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道士下山 道士下山 - 正文 8、玄關一竅

作者/徐皓峰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何安下頭發(fā)漸長,在頭頂盤了發(fā)髻,一副道士模樣。山上清閑,雖然每日隨著眾道士靜坐調(diào)氣,正是最想過的那種生活,但年輕人畢竟好動,便跟震和子學起了印刷。

    一日何安下問:“秘決都印出來了,為什么成仙的人那么少呢?”震和子點頭稱贊:“問得好,因為最關鍵的東西是不印的。”何安下:“什么不印?”震和子得意揚揚地回答:“玄關一竅。”

    不懂玄關一竅,苦練一生也不會有結果。玄關一竅在人體的哪個位置,甚至在不在人體上?一直有許多的猜測,這是道家的最大秘密,自古師徒口傳,從不落于筆墨。

    何安下:“那你告訴我吧。”震和子臉一紅:“我不知道。”何安下:“哪誰知道?”震和子:“當家的老道長。”

    老道長知道玄關一竅,但資質非凡的人才能得到傳授,傳授前須拿著兩片骨板請示神靈。

    骨板是半月形牛骨,形成一凸一凹正反兩面。面對神像,將兩塊骨板拋起,落在地上是一個正面,一個反面才成,表示一陰一陽,如果落下是正面,或是反面就不成了。

    連拋三次,如果都是一正一反,就明神靈同意傳授了。

    既然做了道士,當然個個希望能得到玄關一竅。只要有人提出,老道長就答應,但骨板這一關很難過,幾乎是十個人拋十個人不成。

    震和子是極少數(shù)拋成功的人,一直以此為傲,但老道長又:“等待時機。”一等再等,至今也未傳他。

    何安下要求玄關一竅,震和子想:“他要知道了,能不告訴我嗎?”便對何安下:“既然你如此有心,我就幫你求求老道長吧!”

    老道長七十多歲,出家前是唱戲的,能夠自己寫戲文,也是一代風流,但不知怎么就出了家。

    他主持道觀后,道觀中印書便多了,他也寫書,厚厚薄薄的有十來冊了,都是他看古代道書的心得。

    他以“前元戲子”署名,中國戲劇興盛于元朝,元朝出了幾個戲文大家,是前元戲子,是對自己當年所寫戲文的一份自傲。

    震和子一求前元戲子,前元戲子便答應下來,當天晚上就讓何安下擲骨板。地點是廟宇最深處的一座大殿,上掛“藥王殿”牌匾,平時沒有人去。

    殿內(nèi)供奉著一個騎虎仙人,是藥神孫思邈。孫思邈活了一百二十歲,傳曾為老虎治病,所寫的《傷寒論》千古流傳,是奠定中醫(yī)理論框架的經(jīng)典。傳落在孫思邈像上的灰塵,可以治百病。眼前這尊孫思邈塑像灰塵落得如此之多,給人以藥材萬兩之感。

    前元戲子朝孫思邈神像敬了三根香,敬香時口中念叨:“上藥三品,神與氣精,恍恍惚惚,渺渺冥冥,存無守有,頃刻而成。”何安下向上一拋,兩塊骨板擲地有聲,彈起又落下,竟然兩塊都是仰面。

    第一下便錯了,也就不必再丟了。

    何安下一臉喪氣,前元戲子了句:“天注定,莫強求。”將骨板從地上拾起,往懷里一揣,長袖飄飄地走了。

    震和子拉何安下到大殿外面,坐在臺階上,講了大殿的典故。原來道觀中香火旺盛的除了財神,就是孫思邈,因為來上香的人不是求財,便是祈禱病愈。據(jù)病人家屬在藥王殿中睡一夜,病人就能痊愈。

    不料一個病人家屬在藥王殿睡到半夜,卻見到了鬼怪,搞得人心惶惶。道觀中鬧鬼總不是什么好事,一時道觀的人都有灰頭土臉之感。

    何安下想起鄭夢祥曾經(jīng)過,病發(fā)前不是心情無來由的煩悶,就是晚上要做噩夢,噩夢是病癥在大腦中的幻像,便對震和子了。

    震和子派一個道士到那個在廟里遇鬼的人家,道士回來后,那個人果然一直在生病,連頭發(fā)都掉了,附近的鄰里是被鬼嚇的。何安下分析那人是為病人祈禱才住進殿里,那時已經(jīng)受了病人的感染,所以一下山便病倒,道士的確如此。

