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在下面低頭不敢話,魯藩滅門后,魏忠賢立刻推動幾位魯?shù)乜ね醯淖铀萌コ幸u魯藩,雖然魯王于不了什么,可這么一尊神放在那邊,一旦有事朝廷就可以迅速的興大兵動手,如果沒有,朝堂上含糊糾纏就要耽誤許多事情,想必那徐州趙進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這次魯藩才不明不白的滅門。
但這件事遇到了內(nèi)廷外朝所有山東籍官員和宦官的阻撓,的確是有人看上了魯藩的田地產(chǎn)業(yè),想要借此發(fā)財,東廠甚至還查到,衍圣公孔府的人對這個很熱心,可也有人顧念鄉(xiāng)土,想讓山東那邊喘口氣,大明天下,何處有個藩王,那就等于有個禍害,當真對地方上敲骨吸髓,讓百姓民眾苦不堪言,這些人都是好心,山東被盤剝的那么厲害,這次喘口氣也好,不過這話卻不敢和魏忠賢明了。
“老祖宗,現(xiàn)在幾萬兵馬還在山東,登州那邊的遼兵也有幾萬,不如直接就順勢南下,直接平了徐州,省得那徐州趙進野心勃勃。”匡建言道,不過他自己也知道不可能。
聽到這個,魏忠賢長嘆了口氣,先前的怒色也是消失不見,只在那里搖頭,苦惱無比的道:“河南地方上亂子太多,那幾位王爺也得看守,河南兵要回去,河套那邊不安寧,草原上也在動蕩,山西邊兵也得回去,遼東那邊一日比一日緊張,咱們北直隸的兵馬也不能離開太久,可那些遼兵也不能亂動,他們要糧要餉,怨氣太重,如果半路上鬧起來,這幾萬遼兵的禍害可是比那些流賊大多了。”
這些理由匡自然知道,那邊魏忠賢用手捏揉額角,澀聲道:“當這個家真難,遼餉收的天怒人怨,可收起來的錢糧又是流水一般填了出去,最后還有偌大虧空,遼東在打,西南也在打,山陜也不安寧,想要對那趙進用兵,哪還能拿得出銀子來。”
“老祖宗也不必擔心,孩兒看那趙進做事倒是有分寸,而且只認發(fā)財,沒什么禍害。”
“他要是沒分寸倒好了,這個年紀,這般隱忍城府,這么一步步做大,咱家想想就睡不著覺,總覺得擔心害怕。”到這里,魏忠賢倒是鎮(zhèn)定了不少,用手在桌面拍了拍,咬牙道:“等遼東和西南那邊平定,空出手來,一定要派大軍平了那徐州,不管用十萬還是二十萬兵”
匡點點頭,他也是這般想法,區(qū)區(qū)徐州一個土豪,比起偌大天下算得了什么,在這個時候猖狂,無非是欺負大明各處用兵,騰不出手來,真要有了余力,轉(zhuǎn)手就能滅殺,不用這么擔心。
不過來這個值房一次,除了稟報公事之外,私事也是要的,他也有自己的差事要做,每天忙得不可開交,也只有在見面時候盡可能的稟報交流。
“老祖宗,封五殿下為信王的事情已經(jīng)定了,是八月下旨,孩兒覺得萬歲爺和五殿下兄弟情深,是不是也該過去奉承奉承,也是為日后鋪一條路。”匡建言道。
“咱們就一個主子,伺候好萬歲爺就比什么都強,你也不要胡思亂想,萬歲爺正是年輕的時候,現(xiàn)在不急,晚幾年也就有了,那五殿下早晚要去外面就藩的,你聯(lián)絡(luò)他做什么呢”魏忠賢回應的很是嚴厲。
匡只是恭順的低頭道:“老祖宗教訓的!是。”
皇宮內(nèi)最要緊的人物就是天子,他的好惡可以改變局勢,把握準了才能長保富貴,這第二要緊的往往就是太子,這儲君是將來的皇帝,巴結(jié)奉承好了,以后的富貴也是不愁,所以內(nèi)廷二十四衙門都知道奉承儲君,各個大擋的義子徒弟往往都會派到儲君身邊伺候。
可天啟皇帝到現(xiàn)在還沒有子嗣,而且宮內(nèi)眾人都知道,這位萬歲爺不怎么喜歡女人,反倒是在那些年輕俊美的宦官身上下了不少功夫,這可是生不出孩子的,若是一直如此,天啟的親弟弟五殿下朱由檢就有了繼位的可能,對于帝位承襲這樣的大事來,有一分可能就值得下注,但匡也知道,魏忠賢很厭惡旁人談這個話題,他一直很堅定的認為,天子早晚會有子嗣,到時候再做安排就好。
因為這個想法,魏忠賢對朱由檢也不怎么喜歡,一直覺得這朱由檢到現(xiàn)在還沒有就藩,是別有所圖,卻忽略了天啟一直不愿意讓這個弟弟離開,而且消息已經(jīng)確定,即便封了信王也一樣會留在京師內(nèi)伴駕。
