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子的脾氣比燕子年輕的時候可沖多了,氣死獨頭蒜,不讓辣椒。走什么路線,吃什么東西,這些都得聽她的,誰讓她是向導呢,那些狗也都聽她的。我雖然當慣了連長,在她這也只能忍下來當普通一兵了。
不過英子確實有兩下子,打獵、尋路、找泉水、分辨蘑菇有沒有毒,在深山里怎么去找木耳、蘑菇、榛子、都柿、黨參、五味子等等,簡直就沒有她不懂的。而且山里有些動物我都叫不上名來,平生從未見過,英子卻都能出來,這是什么什么動物,在什么什么環境里生活,以什么什么為食,用什么陷阱可以活捉。我跟胖子聽得大眼瞪眼,只能兩個字:服了。
鄂倫春人都是天生的獵手。“鄂倫春”這三個字是官方對這個民族的稱呼,并不太準確,有時候他們也自稱“鄂而春”或者“俄樂春”,意思是指在林海山嶺中游蕩的獵鹿之人。他們長年在興安嶺的林海之中游蕩,過著游牧漁獵的生活。中國剛解放的時候,鄂倫春人部人口還剩下不到一千人,政府讓他們從生存環境惡劣的深山老林里出來,過上了定居的生活。但是族人對祖先過的那種游獵生活,有一種近乎神化般的崇拜和向往,他們信奉薩滿,崇拜大自然,雖然過上了定居的生活,還是要經常進山打獵。
沿途無話,書簡短。眾人曉行夜宿,在原始森林中行了六七日,終于到達了中蒙邊境的黑風口。黑風口的森林之密難以形容,深處幾乎沒有可以立足的地方,是紅松、落葉松、樺樹、白楊等耐寒樹種,地上的枯枝敗葉一層蓋一層,走一步陷一下。人還好辦,就是馬的自重很大,經常陷住了動不了,我們只好使出吃奶的力氣連拉帶拽,就這么走一段推一段地蹭著前進。
也不知最下面的有多少年月了,腐爛的枝葉和陷在里面而死的野獸,發出一陣陣腐臭的味道,這種惡臭又混合著紅松和野花的香味,聞起來怪怪的,但是聞多了之后讓人感覺還有點上癮。
到了黑風口,剩下的事就是我的了。我們找到了一條山谷,這里應該就是傳中的野人溝,這里的地貌沒什么奇特之處,沒有喇嘛溝那么猛惡,但這只是直觀的感覺,英子看起來谷里肯定有大煙泡,務必要看清楚了再下去,陷到大煙泡里可就出不來了。要想下到野人溝里,每人必須準備一根大木頭棍子探路,下邊的落葉太深,比沼澤地還厲害,幸好現在不是雨季,否則別想下去。
野人溝屬于大興安嶺山脈的余脈,兩邊的山勢平緩,整個山谷南北走向,東西兩側都是山丘,最中間的地方終年日照的時間很短,陰氣沉沉。谷中積滿了枯爛的樹葉荒草,除了些低矮稀疏的灌木,沒有生長什么樹木。出了山谷樹木更稀,原始森林到此為止,再向前兩百多里就是遼闊的外蒙大草原。
其時已近黃昏,血紅的夕陽掛在天邊,我們登上了山坡,放眼眺望,只見紅日欲墜,天際是大片大片的紅云,整個天空都像被濃重的油彩所染,森林覆蓋的綿延群山,遠處沒有盡頭的大草原都在視野中變得朦朧起來,真是蒼山如海,殘陽似血。
胖子見此美景心懷大暢:“老胡,這景太美了,咱這趟沒白來!
我最記掛的就是野人溝里的古墓,對照《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仔細觀看谷中地形,又取出羅盤辨識八卦方位,心中暗道:“總算是他娘的找對地方了,這谷里必有貴族的古墓!
這里地勢穩重雄渾,有氣吞萬象之勢,一端是草原,另一端和大興安嶺相連,外蒙大草原就如同一片汪洋大海,而捧月溝就似匯流入海的一條大江。
雖然這里的風水氣派還不足以埋葬帝王,但是埋個王爺萬戶大將軍之類的大官,那是綽綽有余了,等到月上中天之時,月光就會為我們指出古墓的方位。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