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我要做皇帝 我要做皇帝 - 第一卷 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節 調整(1)

作者/要離刺荊軻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長安城,未央宮。獵文

    劉徹的攆車緩緩駛入北闕的宮墻之中。

    掀開車簾,望了望車外的風光。

    劉徹也是嘆了口氣。

    來,正炒,在石渠閣之后,他大約可以休假一個月——要等五月下旬,他才會返回長安,繼續主持朝政,同時審議今年的考舉題目。

    但,一個秦朝遺民歸來的事情,使得他不得不提前結束自己的年度假期。

    “去將丞相以及御史大夫還有九卿們都召集入宮”劉徹對汲黯吩咐:“朕今日先與諸卿談談朕離開長安這些日子的天下政務”

    這是自然的,劉徹去了甘泉宮后,除了大事之外,其他一切新,部都交給了三公九卿來主持。

    這既是劉徹對現行體制的信任,同時也是他想要推進和摸索漢朝版的內閣制度的努力嘗試。

    目前來看,這個體系運行很正常。

    至少,通過繡衣衛的監控,劉徹沒有現什么大問題。

    不過,劉徹不像宋明的皇帝,只放權而不問責。

    劉徹一直認為:朕給你權力,就是讓你辦事的,有權都辦不好事情,朕要你何用?

    所以,每次度假歸來,他都會第一時間召集三公九卿,讓他們報告這段時間推行的政策有什么成績?

    沒有的成績的,輕則訓斥、罰俸,削減食邑,重則回家種田!

    這也是老劉家的傳統了。

    打劉邦開始就是如此!

    不過在劉徹手里變得更系統更細致也更精密。

    汲黯聞言,拜道:“陛下回宮前,臣就已經通知了丞相及諸位明公,現下諸卿皆已在宣室殿待詔”

    “善!”劉徹不禁滿意的點點頭:“卿真朕肱骨也!”

    汲黯這個尚書令,劉徹用的非常順手,無論大新務,汲黯都能及時的為劉徹辦好。

    不過

    劉徹看了看汲黯,問道:“愛卿可否想過出外為郡守?”

    這也是劉徹一直很關心的一個問題。

    汲黯在未來,肯定不能一直做這個尚書令。

    這不僅僅不利于他自己的展和前途,其實對這個國家來也很不利。

    畢竟,他的位置太敏感,接觸的東西也太多。

    他若長期的霸占著尚書令的位置,即使劉徹信得過他,恐怕其他人也未必能信得過他了。

    要知道,如今,尚書令雖然秩比也就是準兩千石。

    但是職權卻是堪比三公,坊間人稱‘朽’。

    因為,尚書令幾乎無所不管,無所不作。

    對內,尚書令負責帶領尚書郎們與三公九卿各衙署以及天下郡國對接,匯總一切奏疏和文書。

    除了少數人的奏疏和擁有直奏權的人物的奏疏外,其他一切人的報告和奏疏都需要通過尚書令來傳遞給劉徹。

    而劉徹每天所看的奏疏數量肯定是有限的。

    這就意味著,汲黯其實可以決定,誰的奏疏可以立刻到劉徹面前,而誰的奏疏又會沉淪到蘭臺的文牘,甚至被埋進石渠閣的檔案室,永無天日!

    而對外,蘭臺的職責就更大了。

    幾乎所有外藩的奏請,都肯定要走蘭臺。

    而且,蘭臺尚書們會針對藩國的現狀,進行研究。

    這就意味著,汲黯只要玩玩文字游戲,就很可能決定一個藩國甚至是諸侯國的未來。

    汲黯聞言,連忙道:“一切唯陛下之命”

    他當然舍不得離開尚書令的位置。

    在這個位置上,他不僅僅得到了極大的鍛煉,開闊了視野,想清楚了許多過去無法理解的問題。

    汲黯甚至覺得,他若在這個位置上呆個二十年、三十年,不定可以成為類似老子、尹文子、慎子那樣的頂級學霸。

    但他同樣清楚,現在的漢室,所有職位都有任期限制。

    丞相周亞夫都據要以身作則,提前致仕。

    連勞苦慣的丞相也需要如此,何況他這個瀉米?

    劉徹看著汲黯道:“河南郡守陳文明年就要致仕了,朕打算讓卿去河南走一趟”

    河南是目前劉徹最關注的三個地區之一。

    其他兩個分別是安東與南陽。

    南陽是中國最大的國營重工業基地,從今年開始,年產生鐵恐怕要突破一百五十萬斤之巨,同時還能出產精鐵十萬斤,粗鋼約三萬斤。

    僅此一地的生鐵產量,換算成后世的標準,就是至少三萬噸。

    已經達到了工業革命前息國的年生鐵產量的總和!

