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把第十二節(jié)寫完,接下來的幾節(jié)就可以把情節(jié)放得稍慢一點。算是對一些書友建議的響應吧。
借這個機會,我在這里解釋一些問題,也順帶我的一些想法,我希望在這個故事的寫作,能夠和大家有一些互動,當然我不可能聽從每個書友的意見,如果那樣的話,“討好每一個人的結(jié)果必定是得罪所有的人”,這句話可能就會應驗到我這個故事上面了。我還是會按自己的思路寫下去,對書友們的每一個意見,我都會重視,和我的思路合拍的我會采用,對我的錯誤有一些糾正的,我也會采用,對于那些出于種種原因不能采用,我都會有一個解釋,希望能夠有一個互相理解的過程。我感覺到目前為止,和各位朋友交流的氣氛都很好,我很珍惜這種氣氛。
所以我會定時的寫一些寫作隨筆,算是我的一種表示,我相信這也有助于彼此的理解。
針對許多書友的批評,認為寫作鋪敘太多,我認為批評是很對的。但是這里有一個辨證的問題,因為我每一節(jié)的字數(shù)有限,而我寫作的時間也有限,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和有限的字數(shù)中,讓情節(jié)不要進展得太慢,并把一些想法交待清楚,離不開大量的鋪敘。如果加重了細節(jié)的描寫和人物的刻畫,我就不得不放慢情節(jié)的進展。當然,我不會回避這個問題,一直到十二節(jié)為止,我已收不住筆,不得不繼續(xù)下去,但是在第十三節(jié)或第十四節(jié)開始,細節(jié)和刻畫會增多,考驗我的時候就來了,我能不能很好的把握住一個度,在以上所提到的因素中取得平衡,是我自己都沒把握的事情。我希望到時候大家可以繼續(xù)提出來意見。
另外的問題就是,因為細節(jié)和人物的刻畫,離不開對歷史文化背景的了解,我所長的是秦漢史而不是宋史,對于宋史我和諸位一樣,也有一個學習的過程,所以我也很擔心在這些細節(jié)上,我會鬧歷史笑話。這是我所不愿意的,所以對于細節(jié)刻畫的加強,還需要一個緩慢的過程,我對歷史了解得多,這種刻畫就會表達得好。我也希望大家能給我時間,讓我在開始的一段時間里,回避一些問題。我也很希望有朋友可以給我提供這種細節(jié)的資料,主要是北宋的服飾或風俗之類。
雖然這書質(zhì)上是意淫,得文雅一點是歷史架空,但是我還是想寫得盡量的可信一點。所以到目前為止(第十二節(jié)),歷史人物提及較多的是宋神宗和王安石,對于這兩個人,我仔細讀了一些相關的資料,包括神宗的紀和王安石的傳,以及一些近代以來史家提到王安石變法時的評述,我近量的揣摸這兩個的心理,從他們所做的事情來猜測他們的性格,所以我雖然并不敢我在中提及的二人的性格就是歷史上他們?nèi)说男愿瘢麄儗δ承┦虑榈姆磻鸵欢ㄊ撬麄內(nèi)丝赡茏龀龅姆磻俏覅s可以,我所的一切,都是有我的依據(jù)的。雖然也許我是錯的,但是我并不是胡亂捏造的。我歡迎對此有自己的見解的朋友,在之后的討論中,提出自己的看法,也許有些是我所想不到的,大家提出來,會給我一種參考意見。
基上,對于中歷史人物的造型,我已經(jīng)形成了一個思路。那就是因為主人公的加入,歷史事件可能會發(fā)生改變,包括有些大事都可能不再發(fā)生,也會發(fā)生一些原來不會發(fā)生的事情。這些取決于我對歷史的評估,推測每一件事是基于什么原因發(fā)生而它們一個判定。當然,也有一部分是僅僅因為情節(jié)需要我得讓它們發(fā)生或不發(fā)生。但對于歷史人物,我認為每一個活生生的人物曾經(jīng)存在于歷史,我不會隨意對他們做任何的改變,當然,事件會改變?nèi)祟惖纳睿┤缟蚶ǎ?jīng)做到王安石的權三司使,我就不會讓他去做了,我改變他的政治命運是有可能的,并且可以是合理的。但是他這個人的性格,卻絕不是我所能改變的,所以我得分析掌握他的性格,根據(jù)他的性格來決定中他的命運。對于大量的歷史人物,我都會如此處理。我會去讀他們的傳記,而體味他們的性格……
然而這里有一個問題,如果我的認識是錯誤的,怎么辦?我想那就需要諸友的批評了。如果我的設置和歷史上的某位人物的性格發(fā)生根性的沖突,我會毫不猶豫的修改或干脆刪掉。這是我可以做的承諾之一。
