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里那邊已經基上接受了我們的意見,對一建司三百多名職工進行分流,一部分瀕臨退休人員由縣里負責解決,極少數不愿意并入天孚公司的職工采取貨幣方式來解決。”
趙國棟醒來當天就出了院,雖然身體還有些發虛,但是趙國棟精神卻出奇的清爽,整個身體都像是充斥著昂揚向上的斗志。
“債務呢?一建司的債務縣里邊準備怎么解決?”趙國棟最為關心這個問題。
“就像你的那樣,我向縣里提出要么進行債務剝離,一部分由縣里承擔,一部分有我們來負責,另一個方案就是無償改變那片土地使用用途,用來應該支付的改變用途補交的費用來抵消該由縣里承擔的債務。”臨近年邊,楊天培也相當忙碌,但是這件事情是大事,再忙也得商量,“縣里傾向于接受第二種方案。
“那員工持股方案怎么樣?”這也是一個關鍵問題,一旦兼并一建司和原來二建司職工持股問題也將是一個大問題。
“我們和律師商量設計了兩個方案,一個就是以今年的利潤進行分紅,大股東不分紅直接配股,而職工持股則可以任選方式,分紅按一股一元分紅,不分紅則按一比一配股,另外一建司過來的職工都按照原來二建司職工標準一樣持股,每人五千股,這樣也就相當于一建司除開那塊地之外的固定資產轉化為他們現有持股,如果職工不愿意持股可以轉讓,公司負責協調其他股東負責接手。”
“恐怕我們的分紅或者配股方案一出來,一建司那邊職工沒有人愿意轉讓吧?”趙國棟笑了起來。
“應該如此,唯一有些出入的就是一建司職工持股問題上。我們也征求了一建司職工的意見,他們認為一建司資產比起原來二建司改制時更多,他們應該取得更多地股份。尤其是在得知我們即將進行擴股分紅后,他們希望獲得和二建司職工一樣的股份。”
“這不行,這一次配股是相當于我們今年一年的分紅,而一建司今年一年地收益和我們無關,他們只能按照原來標準進行,至于資產這個問題彈性幅度太大。何況一建司職工也多得多,所以在這一點上不能作出讓步。”趙國棟搖搖頭。
“他們大概也知道要想和現在天孚公司職工一樣持股不大現實,所以就提出至少要人平持有六千股,縣里也希望我們接受這個條件。”楊天培沉吟了一下道:“這也是我們當初設計的第二個方案,我也和管理層進行了溝通。可以給現在天孚公司職工加發一千元現金來平衡,至于其他大股東和管理層則不作考慮。”
趙國棟想了一想才道:“這一點倒是可以考慮,就當給咱們職工發獎金吧。”
“嗯。現在物價上漲這么快。年底了考慮一下福利獎金也正常。”古志常也贊同。
“如果你們都同意這個方案。估計在年后我們就可以就這個方案在董事會里正式通過。然后和縣里簽署協議。正式接手一建司。”
“嗯。這也沒啥問題。培哥。我和古叔都信得過你。你就按照你地想法辦就行了。我和古叔就安心當個戰略投資者。”趙國棟笑了起來。“只是公司規模擴大了兩倍。培哥考慮怎么在業務上拓展呢?”