    震和子感慨一句:“虧得咱們這來了位藥店的。”便跑去告訴前元戲子,可以將這些情況公諸于眾,不料前元戲子,如此解釋頗為麻煩,了還不如不。

    過幾日,道觀中傳出消息,不是鬧鬼,而是孫思邈坐下老虎顯靈。新任縣長聽到顯靈的消息,手書了“有求必應”的牌匾,吹吹打打送上山來。

    藥王殿香火旺盛起來。

    一日來了個叫任忠誠的富商,對顯靈的猛虎敬仰萬分,要給猛虎鍍金,但又擔心只給猛虎鍍金會惹來孫思邈的怪罪,前元戲子聽得十分厭煩,:“要么鍍,要么不鍍!”

    任忠誠躊躇半天,:“那就不鍍了。你們廟里還有什么需要花錢的嗎?”前元戲子啞然失笑,:“要不你拿錢來印道經(jīng)吧!”任忠誠又躊躇半天,最后:“我一個兒子會印書,要不印好后送上山來。”

    前元戲子心道:“一開口氣魄很大,沒想到是個氣鬼。”任忠誠見前元戲子閉口不言了,連忙:“書是肯定要印的,如若不信,請派位道長隨我下山,印書期間管吃管住。”前元戲子便問震和子:“你派誰去好?”

    震和子:“何安下。”

    何安下隨任忠誠下山,任忠誠稱自己是文明鄉(xiāng)紳,早早便接觸西方文明。比如神奇的照像術,他便派一個兒子到上海去學了。又西方文明樣樣都好,唯一的不好就是一夫一妻制,哪像中國一夫多妻,符合人性。

    何安下:“你娶了幾個老婆?”任忠誠:“四個。”見何安下并沒有流露出欽佩的神情,便補充道:“肯定還要再娶。”何安下:“你有幾個兒子?”任忠誠:“三個。”又補充道:“加上女兒共八個。”半晌后自言自語:“這世上有沒有專生男孩的女人呢?”

    任忠誠是一個破落地主的后代,學著倒賣綢緞,暴發(fā)起來,終于妻妾成群,當年一個窮子能養(yǎng)活眾多人口,一直以此自傲,除此之外,由于苦日子過慣,平時頗為節(jié)儉。

    他同意一個兒子學照像術,因為兒子講過學了照像能賺很多錢,但他兒子趕完時髦后,所買的照像器材就此扔在一旁,雖然任忠誠感慨自己兒子終于有了富家公子的作派,但心里頗不是滋味。

    何安下到了任忠誠家中,見后院里有假山水池,雖然假山石料不佳,水池與魚塘相差無幾,但勉強算有個花園,撐起一番富貴。

    后院還有私塾,任忠誠畢竟不是一生下來便是個窮孩子,時候經(jīng)歷過幾天富紳日子,知道讓后代讀書的重要。他很善良,發(fā)家之后,一些窮苦人家將孩子扔到他家門口,或是周圍誰私生了孩子,也扔在他家門口,他都像自己的孩子般撫養(yǎng)。

    他拾來的孩子也跟自己的孩子一樣讀書,既然請了私塾先生,以商業(yè)頭腦考慮要最高效地利用,索性他的女兒也跟著一塊讀書,他的家里有五個丫鬟,最后索性連丫鬟也跟著一塊讀書。何安下來了之后,便也加入了讀書的行列。

    此次拿到山下要印的書是前元戲子寫的,名為《仙姿點評》,是他研究《萬育仙書》的心得。《萬育仙書》何安下多年以前隨著俞喜仁看過,知道里面是許多的姿勢,通過體操來治病,《萬育仙書》也只是這些姿勢能起到治病的作用,而前元戲子更進一步,通過一些姿勢可以成仙。

    前元戲子的列舉的第一個姿勢是一個兩臂伸展的動作,名為“攝虛式”,人體是一棵倒長的樹,兩臂是樹根,扎在虛空里,所有養(yǎng)料從雙臂注入。

    還有一法,將拇指按在掌心,用其余四指包上,整日牢牢握住便能有益身心,名為“握固”。何安下請教私塾先生,先生《老子》上也有握固之,未滿月的嬰孩都是手曲如此,為天理所在。

