未試過桑府廚子的手藝,可想煞我也!”
眾人都笑起來,唯桑梓兒笑中帶淚。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