“這我倒是早有考慮。接手了一建司我們公司資質可以立即變成二級資質。一建司在管理上雖然相當混亂。但是問題還是出在他們公司管理層。尤其是那幾個經理副經理以及財務上。不過那幫家伙做得很隱秘。檢察院都去查過。都沒有查出啥問題。這也是一建司職工鬧騰得最起勁兒地原因。但是一建司那幫技術人員能力卻不賴。這也是我贊成兼并一建司地最大原因。”
“那培哥有沒有考慮過提高這些技術人員積極性地辦法呢?”趙國棟笑著問。
“考慮過。但是現在還沒有正式合并。我只能私下建議他們可以盡可能地多從其他不愿意持股地職工手中購買股份。至于以后公司肯定會考慮技術人員地待遇。”楊天培顯然很重視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地作用:“我從干技術出身。又搞了這么久管理。清楚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作用。搞建筑這一行。這兩項至關重要。”
“嗯,隨著公司規模不斷擴大,技術人才很重要,而管理人才更為重要,而這恰恰是很多企業現在缺乏的。”趙國棟提醒楊天培道:“培哥,現代企業中管理才是第一位地,尤其是公司壯大起來,在這方面更要跟上才行,而最好的辦法是早作準備培養自己的管理人才。”
“國棟,你不到企業上來搞實在太可惜了。”深深的看了一眼趙國棟之后楊天培才由衷的道:“很多企業老板只顧開拓市場搶生意,覺得市場才是第一位,根就沒有考慮過企業自身的建設發展,更不用管理人才的培養了,咱們企業現在雖,但是要想一步一步壯大,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都要跟上,我已經打算今年開始就要有計劃的對公司里員工進行培訓,并選拔一些有潛力的員工進行重點培養,打造一批屬于我們天孚公司自己地管理層。”
“培哥,在這兒我也敞開心胸亮話,我不會踏入商場,所有這一切都只有靠你,但是咱們可以分析一下公司日后發展的方向。”趙國棟深深吐出一口氣,“建筑目前是我們主業,或許日后也會是,但是我想天孚公司應該逐漸向建筑和開發一體化方式發展,甚至以后要以開發為主。”
“你是搞房地產開發?”楊天培若有所思地道:“可是現在房地產行業相當不景氣,房子賣不掉,很多房地產商負債累累,咱們天孚公司都還有一兩筆爛賬沒有收回來,就是這些房地產公司欠下的,現在抵當了幾套房子在手中,處理了兩套,現在都還有三套壓在公司手上。”
“培哥,相信我,眼前地不景氣都只是暫時的,要不了年房地產行業就會火爆起來,而且會成為國民經濟中地支柱產業,土地、房產都會大幅度增值攀高,所以要想讓天孚公司壯大起來,僅僅落足于建筑這個行業遠遠不夠,我們必須要進入房地產行業,而且要讓房地產成為天孚公司主業,現在我們要做的是盡量利用這一兩年把天孚公司做大做強,房地產行業是個講求規模和資金地行業,只有做大做強之后,我們才能選擇最合適的時機踏足房地產行業。”
趙國棟如此肯定的語氣讓楊天培和古志常都陷入了沉思,楊天培從事建筑行業自然對房地產行業不陌生,“國棟,我知道去年7月國務院好像出臺了一個《關于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文件,好像要求要逐步取消福利分房制度,把住房商品化,但是各地好像并沒有真正落實,機關單位都還是按照原來的方式,各單位職工住房都還是由各單位自己修建解決,是不是你覺得這個文件會逐漸落實?”
“嗯,幾年之內,機關單位福利分房將會被徹底終止,而城鎮住房商品化將是必然趨勢,到那時候所有城市居民住房需求都只有通過商品房這唯一渠道來解決供應,所以房地產行業將會迎來一個前所未有的巨大發展前景,而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農村中也會有來多的人涌入城市,對住房需求將會更大,這也會更大刺激房地產行業發展,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
趙國棟能夠從楊天培和古志常疑惑的目光中看出什么,誰能這么肯定住房商品化會很快推行開來,誰能確定城市化進程推進速度有多快?而誰又能肯定這些原因會對房地產行業帶來什么樣的機遇,這一切都未可知,但是趙國棟總不能那是因為自己后世記憶中當房奴換來的慘痛經歷吧。
“如果國家真的終止福利分房這個規則,那住房商品化的確可以很大程度激活房地產市場,但是具體什么時候卻很難把握,國家可能也會綜合考慮目前經濟發展狀況以及民眾接受度才會漸漸推行這個政策吧?”古志常作為廠里分管后勤和基建的廠長當然清楚住房商品化對于普通民眾的巨大壓力,這也許將成為普通老百姓最大的一筆開支,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情。
“現在國家不是已經下發了文件么?這就是在打基礎逐步推行,讓民眾有一段時間逐漸接受的緩沖期,要讓民眾逐漸明白這是一個不可逆轉的大趨勢,一旦時機成熟那就會毫不動搖的推開來,到那個時候就該是房地產行業的盛宴時代了。”趙國棟微微一笑,“失去這個機會,你我日后都會后悔終生的。”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