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我要做皇帝 我要做皇帝 - 第一卷 第五百四十節 駱郢歸心

作者/要離刺荊軻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看完細柳營的操演。

    劉徹笑的嘴都合不攏。

    駱郢卻是已經連手腳都發軟了。

    一個十三歲的少年郎,生于深宮,長于婦人之手,想要他心志堅定,屹立不拔,這簡直就是天下最好笑的笑話!

    好在,有著‘曲線興國’的念頭支撐著他,讓他不至于崩潰。

    駱郢現在最害怕的,就是,中國連曲線興國的機會都愿意給閩。

    一定要完成天下的大一統。

    天下大一統并不可怕。

    實際上,三諸族中,也不凡渴望生活在一個天下大一統的中國社會中雖然主要都是被從漢地過來的儒生洗腦了的家伙。

    但漢民族千余年的交往下來,彼此之間,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最重要的是兩者同文同種,同根同源。

    而且,閩故地,經過秦代十幾年的統治,早已是書同文、車同軌。

    哪怕是最激進的閩人,也不會否認自己屬于‘中國人’這個概念。

    真正可怕的是,中國天子要掃平閩宗廟,廢藩置郡。

    那樣的話,駱氏這閩的千年貴族,世代王族,就要灰飛煙滅。

    不止是族上下,都要與塵土為伍,更可怕的是,宗廟祖宗,將無人祭祀,子孫后代,將忘了自己的根。

    在這個時代,民族主義,連影子都沒有。

    所謂國家政權,的好聽一點,是‘負萬民之望。代天牧狩’,的難聽一點。其實就是家天下。

    家天下時代的君王,最著緊的就是兩個事情。

    一是祖宗;

    二是自己。

    祖宗是己身權威的來源。是統治的法理基礎。

    自己

    這就不用多了。

    每一個君王,都必定是極端自私的存在。

    哪怕是明君,也是如此。

    駱郢顯然不算明君、明主,也夠不著明君、明主的標準。

    但他到底是閩王世子,未來的閩國主。

    對自己的未來,對己身的存亡,對己身的榮華富貴。

    他自然無比關切。

    因此,剛剛跟著劉徹出了細柳營,坐上回程的攆車。駱郢立刻就是跪到劉徹面前,低頭口稱:“蠻夷臣,恭問中國天子安!”

    好吧,格調直接從‘下國臣’變成了‘蠻夷臣’。

    姿態已經是低到了極點!

    要知道,自詡以禹皇苗裔,勾踐子孫的閩人,可從沒有將自己看成蠻夷的。

    而且,這個世界也很少有人會承認自己是蠻夷。

    駱郢的低姿態,讓劉徹很受用。

    “愛卿快快請起”劉徹微笑著讓王道扶起駱郢。道:“蠻夷臣?愛卿何出此言哉?卿之祖,系出夏后氏,受過周室冊封,列名于中國諸侯之中”

    劉徹笑瞇瞇的走上前去…住駱郢的手道:“且卿祖,卿父,在朕看來。對中國是有功的,對朕這漢家江山也是有功的。翌日青史之上,卿祖卿父。乃至于卿,都可留名于上,供后世子孫瞻仰一如卿之先祖,王允常、勾踐,朕就常常對左右,允常、勾踐,真賢王也,篳路藍縷,為中國開疆,嘔心歷膽,傳播華夏文明之聲,教化百,功在千秋,利在萬世!”

