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新宋 新宋 - 正文之前 第三卷 燕云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三章 熊羆百萬臨危堞(三之全)

作者/阿越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契丹人過陰山?”章?只覺得喉嚨發干,端起蓋碗喝了一口茶,又問道:“王兄知道是誰領兵么?”

    王師宜尷尬地笑了笑,道:“這倒不曾聽。”實際上是他聽到這個消息后過于興奮,竟忘記打聽這至關重要的事情了。他畢竟也是堂堂的驍騎軍副都指揮使,這么丟臉的事情當然不好意思出來。

    “此乃遼主一石二鳥之計。”章?想了一會,忽然道。

    “此話怎講?”王師宜對章?一向非常佩服,連忙向前傾了傾身子,問道。

    章?笑了笑,吩咐親兵將桌上清理開來,然后將一個茶杯扣在桌子的西北角,道:“此乃陰山。”又在茶杯之西南放了一根筷子,“此乃河套、黃河。”又在更遠的西面與南面各扣上兩只茶杯蓋,道:“此興慶府與夏州。”

    他一面擺置一面介紹,一幅簡陋的西夏形勢圖便展現在王師宜面前。

    “王兄請看,契丹出陰山,與我平夏之軍隔黃河、荒漠相望,正所謂‘可望而不可及’者。以吾軍之力,斷不可能穿大漠,北渡黃河而與契丹交戰。然契丹一旦占據水草豐美之河套,南可下大漠牽制吾軍,西可由‘直路’抵興慶府,或盟或戰,其權皆在契丹。遼國君臣能出此策,實不可輕視。此舉一則投石問路,試圖朝廷之反應;二則牽制我軍,讓我軍與夏人都弄不清虛實。”章?一面面皺眉望著桌子上的“地形圖”,若有所思。

    王師宜自上次出丑后,便偷偷惡補西夏之風土人情課,這次倒也聽明白了章?所的內容,章?所謂的“直路”,指是由興慶府通往遼國臨潢府的一條驛道。這條驛道從興慶府渡過黃河后一路向東北而行,經十二個驛站,以一條幾近完美的直線到達臨潢府。雖然其中要穿過河套以南的沙漠,但是這對于經常在沙漠作戰的遼軍來,根不成為障礙。如果遼軍果真占據河套平原,那么順此驛道而下,西夏可以將徹底受制于人。遼國與之結盟,他們便有實力與宋軍相抗,如果遼國翻臉,那么只怕西夏人連跑的時間都沒有。

    “無利不起早。能夠占據河套,甚至有可能變西夏為傀儡,怪不得遼主不惜得罪朝廷,也要出兵。”章?低聲道,仿佛是和王師宜話,又仿佛是在喃喃自語,“然這個時機,卻還是略晚了一些……”

    “通往興慶府諸條道路中,由綏州、夏州至鹽州、靜州,渡黃河而抵興慶,此舊驛道是諸道中最平坦,最適宜車隊行走之路線。舊時商隊往來,貢奉、歲賜,乃至西域各國使節假道而來中原,多取道于此。平夏抵定,我軍最大之優勢,便是掌握了這條驛道!”帥府之中,司馬夢求也在向石分析著形勢,他到此處,向種古望了一眼,種古微微點頭,表示同意,司馬夢求方繼續道:“遼主此時出兵,時機不可謂不好,然終究還是差那么一點。若是梁永能未敗之時,我軍將受極大牽制,東線將無所作為。然平夏既已抵定,我軍以平夏為根基,可進可退,可攻可守,局勢亦未至于被動。”

    石與種古都頷首表示贊同。不過遼主出兵之時機,在石看來,只是見仁見智的事情。他若出兵過早,西夏尚未陷入絕境,又豈能甘心將河套拱手相送?而且一旦過份逼迫宋朝,宋朝若是惱羞成怒,與遼國面開戰,楊遵勖咸魚翻身也未必不可能。這樣大戰的風險,無論是宋朝還是遼國,哪一方都沒有做好心理準備。這中間無非是對各方最低容忍度的理解不同的問題。遼主此時出兵,在石看來,最大的用意是占據豐腴肥美的河套地區,一方面可以給大同府一個屏障,取得地理上的優勢;一方面則可以增強國力――一個河套地區,在當時抵得上數千里的塞外苦寒之地。至于其余種種可能,對于遼國來,那不過是另外的好處,若是宋朝肯將河套地區拱手相讓,石有七成以上的信心,相信遼主會爽快的將西夏出賣得一干二凈。

    但是,休大宋朝廷,便是石,又怎么舍得將河套地區拱手相讓?