有明一代,皇帝諸子,只有太子才會有相對完備的教育,會有教習和侍讀,而其他皇子往往要等到就藩后才會接受教育,那時候有老師和王府長史督導,總比在京城要好得多。
皇弟朱由檢照例是沒有老師的,不過天啟皇帝對這個弟弟關(guān)愛異常,特意安排翰林學士前往教導,可翰林院的諸位才俊都是等著做尚書和大學士的,誰也不愿意在一個無謂的藩王身上耗費精力,你教導的再好,這皇弟朱由檢再親近感激,又有什么用處,等到就藩的時候,難道堂堂學士還要跟著去做王府長史,那豈不是被天下人笑掉大牙。
翰林院對這個安排也是敷衍了事,安排了一個馬上要致仕返鄉(xiāng)的老學士過去,這人也是時運不濟,以為進了翰林院前途無量,卻接連得罪了要緊人物,一來二去就只能在里面蹉跎了,被打發(fā)過來教導朱由檢,他也沒下什么工夫,只是教對方讀書識字,偶爾興致來了,才會發(fā)發(fā)感慨。
“師傅,這天下間遼東被建州女真韃虜肆虐,西南土司反亂,河套又有動蕩,這那一處的禍害最大?”皇弟朱由檢很是好奇的問道,因為人在京師,又時常伴隨天啟左右,時局政事他倒是了解的很,經(jīng)常對這個提問。
不管怎么敷衍,教授皇弟功課,面子上總是要做得周,外人看起來也挑不出錯處,不過這一次朱由檢詢問,那學士卻嚴肅起來,頗為鄭重的道:“殿下,什么建州女真、西南蠻夷、河套蒙古都不過是疥蘚之疾,那徐州才是心腹大患。”
皇弟朱由檢才十一歲,聽到這個頓時愣住,有些迷糊的問道:“師傅,這徐州不是太平地方嗎?那是大明腹心之地吧?”
“殿下或許不知,那徐州有一豪霸趙進,他練私兵運私鹽,還插手漕運,這趙進行事殘酷強橫,又善于勾結(jié)地方貪官污吏,明面上做大明的餅,私下里卻對抗官府朝廷,橫行不法,對徐州地方上殘害極大。”這師傅得義憤填膺。
朱由檢聽得瞪大眼睛,開口道:“這樣的豪霸為什么不捉拿下獄,還任由他橫行不法。”
那師傅嘆了口氣,滿臉痛惜的道:“殿下,這趙進狡猾之極,善于鉆王法的空子,當?shù)毓俑考澏急凰I通,對其多有包庇,現(xiàn)在朝廷各處用兵,又騰不出手對付他,這才任其做大。”
不得朱由檢再問,這師傅慷慨激昂的道:“那些外族韃虜不過求些財貨糧食,咱們大明富有四海,給他們些也就打發(fā)了,可趙進這等豪霸卻是心腹大患,他們一口口吃大明的肉,禍害的是大明的子民,更掐住了大明的命脈,若有異動,當真是大禍啊”
“殿下你想,那韃虜異族不過是虎狼,給他們幾塊肉喂飽了就是無害,可這徐州豪霸卻是病癥,這病癥來壞,可是要命的,攘外必先安內(nèi),這是至理名言”那師傅講的起了性,隨意發(fā)揮開去。
朱由檢帶著稚氣的臉上是驚駭,然后頗為鄭重的點頭道:“我一定要把這個事情和皇兄,讓他出兵剿平這亂賊。”
那位師傅笑著點頭,站在朱由檢身后的一名中年宦官來一直低頭,這個時候抬頭看了眼,卻是暗自撇嘴,這師傅的來歷他們當然清楚,卻是淮安府山陽縣人士,出身豪商之家,這學士家里經(jīng)營的就是糧食,和漕運于系極大,白了就是吃漕糧這一路的,趙進控制漕運之后,這些吃漕糧漕運發(fā)家的豪商都吃了大虧,一直和趙進不對付的也是他們,自家吃虧,這位教授朱由檢的老翰林自然要力詆毀。
若放在平日,這老翰林也就,無非過過嘴癮,這藩王就藩之后也做不了什么,可眼下不同,司禮監(jiān)提督東廠太監(jiān)魏忠賢魏公公對徐州的話題極為忌諱,而且這朱由檢時常和皇帝見面,這個話題就是麻煩了。
不知道是朱由檢和天啟皇帝提過,又或者是有人報信過去,那位老翰林講完這個之后沒幾天,就被尋了個由頭打發(fā)致仕回鄉(xiāng),而朱由檢的文字功課則由內(nèi)書房出身的寫字宦官教授。
“殿下,你這是做什么呢?”曹化淳看到朱由檢正在屏風上寫字,連忙過去詢問。
感謝“用戶花笑云白、用戶可樂,用戶天天,再見某人、元亨利貞、風中龍王”幾位老友的打賞,感謝大家的訂閱和月票,謝謝大家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