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室的宮廷,沒有唐代的金碧輝煌,更沒有明清紫禁城的奢侈鋪張,樸素之中帶著點厚重。
沿著長廊向前,劉德能看到許多扶欄上的漆都已經(jīng)掉色了,一些地板更是顯然已被修補過多次。
當(dāng)初,蕭何奉命主持修建‘未央’‘長樂’兩宮,曾對劉邦言道:非壯麗無以重威。
當(dāng)時的宮廷大氣磅礴,向天下臣民展示著漢家天子的威勢。
然而,時過境遷。
劉德的祖父太宗孝文皇帝劉恒是個出了名的勤儉天子,當(dāng)初,劉恒想修個亭子,找工匠估算了一下造價,發(fā)現(xiàn)竟然要花掉一百金,相當(dāng)于十戶中產(chǎn)家庭的家資之后,這位勤儉天子果斷就不修了。
這位天子,甚至在臨終之前,都還念念不忘的在遺詔之中詳細(xì)的交代了自己的后事應(yīng)該怎么辦才省錢。
劉德的便宜老爹,當(dāng)今天子,雖然在勤儉上比不上太宗孝文皇帝。
但畢竟是當(dāng)初在代地吃過苦的窮孩子出生。
因而也能繼承先帝的遺風(fēng),終其統(tǒng)治期間,漢室宮廷也沒怎么擴建和翻新,漢室的錢,都存了起來。
以至于,日后有人稱贊文景之治時,總忘不了文景之治時,國家倉庫里連串錢的繩子都腐爛了的例子。
但是……
劉德記得他前世最后一次來長安時看到的景象。
宮殿在擴張……
到處可見運送木材與石材的工人……
文景兩代數(shù)十年掰著手指頭省下來打算作為與匈奴決戰(zhàn)的金錢與資源,就那樣源源不斷的變成了劉徹享樂的上林苑、建章宮。
而與匈奴作戰(zhàn)的開銷卻被平攤到了老百姓頭上。
文景兩代,竭盡力,休養(yǎng)生息,給民的稅賦一減再減。
田稅減到了三十稅一,民的服役年限從秦代的十五歲始傅直接推遲到了二十歲。
正是這些種種措施使得天下保持安寧,民也能安居樂業(yè),漢家的江山才穩(wěn)固下來。
但是,到了劉徹手上,文景兩代的德政消失的干干凈凈,各種苛捐雜稅多如牛毛,為了籌措軍費,劉徹甚至前無古人的發(fā)明了口算——三歲以上的孩童就要交稅了,每年二十三錢。
這可是連所謂的‘暴秦’都沒干的事情……
想著這些,劉德心里又多了一個必須當(dāng)皇帝的理由了。
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這天下蒼生!
有誰能比穿者更能體恤民?
雖然劉德也知道,這不過是他自己的一廂情愿。
但是,有了這么個理由,他的腰桿瞬間就硬挺多了。
事實證明,就算是當(dāng)強盜,假如抗了個‘劫富濟貧’‘替天行道’的旗號,那么打劫起來,效率也會比單純的搶劫高的多。
在人類歷史上,有著一個光鮮亮麗外衣的組織或者個人不一定會成功,但沒有的卻一定會失敗。
不知不覺,劉德就來到了寢宮門口。
“殿下……”守在門口的宦官見到劉德,連忙跪下來。
劉德看了看,這宦官他還認(rèn)識,是大長秋李信,所謂大長秋,其實就是皇后的管家,為宮廷宦官官銜最高的一個,通常代皇后管理宮中大宦官、侍女甚至能直接責(zé)罰某些地位較低的妃嬪。
只是可惜……
薄皇后可不是先帝時的竇皇后……
所以薄皇后的大長秋,其實就是個擺設(shè),并無太多權(quán)力。
這從只有李信一人守在門口,就能看出。
劉德點點頭,問道:“母后可安好?”
“回殿下的話,皇后現(xiàn)在已經(jīng)好些了,剛剛服了些安神的湯藥,此時正在寐……”李信規(guī)規(guī)矩矩的答道。
“帶我進(jìn)去探視一下……”劉德輕聲吩咐:“勿要驚動了母后!”
