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跡罕至的山林里有大餐嗎?之前大家都是不相信的,然而昨晚的烤羊大餐證明了還是存在這樣的可能的,所以一眾同學都以為張賢要再去弄個什么大型獵物作為午餐,不過很快就發現張賢的打算并不是這樣。
從白水澗的懸崖邊離開后,眾人跟著張賢翻了某個山頭,然后就看見山腳下,有一些木屋或竹屋的邊邊角角從叢林里探了出來,那陣勢,很明顯是人工建筑。
咋一看到人跡,大家又驚又喜,雖然腦子快的人在懸崖邊發現有溜索時就猜到附近很有可能存在人類活動的跡象,但真正看到時還是很激動的,大家都忍不住想,是不是意味著距離走出山林里不遠了呢?
不過張賢給出的答復并不是這樣,雖然帶著大家抄了近路,但這只是走了一半的路程而已,畢竟這又不是用三角翼飛行,可以從空中走直線距離,在山林里行進翻山嶺繞路實在太平常不過了,而這里就是張賢選擇的作為半途休整的地點,因為這里有一個山族的群落。
所謂山族,是當地人對居住在山林里的一些少數民族的稱呼,當然,這稱呼是用方言的,翻譯成華夏普通話就是山族,意思是居住在山林里的族群,相對于鎮上或是縣里的人把山水村這樣的村民稱為山民,張賢口中的這些個山族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山民”。因為山水村早已經跟外界融為一體了,而這些山族依然過著真正的與世隔絕的山林生活。
張賢不知道當年少數民族劃分時,有沒有把這些山族劃分到某個少數民族。或者可能進行少數民族劃分的人并不知道茫茫的山林里還有這么一個原始民族,而在張賢的記憶中,這樣的山族群落應該還有四到五個,隱藏在面積廣闊的山林中,只有經驗最為豐富、足跡最為廣闊的老獵手才會零星到訪過這種群落那么幾次,而這些山族互相之間有著通婚、簡單的交易等交流活動,老獵手們對這些山族以地名區別。比如,這里的山族就叫做白水澗山族。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張賢曾經跟著外公徐在良到過這里,他知道山族由于生活在幾乎與世隔絕的地方,所以自然而然地產生了一種“遠來即客”的習俗,外來的人就是群落的貴客。當年的張賢正是跟著徐在良就在這里蹭過飯,所以他才有把握帶著大家去吃大餐。
到了山腳下,大家就才發現這里是一個地勢相對平坦的山谷,還有一些稀稀落落種著不知名的的青菜或者谷類作物的田地,正好有一個穿著明顯跟外面不一樣的人在那打理田地。從長相、穿著、膚色來看,大家的第一感覺就是果然跟外面的世界不是一個畫風的,讓人一看就知道是原始民族。
一行二十余人,就是不話,也有一種浩浩蕩蕩的聲勢。所以那人自然也發現了這一大幫“不速之客”,只見他扔下了手里的工具,大叫了一聲不知道什么話。就跑回了屋子那邊。
大家摸不著頭腦,問張賢什么意思,不過他也不太懂山族的語言,畢竟接觸得少,這些山林里的人又不萬山縣或者漓水地區的方言,更不可能會華夏普通話。而對于少數民族語言,張賢懂得最多的是壯語。能聽懂,還能簡單幾句,因為奶奶劉阿中那邊就是壯族的,其他的少數民族語言只能靠連蒙帶猜瞎比劃了,在他的印象中,山族的語言發音有點接近壯語,但又有很大不同,所以,按照剛才的情形,琢磨了一下,張賢給大家的回答是那個人應該喊的是類似于“啊,有人來了”的話。
穿過一道簡易的籬笆,大家來到了木屋竹屋構成的寨子前,這個時候屋前已經聚集了烏拉拉的一幫人,根據張賢的記憶,白水澗山族應該不超過二十戶人家,看這陣勢,肯定是整個群落的人都出動了。
青壯年簇擁著老人,婦女和孩子在后面偷偷地好奇打望,這讓外來的一群人有點緊張,畢竟從來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好在張賢還是比較淡定的,他還記得為首的那個老人是這里的族長,當時跟外公徐在良到這里時就是這個老人接待的,只不過過去了這么多年,外公已過世,張賢也年長了幾歲,這個族長看上去更顯得“老態龍鐘”了。
不過張賢知道,因為生活環境的影響,山族人的平均壽命并沒有外面的人長,族長的實際年齡甚至還沒當年的外公高,只是看上去顯得過于蒼老而已。
正像張賢還記得族長那樣,族長也還記得張賢,畢竟這里來個外人基都是稀罕事,所以族長對張賢留有印象很正常,也有可能是張賢的相貌并沒有太大的改變,所以還能被認出來。
由于語言不通,所以張賢只能硬著頭皮用一些壯語的簡單發音跟手勢配合來跟族長交流,大意解釋了一下大家要在這里休息一下蹭個飯什么的,也不懂咧著嘴一直笑的族長聽沒聽懂。
不管張賢跟族長的交流有沒有成功,反正蹭飯是肯定成功了的,因為隨著族長老人的大手一揮,熱情好客的山族群眾就散去回了屋子,等再出來時,每個人都拿著各種吃的喝的到了屋落中間的空地上,眨眼睛眾人見過沒見過的山珍野味就堆成了山。
族長熱情地邀請大家到了空地上席地而坐,其他山族群眾也圍攏過來坐成了一圈,很快一口大鐵鍋和幾個火堆就架了起來,張賢記得這鐵鍋好像是當年外公送給他們的禮物,雖然張賢只是跟著來過一次,但徐在良可不止一次兩次來過這里,事實上,這里一多半的鐵器都是徐在良給他們的,為的是跟他們換某個偏方的草藥,而對于與世隔絕的山族來,衣服有手工紡織的麻布可以做,吃的有自耕自種的谷類以及山林里各種資源,油鹽醬醋茶有各種稀奇古怪的動植物甚至礦物代替,唯一比較難得的就是作為工具的各種鐵器,所以對于他們來,當年的外公徐在良確確實實是貴客。
需要煮的扔進鍋里,需要烤的架到火堆上,可以直接吃的喝的被周圍的山族群眾塞到了大家的嘴里,一場聲勢浩大的聚眾就這樣開始了,剛喝完一口甜甜的糯米酒或是清涼的茶水,又被塞了一塊不知名的糕點,才吞下,散發著噴香的野味又被遞到了嘴邊,一行人總算是體會到之前張賢的吃大餐是怎么回事了,這根就是停不下來的節奏嘛……
ps1:感謝炎崢童鞋的打賞~
ps:書友交流企鵝群,二零七九三四二三三(--7-9-3-4--3-3)(未完待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