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與晁錯這一談,足足談了一個下午,直到將他心中所設想的九級官員等級制度與配套的政策基講清楚,才讓晁錯回去。
而這九級制度,除了斗食、有秩、縣道、郡級之外,其他五個等級分別是:州郡未來的州刺史、藩國監督、重要的中央部門長官,基上是后世的正部級,其秩比調整為真兩千石)、國級都護府都督、武苑、太學、墨苑等戰略部門的負責人、藩國國王、諸侯王丞相等皆屬于這一級別,相當于后世的副國級,其秩比從兩千石到五千石不等)、王侯級諸侯王、五千戶以上列侯、九卿、重要的高級將軍車騎將軍、輕車將軍、左將軍等基上就是后世的正國,其秩比從五千石到九千石不等)、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大將軍,秩比皆為一萬石)以及一個特殊的元老致仕功臣,天下名臣、戰功著的大將、重要外戚)。
各級別待遇,自然也是天差地別。
州郡級的待遇,就已經足以讓人瘋狂。
州郡級官員,地位比照關內侯,賜給食邑和封號,有參與大朝議、上書議政之權,更享有豐厚的致仕待遇。
這一級別的官員,已經可以享受退休后由國家權負責養老的待遇。
其佼佼者,更可以在致仕之時,評定功勛后,由皇帝賜給元老身份的榮譽。
國級就更了不得了,其地位比照食邑一千戶的列侯,除大不敬、謀逆以及其他重罪外,當其觸犯其他法律時,享有豁免權。
假如要逮捕他,必須由廷尉先奏請皇帝,由皇帝批準才可以實施逮捕。
王侯級,就完比照國家領導人的待遇了。
其致仕,必為元老,享有由國家安排的豪宅、太醫、護衛、仆臣等套耕。
哪怕退休,也依然可以上奏議事。
甚至可以向皇帝請求,召開廷議,討論某些事情。
至于三公的待遇
自然是曠古爍今的!
三公享有立像、列傳和以其名字命名河川、高山乃至于大澤的榮譽。
其死,可以用天子規格下葬,可以有兵馬俑陪葬,可以用黃腸題湊,可以金縷玉衣加身。
如此待遇,簡直是無敵!
更夸張的是假如三公任期內,功勞極高,政績極佳。
則可以在死后,列為星宿天上的星辰,將以其名字來命名!
單單是這一個,就已經讓晁錯激動的睡不著覺了。
誰不想自己的子孫后代,抬起頭就能看到自己?
茫茫星河,燦燦銀河,而我獨亮于彼端!
與三王相會,與先賢把酒,誠可謂大丈夫也!
很快的,這個官制改革方案的大略情況,就傳的整個長安沸沸揚揚,進而傳到雒陽、铘等大城市。
天下議論紛紛。
雖然,士大夫列侯們,對于鄉官們居然要跟擅權平賈一樣,讓泥腿子們奄產生的事情,頗有微詞。
但考慮到,其實,瘍權還是在肉食者手里。
泥腿子們汛選去,瘍的人,其實還是由大家來控制的。
所以,士大夫列侯也就沒有反對了。
再者了,有了這么一層百姓推舉的外衣,士大夫列侯們甚至覺得可能還不錯。
若是能廢黜掉那百姓可以罷免和驅逐官吏的楊,那就更好了!
不過無所謂
對于統治階級來,特別是高級貴族、士大夫們來,鄉官什么的,他們才懶得去做呢。
要頭疼的,也是下面的人。
而其他相關改革,則是耕!
讓大家伙看的眼睛都直了!
這個改革計劃倘若實施下來,毋庸置疑,大家伙將來再也不用擔心,人生已經有了畢!
自然,立刻就是一片歌功頌德。
儒生們甚至是激動的不能自已,將劉徹吹捧為湯武周武,可以與三王比肩的真正圣王!
官僚們更是感動不已,工作熱情瞬間迸發了出來。
不同級別的巨大差異和地位、待遇,讓許多人瞬間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奮斗目標。
大丈夫在世,總歸得追求點什么。
而這等級分明,待遇各異的官員待遇,立刻就讓無數人找到了自己追求的方向。
誰不愿自己威風八面,凌駕于他人之上?
