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我要做皇帝 我要做皇帝 - 第一卷 第一千零五十二節 國家力量(2)

作者/要離刺荊軻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一個時辰后,丞相周亞夫和少府卿劉舍,大農直不疑以及各相關有司的負責人,部趕到了宣室殿。

    “丞相來的正好……”劉徹看著急匆匆的趕來的周亞夫為首的大臣們,直接道:“朕剛剛接到了前線的戰報……”

    劉徹望著地圖,道:“一場決戰,將要上演了!”

    周亞夫等人,抬頭看著在油燈照耀下的地圖。

    只見地圖上,一個又一個代表著匈奴主力萬騎的標志,圍繞在河陰左右。

    足足七面大纛,將漢軍的郅都所部,鉗制在了河陰。

    所有人相互看了看,然后點頭,拜道:“陛下圣明!”

    河陰決戰,確實是已經開始了。

    匈奴猬集了這么多兵力,肯定是打算要吃掉郅都所部的。

    而漢室是絕不可能坐視一位執金吾,一位九卿,陷落在敵手。

    哪怕打光國庫最后一枚銅錢,用光最后一磷,漢室也絕不容許郅都所部為匈奴攻滅!

    大臣相互看了看,然后,在丞相周亞夫的率領下,集體跪下來,異口同聲的道:“臣等恭聽圣命!”

    郅都平時的人緣其實并不好,百官之中,不知道有多少人,想食其肉,剝其皮,飲其血。

    但,如今,在戰爭面前,所有人,所有勢力和利益集團,部都放棄了成見,立刻就瘍了抱團支持郅都。

    自春秋以來,諸夏就是兄弟鬩于墻,然外御其侮!

    自管仲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后。

    樸素的民族主義,就已經扎根。

    當然,不僅僅是理念和思想,也有著現實利益與派系的利益的考量。

    對于現在的漢室大臣和列侯軍功利益集團而言。

    戰爭獲勝,就是最大公約數!

    只要打贏了,那么,人人都能升官發財,甚至使得派系雞犬升天。

    反之,則可能是災難性的后果!

    沒有人敢在這樣一場決定國運的大戰中動手腳,或者公報私仇。

    敢這么干的人,肯定會被其他人變成一具尸體!

    原因很簡單。

    對漢家的列侯們,尤其是那些已經窮奢極欲,如同烈火烹油,富貴到極點的列侯世家和軍功利益集團的巨頭們來。

    這個世界,能讓他們繼續有著動力和追求的目標,就事一個了。

    這就是封建國家,列為諸侯,主宰一國生死,同時開一世代之新,做一系之元祖!

    這也是所有中國士大夫貴族的最終追求。

    而想要做到這一點,漢軍就必須打到身毒去。

    只有打到身毒,大家的心愿,才有實現的那一天。

    誰攔在這條路上,不讓漢軍打到身毒,誰就是諸侯大臣軍功利益集團的死敵!

    無論你背景有多深,地位有多高,都會被他們拖到東市,砍成肉泥!

    劉徹望著這些臣子,滿意的點點頭。

    春播一粒種,秋收萬種粟。

    在某些意義上來,眼前的場景,是他一手造就的。

    這些年來,他不斷鼓吹身毒的富庶,一手捏造了無數有關身毒的傳,同時在各個場合不斷強調,身毒及其周圍將分分封給列侯功臣的決心。

    然后,劉徹拿著安東都劃作為他這個決心的證明。

    一個個加恩封國,遍及安東。

    列侯大臣吃下第一顆定心丸。

    接著就是安東的黃金潮起,劉徹這個天子依然慷慨的向天下開發,許民淘金。

    這讓列侯勛臣們終于確信,當今天子話算話,一旦打下身毒,必然分封功臣。

    誰能拒絕得了開一世代之新,做一系之元祖的誘、惑?

    誰能拒絕得了稱孤道寡,建立屬于自己家族的偉業的前景?

    在此基礎之上,只要漢軍能持續勝利,并且不斷接近殖民遠方的目標。

    那么,整個漢室的統治階級的利益和價值就是相同的。

    大家的目的就是一致的。

    為了這個一致的目標與共同的利益。

    只要不是殺父之仇,奪妻之恨,其他什么恩泄,都可以擱置,都可以忍受!

    劉徹提著綬帶,望著這些臣子,他感覺到,那頭來垂死的怪獸,已經重新復活,并且徹底恢復了活力。

    “想當年,秦人奮七世之余烈,終于并吞天下……”劉徹在心里想著:“朕的國家,發奮三十年,團結三十年,以實現最終的野望,這又算的了什么?”

    當年的秦帝國,內部撕逼,斗爭和仇殺,層出不窮,但只要對外,那就立刻放棄一切成見。

    朝野團結如一人。

    讓東方六國股戰不已!

    正是這樣的精神,使得秦人終于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將中國,變成一個統一的帝國!

    而今天,漢室和劉徹,也同樣明確了自己的歷史使命!

    帥師伐國,誅除遠方之無道,披徑棘,遠赴萬里之戎機!

    卻數萬里之夷狄,化十萬里為中國!