    但,這樣的產量,對于中國這樣的龐然大物來,卻是遠遠不夠!

    僅僅是軍隊,每年的生鐵需求就是數十萬斤!

    而農業方面,起碼數百萬斤的生鐵需求,則表明,南陽的重工業基地還遠未成形!

    而安東就更不用了,哪里已經孕育著未來的中國式的資產階級和殖民主義的萌芽。

    但河南郡卻是另外一個模板。

    在沒有開鑿大運河的今天,河南郡的雒陽,就是天下南北交通絡的樞紐。

    當年的商業氛圍,自古就非常達。

    著名的成語‘債臺高筑’,足以證明,此地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是一個商業化的地區。

    而近年以來,隨著安東的大開和南陽的工業崛起,河南郡的環境也的復雜起來。

    先前,劉徹曾經派遣郅都坐鎮當地,勉勉強強,鎮壓住了當地的地主豪強和貴族士大夫。

    但郅都一走,當地的地主豪強和士大夫力量就重新抬頭了。

    看看重民學派吧

    人家都明目張膽的喊出了‘風可進,雨可進,縣道不能進’,要保護私人財產安了。

    這在中國,至少在現在肯定是不可能的,也注定是一個笑話。

    所以,劉徹打算讓汲黯過去,好好教育教育他們。

    同時,也有著鍛煉汲黯的意思。

    畢竟,能在河南郡站穩腳跟,那就明,可以在朝堂上站穩腳跟了。

    你還別不信!

    這確實是事實!

    有漢以來,歷任河南郡郡守,但凡只要做出政績的,最終都進入長安,成為朝臣甚至是九卿了!

    從這個方面來,河南郡就是西漢的魔都。

    干好了,遲早可以入常!

    不過,當地也是有名的馬蜂窩,一個不心,就要惹上一身麻煩。

    雒陽人民,自古就傲嬌的很!

    汲黯自然知道,河南是一塊試金石。

    而且是天下成色最高的試金石!

    所以,他立刻拜道:“請陛下準臣自蘭臺之中挑鴉僚和主官”

    劉徹自然不無不可的點了點頭。

    半個時辰后,劉徹在宣室殿之中,見到了自己的三公九卿。

    群臣恭身見禮之后,各自落座。

    而劉徹則跟往常一樣,拿起了各位九卿大臣呈遞上來的報告看了起來。

    現在,已經是夏五月了。

    距離冬麥的收獲之期已經臨近,所以,少府、大農和丞相府的報告,都是有關保障冬麥收獲工作的事情。

    在關中,這倒不需要費什么力氣。

    因為關中有著整個世界最達的官僚系統。

    譬如,盡管距離冬麥收獲還有一段時間,但少府和大農下轄的官倉,就已經部做好了準備。

    從軍隊抽調的兵恫已經部到位。

    但在北方和關東,這個事情無疑就很考驗漢室的組織協調能力了。

    畢竟,除了收割、征稅和入倉外,還得加緊督促和鼓勵百姓,種植大豆等作物。

    隨著冬麥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這樣的事情,也漸漸成為漢室政府的年度主要工作。

    劉徹將少府和大農以及丞相府的報告看完,然后囑托道:“民以食為天,諸卿要加強對燕趙以及代上地區的冬麥收割、入倉工作的準備!”

    “諾!”群臣自然俯。

    “以朕的意思,大農、少府還有丞相府,諸曹有司衙門,不妨各自派出一個虛,由諸司曹主官帶隊,分別奔赴諸郡國,督導民眾”

    “諾!”對此,群臣都是沒有意見的。

    漢室可不像宋明,士大夫們不愛下基層,更不會覺得親自去地方做事,有辱逼格。

    青反,目前作為官僚集團的主體的黃老派和法家,都是很愛下基層的。

    別看黃老派平時懶洋洋,做這種事情,積極性特別高!

    歷史上,汲黯就曾經多次下到郡國,主持賑災和救濟。

    甚至為了賑濟災民,他不惜矯詔,拿著自己的命來救老百姓。

    將冬麥的工作布置完成,劉徹就將話題轉移到另外一個重要議題上,問道:“今年考舉在即,卿等對于今年考舉有什么想法?”