    任忠誠那個學照像的兒子,也跑來討論,要身體好就得跑步、打籃球,甚至跳舞都可以健身,至于握握拳頭,實在沒什么科學道理,然后講起上海的球場和賭馬場。

    何安下見他興致高,就插了一句:“你的書印得怎么樣了?”任公子登時面無表情,轉身走開。

    何安下除了讀書外,便是在假山的洞穴中打坐。一天幾個孩跑到洞穴前,紛紛磕頭,大叫“神仙”,何安下登時驚醒,覺得洞里洞外都是游戲。

    當下一躍而出,從此再不打坐,如不能明了玄關一竅,一切行為都是過干癮的玩笑,于是有了回龍頸山找前元戲子的心思。此想法一,又給任公子增加一層壓力。

    任公子凝思苦想,決定用照相的方法印書,他買了一塊大大的玻璃板,像印美人照一樣將書一頁頁印出,沒有重新刻字,印出的字體就是前元戲子的手寫體,這道經(jīng)日后稱為“任公子版”,為后代藏書家所希求,因為它既沒刻板,也不是傳統(tǒng)水印法,到底在哪個環(huán)節(jié)上有所創(chuàng)造,至今也搞不明白。

    書印好后,任忠誠決定家隨何安下上山送書。孩們聽去山上玩,亂叫成一團。

    上山前一晚,任公子沒來吃飯,在他書桌上發(fā)現(xiàn)了一封書信,一看是遺書,自己要回上海,跟一個女子相約自殺,請父母不必掛念。

    任忠誠回想最近所看的報紙,許多影星都曾經(jīng)自殺,當時還開玩笑:“怎么流行這個。”不料自己的兒子也趕這一時髦,既然把兒子培養(yǎng)成一個現(xiàn)代青年,看來是避免不了這一情況。

    他發(fā)現(xiàn)兒子帶走了不少東西,自己書桌中的幾張銀票也不翼而飛,開始頗為惱火,后來覺得兒子既然拿了不少錢,倒還不至于立刻自殺,不定幾天后浪漫夠了,錢花完自己回來,一句:“自殺沒有成功。”便了事,也未可知。但終是放心不下,于是連夜趕往上海。

    第二天清晨,兩個任家的仆人挑著書,陪何安下回到了龍頸山。

    龍頸山賣一種巨香,有十歲孩的手臂般粗,五尺長,供人許特殊誓愿用的,許愿時抱在懷中。一根香要燒上兩三個時辰,一般都是婦女才燒這種香,男子沒有這個耐心。

    何安下上山,見石階兩旁許多婦女抱著巨香,淚水漣漣,其中還有不少男性信徒,以為逢上重大節(jié)日。又往山上走了一段,見到一行隊伍吹吹打打,抬著棺材而下。心知道觀里有人去世,眼見如此的出殯排場,升起一種不祥預感。

    出殯隊伍中有震和子,何安下湊上前去詢問:“是誰?”震和子:“老道長。”震和子隨隊伍走遠,何安下許久方緩過神來,帶著兩個仆人將書挑上道觀,稍作安頓,便跑出道觀,追那安葬隊伍。

    一邊奔跑一邊想著,前元戲子一死,玄關一竅是學不成了。胡思亂想間,前方一個人影都沒有,回首望高處,見一隊婦女抱著巨香在山叢中一拐便不見了,于是又向高處跑去。

    原來葬地并不在山下,而是另一個山頭,何安下追上剛才見到的信徒后,見他們都在一片空場中,將香插在地上,跪著祈禱,不再往前走。

    空場盡頭有道彎曲路,由茂密林木遮擋,不知通向何處。何安下問了左右,再往前走是道士們的墓地,不許信徒進入。

    何安下沿著那條路走了沒多遠,見眼前出現(xiàn)了岔口,分歧有三條,便揀了一條地上落有香灰、米粒的,走了幾步,見到地上落的松針枯葉沒有被人踩過的痕跡,而且香灰米粒也不見了。

    心中起疑,繼續(xù)前行,視野突然開闊,勁風打面,見一片茂密的黑松林在腳下,團團松針如浪滾動,原來已到懸崖邊上。

    只得原路返回,見另一條路上也有香灰,便沿此追去。追了半晌,耳聽得身后響起鼓樂之聲,料想下葬儀式已經(jīng)開始,這條路肯定不對,于是原路返回,朝著第三條路竭力追趕下去。

    跑得熱汗淋漓,路一拐,轉過山去,見眼前一片平地,已然到了山頂,山頂空蕩蕩,哪里有半個人影?

