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著東甌國國王的奏疏,劉徹反復看了好幾次,看心里面激動。
東甌王當然不是來請求內附的。
他的奏疏,跟過去閩、東甌、南的奏疏差不多——相互打報告,檢舉揭發對方的黑材料。
但這次東甌王打的報告卻是非同可,而且有圖有真相!
他在奏疏中:吳逆劉濞第三子子駒亡在閩,閩以國賓之禮相待,還許其自立、擁兵。
子駒深恨東甌出賣劉濞,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因此,日夜勸閩王擊東甌。
東甌王于是就‘誠惶誠恐’‘夜不能寐’,請求天子做主。
劉徹將這奏疏放下,臉上平靜的對那位東甌王的使者道:“東海王報告的事情,朕已經知道了,卿回國以后轉告東海王:朕會派使者前往東甌與閩調查,請東海王放寬心,有朕在,東海國必不會遭人攻擊!”
這劉濞的那幾個兒子,流亡在南、閩甚至西南夷之中,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漢室朝野也早有猜測這些人的去向,先帝在時,甚至曾多次派遣使者前往南和閩秘密調查。
但可惜,使者還在路上,先帝就駕崩了,這事情自然不了了之。
等劉徹登基◇▼即位以后,又是忙著掌握兵權,收攏朝野民心,自然也沒時間和那個精力去管幾個喪家之犬。
現在看來,他們蹦跶的還是挺歡實的嘛!
東甌王的使者聞言,卻是立刻叩首:“陛下洪恩。臣主東海王感激涕零!”
所謂的東甌,其實只是俗稱。就像有人把紅薯叫番薯一樣。東海國,才是東甌國正式的官方稱呼。
劉徹摸了摸下巴。他自然知道,東甌人的心思了。
東甌跟閩之間的關系是很復雜的。
在質上來,其實東甌國是漢室為了牽制和羈絆閩國的產物,而閩國又是漢室拿來削弱長沙王吳苪在人中的威望而出現的產物。
這檔子破事,就是三天三夜也不清楚。
簡單點來吧,當年,秦末大亂,秦的鄱陽令吳苪趁機自立,割據一方。號稱鄱陽君。
人的首領,也就是初代閩王無諸,率領人托庇吳苪手下。
最,吳苪抱上的大腿是項羽。
可哪成想,項羽看不上吳苪這個鄱陽君,對其頗為輕視,給的待遇低的令人發指。
吳苪于是大喊一聲:莫欺窮,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果斷投了劉邦。
劉邦比起項羽那個氣鬼。就大方多了。
滅了項羽后,對吳苪封賞有加。
許其建立長沙國,裂土為王,成為異姓諸侯王中唯一一個能壽終正寢的存在。
當時。吳苪就是人的共主,他的命令,從湖南一直到浙江、福建等人的聚集地。無人敢違。
閩國的創建者無諸不過是吳苪手下的大臣。
到了漢五年,劉邦忽然發現。吳苪這子雖然看上去濃眉大眼,忠厚老實。但是手底下的勢力太大了。
所有人都視其為共主。
這怎么行!
果斷要下手削弱和再平衡!
不過那個時候劉邦已經稱帝五年,多多少少要講節**和吃相了。
不能再跟以往那樣掀桌子罵娘,擼起袖子就開干。
于是,這次的行動就斯文很多了。
漢五年,漢天子下詔,以‘存亡續斷,之責’的名義和‘無諸有功社稷,軍功甚厚’為理由,冊立無諸為閩王,統治廣大的閩地區,在東冶為其設立都城。
閩國的建立,等于是斷了吳苪一臂,有了無諸這個閩王,吳苪再也不能像過去那樣對人發號施令了。
解決了吳苪的問題,閩的問題就又再次出現了。
人抱團取暖,團結在無諸麾下,對漢室來,這同樣是不可接受的!
于是,在孝惠三年,呂后殺了一個回馬槍,重提了人在楚漢爭霸時的功勞和在高劉邦討伐英布、彭時,閩王無諸麾下大將號為閩君的搖的功勞,冊立搖為東海王,都東甌。
閩王無諸有心反對,但奈何,一則有了漢室支持,搖立刻就擺脫了閩的控制,事實上已經是自立了。二則,他的封國和王位,身就是來源于軍功,漢室以軍功為借口,冊封搖,閩是啞巴吃黃連,有苦不出,只能捏著鼻子認了。三則,當時掌權的是呂后呂雉,呂后的手段和權謀,又豈是無諸能阻擋的?
但是,從此以后,閩和東海(東甌)兩國就勢同水火,相互敵視了。
無諸的子孫后代覺得,東海國不過是哥的臣子,憑什么跟哥平起平坐?