“諾!”李信點點頭,就領(lǐng)著劉德走了進(jìn)去。
一進(jìn)門,劉德就聞到了安神的檀香燃燒的味道。
見到劉德進(jìn)來,幾個一直侍立在殿中的侍女,作勢欲要行禮問安,同時通報皇后。
劉德連忙將手指放在唇上,制止她們的舉動。
他一步一步,輕輕走到了薄皇后臥睡的塌前,蹲下身子,從旁邊侍女手里拿過一把蒲扇,輕輕的為躺在榻上睡著的薄皇后扇風(fēng),同時,他也注意打量著薄氏的樣貌。
劉德記得前世之時,在喪禮上被人指為不孝后,站出來為他開脫的就是這位現(xiàn)在躺在塌上安睡的虛弱女子。
也只有她有那個能量和地位為劉德開脫。
一句‘誰無年少犯錯之時’,為劉德減輕好大的壓力,甚至后來能被封為河間王,也跟薄氏了好話有關(guān),否則,一個頂著‘不孝’罪名的皇子,哪里能封國家建社稷?
實話,薄氏其實算不得什么美人。
只能是平庸之姿。
宮廷之中常有傳言,除非萬不得已,劉德的便宜老爹從來不會留宿皇**中。
當(dāng)然,這些都不重要。
當(dāng)年,太宗孝文皇帝的生母現(xiàn)在為其舉行國喪的太皇太后身就不是什么美女,不過是宮里洗衣房的使喚奴婢,身就跟美女根不搭界。
當(dāng)朝太后竇氏年輕的時候漂亮是漂亮,可惜,三十歲之后眼睛的視力就漸漸下降,如今更是連人都有些看不清了。
所以,在**里,容貌并非第一位的。
太皇太后生了太宗孝文皇帝,所以她是太皇太后。
竇太后生了劉德的便宜老爹劉啟,所以即使她眼睛都快瞎了,但她依然是漢家太后。
而薄皇后最大的缺點和最致命的弱點恰恰是她膝下無子,不止無子,連女兒都沒生一個。
這對于皇室,對于她的皇后身份來最為致命。
不孝有三無后為大。
不能給天子誕下子嗣,就是她最大的原罪。
正想著這些事情,只聽得嚶嚀一聲,躺在榻上的皇后悠悠醒轉(zhuǎn),一雙已經(jīng)因為傷心而紅腫的烏黑眼珠子,滴溜溜的盯在了劉德身上。
劉德隨機一個機靈,跪下身子,道:“兒子劉德問母后安!”
薄皇后長長的吁出一口氣,眼睛盯著劉德,然后視線移轉(zhuǎn)到劉德手里拿著的蒲扇,心下頓時有了些安慰。
以為隨著姑祖母這么一去,她就該徹底被人遺忘了。
卻不想,醒來還能看到一位皇子在她眼前為她扇風(fēng)。
無疑,這讓她多少感到了一些溫暖。
于是,柔聲輕道:“哀家一切還好……”
“你是粟姬的兒子吧……”薄皇后在兩個侍女的攙扶下坐起來,道:“真是有心了……”
“這是兒臣應(yīng)該做的……”劉德輕輕的道。
劉德起來行了一禮,告辭道:“見到母后一切安康,兒臣心里就安心了。兒臣先去靈堂,晚些時候再來看望母后,還請母后節(jié)哀順變,保重身體!”
望著劉德遠(yuǎn)去的身影,薄皇后忽然悠悠長嘆道:“真是個好孩子……可惜,哀家沒這個福氣……”
這些年,她一直都有努力,可惜,費勁萬般心思,試過各種辦法,她的肚子還是一如既往的平坦。
直到現(xiàn)在,當(dāng)姑祖母這么一去,她已心如死灰了,她明白,她再也沒機會誕下一子半女了。
作為一個女人,不能生育,身就是最大的罪過,更何況是皇后?
因此她也明白,自己的皇后之位恐怕要挪挪了,運氣好的話,皇帝還能給她安排個園子讓她養(yǎng)老,運氣不好……
但是,站在薄皇后身邊的李信卻忽然道:“少君,奴婢瞧這皇三子是個孝順的孩子,少君若有心,不妨試探一二,萬一若能收為繼子,日后也不至于孤苦伶仃……”
“這……”這些年,薄皇后不是沒想過過繼一子到自己名下的事情,可是,幾次試探其他妃嬪,都是遭到無情的拒絕,那是,姑祖母太皇太后還在,此刻,太皇太后都不在了,她哪里還有這個心思。
只是,李信的話,到底還是觸動了她心里的神經(jīng)。
若能過繼一子……
這個念頭一旦在心里生根,立即就像藤蔓一般瘋狂生長起來。
雖然知道,隨著太皇太后撒手而去,她不管做什么,都不過是飲鴆止渴。
但就像溺水之人,哪怕前面只是一根稻草,拼了命也要抓住。
………………………………………………………………
注:找了很多資料,沒找到西漢旁人是怎么稱呼皇后的,只找到了普通人常稱他人妻子為少君的記載,姑且這么用著吧。
PS:晚上還有一更。
感謝葬龍魔君的打賞,謝謝了。
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