    宋朝拼著消耗國力,以無數的錢糧與數以萬計的戰士生命相博,才取得這些戰果。而遼國不費吹灰之利,便占據了水草豐美的河套平原?!

    掌握河套平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抵消遼國西京道的地理優勢,極大的改善宋朝由于喪失薊燕十六州而形成的戰略劣勢――這是只要看地圖就可以明白的簡單事實。而且河套平原還是宋朝夢寐以求的優良馬場!

    “然契丹兵出陰山后,態勢立即變得微妙。我若是逼得西夏太急,不能不擔心西夏會不惜一切投靠契丹;我若放其一馬,讓其喘過氣來,后患無窮。西夏任誰當政,最終都難以坐視平夏被占。而契丹雖經內亂,然君臣同心,名將輩出,士卒皆百戰之余,大宋若與其決戰,勝負固然難料,戰火卻勢必漫延至河北、京師,國家要付出的代價難以估計,朝廷大臣亦未必能下定決心,同心同德。故此,契丹雖未必敢激怒于我,我亦不可過份激怒契丹。契丹雖出兵西夏,暗含挑釁之意,然畢竟留有極大余地。而我與契丹之交涉,固不必示弱,亦不可莽撞。”司馬夢求職掌職方館,對遼國的了解遠在石與種古之上,他的意見,便是連樞府甚至皇帝,都會尊重。

    “純父言之有理。”石對司馬夢求的話也是深以為然。宋遼之間雖然貿易額達到一個空前的高度,遼國在經濟上對宋朝的依存度也增高,但石也清醒的意識到一點――熙寧十三年,無論宋朝還是遼國,都不是工業社會。遼國這樣巨大的經濟體,絕不可能因為宋朝斷絕貿易而陷入一種任人宰割的境地,只要遼國自己產糧、產鐵、產馬,他們在經濟上的任何依存,便都是有限的。這種情況下的經濟依存,可以為宋朝牟取適度的利益,但是如果過份了,將遼國逼得無路可走,對宋朝來反而會是一場巨大的災難――一場面的戰爭,那時候契丹統治者最直接最簡單的選擇,便是將人民的不滿轉移到宋朝身上來,最起碼,整個河北、山西,甚至大宋的精華地區汴京附近,都會淪為戰場。契丹人最終也許會被擊敗,甚至被消滅,但宋朝要付出的代價也會是極其昂貴的。而至少現在,大宋還沒有做好這個準備。

    但是,有一點石也很堅持:河套平原絕不能讓給契丹。狼山以北,甚至黑水城,在宋軍力不能及的情況下,都可以讓給遼國。但是黃河百害,惟利一套,河套平原,是石志在必得的。

    “其余之事,可臨機應變,并非急務。”石目光移到種古臉上,頃刻間便下定了決心,“眼下我要的,是找一名將領,率兵去河套。”

    “去河套?!”司馬夢求與種古都吃了一驚。石剛剛還同意司馬夢求的觀點,似乎要與遼國達成一定之妥協,此時卻要派兵去河套。

    “純父方才,只有遼軍過陰山之報告,并無遼軍已至河套。可是如此?”