而這個風潮,立刻就波及到了學術界。
諸子百家,面對這個官制改革后的官稱度和待遇,都是流著口水,垂涎欲滴。
甚至有來只想著一輩子做個學術精英的年輕人,現在也已經對仕途蠢蠢欲動,想要下來試試水了。
就連老莊學派那幫宅男們聽了這個事情,也有人走出家門,打算在今年考舉試試水。
對他們來,修仙是為了追求超脫。
而如今,當官好像也能超脫了。
自然,什么竹林賢者之類的角色,也就沒有什么人想繼續做了。
在這樣的氣氛之中,來自天下郡國,儒門各派的一千余位志愿前往幕南‘教化夷狄’的儒生,在自己的師門長輩帶領下,來到了長安。
剛到長安,眾人就聽了這個事情。
頓時,大家的情緒陡然高漲起來!
“圣天子若果施此政,則今后天下君子必將層出不窮”許多儒生紛紛議論,對于天子的這個改革計劃,好頂贊。
沒辦法,屁股決定腦袋。
作為矢志于仕途的儒生們來,再沒有比這個改革計劃,更令他們歡喜的了。
按照市面上流傳的內容來看,從此以后,從縣令開始,官員就不需要再擔心他們的生活和家庭了。
國家和朝廷,將包!
而州郡之上,待遇更是美的讓人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什么免費醫療,專屬車夫、專屬賺、專屬仆人、專屬廚師。
更有子女教育包攬,父母贍養包攬等等優惠。
換句話,只要爬到州郡一級,從此以后,就可以躺著混日子了。
哪怕只是斗食、有秩,待遇也不差。
“陛下若是能夠厚養士子就好了”不少人私底下嘆息著。
在他們看來,天子倘若能將對官員的厚愛,轉移十分之一給廣大士子們,就更完美了。
這樣,讀書人的地位,就可以彰顯出來!
可惜啊
當今天子,對于讀書人和文治之事,重視是重視,但從來不給讀書人任何特權!
在這位天子眼里,讀書人與官員,似乎是兩回事。
不過,沒關系,總歸,大家只要努力讀書,總可以通過考舉,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而志愿前往幕南的儒生們,更是無比期盼,五年后自己從幕南歸來的嘲。
“怎么著,也可以混一個縣道官吧”有寒門士子悄悄盤算著。
縣道之官,秩比四百石到一千石,有養老金,家眷可以得到免費醫療,子女更可享受官方教育。
在職之時,除俸祿津貼外,還能由國家配給馬車和車夫。
基上,下半生都可以衣食無憂,舒舒服服。
更可以讓子女從此躋身為官宦之家,書香門第。
用五年辛苦,換這么一個未來,值!
而其他士子,則都已經摩拳擦掌,打算在今年的考舉之中,顯露身手,躋身入官場。
今年的考舉,還未開始,就已經變得激烈無比。
“君候將致仕,未知日后有何打算?”周亞夫的老友,曲周候酈寄,端著一杯茶,笑意盈盈的望著周亞夫。
如今,天下都在看著長安城,都在盯著周亞夫。
大家都很好奇,這位丞相致仕后,要做什么?
“吾生平無所好”周亞夫笑著道:“不過愛才而已”
“故致仕之后,吾打算在長安開一個學苑,專門教授有志之士、英雄豪杰軍陣之事”
周亞夫看著酈寄,發出邀請:“君候可愿與吾共謀此事?”
酈寄抬頭,愕然的望著周亞夫。
良久,他才道:“固所愿也”
在過去,漢家的名將,會將自己的畢生所學,著作成書,然后傳給子孫
子孫以先人兵法為禁臠,輕易不外傳。
就連先賢著作,更被視作秘籍,珍藏在家中最秘密的地方。
然而,在當今天子即位,一切都變了。
兵家著作,卸下了它的神秘面紗,走向大眾。
符合條件的人,只要想買,就可以在少府買到他想要的任何名著。
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司馬鑲且兵法六韜部敞開供應!
這樣一來,漢室列侯和武將世家們,仿佛一夜間從武俠穿到了絡時代,大俠們打開電腦,搜索頁,赫然發現易筋經與九陽神功論斤賣,九陰真經與六脈神劍堆積如山。
甚至還有人將這些神功秘籍,應該如何修煉的方法和步驟,詳細的寫明了。
傻瓜式一站式修煉法,滿大街都是。
自然,難免有人無法適應,然后郁郁寡歡。
但也有人瞧準了商機,看到了希望。
周亞夫就是這樣的人。
周亞夫很清楚,今時不同于往日了。
知識已經面向公眾,哪怕是現在還受到限制的兵法著作和地理著作,其實,也已經在一個相對公開的圈子里自由流動。
再沒有人可以控制和禁錮這些思想。
甚至,漢家的軍事理論和著作,在這個基礎上,不斷的推陳出新。
新編的離合書,更是集前人之所想,立于當世之間。
所以,依靠壟斷和控制知識,制霸于世的時代結束了。
就像他的時代,已經結束了一般。
逝者如斯夫,不可追矣。
但新時代,也提供新的家族興盛不衰的契機。
昔者,孔子廣受門徒,有教無類。
于是,斯有今日之儒門。
子夏先生于河東開講,于是,有了法家和春秋三學派。
周亞夫知道,想要鞏固家族的地位。
這些先賢的做法,是最好的瘍。
立一派之根基,而垂于萬世!