    劉徹這些話,并無任何夸大之處,是很公正的評價。

    當然是站在歷史的高度來評價的。

    不管閩國王室從無諸開始,打的是什么主意,但是,他們都如南國的趙佗一樣,在客觀上促進了漢民族融合,傳播了中國的先進文化與先進理念。

    雖然這兩者都是躺在秦始皇的功勞薄上做出來的成績。

    但成績就是成績,不可否認。

    像福建的山溝溝,兩廣的崇山峻嶺,甚至中南半島上的叢林深處。

    若無趙佗、無諸等人的努力。

    漢室就算動用武力,吞到肚子里,估計也會消化不良。

    而歷史證明自許滅亡三后,三故地,就盡為中國之土,三人民,盡為中國之百姓。

    甚至,連交趾郡這樣的在后世只能從歷史上尋找的故土,也直到五代才分裂出去。

    那完是子孫不孝。

    換句話,其實假如不考慮,劉漢王朝與南、閩之間的分歧與糾葛的話。

    那么,其實,南國和閩國,都可以看做是中國的分基地。

    雖然,現在,分基地跟主基地之間,有著少許的矛盾和少許的分歧。

    但大家同出一門,系出一源,同文同種同祖,完可以坐下來談嘛。

    只要能完成統一,劉徹覺得,沒什么事情是不可以談判的。

    駱家想繼續稱孤道寡,也不是不可以。

    趙氏想繼續稱王稱霸,也沒什么關系。

    只是,不能在中國的故土上。

    朝鮮半島啊,霓虹啊,尤啊,西域啊,東南亞啊。

    這個世界足夠大,容得下兩個異姓諸侯王。

    更別提放他們出去還有好處。

    周室分封國在江浙,當初江浙是東夷的地盤,現在卻是雷打不動的中國土。

    只要他們能發揮祖宗十分之一的能耐,未來的中國疆土,就可以再擴張個百八十萬平方公里了。

    這樣想著,劉徹就語重心長的對駱郢教育道:“華夏貴胄,從來就不是夷狄d要記住,卿的身體里,流著的是夏后氏的血,是先賢允常、勾踐的嫡系子孫,不管卿以后在那里,做什么,卿都一定記租一點!”

    駱郢被劉徹忽悠得只感覺血脈僨張,渾身紅熱。

    人,從來沒有忘記自己得根在何方。

    閩社稷的祭祀。排在第一位的,永遠是禹皇。

    大禹治水的禹皇!

    當年。楚國滅,人寧死不屈。堅決抵抗。

    雖然最后失敗,但是,殘余的國貴族,帶著百姓,撤向南方的崇山峻嶺。

    這就是閩中人各族的祖先。

    人當然也是驕傲的,也是自豪的。

    深埋于他們血液中的不屈因子,更是時時刻刻的影響著他們的所有人。

    是以,即使駱郢為細柳營破膽,為閩國的前途絕望。但卻也只想‘曲線興國’,而不是徹底歸附。

    跟東邊的濊人、真番、馬韓等國,形成了鮮明對比。

    因此,想要讓人真正歸心,也是無比困難的事情。

    當年,吳苪威震,被閩各族奉為共主。

    那又怎樣?

    時機一到,各個山頭紛紛棄其而去。

    許多人甚至招呼都不打一聲,真是讓吳苪傷透了心!

    但人同時也是感性的。

    即使身在夷狄數百年。人也從未忘記自己的祖先來自哪里。

    駱郢家的族譜,甚至能一直追溯先王允常時期。

    聽著劉徹這個漢朝天子的話,駱郢忍不揍流滿面。

    天可見憐!

    自從先王允常起,人就一直想著回歸中國。

    勾踐大王滅吳之后。會盟徐州,稱霸中國,周天子策命勾踐大王為伯。賜踐祚,佐天子。這是人最接近自己夢想的那一刻。

    可惜,勾踐大王后。國事日衰。

    終滅于楚威王之手,末代大王無強戰死沙場。

    無強死后,諸子爭位,國在內戰與外敵的相互打擊下,終于四散于江海。

    這些歷史,都是寫在了駱郢家族的族譜上,歷代祖先,不斷訓誡、傳承。

    時光荏苒,勾踐大王后三百載,終于,又有一位中國天子,愿意承認人=中國人。

    這讓駱郢百感交集,涕泣不已。

    當然,這是建立在,一則,駱郢已經徹底喪失了與漢朝為敵的信心與信念。

    二則,他是個少年人,再怎么聰明,也沒什么心眼,而且最是容易為熱血支配。

    若無這兩點關鍵,劉徹恐怕嘴皮子磨破了,對方也會無動于衷,最多做做樣子。

    “陛下臣臣”駱郢一邊流淚,一邊笑著恭身一拜,鄭重的道:“臣郢愿永為陛下之臣,永為中國之臣,永為華夏之臣,臣之子孫后世,亦是如此,若有驅策,唯效死而已!”