    “確是如此。然遼軍既過陰山,不可能不至河套。”司馬夢求答道。

    “那不必理會。河套部族甚多,此時尚忠于西夏,遼軍便是到了河套,亦不可能這般快平定整個河套。便是西夏,雖力有不及,然終亦不可能置之不理。”石緩緩道,見種古與司馬夢求都若有所悟的點了點頭,又繼續道:“眼下便要一個合適的人選,迅速出兵河套,只要占得立足之地,日后與遼主便有交涉之余地。否則一旦遼軍盡有河套,我能拿何物去換?且有一軍至河套立足,亦可牽制遼軍,翼護平夏。”

    “妙策!”種古都忍不住要拊掌贊嘆。

    “派兵急取河套?”王師宜目瞪口呆地望著章?,“與契丹人硬碰硬打上一仗?”他目光興奮起來,但馬上想起一事,旋即黯淡下去,“然孤軍深入,蹈拱圣軍前車之轍……”

    “王兄以為遼軍便敢真打么?”章?笑道,“縱然我軍孤軍深入,軍覆沒,遼主便不怕我們進兵他的西京道與南京道么?要打也只會是仗,除非遼主派了一個不識大體的人為將。但遼主既想得出此策,又豈會隨便派個人來?”

    “還是冒險。”王師宜一個勁的搖頭。在他看來,一個的河套平原,同時插進去宋遼夏三方勢力,若不打大仗,簡直不可思議。“補給是個大問題。”

    “補給?”章?忍不住笑了起來,“去河套還要想著靠后方運補給,那不如不去。我若是石帥,最多運一次補給,保證其不至于在冬天被餓死凍死便可。其余的,只能自己設法。滅掉西夏前,焉有許多功夫來理會這邊角之棋?”

    “最難者,在于擇將。”石沉思良久,還是嘆了口氣。“茍不得其人,畫虎不成反類犬。”

    “莫如下官親往。”種古考慮了半天,也想不出合適的人選。派往河套的軍隊,必然是東線諸部的。因此,為了保證將領與軍隊之間熟悉,選派之將領也必是東線的。細數他麾下的將領,折克行風頭正健,此時調他前去,他難免沒有想法,畢竟那是沒得什么功勞可立的苦差事,哪里比得下將來攻靈州下興慶府之風光無限?更何況輕兵前往河套,人數必不能多,頂多便是三四千人馬,用折克行并不合適。吳安國雖然是個人材,但是種古卻擔心他一個忍耐不住,與遼軍大打出手,反而壞了大事。以吳安國的性格,統軍千里之外,誰能節制得住?慕容謙來也可以,但是誰敢保證他的部屬到了河套不出問題?而且他與石畢竟是親戚,亦不便派這種吃力不討好的差事。至于其余諸將,更不足道。想來想去,只有他自己親自出馬,才能穩妥。

    但他話一出口,便被石否決,“不可。平夏須臾不可離種帥。”

    “種帥此時須坐鎮平夏,平夏方復,千頭萬緒,多賴種帥。石帥以為何畏之如何?”司馬夢求心里也不是十分有把握。

    果然,他方一提名,石與種古便齊聲反對,“不妥。”兩人都沒有進一步解釋原因,然而司馬夢求當然也知道其中癥結在哪里。派遣到河套地區,雖然是邊遠之地,處境艱難,但同時正因如此,更易在部下中建立威信。兼之天高皇帝遠,手握兵權,節制一方,更容易形成割據之勢。如何畏之這樣野心勃勃的人放到河套平原,處在各種勢力之間,正是虎入山林,龍游大海,其勢必不可制。石雖然惜重何畏之之才,但是他心中卻是時刻堤防此人。戰時固可讓他領兵,然而一到和平之時,石便立即削其兵權。只不過石做得更加隱蔽而富有技巧而已。司馬夢求對這一層意思,也心知肚明,他來也只是想行權宜之計,但見石與種古皆如此堅決的反對,便不再多。

    議事廳內,出現一陣短暫的沉默。

    石沉吟良久,在心里一遍遍涮選東線的將領名單,忽然想起曾經拜見過自己的折可適,折可適此時的才華尚未充分展露,名聲地位皆不如吳安國、慕容謙等人,但是這個人卻畢竟是“歷史上”的名將。而且石觀其為人,屬于豪邁而知文,勇敢而不莽撞之類,倒未必不是個好的人選。

    他試探著向種古問道:“種帥以為折可適此人如何?”

