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老實憨厚的人撒起謊來更具有迷惑性,不過憑借敏銳的職業素養,林佳還是能夠判斷出,王建勛關于銅香爐來歷的辭不可能是真的。rg
首先,打扮成不懂行的土里土氣鄉下人滿街兜售所謂古董者比比皆是。雖不能滿大街都有,但想要找出十來個一都不費事。
其次,看熱鬧原是國民的性,別圍觀賣古董的,即便你往大街上一站,哪怕只是盯著一面墻看上一會,定然也會有不少好奇心強的人圍上來想要弄個究竟。
所以,不論你怎么問王建勛,他都可以用“不認識”、“沒記住”、“忘記了”等話來搪塞你,還拿他毫無辦法。
不過,王建勛送給了堂弟王建功,并被王建功賣掉的話,應該有一定的可信度。畢竟王建勛已經被關押許久,應該早已熟悉警方的辦案程序,知道接下來肯定會去找王建功對證,所以他心里清楚想在這上面撒謊很容易被拆穿。
讓林佳心頭一動的是,王建勛最后那句關于“二五眼”的看似隨意的話。
5萬(所謂出售銅香爐的鄉下人)——5萬(王建勛)——8萬(周偉)——15萬(阮福淳)。
的確,在這三次價差來懸殊的交易中,究竟誰才是二五眼呢?
雖然周偉經營古董的時間不長,但不可否認的是,由其敢于從一位人民教師突然辭職轉行做古董生意的決定來看,肯定在古董鑒別方面有獨到之處。不然,在到處充滿陷阱的古董市場中想要賺錢根就不可能。而且,從他建立的古董檔案中所記載的,短短時間內就做成了兩百多宗生意的事實也可以看出,周偉應該不是那個“二五眼”。
既然周偉不是,那么他愿意花八萬買走王建勛口中最多值五萬的銅香爐的行為,是不是可以明真正的“二五眼”應該是王建勛,或者是王建勛口中所謂的“行家”呢?
還有阮福淳,以高于周偉進價近兩倍的價格買走銅香爐,是他真不懂行,與王建勛一樣也是個“二五眼”,還是另有深意?
沒有再繼續審問看似憨厚老實的王建勛,林佳首先要做兩件事。其一是請真正的行家鑒定一下那只銅香爐究竟值多少錢。其二,正面接觸王建功以證實王建勛的辭,并詳細詢問他賣給周偉的經過。
與崔露怡驅車先來到市公安局借走作為徐忠良殺死呂慶元物證之一的銅香爐,之后又趕往市博物館,請館中資深古董專家對那只銅香爐進行了鑒定。
“這應該是清晚期仿制的一只‘宣德爐’。不過,雖是仿制品,但不論工藝還是品相都相當不錯。按照時下的市面價估算,其價格應該在8~1萬元之間。”
市博物館專家的鑒定,等于是肯定了林佳之前的判斷,周偉不是“二五眼”。
如此一來,不僅王建勛是他自己口中所謂的“二五眼”,以十五萬元買走的阮福淳也應該是了。
至此,林佳不得不在心里再次問自己一句:兩人是真正的“二五眼”,還是別有用意?尤其是身為珠寶商人的阮福淳,更值得林佳懷疑。
作為一名從事珠寶生意的成功商人,即便不懂古董,可是多年來養成的職業習慣也不會讓他輕易出手購買自己不了解真偽的古董。尤其是在穆啟雄的供詞中,當初阮福淳就是以“二五眼”的面目出現,一次次給從他那里購買古董的穆啟雄以甜頭,才最終一步步把穆啟雄拉進去的。
難道在這只銅香爐上,阮福淳又是在故伎重演?
可是他的真實目的是什么,是想把周偉也拉下水嗎?
同時,林佳也要在王建勛身上打個問號。先不論銅香爐的真正來歷,以王建勛多年來能神不知鬼不覺地出賣銀行客戶資料的手段和心機分析,他怎么可能會把原值十來萬的銅香爐誤當作只值五萬塊,不僅不當回事,甚而至于隨手送人呢?
離開博物館后,林佳和崔露怡來到王建功的工作單位,通過其單位領導把他叫到了會議室內。
“王建功?”
“是。”
“不用緊張,我們是想了解你堂兄王建勛的一些情況。希望你能積極配合我們。”
“我會的。”
眉眼中王建功和王建勛的確有些相似之處。不過,從王建功的長相上看,要比給人憨厚老實感覺的王建勛更精明一些。
“你堂兄曾經送給過你一只銅香爐?”
“是的。”
“那只銅香爐是你堂兄從哪里得到的?”
“他是有一次值晚班的時候,無意中以5萬元從一位鄉下人手中購買的。”
“后來你們是不是請人專門鑒定過?”
林佳的這句問話看似平常,其中卻是隱含了一絲機巧。她沒有問“王建勛是不是”,而是問“你們是不是”。
果然王建功聞言就回答道:“是啊。”
“也就是,對銅香爐進行鑒定的時候你也在場?”
“嗯……在。”
“是從哪里請來的專家?”
“是我堂兄請的,他是市博物館的專家。”
“是你堂兄是博物館的專家,還是那位專家自稱來自市博物館?”
“是我堂兄的。”
“那人叫什么名字?”
“名字我不知道,只記得應該姓秦(覃)。”
“是秦始皇的秦,還是西早覃?”
“不清楚。當時我堂兄只是簡單介紹一句‘這是秦(覃)專家’。”
“多大年齡,哪里口音?”
“年齡不到四十,是地口音。”
“你確定?”
“確定。”
“如果再見到那位專家你還能認出他來嗎?”
“當然能。”
顯然沒料到會從王建功口中再次聽到秦(覃)姓之人,林佳馬上轉頭遞給崔露怡一個示意的眼神。崔露怡頭,來到會議室外面的走廊中,立刻撥通了張春鶴的電話,讓他發一張覃勇的照片過來。
不到三分鐘,崔露怡重新回到會議室,指著手機屏幕上張春鶴發來的覃勇的照片給王建功看。
“你們請的那位專家是不是這個人?”
王建功仔細辨認了一下,果斷頭:“不錯,就是他。”
“你確定?”
“確定。”
“當時覃專家認為那只銅香爐值多少錢?”
“他最多值五萬。”
“現在那只銅香爐在哪里?”
“被我賣掉了。”
“是你堂兄讓你賣的嗎?”
“是啊。當時我堂兄聽只值五萬塊,就隨口對我‘送給你了’。”
“是真送給你,還是開玩笑?”
“不可能是真送給我。我堂兄那人精明得很,特別是在錢財上,從來都不怎么大方。”
“那怎么會是被你賣掉的?”
“是因為那位覃專家了一句話。”
“什么話?”
“他他認識一個剛剛開始做古董生意的人,要是我們運氣好,不定能從他那里蒙上一筆。”
“覃專家‘蒙上一筆’的意思是不是那位剛開始做古董生意的人眼光不行?”
“是。”
“那位古董商人叫什么名字?”
“周偉。”
“后來呢?”
“后來我堂兄他懶得去,就把銅香爐交給我,讓我去找覃專家口中所的古董商人。當時覃專家還給了我一個電話號碼,正是通過那個號碼我才與古董商人周偉聯系上的。”
“是周偉上來收購的,還是你送到他店里去的?”
“他先來看的貨,我們談好價錢后,我再送到他店里,一手錢一手貨做成的交易。”
“你是多少錢賣給周偉的?”
“八萬。”
“你堂兄給了你多少?”
“三萬五。”
“也就是王建勛留了四萬五?”
“不是,聽堂兄他還給了覃專家五千的謝錢。”
(章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