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里養魚在大家的積極勞動下,很快就得到了實施,河面的一部分變成了養魚場。
這樣養魚的好處頗多,技術員曾經說過,這種魚的肉沒有魚塘養出來的魚肉那種腥臊味兒,而且還能保持一定的,河魚的鮮美度。
大家滿懷著希望,等待著養魚場的收獲,收獲了,就能換來財富。
雖說這里陸路不太通暢,可是靠著水路,靠著那一艘艘的小船兒也能把魚兒運出去。
每個人都在憧憬,這其中也包括老村長,他無兒無女,有一個老伴兒,也在三年前過世了,他現在一門心思只撲在工作上,他希望能干出成績,不為名,不為利,就是淳樸的想給大家辦事兒。
春去秋來,一轉眼時間就快過了一年,養魚場快收獲了。
大家都很激動,可偏偏這個時候有一個人來給老村長潑冷水了。
這個人是一個村里的老人,主要做的事兒就是管理村里的祭祀啊什么的,聽說懂得神神鬼鬼的事情不少,規矩也頗多。
隨著這里得到解放,新的思想漸漸得到傳播,村里人也就漸漸的不咋尊重這個老人了,認為他搞迷信。不過,也沒人明說什么,畢竟村里人還是注重對祖先的祭祀的,這個工作還得他主持。
這一天,他上門找到了老村長。
“我覺得應該搞一次祭祀河神的活動,畢竟在河神手底下討飯吃,得有點兒表示。”他如是對老村長說到。
老村長皺起了眉頭,作為一個村干部,他是很反對這勞民傷財的一套的,他接受了新的思想,新的教育,認為這是一個堅決不能姑息的陋習。
可是這畢竟是主持村里祭祀工作的老人,還是得尊重,于是老村長委婉的拒絕了:“我覺著吧,現在村里窮,搞祭祀得活牛,活豬的扔下河里去,大家承受不起啊。以后,等村里富裕了,可以搞搞這樣的活動,劃劃龍船什么的也不錯嘛。”
那老人是個明白人,知道這話其實就是拒絕了,這祭祀活動根本不可能進行,搞不好別人還會認為他趁機生事兒,沽名釣譽,嘆息了一聲,那老人對老村長說到:“河神不滿意了,是要收去人命的,說不定收獲也會收回去。算了,好自為之吧。”
這樣的說法,讓老村長心里有些火大,這絕對是利用封建迷信來恐嚇,可是老村長還是強壓著怒火,尊重的把老人送出了門,不管怎么樣,老村長是個與人為啥的人,他不愿意對一個老人發火。
其實祭祀是否陋習,我不想評論,畢竟那時候總有人喜歡把事情做到極致,極端,反對一件兒東西,就連帶著全部否定了。
到現在,其實這樣的祭祀活動反而被鼓勵了,保護民俗文化之類的吧,有的祭祀還成為了招攬游客的手段。
這祭祀重新興起到底有怎樣的原因,這不是探討的重點,重點是老村長拒絕了要祭祀的請求,他自認為是黨員,就該堅持一些原則,而且祭祀確實有些鋪張浪費,這貧窮的小山村承受不起。
臨收獲的季節越來越近了,不管老村長是個怎么堅定的人,心里還是有些打鼓,就像你再怎么不相信一個人,當他煞有介事的在面前說過一句話,你心里還是會有些陰影。
這一天,老村長決定親自去漁場看看,他駕著自己的小舟,連同幾個在漁場忙碌的人,一起巡視起來,這些人里,其中有一個人還是老村長的侄兒,算是他村子里最近的血親了。
巡視的氣氛很愉悅,畢竟這是個風和日麗的好天氣,畢竟不時的看著魚兒從水中躍起,誰不高興?
可是當巡視到漁場最邊緣的地方的時候,忽然天氣就陰沉了下來,還刮起了大風。
村里人是有經驗的,像這種情況,一般都會靠岸,這風一大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