    隱君笑道:“折可適乃將種。然而磨礪尚少,一時干當大任,恐反害了他。”

    石默然頷首。種古的并非沒有道理,極有才華的人,在沒有經歷磨練前突然放到一個極高的位置上,雖然未必不是一個機會,但更多的時候會導致人心靈的扭曲,使得他進退失據,最終反而毀了這個人。吳安國幸而遇到種古,使他多擔重任,一步步磨練,終于能有今日之聲望與成績。但是相比之下,折克行給折可適鍛煉的機會,還是少了一些。這樣一想,他不免又有點沮喪。然而兵貴神速,派往河套的人馬快好,卻不容他耽誤。

    卻聽隱君又笑道:“若能選一名望地位皆在其上者為正將,以折可適為副,則是兩便之策。折可適心胸豁達,頗能以大局為重,有他為副將,正將則不必限于延綏平夏。”

    石頓覺豁然開朗,笑道:“如此吾有人矣!”

    “未知石帥屬意何人?”種古笑問道。司馬夢求也在心中暗暗猜測石的人選。

    卻見石用手指畫空寫出一個字來。

    “章?”隱君哈哈大笑,道:“章祭酒?”

    石微笑頷首,道:“以章質夫與折可適并往河套,憑他遼主派誰來,吾等亦可無北顧之憂。”

    他解決掉一個大問題,心中大松了一口氣。又對司馬夢求道:“純父,陜西房之情況,究竟如何?章質夫經營河套,勢必要拉攏當地部族,若有職方館之助,將事半功倍。”

    司馬夢求苦笑一聲,道:“學生當盡力而為。”戰爭開始后,西夏對內部的控制也變得加倍嚴厲起來,間諜終究也是人,條件所限,其作為也總是有限的。但石的話已經帶著責怪的命令了,他也只能硬著頭皮答應下來。

    石只是點點頭,不再多。他計議已定,便不再有絲毫耽擱,轉頭對隱君道:“進兵河套,兵貴神速。我立刻頒令,著章質夫速往鹽州,會合折可適盡快出兵,事后再上報樞府未遲。”

    種古聽罷,起身道:“下官便與章質夫連夜趕往鹽州,督其出兵。”

    “只是辛苦種帥了。”石當然是求之不得,只是以隱君的身份地位,他不便開口趕種古走人而已,隱君既然主動提出,他也不客套,立刻一口答應。

    章?剛剛在酒樓之外辭了王師宜天色已至黃昏,正猶豫是否要繼續去求見石,轉身卻見一個身著布衣,腰間佩著一柄彎刀的關西大漢站在路的對面,正笑吟吟望著自己。他身后跟著十來個從人,都挎弓佩刀,雖然都貌不出眾,卻讓人感覺到一股肅殺之氣,分明都是從千軍萬馬中殺出來的。章?定晴望去,吃了一驚,脫口呼道:“隱君?”

    種古笑著抱拳道:“正是在下,章祭酒,久違了!”

    章?連忙抱拳還禮:“久仰了。”目光掃向種古的左手,果然見他缺了一個手指。他正在心里揣測種古怎么會來了慶州,卻見種古笑著遞給他一張宣紙,他忙接過來,打開方看了一眼,眉宇間閃過一絲喜色,抬頭笑道:“敢不從命?”

    種古微微頷首,道:“祭酒可去收拾一下東西,石帥鈞令,今晚便與在下連夜趕往鹽州。”

    章?慨聲笑道:“待到天黑,豈不又要耽誤時間?何不即刻出發?”

    隱君臉上露出贊許之色,卻不多,只向部下使了個眼色。有人便牽過一匹馬來交給章?

    當天黃昏時分,在慶州城門將要關閉之前,數十名布衣騎士急馳而出,向西北方向趕去。與他們交錯而過的,是一隊從環州方向來的騎隊。慶州的軍民對此早都習以為常,沒有人意識到,這兩隊人馬,對宋遼夏三國的未來,有著何種重大的意義。

    “櫟陽縣君?”正在閱讀范純仁送來的公文的石霍然抬頭,望著跑來報告的豐稷,道:“她在何處?”

