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一些批評的回復:
一、有人歷史學得比我好,我承認的確有這樣的人存在——我不至于狂妄得自以為天下第一,所以這種可能性存在;有人寫得比我好,我也承認——這樣的人多了去了,所以這種可能的確也存在;還有人他政治斗爭懂得比我多,這也有可能——雖然這話的人對政治斗爭的了解,無非和我一樣,也是從書中看來的,不過出于謹慎,我依然要承認也許這話的人,就是政治局的呢?人大的呢?最不濟人家不定也是封疆大吏的秘書的姨舅的兒子的外甥的女友的姐姐的……(以下省略),所以,人家政治應當是他那樣的,我這樣的民自然還是恭聽一點比較好,最不濟,不定人家從書中得來的東西就是比我的實在,我也不能不承認的。
鑒于以上種種可能性,我不能不對一些偉大的批評者表示心悅誠服。我這個人,不過恰好是歷史學得自以為還好,寫得勉強還能讓一些口味不那么挑剔的讀者看下去,政治斗爭雖然自己也見過,不過象那么高層的斗爭,到底還是從別人的書中得來的,于是再加上一點還算認真的態度,就寫了這部《新宋》,沒想到也能得到一些讀者的錯愛。所以,對于那些眼角向天,輕蔑的道:“我的歷史比他強多了。”……“我的寫得比他好多了。”……“他寫的政治斗爭根是假的,我的認識深刻多了。”……這樣的人物,阿表示誠惶誠恐。
不過如果是同一個人,恰好歷史又學得比我好,又寫得比我好,政治斗爭也懂得比我多……阿壯著膽子問一句:“你為什么不寫一部出來給大家看看呢?”當然,人家肯定會不屑的回答:“我不屑于寫那種東西,純粹是亂廢時間。”阿也只好無話可,老老實實把頭縮回去,暗暗在心里腹誹:“閣下時間這么寶貴,居然能夠抽出寶貴的時間來批評我這‘不值一提’的東西,真不知是我的榮幸還是我的罪過。”當然,也許這位人物心里也會:“若不是有人在我面前提《新宋》,礙了我的眼,我才懶得提呢。”這個時候,那么肯定就是我的罪過了。
所以阿在此懇請我的讀者,碰上這樣了不起的人物,咱們不如繞道而行。惹不起還躲不起嗎?馬甲里面,誰知道藏著什么呢?阿門!
二、關于對人性的認識。抄一段話:“人類的精神世界是何等的復雜與深遂,其中有無數的危崖雪嶺。以己度人,總不免左支右絀。蘇格拉底:‘認識你自己。’一句話唬住了不少人。而實際上,認識他人比認識自己不知要困難多少倍。”
有人,人性是這樣的,有人,人性是那樣的。阿試問一句:讀者諸君,你能了解你們班上的部同學或者身邊的同事甚至最親近的愛人心中怎么想,為什么這么想嗎?如果你能夠,我無話可。你對人性的認識的確比我深刻。如果你能誠實的不能,那么我就要請問:那么為什么你會認為人性必須是這樣的,而不能是那樣的?為什么你會認為一個采取這手段就是不合理的,而只有采取你認為合理的手段才是合理的?這難道不是取決于那個人的自主意識而非是你的主觀想象嗎?有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成功,有人,只有那樣的人才能成功,那么阿更要請問一句,你對成功的人的精神世界,真的有如你想像的那么了解嗎?是不是一個成功的人性模式?哪怕是政治人模式?
我覺得我們大部分人,對于人性的理解,多半還是來自于書甚至是濫情的電視劇中。這些認識不知不覺的沖擊著我們,影響我們對于人性的理解。以至于讓許多人忘記了一件事,人性的復雜雖然比不上天上的繁星,但是六十億人有六十億性格,而我們卻不能知道為什么身邊很熟悉的人在大部分上為什么那么想那么做的理由。
所以有人,只有寫人性才是寫不盡的。那么,如果讀者認為人之思想人之性格皆有固定之模式之時,從不同作者眼中對于人的性格的不同理解,實際上就已經毫無意義了。大量人物性格的雷同,政治上成功者如同一個模板中印出,所有的角色的作為都依著理性而來并且不需要讀者的細嚼就可以理解,那就是所謂的“人性”嗎?那就是所謂的“合理”嗎?
請恕阿在此有不同的理解,我認為那種所謂的“合理”,就是最大的不合理!
阿能承自己的表現手腕上的不純熟甚至幼稚,也能承認的種種缺失,但是對于這種“人物性格不合理”的批評,卻是相當的不以為然。
以上發發牢騷。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