    站在山頂向四下望去,入目的都是山石樹木,剛才跑過的三條路也無法看見,鼓樂聲響,卻無法辨別方位。

    眼望白茫天空,想到懂得玄關一竅的前元戲子尚且不能躲過一死,這個玄關一竅不懂也罷,人人都會忽然就亡去,由此一想,不由得傷感萬分,躺在地上,再也不想起來。

    他在山頂也不知躺了久,身上一片冰冷,已然下起雨來。舉目四望,是人類誕生之前的原始荒莽,覺得身上皮膚是與周圍一切都不同的溫暖,忽然有了一種不出的感動。

    于是不再躊躇,站起身來,尋路向道觀跑去。

    道觀中,信男信女擁在三清殿前,有的躲在屋檐下,更多的人就在雨中淋著,神情甚是肅穆。大殿閉著門,里面絲竹鐘鼓聲不斷,似乎在舉行儀式,一會鼓聲大作,七聲鐘響后,便靜悄悄無聲息,殿外信徒響起一陣聲耳語,面上都帶著喜色。

    過了一會,大殿門打開,眾道士走出,其中一人衣冠華貴,由眾人擁著走出,院中的信徒紛紛作揖,有的便跪在雨地里行禮。眾道士低頭垂目,各自散去,直到道士走凈,那些信徒才嚯地一下跑離院子,各找地方躲雨。

    何安下向信徒詢問,剛才是新一代觀主的升座儀式,想來那衣冠華貴之人便是新的觀主,只是從未見過。這時見到一個道士最后走出大殿,將殿門反手鎖上,以手掩頭,跑下臺階,正是震和子。

    何安下自屋檐下跳出,震和子面容一緊,愣在當場,兩人登時渾身濕透。

    移到走廊,震和子向何安下了一番話。

    前元戲子死前有感覺,并算出了確切的時辰,吩咐死后一百天將棺材打開。死后尸體不腐爛,這是成仙的標志,看來他對于自己的修為十分自信。

    由于他有言在先,所以埋葬沒有用木料棺材,以棺材出殯到墳地,埋葬他時換上了一口大缸,坐著裝進去,缸頂嚴密封好,淺淺埋入土中。那口抬他到墳地的棺材,又抬了回來,存在道觀的庫房中。

    震和子講:“以老道長的修為,一百天后,尸體一定會鮮活得跟生前一樣,這叫尸解,死了這個肉身,其實變化出了另一個肉身,活在遠方。”

    聽完震和子講述,何安下舒了口長氣,成仙的信心重又燃起,對于一百天后情況心里一番憧憬。震和子哈哈大笑:“你不是見到咱們有了新的觀主了嘛,他懂得玄關一竅。”

    前元戲子只傳給了一個人玄關一竅,他被一個富商供養(yǎng)在家中。前元戲子也不強求他回山,所以何安下從未見過他,直到前元戲子即將去世,才將他請回山來。

    談到新任觀主,震和子喜不自禁,以前同做道士時,交情十分好,此次他當上觀主,仰仗交情不定會傳給自己玄關一竅。何安下一聽更是高興,心想:震和子要是學了玄關一竅,能不告訴我嗎?