    “下官已先將夏使送至驛館,櫟陽縣君求見石帥,下官自作主張,已安排她往帥府來,便在府外等候。”豐稷非常激動,夏使到韋州開始,便要求盡快見到石,而櫟陽縣君又有石的親筆信件,因此韋州官員不敢怠慢,安排車馬衛隊,護送他們前往慶州。豐稷已向護送的武官打聽清楚,一路之上,夏使為了請他們晝夜兼程趕路,還特意送給他們金銀,這可是前所未有之事。這種種跡象都表明,夏國內部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來自興慶府的櫟陽縣君,對于大宋掌握西夏內情,便顯得至關重要。因此當櫟陽縣君要求立即面見石之時,豐稷也不請示,便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石點點頭,他的表情看起來很平靜,但豐稷卻敏銳地感覺到石也露出一絲喜色。果然,便見石合攏卷宗,起身對豐稷道:“快請,帥當降階相迎。”

    這下連豐稷都覺得驚訝了。他跟隨石以來,很少有人能夠得到這種待遇。而櫟陽縣君不過是一歌妓出身……

    走到門口的石仿佛看出了豐稷的心思,忽然問道:“相之可知帥為何要降階相迎么?”不待豐稷回答,石便又道:“帥是要借此讓天下人知道,無論出身如何低賤,不負國家者,國家亦必不負之。凡為國家而不計生命名譽者,理應獲得尊重。”

    “石帥所見,非下官所及。”豐稷誠懇的道。

    櫟陽縣君被請進帥府之后,便有一種恍如隔世之感。雖然是夜晚,但帥府內燈火通明,到處都挑著通紅的燈籠,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清晰入眼。這里也是她曾經熟悉的所在。其實,自回到慶州那一刻起,一種游子回歸故鄉的感覺,便時時浮在她心間。

    “縣君請!”帥府的門吏好奇、恭敬地給她引著路。

    帥府中廳的臺階前,一個穿著白袍,束著玉帶,披著紫色披風的中年男子正微笑著望著她,等候她的到來。他的笑容與幾年前一樣的親切,如同溫和的兄長、久別的朋友。與幾年前一樣,他的笑容不帶任何虛假,沒有任何居高臨下的做作與掩飾。如他這樣身份地位的男子,對一個低賤的歌妓能有這樣的笑容,整個大宋,只有這么一個人。

    “奴家見過石帥!”櫟陽縣君盈盈拜了下去。

    “李姑娘別來無恙。”石溫厚地笑道。

    一滴眼淚終于忍不住浸出眼角,既便是在被西夏軍隊抓住的那一刻,不知道自己將面對什么難以忍受的侮辱與凌辱,處于極度無助中之時,她也沒有想哭過。不知道為何此時竟如此軟弱?絕不當著任何人的面哭泣,這是她李清清多少年前就曾許下的誓言。李清清用笑聲掩飾著自己的失態,“學士別來無恙。”

    “請!”

    “學士請!”

    帥府的招待十分簡樸,不過一杯清茶。石也沒有任何的噓寒問暖,而是直接切入了正題。但是李清清感覺十分舒服。因為在這里,沒有她不習慣的繁文縟節,卻有著最好的招待――尊重。

    她簡單扼要地向石介紹了她在西夏所遭遇的一切,以及梁太后對她的召見,派遣使者的用意。

    “議和么?”石沉吟道。

    豐稷在旁邊道:“如此來,前一段職方館傳來回的情報是真的。”