    劉徹也是長出了一口氣。

    閩的問題,有了駱郢的這個態度后,實際上已經解決了一大半。

    剩下的事情,無疑就好辦多了。

    文化經濟雙拳出擊,法律傳統鐵拳,三管齊下,慢慢的通過文化同化,推行經濟一體,甚至委派官員也可以換個馬甲叫顧問,不出十年,福建土,就盡為中國疆域!

    這可比許花了大力氣,打的頭破血流,最后還只能使出絕招鯨閩百姓于江淮,才解決閩問題可好得多了。

    而得了福建,泛海過去,就是寶島。

    現在可能還開發不了臺灣。

    但我們可以先派幾艘船過去占個碼頭,建個城市,宣示主權嘛。

    況且,臺灣海峽以及周邊海域中,巡游著的鯨魚,在這個時代,可不是少數!

    閩未來可以大力發展捕鯨和近海漁業。

    更重要的是

    閩國有著現在漢室極其稀缺的一類人才。

    鐵匠,尤其是優秀的鐵匠。

    自古以來,人就以善鑄聞名天下。

    青銅時代,人鑄劍師,堪稱列國第一,所鑄的名劍,不知凡幾。

    著名的王勾踐劍更是名留青史,讓后人為之神往。

    若能和平統一,得了人工匠之助,對漢室的工業化積累,是很有好處的。

    你要知道,閩國雖然、弱、窮,但他們的冶鐵技術與鑄造技術,并不弱于漢朝。

    不然,歷史上,漢軍也不會在閩軍隊面前。吃那么大的苦頭了。

    “卿能這么想,朕非常欣慰。朕就等著,卿成長為漢室棟梁的哪一天”劉徹拍著駱郢的肩膀勉勵著。

    回宮以后。劉徹就下令,讓王道親自去少府,重新為這駱郢挑鴉位老師和服侍的下人。

    駱郢的洗腦工作,是決不能停的。

    青反,要加大力度,不停的洗腦,要把駱郢從骨子到身體,完完的變成漢人,以漢朝思維考慮問題。以漢臣的方式生活,最好再給他找個老婆,生個兒子

    駱郢十三歲了,不脅!

    這樣才算保險!

    劉徹可是記得很清楚,歷史上,那位已經被漢室從頭到腳都洗了一遍的趙胡,回國即位后,在很多事情上,都是忠臣。

    但獨獨一事:讓他朝貢長安。卻是死都不愿。

    不是今天臣病了,就是明天臣有疾。

    趙胡那樣的鐵桿親漢派,尚且回國后都變臉,為了一己之私。頑固的抗拒統一大勢。

    這駱郢要是洗腦沒洗好,萬一將來回國后,玩什么花樣。雖然劉徹不怕,但終究是個麻煩。

    吩咐完這些事情。劉徹又讓人把劉閼叫到宮里面來,囑咐道:“閩之事。皇弟回國后要用些心思,皇弟不妨強硬一些,強勢一些,對閩國中的親漢派,一定要保護好!”

