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鹽鐵官營政策,立刻得到了滿朝文武的支持。
劉徹看著眼前一副眾志成城,團結(jié)一致模樣的朝臣們,心中卻并未放松。
鹽鐵官營,走到這一步,其實才剛剛走完一半程序。
接下來,東宮方面才是重中之重!
朝議上通過,卻被東宮否決的政策,在漢室歷史上不要太多。
更重要的是劉徹很明白,現(xiàn)在,朝臣中的鹽鐵官營政策反對者們,其實并非是真的就支持鹽鐵官營了。
漢室的朝臣中,商人階級的利益代言人,幾乎接近于無。
但是,不要忘記了。
除了商人外,在如今的漢室還有一個階級,也是鹽鐵私營和鑄錢私營化政策的受益人那些遍及漢室朝野地方的諸侯王及支脈子嗣、弟子。
這些人,在鹽鐵私營和鑄錢私營上,擁有著龐大的,讓人無法想象的利益。
甚至于,許多諸侯王一半以上的收入都是來自于冶鐵煮鹽,鑄造私錢。
吳楚之亂平定后,地方諸侯勢力不再可能在軍事上對中央構(gòu)成挑戰(zhàn)。
但這也意味著,這些家伙把更多的資源和精力,傾注到了收買朝臣,在朝廷培養(yǎng)利益代言人這方面。
歷史上,劉安那貨,就是諸侯王中典型的例子。
在劉安的金彈攻勢下,連許的親舅舅田蚡都中招,為劉安奔走吶喊。
更遑論其他人?
現(xiàn)在,諸侯王們雖然還沒有徹底轉(zhuǎn)過彎來。將重心從發(fā)展軍備,轉(zhuǎn)向收買朝臣。
但。這些家伙依然在朝野擁有巨大的人脈和關系。
更別,劉徹的那些親愛的弟弟們以及他們的母妃了。
劉徹就算用屁股都能猜到。這些親愛的弟弟以及他們的母妃,在聽了鹽鐵官營后,肯定要使出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招數(shù),甚至有些不要臉的,可能會上演一出出好戲。
東宮方面,兩位太后都是耳根子軟的人,更禁不罪兒們苦苦哀求
尤其是鮑后,劉徹至今記得,當年鮑后連宋昌這個爛泥扶不上墻的貨都拉了好幾把
太皇太后竇氏也好不到哪里去
尤其是梁王劉武的存在。更是這局中最大的不穩(wěn)定因素。
即使是這些顧慮,那也是以后的麻煩。
現(xiàn)在,劉徹真正面臨的麻煩是散朝以后,這些朝臣肯定會去東宮給兩位太后請安。
朝臣朝會后給東宮太后請安,外地郡守,朝請諸侯王、列侯覲見天子后,去東宮請安,這是被寫進了漢律的制度!
翻開后世的史記,細心的人也都能輕易從中找出許多諸如:某郡郡守xx坐行來不請長信長樂宮免某候XX坐行來不請長信免。
而所謂行來不請長信。某人沒有按照規(guī)定,去長樂宮給太后請安,這在漢律屬于大不敬!
與失期、君前失儀一樣的大罪,觸犯此罪的人。無論身份地位如何都要一擼到底,官員則永不敘用,貴族則貶為庶民。
所以→史上許的建元新政實施的時候,在劉徹看來。簡直幼稚的可愛!
尤其是趙綰、王臧等人居然慫恿許,以后奏折都不要去給東宮過目。也不要去請示東宮。
但問題是
這樣做有用嗎?
漢室實行的是兩宮制,大臣將軍貴族散朝后朝拜東宮太后,問安、請示,這都是制度。
沒有人能阻止,也阻止不了一位太后假如橫下心來一定要插手朝局的決心。
更別提,還是太皇太后了!
在以孝治天下的漢室,除了虛無縹緲的泰一神外,以及宗廟里擺著的祖宗神主牌,凡俗之中,也就只有太后能制衡君權(quán)。
也唯有太后能訓斥乃至于軟禁、廢黷皇帝。
除此之外,君權(quán)至高無上,不存在任何挑戰(zhàn)者。
所以,劉徹很清楚,朝臣中不是沒有反對者。
只是這些家伙都潛藏了起來,裝出了一副恭順的模樣。
散朝之后,才是決戰(zhàn)的開始!
“朕讓你去請皇叔,皇叔那邊怎么?”劉徹對著身邊的王道低聲問道。
“回稟陛下,梁王已經(jīng)奉詔,還請奴婢轉(zhuǎn)告陛下:臣已掃榻以待”
劉徹聽完,點點頭。
對竇太后影響最大的兩個人,館陶劉徹已經(jīng)搞定。
而劉武,則還需要忽悠忽悠。
但劉徹心中已有謀算了。
劉武的梁國,一不是產(chǎn)鹽區(qū),二不是產(chǎn)鐵區(qū),劉武頂多就是沒事鑄點私錢,這方面,劉武的利益并不大,可以通過忽悠、交易、妥協(xié)來服這個文青皇叔。
倒是劉徹自己的兄弟們
劉徹想想都覺得頭疼。
這也是所有想要干出一番成績的君王們共有的煩惱。
別現(xiàn)在,就是后世天朝,面對盤根錯節(jié)的二代關系以及利益相互關聯(lián)的官商集團,天朝bss也是亞歷山大啊!
就算想要掀桌子,也是列未逮。
沒有辦法,劉徹現(xiàn)在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但鹽鐵官營的政策,卻是勢在必行。
不開這個財源,劉徹拿什么去打匈奴,滅諸夷,獨霸東亞,殖民南亞?
難道跟崇禎一樣,去農(nóng)民、地主碗里搶錢搶資源?
除了鹽鐵這條財源,劉徹打算等劉閼進京后,再開一條新的財源:捕鯨。
捕鯨,其實不是什么技術活。
作為穿者,劉徹曾經(jīng)在絡上看過愛摩斯基人劃著肖艇,用最原始簡單的武器和漁具捕殺鯨魚。
也知道,就連霓虹人在宋明時期,也能捕鯨。
鯨魚這種地球上最龐大的海洋生物,其實只是看著可怕而已。
實際上,多數(shù)鯨魚都很好捕捉,而且危險性也很低。
尤其是座頭鯨這種廣泛分布于各大洋的鯨魚,只有有船,能找到它們,就能捕獲!
而鯨魚身是寶,尤其是對漢室這樣缺乏工業(yè)原料和油脂的社會來,一頭鯨魚,就能抵一座農(nóng)莊。
起來,中國之所以沒有形成捕鯨傳統(tǒng)和文化,原因有很多。
既有中國屬于內(nèi)陸國家和農(nóng)耕文明,對于海洋及其資源不夠重視也沒有人去研究有關。
更與中國幾千年的君權(quán)天授觀念息息相關。
在君權(quán)天授的傳統(tǒng)下,鯨魚這種龐然大物,除了皇帝,誰敢享用?
就連抹香鯨的結(jié)石形成的龍延香,在古代中國都能被神化為龍的唾液。
劉徹打算改變一下這個局面,刷新人們對鯨魚的認知!
而最好的辦法,自然莫過于:
鯨乃泰一神授我漢室之獸,凡歲有不登,災厄之際,民可自泛海捕殺,得其肉脂以饗神明,解黎庶之厄。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