    石點點頭。幾天前,職方館的一位間諜傳回來一個情報,他在西夏聽到謠言,禹藏花麻上表要求秉常復辟。

    “李姑娘以為,梁太后是真心想求和,還是詐術?西夏果真已經到了喪失希望的地步么?”石向李清清問道。他對西夏在“歷史上”的堅強韌性印象深刻,姑且不論他同不同意議和,對于西夏求和這件事身,他就先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奴家被俘之時,曾經注意到看守奴家的夏兵之飲食。”李清清并沒有正面回答石的問題,“奴家發現這些夏兵所吃的食物非常粗糙,且份量亦不多。相比戰前所見,至少少了三分之一。而且在興慶府,奴家偶爾也會見到有些夏兵不見披鎧甲,在興慶府修葺城墻之勞役,其中多有婦孺。”

    石與豐稷對視一眼。石還是從容淡定,豐稷卻已經喜形于色,“他們支撐不下去了。”

    “興慶府至少有可支持三年之積蓄。”石潑了一盆冷水。西夏最后的這點錢,職方館的歷次報告中早已不厭其煩。以石對梁太后的了解,相信這些糧草,不到最后關頭,她是不會動用的。

    “但西夏亦肯定面臨困境。”

    李清清頷首道:“奴家以為,西夏求和,或許是想有時間從容收割麥。奴家自興慶府一路東來,所見在麥田中勞作之人,非老即幼,不見一個壯年。”

    “石帥!”豐稷殷切地望著石。

    石微微笑道:“明日相之找個善于言辭之人與李姑娘一道去陪夏使,先拖他一日再。”

    同一個晚上。

    ?海。耀德故城附近。

    花結香統率著一千西夏騎兵在?海中游蕩了數日之后,迫切希望找個地方休整一下。而耀德故城便是他們的目的地。花結香是西夏名將葉悖麻的部將。葉悖麻被任命為靈州知州后,便被梁太后委以重任,兼節制靈州外圍的部隊。梁太后在很多方面非常清醒,除了派了幾個梁氏子弟監軍外,竟將梁乙逋也調回來,讓梁乙逋與嵬名榮一起掌握興慶府及周邊的軍隊。而在危急關頭,將至關重要的靈州防務權委托給了真正的軍人。葉悖麻上任之后,一改之前野利朵率領數萬大軍在荒沙中游蕩的作法,僅僅抽出一萬騎兵,分成十部,巡防整個?海地區,從而將偵察面積擴大了五六倍。而葉悖麻也因此有了較為充足的兵力,來整頓靈州防務,同時還可以派兵監視孤軍懸于靈州附近的一營宋軍與駐于鳴沙城附近地區的種誼、劉昌祚部宋軍。葉悖麻想一舉消滅宣武第二軍的這一營宋軍,并從劉昌祚手中奪回鳴沙城,真正鞏固靈州之防務。但是他很快發現,這兩支宋軍都是部伍嚴整,訓練有素,不可輕視。而且這兩軍之間,竟隱然互為犄角。攻擊劉昌祚,劉昌祚非一日可破,而宣武軍將直接威脅靈州城,并且可以想見一旦他主力離城,中路的宋軍主力將滾滾而至。而如若他攻擊宣武軍的這個營,以這支宋軍步軍之裝備與戰斗素養,也不是一兩天可以攻破的,到時候劉昌祚部就肯定會來夾擊他。因此,葉悖麻在找不到宋軍的破綻之后,只得暫且隱忍不發,與宋軍為持久之策。從來客軍不利持久,葉悖麻絕不相信宋軍能一直這樣保持下去。只要宋軍敢輕舉妄動,葉悖麻相信自己便能尋出其破綻來加以利用。于是,葉悖麻親自率軍在靈州整頓城防,與宋軍僵持。而派遣這十支騎兵深入?海,監視宋軍主力。他對這些部隊的命令是:當戰則戰,不可戰則走。其目的主要是偵察宋軍主力的動向,同時攻擊宋軍之輜重部隊。但是葉悖麻接管靈州防務的時間畢竟不長,目前為止這些夏軍真正到達的范圍,亦只是止于耀德故城往南一點。再往南靠近溥樂城的地區,夏軍便不敢深入了。因為在那些地區,經常也會有大股宋軍出沒,據韋州內還忠于西夏的細作報告,那是宋軍幾支精銳部隊在那里進行“演習”,以使軍隊更加適應當地的作戰環境。傳聞之中,那里的常客是有“天下第一軍”之稱的宣武第一軍。無論是花結香還是其余西夏將領,都深刻地感覺到他們面臨的宋軍已經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再不是以前的那只宋軍。因此也從來沒有人敢冒著風險過于南入。

