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道地,并非善地,充斥著各種危險不說,還有最復雜的人心。
而就是在這絕道地之中,當年已有打破五道枷鎖,及打破四道枷鎖的元始,仗著藝高人膽大,能常人所不能,聯(lián)袂探查絕道地,想要一窺究竟,挖掘秘密。
當然,那時候的佛祖和元始還算年輕,雖然各自已經(jīng)有了萬余歲,但是相較于他們的境界,及修行天賦,這并不算什么。
也許,正是因為年輕,正是因為心中還懷有理念,當年的佛祖和元始做了一個常人不敢做的決定,那就是探索絕道地之中的未知區(qū)域。
眾所周知,絕道地充滿著特殊的灰霧,這種灰霧能夠隔絕天道,陷入其中便會不知上下左右,不辨東南西北。
所以想要在絕道地之中不迷路,修士真正能夠活動的方位是非常有限的。
路,島,橋!
這是滯留在絕道地的修士們,對于能夠活動的范圍和區(qū)域,給予的統(tǒng)一稱謂,也標識出他們真正能夠活動的范圍。
盡管在路、島、橋上面活動也不安全,可是相對于沒有任何表示的絕道灰霧之中,這里已經(jīng)算是相當?shù)陌踩?br />
尤其是當七世文明,無數(shù)強大的修士前仆后繼的探索過程中,隨著一座座島嶼的建立,安全系數(shù)也是問鼎的增加,遠比第一世光之文明、第二世暗之文明時期,要好上太多。
可即便是如此,絕道地的探索其實也只是完成了百分之三十左右。
沒錯,七世文明,無數(shù)修士的共同努力,也僅僅不過是探索了絕道地百分之三十左右的范圍,甚至就連三百六十五座島嶼也只是勘查了一百來座,大部分島嶼都屬于未開發(fā)狀態(tài)。
比如說蘇陽在進入絕道地以后,第三座島嶼、第一座島嶼都是后來才開發(fā)的,那時候許多修士自持實力不凡,否則根本連進去的資格都沒有。
可即便是如此,為了探查這些島嶼,也死了無數(shù)人。
沒辦法,每一座島嶼似乎都有諸多神異,似乎被某種強大的力量加持過,滋生出來的神奇一個比一個詭異。
但是年輕的元始和佛祖,仗著天賦,憑著還未冷下的熱血,及藝高人膽大的心態(tài),想要探索的未知區(qū)域,并非以上那些范圍。
皆因,根據(jù)元始和佛祖的探查,絕道地很大,即便是探查了全部的三百六十五座島嶼,恐怕也只是絕道地的一小部分,至少還有百分之五十的區(qū)域未能探索。
而這些除了島、路、橋以外,余下的百分之五十的未知區(qū)域,則蘊藏著真正的危險。
原因無它,因為這余下的百分之五十區(qū)域,是吞天獸活躍的范圍,也是沒有像島、路、橋那般,具有真正辨識物的區(qū)域。
對于這些未知區(qū)域,哪怕是從第一世光之文明活下來的大能,也不敢有所涉足。
甚至,就連像邪帝、光之圣女這般已經(jīng)打破了八道枷鎖的存在,當年也只是稍稍探查一下,就因為覺察到危險太多,便再也不敢輕易的涉足一步,否則以他們的修為也肯定是必死無疑。
可是熱血尚且未冷的佛祖和元始,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錯了,他們竟然荒唐的想要探索除了島、路、橋以外的未知區(qū)域,尋找傳說中的混沌池。
沒錯,自古以來,關于混沌池的傳說,一直流傳在絕道地之中。