    高舉諸夏之神座,讓其綻放出璀璨的文明之光,君臨天下。

    讓整個世界,讓這個地球,一切民族和國家,統統只能跪在地上,仰望諸夏的光榮與強盛。

    做一個真正的天朝上國,真正的中央帝國!

    這個使命,劉徹只是想想,都覺得熱血沸騰,血脈僨張,難以自抑。

    想著這個使命,劉徹提起自己的綬帶,跨步向前,道:“丞相,朕命卿為太尉,持朕虎符,坐鎮太原,總督上代、北地、雁門及燕趙諸郡,負責調度糧草物資,補充人員器械!”

    漢室數十年來,在北方長城一帶,訓練了大量的百姓和兵源。

    沿著長城的十幾個郡國,基都是民皆兵的。

    但是,一直以來,這些力量都很分散。

    除了幾個野戰兵團,其他地方的郡兵和民兵,都是在一郡之內打轉,撐死了在戰時接受命令,進行聯防。

    在平時,這樣做當然是很不錯的。

    但在戰時,尤其是漢匈這樣的國戰之時,這樣的制度的弊端就凸顯無疑了。

    各地郡國,各自為政,彼此的力量,無法化作拳頭。

    大量的人力物力,都浪費掉了。

    特別是如今,漢匈決戰在即。

    浪費就是罪過!

    派遣周亞夫坐鎮太原,其以丞相身份兼任太尉,總督郡國物資兵馬人員,劉徹相信,以周亞夫的手腕、能力和威望以及資歷,足以讓整個北方,粘成一條繩子。

    不過,這也幾乎宣布了周亞夫的丞相之位,將在漢匈此番大戰結束后,進入晚期。

    遲則兩年,短則一年。

    劉徹就得重新選一個丞相了。

    周亞夫聞言,卻是大喜,立刻拜道:“臣謹奉詔!”

    作為一個將軍,一個武人,周亞夫自從平了吳楚之亂后,就一直留在長安。

    別打仗了,就連硝煙味都沒聞過。

    早就渾身上下,都跟生銹了的機器一樣了。

    現在,能有機會再度掛帥。

    雖然不親臨一線,但是,能夠為漢軍的勝利出一份力,他已經很滿足了。

    “朕會遣曲周、弓高二卿為丞相之左右丞……”劉徹接著道。

    派遣已經退休的曲周候酈寄和弓高候韓頹當,與周亞夫一同坐鎮太原。

    即是要利用老將們的智慧和威望,去壓服去協調北方各個山頭。

    也是消這兩個老將能夠為漢室發掘一批新的年輕戰將,最好是寒門子弟。

    現在的漢室,寒門出身的大將和大臣的比例,還是太低了。

    劉徹打算在未來三到五年,讓寒門子弟在九卿之中占據三分之一,朝臣之中占據四成。

    至于,這些老將,尤其是周亞夫,未來會不會因此功高蓋主,對劉徹的皇權構成威脅?

    若是在三四年前,大抵劉徹還會有這個登。

    但是現在嘛……

    作為三代之后,唯一一個自證天命的君王,作為從一個勝利走向另外一個勝利的天子。

    功高蓋主?

    武將尾大不掉?

    軍方山頭利益太大?

    這些都不是個事!

    一紙詔書,即刻讓一個擁兵十萬,雄踞一國的大將,引頸待死。

    誰敢反抗?誰能反抗?

    而且,周亞夫的為人和忠誠,劉徹是一百分之一百放心。

    當然,放心歸放心。

    但制度還是要有。

    劉徹一手打造了今天的漢室政治框架,當然不會傻到自己廢棄。

    無論如何,周亞夫、酈寄和韓頹當,都不能也不可以再領兵了。

    而且,打完這一仗,等局勢穩定下來,周亞夫該致仕還是要致仕!

    一個丞相,最多連任兩屆,主宰天下八年,就要換人。

    不過,這個事情,現在提及還是有些早。

    等到兩年后,再考慮也不遲。

    現在,漢室首先的目標,還是先打敗匈奴,奪取東北亞的絕對霸權和控制權!

    “朕打算發行一批國債……”劉徹踏前一步,看著周亞夫、劉舍和直不疑的臉,道:“這筆國債的總額,是黃金三十萬斤!”

    現在,五銖錢流通量太少,劉徹自然也不可能發行一筆數十萬萬的國債。

    但黃金卻是可以的。

    “國債?”周亞夫微微愣了愣神。

    打仗了,跟商人借錢,這在中國,不算新鮮事。

    想當年,周亞夫領兵出征,還跟長安的高利貸商人借了黃金五千金呢!

    最后,連帶利,還了人家三萬多金……

    再遠一些,當年,宗周的周赧王還被債主們逼得躲到一個高臺上,連王宮都不敢回。

    這就是成語債臺高筑的來源。

    這些都充分明了,在中國,為了軍事活動向社會許諾利率來籌集軍費是很常見的事情。

    但,以國家為基單位,向天下人發行債券,這卻是第一次!