    “將軍,聽最近耀德城這邊也開始有宋軍出沒,是不是要心一點?”一個佐將向花結香問道。

    “派人先去看看也好。”花結香為將之道,便是相信“心”二字。

    他這種好習慣,這次果然又幫了他一次。被派去偵察的兩個士兵很快回來了,但這兩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竟然互相張大著嘴對視,半晌不出話。花結香氣得一鞭子抽將過去,兩個痛得同時叫出聲來:“宋……宋……宋軍!”

    “廢物!”花結香罵了一聲,策馬奔向一個高地。他要親自看個究竟。

    但是花結香馬上也被自己所看到的一幕驚呆了!

    在耀德故城的廢墟上,扎起了成百上千的營寨,營寨外面懸掛的燈籠在一望無際的黑幕下顯得極為壯觀。不斷有士兵舉著火把走來走去,營寨里不僅有箭樓,柵欄外還可以看到了挖掘的痕跡,顯然是有陷馬坑。

    “娘的!”花結香倒吸了一口涼氣,開始認真估算宋軍的數量。他立即被自己的估計叫嚇了一跳:至少有三萬以上的宋軍在此駐扎!

    “終于要開始了么?”這是花結香腦海中閃過的第一個念頭。

    但是他馬上否決了自己的判斷,因為在火炬的照耀下,他看到了正在壘土的宋朝工匠。

    “阿彌陀佛!”信佛的花結香在心里喊了一句。

    宋軍在筑城!

    是的,宋軍在筑城!

    既便花結香在西夏軍中算不上什么人物,也能明白一件事情:當這座城筑好之后,就是宋軍主力大舉進攻靈州之時。他用腳趾頭想也知道,現在的溥樂城,肯定已經是名副其實的“溥樂城”了。很快,耀德城也將是名副其實的“耀德城”。在這兩座城堡的保護下,宋軍的糧道將暢通無阻,他們的糧草將安如泰山。而西夏所有在?海巡游的部隊,嵬名榮將軍那出色的謀略,在這兩座城面前,都將成為一個笑話。

    難怪宋軍一直按捺著不動。

    在占據明顯的優勢的情況下,還不惜付出巨大的代價來營建這兩座城堡,宋軍統帥真不知道是過于愚蠢還是過于聰明。

    但是花結香卻知道,無論宋軍統帥的智商如何,他們的麻煩大了!

    他不知道葉悖麻大人在宋軍多半已經建好溥樂城的情況下有什么辦法來阻止宋軍繼續營建耀德城――葉悖麻大人現在對靈州城外的一營宋軍都不敢輕舉妄動。但是不管怎么樣,現在花結香要做的,是將這個情報傳遞回靈州。

    他迅速的掉轉馬頭,策馬下坡。

    花結香剛剛回到自己的隊伍當中,便聽到左側與右側傳來沉悶的響聲。那是數以百計的戰馬同時落地傳來的聲音。花結香的臉色變了一下,他們所在的地區離耀德故城并不算太遠,只不過恰好被一座坡所遮擋而已,如果這些宋軍有馬的,事情就麻煩了!

    “撤!”

    “快撤!”花結香急急下達命令,他可不認為自己這一千人對付如此規模的宋軍有何勝算。

    夏軍在花結香的催促聲中急急忙忙地調轉馬頭,向北方催馬撤退。身后兩支宋軍的黑影已經依稀可見。

    讓花結香感到奇怪的是,明明他們已經被追至射程之內,但是身后的宋軍卻并不放箭,只是悶頭追趕。數以千計的騎軍,在黑夜的荒漠中追逐著,將黑幕都踐踏得顫抖。身后的追兵來近,更加糟糕的事情緊接著發生了――又有兩支宋軍加入了追逐的行列,他們應當是早就派了出來的,只不過抄了近道,竟然擋在了花結香的前面!