因此對于混沌池的尋找,就連光之圣女和邪帝這般走到極致的存在,也是十分的熱衷。
比如說當初邪帝派遣蘇陽進入絕道地主持大局,就是看重蘇陽聰明的小腦袋瓜子,及過人又非凡的氣運,看看是否能夠找到傳說中的混沌池,算是一筆小小的投資吧。
而論起那無比縹緲,且沒有任何根據(jù)的氣運之說,雖然不敢確定是否真的存在,不過蘇陽的運氣一直不壞,好多次都好似冥冥之中有股力量,在推動著他,幫助著他,成長下去。
很顯然,元始和佛祖他們二人的氣運,完全不遜色蘇陽。
亦或者說,每一位修行達到一定層次的存在,都是身具有大氣運的存在,只不過諸如蘇陽、元始、佛祖這般存在,他們的氣運可能更加夸張。
也正是憑借這種特殊的氣運,元始、佛祖二人在探索未知區(qū)域的時候,能夠成功的活著回來。
同理,也正是憑借著這種特殊的氣運,元始、佛祖二人遇到了改變一生命運的事情。
時至今日,元始、佛祖二人仍記的那一天所發(fā)生的事情,這是他們進入未知區(qū)域第三個年頭,他們不可避免的迷路了。
是的,盡管已經(jīng)做好了周全的準備,但是元始和佛祖二人還是不可避免的迷路了。
但是比起無法避免的迷路,接下來將要發(fā)生的事情,才是真真正正的震撼了元始和佛祖二人。
皆因,就在元始、佛祖二人正像無頭的蒼蠅一般,在絕道灰霧之中胡亂移動之際。
突然,一股讓元始、佛祖二人無比心悸的感覺,如洪水猛獸一般爆發(fā)。
這種感覺就像是被老虎、獅子盯上的小白兔,那是在遇到天敵的時候,怎么也無法壓制下來的恐懼。
就在這種恐懼之下,元始和佛祖二人渾身顫栗,如同篩子一般劇烈的顫抖著,似乎連動一下小手指的力量都已經(jīng)喪失。
緊接著,一道道奇異的光芒,在絕道灰霧之中散發(fā)開來。
這些奇異的光芒有很多,仿佛無數(shù)煙花在這一刻盛放,縱橫交錯著從遠處游弋而來,一點一點的朝著元始和佛祖二人所在的方向靠近。
完全陷入恐懼中的元始和佛祖二人,此時已經(jīng)是避無可避,躲也無處可躲,只能傻愣愣的站在原地,看著那一道道光,在視線中不斷的放大。
爾后,元始和佛祖二人看到了畢生難忘的一幕。
吞天獸!
更準確點來說,這是吞天獸群。
無數(shù)形態(tài)各異,造型詭異的吞天獸,撕破了絕道灰霧的昏暗世界,筆直的朝著佛祖和元始二人所在的方位游弋而來,數(shù)量龐大,粗略估計也得有萬數(shù)以上。
萬數(shù)以上的吞天獸群究竟算不算多?
說句實在話,也許并不算多,因為在絕道地以外的大環(huán)境下,傳承久一點,實力也稍大一點的宗門,至少也得有萬余名修士。
甚至一些最古老的實力,動輒數(shù)十萬命修士齊聚,也不是沒有過。
可問題的關鍵是,吞天獸的體型不能以正常的情況來計算,因為目前已知的最小型吞天獸,都至少身長三十多米,就像是一頭小型的戰(zhàn)艦。
同時,吞天獸的實力與體型是成正比的,體長達到百米的吞天獸,都可以算作精英層次的存在,尋常打破一道枷鎖的修士,是都不敢輕易招惹的。
而若是吞天獸的體型達到三百米以上的程度,那么這一只吞天獸的戰(zhàn)斗力,幾乎已經(jīng)稱得上的霸主級的存在,像元始、佛祖二人這般打破四、五道枷鎖的修士搏殺,勝負也都是一個未知之數(shù)。
很悲催的是,佛祖和邪帝二人遇到的吞天獸群,里面最小的一只吞天獸,也是一頭體長三百米的巨鯨。