    劉徹自然也明白,此事有些棘手。

    因為從理論上來,這個國家,這個天下,是他一個人的。

    只要劉徹有需要,他隨時可以將地主富商和權貴官僚的財產充公。

    甚至,在理論上來,劉徹將這些家伙抄家,他們還要叩首謝恩,感謝皇恩浩蕩,沒有順便把他們的腦袋也拿走……

    只是……

    這終究也僅僅是理論上的事情。

    所以,劉徹才要發行國債。

    他看著群臣,點點頭,解釋道:“然也,正是國債!朕打算以年利率百分之二,向天下公乘以上貴族,六百石以上官員,以及資產五十萬以上之商賈發行這批總額三十萬金的國債,以上林苑和鹽鐵衙門的收益,作為償還!”

    今天的漢室上林苑和鹽鐵衙門,是漢室真正的暴利衙門!

    每年入賬,至少數十萬萬!

    這兩個衙門完有能力也有實力,可以負責起這次國債的償還任務。

    只是呢……

    在中國,很多事情的游戲規則和做事方法,跟西方完不同。

    譬如這個國債。

    劉徹就有十足的把握確信,假如他不采取一些辦法的話,恐怕最后的結局會很喜人!

    嗯,歷史上,武帝為了軍費,下詔請天下富商和地主列侯踴躍捐款。

    但嚷嚷了半天,才一個卜式站了出來。

    武帝的顏面,差點就被丟光了。

    也正因為如此,武帝才要發動告緡打擊天下富商,又用酌金事件,將列侯們打趴下。

    劉徹吸取了武帝的教訓,拿出了利率。

    但這不過百分之二的年利率,劉徹相信,假如自己不采取一點別的動作,那么,最后很可能連三萬金的國債都沒辦法賣掉!

    這也很正常!

    后世天朝的第一批國債,不也差點沒有賣掉嗎?

    好在,在中國,有一個大殺器。它的名字讀作‘捐款自愿’寫作‘強制攤派’。

    劉徹看著周亞夫,道:“丞相,朕之所重,就買個一萬金吧……”

    周亞夫頓時就尷尬了。

    一萬金……

    的跟一萬錢一樣輕松……

    可是,他的存款,攏共也不過兩三千金啊。

    這還是這些年天子賞賜的比較多,加上這兩年,幾個侄子隔三差五的孝敬,還有東宮方面的賞賜,這才有了這個身家。

    不然,他就是窮光蛋。

    可是,看著劉徹的涅,他根不敢開口拒絕。

    開什么玩笑嘛?

    天子都發話了,讓你丞相帶頭,丞相敢不帶頭嗎?

    對周亞夫來,唯一的好消息,大抵就是他的朋友比較多。

    天內,還是可以湊足這一萬金的。

    但……

    萬一要是五年后,天子不還錢,他就要賣身還債了……

    劉徹卻是懶得管這么多。

    他看向桃候劉舍,道:“桃候,卿也認購一萬金吧……”

    劉舍倒是很積極,忙不迭的拜道:“臣奉詔!”

    劉舍有錢啊!

    他這個少府卿這幾年撈的可不少?

    旁的不,單單是那些工程里的油水,就足以讓他吃的滿嘴流油。

    雖然,很可能這些年撈的油水,加起來也沒有一萬金。

    但是不要忘記了,他還有封國和加恩封國的產出。

    一萬金?

    對他來,毛毛雨啦!

    劉徹看向直不疑,后者嚇得都快打哆嗦了。

    直不疑雖然不窮,但要是要掏出一萬金,卻是不可能的。

    哪怕把他賣了,也湊不齊這樣一筆巨款。

    劉徹自也明白這一點,所以,他道:“塞候就出一千金吧……”

    直不疑長長的出了一口氣,拜道:“臣謹奉詔!”

    “至于其他列侯勛臣及兩千石……”劉徹看著周亞夫道:“請丞相代朕逐一去告知:兩千石以上,至少要認購五百金國債,列侯則以食邑戶數來認購,食邑一戶,需要認購一金……”

    漢家列侯封君,數以百計,加起來,最起碼能消化掉整個國債規模的一半以上,甚至更多。

    兩千石們也不是什么窮光蛋。

    每人五百金,也能為劉徹消化掉起碼幾萬金的國債。

    至于事的……

    當然是要交給商人們來認購了。

    這次,劉徹打算是按照認購數量來決定打不打擊那些豪商大賈。

    若是大方的巨賈,劉徹就會扶持,就會給他一些政策。

    若是捂著錢袋子,一毛不拔……

    呵呵……

    那這樣的渣渣,留著也就沒有用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泗水县| 鱼台县| 甘南县| 文安县| 左贡县| 济源市| 延吉市| 克什克腾旗| 桦川县| 连江县| 綦江县| 阿克| 正阳县| 茶陵县| 错那县| 翼城县| 和林格尔县| 平度市| 临颍县| 库伦旗| 万荣县| 当涂县| 中宁县| 永兴县| 云龙县| 沙田区| 奉新县| 罗源县| 喀喇沁旗| 津市市| 砀山县| 万年县| 金山区| 静乐县| 麻阳| 舟山市| 舞钢市| 洮南市| 荆州市| 龙门县| 霍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