    新任觀主叫畏界風,由于常年在富商家接受供養(yǎng),皮膚白潤,眉目清秀,四十歲年齡,鬢角的發(fā)絲仍如十來歲少年般纖細棕黃,仿佛身體剛剛長成。

    他的一切起居用品都很高級,還有許多精美的擺設,比如玉蝴蝶、瓷仙鶴等,放在手中觀賞,會把玩很長時間。

    他的床邊有一個玻璃魚缸,玻璃器皿在那時還很少見,當早晨陽光照在玻璃缸上,水色晶亮,金魚肚腹透明地游動,他一看也是半天。他的窗外擺放了許多名貴的花草,都是從富商家一盆盆搬來的。

    他還吩咐道士們在觀主院中種植葫蘆、葡萄,一時間弄得鳥語花香,眾道士紛紛議論:“我們的新觀主是個很有生活情趣的人。”

    畏界風在山上住了幾日后,開始開堂講經(jīng)。眾道士都想看看他的真實領,一個個表情嚴峻。

    畏界風一開口,聲音低沉渾厚,眾人胸腔都覺一震,只聽道:“講道經(jīng)之前,先問一句,道經(jīng)上有沒有真東西?”眾人登時嘩然。

    畏界風等眾人安靜下來,:“當然有!”眾道士松了一口氣。畏界風又:“可是誰能看得出來?”又是一陣嘩然。

    畏界風不動聲色:“自古的道家是太吝嗇了,事事都打馬虎眼。”在場的道士們顯出怒容,幾位年長的道士便要一躍而起,大聲辯論。

    畏界風語氣一轉:“但是悟出來后,又覺得自古道家真是太大放了,丹經(jīng)上早把一切都寫得明明白白。”見眾人臉色緩和,又:“可是道家的秘密究竟能不能悟出來?”

    幾經(jīng)起伏,眾人已不知該作何反應。畏界風語氣莊重:“道家的丹法不是心靈境界,而是幾千年數(shù)百代人的經(jīng)驗結果,沒有老師傳授是不行的,有了真?zhèn)髟倏磿侥芸炊駝t任你絕頂聰明,也是枉然。”

    講到這里,見眾人都不作聲了,便翻開座前的書,緩緩地念起了《老子》,雖然并沒有講解,只是連貫念下去,眾人仍聽得屏住呼吸,當講到“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一句時,抬頭環(huán)視一周,笑道:“這個眾妙之門是什么?”見眾人無語,便一低頭,繼續(xù)念經(jīng)。

    震和子聲對何安下:“就是玄關一竅。”不料畏界風耳根極為銳利,竟然聽到,便不念經(jīng),問道:“剛才是誰玄關一竅?”當時許多道士紛紛叫道:“對對,就是玄關一竅!”畏界風追問:“那么它在哪?”

    眾人愕然,畏界風于是繼續(xù)念下去,當念到“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時,方再抬起頭來:“如何后,如何外?”見眾人無語,又念下去,直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于人乎?”方才頓住,俯視座下,重復道:“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于人乎?”

    聲音嘹亮,久久回旋,見眾人一臉迷惑,嘆一句:“今日便講到這里。”起身離座,飄然而去,只剩下滿堂人目瞪口呆。

    這次講經(jīng),沒有講解一句,但眾人都生起崇敬之情。何安下更是對畏界風的派頭佩服不已,認為終于見到有道之士的風采,下堂后反復勁催促震和子去學玄關一竅。

    震和子發(fā)現(xiàn)畏界風十年不見,氣質變,找他敘舊,也客客氣氣,恍然不是曾經(jīng)認識的那個人,因而想學玄關一竅的念頭,總是不好意思出口。

    面對何安下的催促,震和子解釋:“玄關一竅是丹法最高秘密,不是上等資質的人哪能傳授?冒然學玄關一竅,如自己不是上等資質,憑白惹一場羞辱,又何苦呢?”

    何安下:“還是老道長好,誰要學,他都答應。”震和子嘆息:“可是誰又過得了骨板這關呢?即便過了,還得等待時機,左右是個搪塞的借口,省得人不甘心。唉,究竟什么樣才是上等資質呢?”

    兩人面面相對,也不知彼此究竟是個什么資質。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施甸县| 万州区| 图木舒克市| 嘉禾县| 林口县| 遵义市| 永登县| 广汉市| 蒙城县| 绥江县| 西和县| 宜宾县| 乌苏市| 宝应县| 郓城县| 平果县| 花莲市| 库尔勒市| 容城县| 长海县| 阿城市| 乾安县| 桐庐县| 扎赉特旗| 赣州市| 怀远县| 明光市| 平定县| 巩留县| 惠州市| 三门峡市| 枝江市| 蛟河市| 卓尼县| 绍兴市| 澄城县| 通许县| 桦川县| 东宁县| 勐海县| 邵武市|