吞天獸群里最小的吞天獸都有三百米,那么這群吞天獸的個體實力和體積,恐怕還得更夸張一點。
沒錯,這支吞天獸群的吞天獸普遍體型在五百米左右,其中還有四只體型超過千米以上的存在,已經(jīng)不能用簡單的吞天獸群來描述。
可以說,光是那四只體型超過千米的吞天獸,即便是邪帝、光之圣女這般打破八道枷鎖的存在,打起來也是只能僥幸逃得性命,慢一慢必死無疑。
故,看著這么一只龐大又恐怖的吞天獸群,元始和佛祖二人真的絕望了,他們簡直想死的心都有了。
不,更準確點來說,死是肯定死定了。
甚至,可能死都是一種僥幸。
皆因,佛祖和元始二人很快發(fā)現(xiàn),這一群吞天獸雖然非常恐怖,但卻不是最恐怖的。
因為在這只吞天獸群里面,還有一只更加恐怖的存在,恐怖到可能這上萬支吞天獸綁在一起,都未必比這一只吞天獸更加恐怖。
這是一只如同小山般恐怖的吞天獸,形似巨龜,身體呈現(xiàn)出極其不正常的透明色,看起來就像是玻璃一般,使人能夠清楚的看到它體內(nèi)的特殊情況。
那是一片混沌,這種景色看起來就像是未開化的鴻蒙一般,清氣和濁氣混淆在一起,難分彼此,復雜萬分,并明顯擁有著非常恐怖的力量。
吞天獸王!
僅一眼,佛祖和元始二人心中就不約而同生出這么一個念頭,除了那只傳說中的吞天獸王,還有什么樣的存在,才能夠達到這般與眾不同的威勢?
此刻,成群的吞天獸圍繞在吞天獸王的身邊,要知道這些吞天獸可都是霸主級的存在,但是它們在吞天獸王的面前,是如此的可悲,又是如此的卑微,如同臣子一般,不敢流露出任何一丁點不敬。
事實證明,吞天獸是沒有感情和意識的,他們就像是絕道地的清道夫,每日里吞噬一些不應該存在絕道地的食物。
可是眼下所發(fā)生的事情,完全顛覆了佛祖和元始二人對吞天獸的認知。
這萬余只吞天獸,都似乎擁有了一種感情,就像是任何一個族群的生物,在王的統(tǒng)領下生活一般,這些吞天獸隨著他們的王,常年在絕道地之中游弋,拱衛(wèi)著,護衛(wèi)著,追隨著。
面對這么一個匪夷所思的情景,佛祖和元始二人都快嚇瘋了,以至于腦海中只有一個念頭殘留著,那就是默默的祈禱,祈禱這些吞天獸不會注意到他們二人。
還好,佛祖和元始二人的準備相當充分,三年間在絕道地的未知區(qū)域游蕩,遇到了不知道多少只吞天獸,哪怕是霸主級的也見過。
而每一只吞天獸的體內(nèi),都會有特殊的結石,擊殺后能夠收獲一部分。
這種吞天獸體內(nèi)的特殊結石被稱之為絕道石,擁有極強的隔絕性,所以在成功制造成外甲以后,能夠很好的隔絕吞天獸的感應。
很顯然,佛祖和元始二人的收獲都不少,他們擁有大量的絕道石,并且準備的相當充分,制造了極高質量的外甲,數(shù)次幫助他們躲過吞天獸的感應。
這一次也不例外,絕道石制造的外甲讓這萬余只吞天獸組成的群體,感應不到佛祖和元始二人的氣息,始終未能引起注意。
但這只是相較于一般的吞天獸,很顯然那只吞天獸王,就十分的與眾不同。
就當佛祖和元始二人像嚇傻了一般,站在原地一動不動,看著一只只吞天獸從他們身邊游弋而過的時候。
還未來得及松口氣,佛祖和元始二人忽然看到,一顆碩大的眼睛,正在默默的注視著他們。
而這個巨大眼睛的主人,正是那只吞天獸王。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