    劉閼即將回國,這些事情,當然要交代好。

    至于前腳剛剛與駱郢推心置腹,著漢一家,回頭就著手著向閩國下手,干涉閩內政。

    這樣沒節操的事情,就是一個合格的皇帝應該具備的技能。

    所謂,以斗爭求團結則團結存,以退讓求團結則團結亡。

    天朝太祖的至理名言,可不僅僅只是在體現在內政上,外交與統一之事,也是同樣的關鍵。

    尤其是統一大業。

    你不先做好,丫要不答應就開干的準備。

    對方就可能會以為你軟弱可欺,有便宜占,煞筆才跟你統一。

    滿口仁義,手拿棍棒,才是一個真正的統治者應該具備的能。

    “諾!”劉閼自然很懂自己皇帝兄長的意思,領命道:“必不負陛下所托!”

    反正真要打起來,也不是他這個江都王能管控和處理的事情。

    必然是由長安方面動手。

    一旦事成,那他就可以離開江都那個大坑,來中國腹地過舒服日子了。

    更關鍵的是,還能青史留名,何樂而不為呢?

    看著劉閼的模樣,劉徹也不得不提醒他一句:“皇弟也不可太過火了,閩、東海、南三國,只要不挑釁、不挑戰、不反叛,皇弟就不要站出來話,讓主父偃跟周遠去疵!”

    “諾”劉閼點點頭。

    “皇弟是不是應該考慮立后的事情了?”談完公事,劉徹自然難免關心起劉閼的私人事務了。

    這最重要的,自然就是立后。

    天子有皇后,諸侯王自然就要有王后。

    老劉家的諸侯王,一般都會在就國后,從國中的大臣、貴族里瘍一家的女兒作為王后。

    既是鞏固自己的地位,也是為了跟當地的權貴合流。

    不然你一個外人,融不進當地的圈子,哪怕你是大王,估計也會威信掃地。

    老劉家也不是沒出過被地方官和地方豪強架空的悲劇大王。典型的就是現在的城陽王,過去的淮南王劉喜了。

    當初劉喜被遷為淮南王,高興的三天三夜都沒睡著,結果,到任后,卻被淮南國上上下下給抵制了起來。

    幾乎沒有人認可他這個大王,五年后,劉喜就灰溜溜的滾回了城陽王的位置上。

    把淮南國還給了劉長的兒子們。

    劉閼聽了劉徹的話,卻是臉上尷尬了一下,笑道:“回稟陛下,臣覺得,此事還不需急”

    劉閼可沒想在江都呆一輩子。

    這王后當然就不急著立了。

    劉徹見劉閼的模樣,笑了笑,也就不提這個事情了。

    畢竟,強行拉郎配,不是不可以,但沒必要為了這個事情,傷了兄弟感情。

    在漢室當皇帝,不管怎么樣,都要給自己樹立一個兄友弟恭的典型。

    除了劉閼,劉徹還能瘍誰?

    劉閼見著氣氛有些尷尬了,連忙開口道:“陛下,那吳逆余黨,臣回國以后,該如何疵,還請示下”

    現在,劉濞的那幾個兒子躲在南和閩茍延殘喘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但劉徹這個天子遲遲沒表態。

    下面的人也不敢自作主張。

    劉徹想了想,道:“那些余孽,自然要好好懲治,不過,南和閩之中的逆黨,就暫時不要去管了!”

    劉濞的幾個兒子,可是有著很大的用處!

    即可以在未來拿他們當借口,開戰,也可以借著他們,挑撥三之間的關系。

    一句話概括就是,對于三,能和平統一,當然最好,不能,那就開打吧!為了國家統一,沒有什么手段是不能用的!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安市| 慈溪市| 瓦房店市| 扶风县| 竹山县| 武平县| 江油市| 冀州市| 南宁市| 贡嘎县| 时尚| 济宁市| 三河市| 陆丰市| 永仁县| 咸阳市| 巫溪县| 阿克苏市| 涿州市| 麻阳| 祁门县| 桐柏县| 简阳市| 镇平县| 扶余县| 依安县| 嘉荫县| 南部县| 宁海县| 长武县| 黑水县| 尼勒克县| 合川市| 双桥区| 闽清县| 孙吴县| 枣庄市| 理塘县| 出国| 丹凤县| 陕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