    這里他娘的怎么不是那種一望無際非常平坦的荒原!花結香惡狠狠地詛咒著該死的地形,但宋軍對地形的熟悉更讓他感到驚慌。他們來這里不止一天了,以前的那些部隊都是廢物!但再怎么樣詛咒也于事無補,事到如今,只能殺出一條血路。

    “殺啊!”花結香大吼一聲,摘下弓來,搭上了羽箭,朝著前面的宋軍沖殺過去。

    然而讓他更加吃驚的事情發生了。

    前面的宋軍迅速的跳下馬來,舉起盾牌,結起了方陣。

    “步軍!”花結香沒有來得及后悔,這支宋軍是花結香所見的最訓練有素的部隊,面對著騎兵的沖鋒從容不迫的結陣,當他的部隊離宋軍還有三百步的時候,宋軍正好結成了方陣。夏軍的箭手被盾牌無情的擋下,而宋軍弩手們的齊射,卻讓花結香與他的部下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許多人紛紛落馬,連花結香的左臂也被射中一箭。這種弩箭的威力驚人,竟然透過花結香的臂甲,一直扎進他的肌肉內,疼得花結香幾乎滾下馬去。

    花結香此時已顧不得許多,忍著疼痛,掉轉馬頭,大聲喊道:“保持距離!射箭!射這些宋狗!”

    但他的部下卻遠不如對面的敵軍善戰。兩輪齊射后,后面追趕的宋軍也到了,這些宋軍卻并沒有立即下馬,而是向著夏軍扔出許多**上冒著火花的黑色砣砣。

    “霹靂投彈!”花結香腦海中迅速閃過一個詞,便聽到轟、轟、轟的聲音,伴隨著火花、慘叫、血肉橫飛,在夏軍之中響起來。許多戰馬立即被驚嚇,發了狂的載著騎兵四處逃散,根不受控制。花結香只見到自己的戰馬前蹄高揚,未及反應過來,便被掀下馬去。

    “殺!”

    “殺!”

    宋人的呼吼聲劃破了夜空,在霹靂投彈的火光映照下,穿著黑黝黝鎧甲、手持長刀的宋軍,如同猙獰的怪獸一般,向著亂成一團的夏軍沖殺過來。

    花結香在幾個親兵的扶持下勉強站起來,執刀在個宋軍雙手舉刀,向花結香猛劈過來,宋軍黑色胸甲上面的白色猛虎花紋,猙獰欲出,仿佛也想要沖出來咬他一口。花結香側身避過這一刀,順勢向宋軍的腰間砍去,卻聽到“?”一聲,被另一個宋軍用刀架住。花結香受傷后不敢力拼,連忙卸開這一刀,跳到一邊,方未站穩,便聽到背后風聲急到,他連忙就地一滾,堪堪避開。但頭盔卻掉到了地上。

    這時候花結香才發現,這支宋軍在白刃戰之時,竟都是三人配合作戰。這三個宋軍向他攻擊之時,他的親兵們也正在以一對三的苦戰著。

    他腦海中迅速閃過有限的宋軍資料,騎馬步軍、虎頭胸紋、虎頭胸紋……

    “宣武第一軍!”

    “晦氣!”花結香狠狠地啐了一口,他已經不打算活著回去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铜梁县| 揭阳市| 萝北县| 闽侯县| 巴林右旗| 乌什县| 青岛市| 灵山县| 宁陕县| 赤峰市| 当阳市| 南投市| 阿鲁科尔沁旗| 景泰县| 安福县| 万源市| 秀山| 瑞安市| 南丹县| 岳普湖县| 榆树市| 库伦旗| 左权县| 台江县| 大兴区| 托克逊县| 千阳县| 高台县| 南溪县| 黄梅县| 石首市| 怀宁县| 惠安县| 铜鼓县| 怀宁县| 同仁县| 天全县| 江山市| 罗城| 安徽省| 遂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