這個世界,人會死,身體會腐朽,就連高山也可能崩塌,滄海也有可能變為桑田。
獨獨思想與知識,可以永存。
而如今,天下的武人和武將,只有武苑一個地方,可以接受教育和培訓。
這讓周亞夫看到了機會,也看到將自己的家族永固的希望。
酈寄很聰明,立刻就聽懂了周亞夫的話,馬上響應。
周亞夫看著酈寄,呵呵的笑了起來:“君候可去與韓公等商議一下,吾等共創此業!”
酈寄、韓頹當等人,都是老一輩的大將。
他們雖然已經老朽,但,經驗老道,而且天下知名。
有了這些老將的參與,新的學苑,必將吸引天下泰半想要追尋武道,矢志于建功立業的君子。
而,發現和培養這些年輕人,讓他們成為自己的弟子門徒,代替自己繼續征戰。
不僅僅可以讓自己繼續存活在戰場上,更可以維系家族的聲望。
哪怕子孫不肖,但只要弟子們給力,家族就不會衰落。
至少可以斃富貴!
而且,這個事情,天子一定會支持!
不定,還可以將這個新學苑,變成武苑的兄弟學苑
“唯”酈寄點點頭,然后對周亞夫問道:“丞相聽了最近市井之幟傳言了嗎?”
周亞夫看了看酈寄,笑著點點頭,這個事情,他豈能不知?
沒有他的附署,這個改革計劃也不可能落到晁錯頭上。
酈寄一聽,就急了,忙道:“此大功也,丞相何不做完此事再致仕?何必將此功讓給晁錯軒?”
對晁錯,酈寄是很不滿的。
要不是周亞夫壓著,酈寄再跳起來給晁錯臉色看了。
周亞夫笑著曳,道:“總歸要給晁錯一些聲望,不然,這新丞相沒有人望,政事難以理順,且夫,吾這一生,已是功高至極,再多就要犯忌諱了”
當今天子雖然壓根不懼怕什么功高震主的事情
功勞再高的將軍、大臣,在他面前,也不過螻蟻而已。
但是作為人臣,總歸要忌諱一二。
況且
周亞夫看著酈寄,道:“君候難道以為,此事就真的這么好做?”
“套改革制度下來,花掉的錢,恐怕要倍于今日之官員俸祿”
“這么大一筆錢,可不是隨便加稅就可以弄到的”
當了八年丞相,周亞夫還不清楚今日漢家的財政問題?
這八年來,國家又是用兵不斷,又是各種發耕,又是各種大興土木。
花錢如流水。
先帝和太宗皇帝攢下的那點家底,早花光了。
大漢帝國能支撐到現在,靠了當今生財永,以及對外戰爭的紅利在支撐。
但支撐到現在,其實也已經力竭了。
晁錯上臺,第一件事情,恐怕就是得找錢。
錢從哪里來呢?
田稅?這是不可能的,天子也不會同意!
商稅?已經加過了兩次了,再加,商人們恐怕要撒潑打滾了。
除非天子能點石成金,再找一個安東那樣的金沙河,不然,這個事情就
酈寄一聽,也是笑了起來,道:“那這么來,晁錯接手的是一個燙手山芋了?”
“然也!”周亞夫點點頭,為晁錯登起來。
與其他貴族不同,周亞夫雖然也不喜歡晁錯,但他承認,晁錯是一個好臣子。
最起碼,人家心中有國。
而且,周亞夫也不愿意看到,國家面臨困境。
因為,那樣的話,苦的必定是天下人民。
“這兩日,吾打算去找晁潁川談談這個事情”周亞夫道:“倘若此事太難,吾希望晁錯可以推遲幾年再實施”
若再過幾年,等到安東的糧稅能夠源源不斷的入庫,同時,前期的假畜政策和假耕具政策的收益也將體現出來。
周亞夫曾經計算過,只要再過三年,漢室的財稅收入,就可能在現幽基礎上增加三成以上!
到那個時候,再做這個事情,就完沒有壓力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