而搖的子孫則認為,哥是靠的實打實的軍功,裂土為王,而且哥是受長安天子冊封的,與爾何干?
更重要的是:天無二日,地無二主。
對閩來,想要一統人,東海和南就必須消滅。而相對南,東甌無疑就屬于那種輕音體嬌易推倒的lli,五十年來,閩做夢都想滅了東海國,然后一統三。
而對東甌來,閩自稱人共主,簡直就是狂妄自大。而且,對方磨刀霍霍的樣子,讓東甌人不由自主的就會去抱長安的大腿,到了太宗孝文時期,又改成了抱劉濞大腿。
雙方的矛盾,幾乎不可調和!
而漢室當然是很愿意看到這樣的局面:南、閩、東甌,三足鼎立,相互敵視,誰都做不成老大,誰都奈何不了對方。
當時間來到劉徹統治的現在,五十年的光陰彈指一揮。秦末戰亂導致的苦痛,仿佛是虛幻的泡影。不在存在。就連年輕人,幾乎都忘記了有那么一個連都窮得湊不齊五匹顏色一樣得馬來拉車。堂堂丞相,只能坐著牛車上朝的凄慘。
遼闊的中國大地,迸發出勃勃生機,漢室五十年來休養生息的國策,已經使得中國人口達至一個前所未有的!
劉徹統治下的這個,到今天,總共擁有四十一郡,領有戶口將近七百萬戶,人口直**四千萬!
這是個什么概念?
盛唐盛之時。也不過有戶六百萬,人口四千余萬而已。
李唐依靠這個人口基數,拳打突厥,腳踢西域,順便跟阿拉伯人掰了一回腕子。
當然,李唐隱戶太多,他的人口數據只是一個官方數據,證明不了什么。
而漢室基不存在隱戶這個東西,地方上的土豪。被長安一茬茬的割韭菜,古典軍國主義制度下,不存在能與官府抗衡的地方勢力。
在漢室,就特么連奴婢仆役家生子都要上稅。而且是重稅!
毫不夸張的,只要劉徹愿意,整個都可以隨他心愿起舞。
在這樣的情況下。劉徹的心自然就會放大。
殖民印度算什么?
日不落,才是朕的!
當然。在那之前,先要完成國家的大一統。
從東海到南海。從云南到海南,從沙漠到沼澤。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朝鮮是這條上的個腳印,接下來,就是三,然后就是西南夷。
不過,實話,西南地區,太窮了,也太偏僻了。
短期來,至少以現在的水平和社會條件來看,羈絆比較好。
漢室也沒有那么多資源投入到那片現在來近乎于荒原的不毛之地。
這樣想著,劉徹就溫和的看向那位東甌的使者,道:“東海王的忠誠,朕知道了!”
對劉徹來,劉濞那幾個流亡的,就是他啟動對三滲透和顏色革命的基石。
都是啊!可不能輕易死了!
所以,他接著道:“卿回去轉告東海王,此事,不要聲張,朕自會處置!”
當然要處置了!
借口調查閩窩藏欽犯,劉徹就可以將觸角伸向東甌、閩甚至南,進一步的擴大對這國內的影響,若是運氣好,十年之內,就能將這三個割據政權,重新統一到漢室的疆域中。
現在,在劉徹眼中,唯一橫亙在他面前,阻止他統一三的,就只有南王趙佗那個老不死的了!
“趙佗什么時候咽氣呢?”劉徹不由得嘆道。
對于這只老,不到他咽氣的哪一天,劉徹不敢掉以輕心。
要知道,這可是一個能跟劉邦玩手段,敢與唬弄呂后,戲耍太宗孝文的般的人物。
另一方面,劉徹對趙佗也保持了足夠的尊敬。
盡管立場不同,利益不同,但劉徹必須承認,趙佗對于中國,對于華夏,對于漢族是有功的!
自古以來,人就自成一體,桀驁不馴。
是趙佗,將人徹底的完的納入了華夏民族的體系之中。
趙佗之前,人,尤其是兩廣地區的人,根就是自有自己的一套宗教信仰文化體系。
趙佗以后,兩廣就成了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也慢慢的成為了漢人的一部分,到現在,幾乎所有趙佗治下的人部漢化了,他們用漢語,寫漢字,穿漢服,幾與中國無二。
而且,沒有趙佗,兩廣地區可能現在都還停留在刀耕火種的原始社會。
劉徹看的很清楚,趙佗對民族融合有功,但他一心只想著維系自己的趙家,抗拒統一大勢,這就是罪!
當然,比起作死的朝鮮,趙佗就可愛多了。
你要知道,南國國中,實行的是郡縣制。(未完待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