這篇隨筆要談到第三個問題,是VIP的問題。老實,錢誰都想要,但是我并沒有打算加入VIP,這里面有很多原因。但有一個原因,是我想出來的,那就是我認為現(xiàn)在的VIP根不是VIP,所謂的VIP,據(jù)我所知,是“非常重要的人”的簡寫,但是現(xiàn)在的VIP,并沒有把讀者當成“非常重要的人”,不是我在這里攻擊起點,而是我對此非常的不以為然。我認為,倘若一篇加入VIP,那么他得有一個承諾,就是更新速度的承諾,這個承諾要明確宣示給讀者。或者每幾天更新一節(jié),或者每周更新若干節(jié),或者每月更新一集。這個更新速度必須是固定的且必須完成的。這樣做,讀者才能算是享受了VIP的服務。我覺得一部VIP作品擺在那里長時間不更新,根就是一種劣質(zhì)服務。那不是讀者是VIP,而是寫手才是VIP……我的言論可能會得罪一些大大,但是我也聲明,我不是針對個人,我只是針對這一種現(xiàn)象而論。雖然有些大大可能會,VIP的收費很低等等,但是我倒覺得,收費低不是可以提供劣質(zhì)服務的理由。也許我是坐著話不腰疼……這個話題就到此為止吧。
我的故事不會做太監(jiān),所以因為這個原因而希望我的入VIP的書友,可以放心。我在可預見的一段時間,都無此打算,大家就不必為此爭執(zhí)了。
最后依慣例,回答一些書友的問題:
北良兄:宋代并不是一個抑商的時代。呵呵……這一點也許有爭議,宋代的確和之前的中國一樣,重視農(nóng)業(yè),但是宋代抑商的色彩并不明顯。神宗還有一段時間好活,中,神宗才二十來歲,雖然皇帝比較短命,但從歷史來看,我暫時不需要面對皇位更替的情況。政治斗爭之后會有提到。我如果有時間,會寫一篇短文,向大家介紹一下北宋的政治文化,當然,在之后的故事中也會有介紹。端木大大的書是很好的,我不敢奢望這種比較。呵呵……
寬兄:我并沒有深入的談行政伸入農(nóng)村,所以給你造成這種困擾。目前有這樣一種認識,就是認為在古代,中國的行政體制并沒有把鄉(xiāng)村納入直接管理。也就是,到了縣這一級,就是“官”的最基層了,而農(nóng)村,就基上是家族、士紳、吏三者聯(lián)合治理,而我把一些散官放到這些合作社,使得鄉(xiāng)村就有一些利益代表可以直接和縣級的官打交道了。這些散官,也是“官”,而不是“吏”。這其實也只是一種構(gòu)想,如果想要理解,就想想中國之前的“人民公社”吧,人民公社與此有一定的類似。中所鄉(xiāng)村合作社,一方面仍然保持著家族和士紳的自治,一方面加入了一些用于調(diào)解矛盾加強上下交流的官,所以帶有半官方色彩。我也不知道這種想法是不是可行,不過感覺還是可以的,所以在這里提了出來。另外我也沒有多提之前的常平倉和宋代的鄉(xiāng)村制度,可能也是給你造成困擾的原因吧。以后有機會再補述吧。
bu兄:一天傳兩章幾天后我就沒得玩了。呵呵……
風霆迅兄:批評得很對,但是學問我是沒有的。至少我對宋史的了解,并不比各位強。
Audi兄:謝謝你的批評與鼓勵,只是能否不負雅望,還是很難,呵呵……
虛度兄:基上我認為蒸汽機很難……另外,我并沒有想要發(fā)動暴力革命。但是我會堅持讓人民擁有武器的權力,這一點我認為是漢代強大的關鍵,也是最能改變一個民族精神的地方。宋代據(jù)我所知是可以私人擁有武器的,我會在此基礎上強化這個觀念。紡織機是個好建議,我會考慮……
48114兄:和王安石的沖突最終還是發(fā)生了,不過我會注意把握政治斗爭的度。如果你覺得其中有不合理之處,還請繼續(xù)指教。
牧羊犬兄:我會盡量讓技術的發(fā)展變得合理一些,不過我雖然學工科出身改學歷史,但是在技術方面,較之別的大大還是有差距的。北宋的弩箭的確不錯,這是傳統(tǒng)優(yōu)勢兵種,之后我會考慮的。
tasd兄:范仲淹活著時候,富弼就叫他“圣人”,皇帝也沒介意。呵呵……宋代對文人很優(yōu)容,王安石雖然也沒什么明顯的缺點……自污以求保,是武將身之道,主角是個文人,保自己可能要靠另外的方法,否則得不償失。王莽扮圣人,是有政治文化背景的,宋代不存在那種背景。在王莽之前的百余年了,因為五德終始等等神秘主義哲學的大行其道,使得西漢有不少知識分子相信劉漢氣數(shù)已盡,需要劉漢禪讓皇帝……因為這種迂腐或者理想主義的觀點,至少先后有兩個人因上書請皇帝退位求賢禪讓而被殺……但是這種思想深入人心,導致其后的皇帝不得不編演一出禪位的好戲,向天下證明老天爺又把氣數(shù)還給他們劉家了,但這顯然并不能讓人信服。王莽能夠成功,有賴于這種獨一無二的政治文化背景。而之后那些能夠逼宮奪位的權相,更多的是依賴軍隊而不是文化。所以我想皇帝不必害怕一個沒有軍隊,沒有家族強援的文臣。你以為呢?
大老二兄:不敢和《明》和《中華再起》比,這兩書都很強。特別是《明》,我很佩服……而《中華再起》能寫那么多字,我也很佩服的。呵呵……
最后,諸位,精華周三送一半,周日送一半。數(shù)量有限,請毋介意。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