    自第一次考舉舉行至今,已經過去了將近七年。

    七年來,通過考舉,上萬年輕人走入官場。

    他們漸漸的成為了現在漢室政壇不可忽視的一支力量。

    自然,朝野對于考舉的態度,也來重視了。

    考舉甚至已經取代了一年一度的大朝議,成為天下最關切的事情。

    對寒門士子來,他們當然更關心考舉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但對廣大列侯勛貴和兩千石肉食者來,他們無疑更關心,每年考舉釋放的那些肥缺。

    譬如,宮廷之中的侍中、尚書∷者。

    以及丞相府、御史大夫衙門、車騎將軍行轅、少府、廷尉等重要部門的文吏。

    這些年來,列侯勛貴們已經習慣了自己先天性享受優待和加分。

    至于公平公正?這是什么?好吃嗎?

    由此,引了寒門與勛貴之間的矛盾。

    這個矛盾雖然現在還看不出什么,但在可以預見的將來,遲早會出事!

    而且,劉徹敢斷定,肯定是勛貴先勝后敗。

    原因很簡單,勛貴手里掌握的武力和權力,是寒門士子們遠遠不及的。

    但寒門士子的韌性和恐怖潛力,卻必然是勛貴們所不能企及的。

    更何況,勛貴內部,恐怕也會出現同情寒門士子的人。

    為了不至于在未來,勛貴和寒門對立,鬧成西漢版的蓬黨爭,劉徹決定對考舉制度進行改革。

    反正,這個制度是他創立的,自然可以讓隨心所欲的改革。

    而群臣一聽這個話,自然也都懂了。

    因為過去,天子從未在考舉之前問過他們有關考舉的想法。

    自然,群臣都俯道:“臣等伏唯陛下之命!”

    考舉這等大事,皇帝沒有點名,誰敢單獨開口?

    劉徹卻是微微笑著,道:“朕打算在今年,在考舉之中,加考一次時事之卷”

    “其題以漢興以來天下大事及國家詔命為,考其士子對于天下之了解,以免出現濫竽充數之輩”

    劉徹從來不信什么足不出戶,可知天下大勢這樣的鬼話!

    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一個死宅,宅在家里面,天天對著書,他能知道什么狗屁天下大勢?

    劉徹甚至覺得他可能連村里的大勢都未必能搞清楚!

    更何況,作為皇帝,劉徹當然需要天下官員都能夠清楚他的意志和思想,與整個官僚集團隨時與他保持一致。

    那,還有什么比得上后世天朝的大殺器——學習領會上級精神?

    在過去,劉徹就已經嘗試過在考舉之中,加一些時事的考題了。

    譬如甲子詔諭啊,太宗的議佐百姓詔等等,都一直是必考題。

    現在,單獨將這些東西作為一個科目來考試,也不算過分。

    是以,群臣皆道:“陛下圣明,臣等謹奉命!”

    “除此之外”劉徹敲了敲手背,道:“朕打算塞所有列侯及兩千石弟子的加分,僅保留宗室、義士后代及忠臣后代的加分”

    劉徹笑瞇瞇的望著眾人:“卿等可有什么意見?”

    怎么可能沒意見?

    要知道,從前,有這兩千石及勛貴加分楊時,群臣都可以保證,哪怕自己的兒子是草包,也可以混了一個考舉士子的身份回來裝x。

    而如今,這個政策卻等于堵死了這條路。

    然而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些不敢話。

    原因很簡單,漢室政壇,早已經不是元德元年和先帝時期的政壇了。

    這六年多來,政壇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最顯著的就是——數以十計的列侯家族倒臺,而新興軍功貴族崛起。

    這些新興軍功貴族,無疑都是天子的鐵桿和腦殘粉。

    這就使得,現在的貴族官僚集團,再也沒有能力像過去那樣可以維護自己的特權地位了。

    不知道為什么,最近老失眠,結果就是白天昏昏欲睡,晚上哈欠連連,唉~我快成廢蛇了~~~~

    明天必須爆!(未完待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孝感市| 措勤县| 舟山市| 宁海县| 江北区| 化德县| 岳普湖县| 鄂州市| 宁蒗| 会同县| 红桥区| 洞口县| 台南县| 石台县| 资源县| 平山县| 江川县| 育儿| 鲁山县| 安岳县| 镇坪县| 武清区| 沁水县| 寻乌县| 滨州市| 龙川县| 株洲市| 全椒县| 江山市| 肥东县| 武夷山市| 乳源| 南部县| 白玉县| 松阳县| 呼图壁县| 大关县| 尤溪县| 宕昌县| 新邵县| 西青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